宿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9.12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本文概述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将对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现状进行概述,揭示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模式。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低下、水污染严重等。
同时,文章还将关注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如生态系统退化、水灾害频发等。
接下来,文章将围绕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有效治理水污染、如何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如何降低水灾害风险等。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保护。
文章将总结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未来趋势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为推进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二、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水资源利用现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我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地理分布不均,加上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从水资源的分布来看,中国水资源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则相对匮乏。
特别是华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人口密集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这种地域性的水资源差异,对我国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用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的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策略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问题成为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策略,对于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一)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严重短缺。
在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同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状况。
(二)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使得大量水资源受到污染。
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了其可利用性,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水资源浪费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农业灌溉中大水漫灌的方式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工业生产中一些企业缺乏节水措施,用水效率不高;居民生活中,用水习惯不良,如长流水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涵养和生态服务功能。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一)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对于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维护生态平衡健康的水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具有重要作用。
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有助于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许多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可以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策略(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的权属和管理职责,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调配。
水资源调研报告(5篇)水资源调研报告(通用5篇)水资源调研报告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关注家乡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了解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同学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2、教育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宣传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研究设计节水方案,激发学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3、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二、活动过程及方法:(一)动员、准备阶段1、请老师讲清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资源的受污染情况。
2、发出一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
3、收集报刊、杂志或互联网上有关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的相关资料。
4、召开一个有关水资源的`信息交流会,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以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
(二)实施、交流阶段第一阶段参观活动流程:1.参观污水处理厂,写出参观感受。
2.搜集有关污水的来源,污水处理的办法及流程,在班上进行交流。
3.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我们地区每天的总用水量,总产水量,使同学们了解我们的生活用水状况。
第二阶段调查活动流程:1、调查自己家中、学校、公共场所浪费水的现象,了解浪费的原因并对浪活动流程:1、就下列问题采访当地水污染治理监管部门:①本地区是否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污染状况如何,污染源是什么;②近几年,本地区治理水污染的举措,本地区的水污染程度是否上升趋势。
2、拍摄、剪辑有关照片、录相带,记录观察的结果,写一篇参观访问记。
第四阶段宣传活动流程:1、将我们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写成的文章投到校园广播站作一次专题栏目;2、分小组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以及公共场所宣传节约用水,发放宣传资料,让人们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节水的方法和措施;3、向有关单位写建议书,提出制止水浪费、治理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4、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呼吁人们节约用水,拒绝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三)成果展示活动流程:1.上一节“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
宿迁市地理真题答案解析宿迁市位于中国江苏省北部,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这个以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而闻名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宿迁市地理真题解析,将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城市的地理特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一、宿迁市的地理位置宿迁市地处苏中平原东南边缘,位于江苏省与山东省接壤的地带,东经116°28'至117°15',北纬33°10'至34°33'之间。
它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距离南京市约200公里,离上海约350公里。
作为连云港市的邻近城市,宿迁市也享有便利的交通和物流优势。
二、宿迁市的自然地理环境1. 地势和土地利用宿迁市地势较为平坦,属于江淮平原的一部分。
其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整体上呈现出高原、丘陵、低洼三种不同的地貌。
宿迁市的土地资源丰富,农田面积较大,可供农业生产的土地比例较高。
2. 气候特点宿迁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温适宜,是旅游和居住的理想场所。
三、宿迁市的水资源宿迁市地处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市区内有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如淮河、宿河、母子河等,为宿迁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水资源支持。
这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也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四、宿迁市的农业和产业发展1. 农业发展作为江苏省的农业大市,宿迁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和蔬菜等。
近年来,宿迁市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工业发展宿迁市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是宿迁市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宿迁市还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提升了工业发展水平。
2021.36宿迁市域入河污染物总量分析及治理方案蔡 猛1 侯立刚2 许广东1 邱福琼1一、水环境存在问题1. 城区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江苏省宿迁市近几年对城区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力度逐年加大,但重点均集中在中运河、废黄河、西民便河等主要的干流河道,目前干流河道的入河排污口已大幅减少,虽然对河道水质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还存在一定水环境问题:(1)汇入干流河道的众多支流河道没有得到较好的整治,普遍存在大量的污水汇入。
(2)雨污合流未得到有效整治,部分废污水经雨水管网排入河道。
(3)城区河道整治重心以削减入河污染量为主,忽略了河道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造成水体自净能力偏低。
(4)城区内大部分河道通过水利工程人为控制,建设拦蓄坝使上游河水形成死水区,易造成水体藻类爆发甚至水华等水质恶化现象。
(5)城区内河道往往受到空气尘埃、废污水排放、垃圾倾倒等影响,河底部沉积了大量的污染物底泥,底泥中富集着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污染因子,并且缓慢向水体中释放,进一步细化不同地区、不同河流、不同水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
加快推进水量分配方案落地实施,探索开展跨省河湖水量调度工作,加强水量调度方案、年度水量分配方案或调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完善水量调度协商机制,实施由流域统一组织各省共同实施的跨省河湖水量调度。
二是以生态流量管控为抓手,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底线。
深入贯彻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组织制定淮河流域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确定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管理措施、监测预警机制和保障措施。
进一步健全生态流量监管体系,做好已建水工程生态流量复核,改善水工程生态流量泄放条件,提升河湖生态流量监测能力,建立流域生态流量保障协调机制,共同推动生态流量保障措施有效落地落实。
三是以强化用水定额执行为抓手,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切实发挥用水定额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刚性约束和导向作用,推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继续推动流域各省用水定额体系建设,按照定额修订周期开展省级用水定额评估,提出评估意见并督促整改。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10•【字号】宿政办发〔2021〕47号•【施行日期】2021.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10日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宿迁认真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强富美高”新宿迁建设再出发、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市地处淮河水系中游尾部、沂沭泗水系下游,境内洪涝灾害易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河湖保护压力大,保障农业现代化任务重。
水利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不断提升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为宿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提供支撑和保障。
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宿迁市水利局组织编制《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水利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今后五年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遵循新时期治水思路,紧扣“六增六强”主线,弘扬“三真三实”作风,蹦起来干事业、弹起来守法纪,以河湖长制为统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强化水利管理,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5篇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篇1】一.水资源的现状世界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
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
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23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2023年度水资源调研报告五篇2023年度水资源调研报告精选篇1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
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
通过调查了解,我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1。
水资源总量年均趋少降雨量偏少,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这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气候演变的趋势,我区亦然。
水资源量趋少可以通过两项指标来大概反映:一是河道径流量和可利用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减少首先表现在河道径流量的变少。
我区河流几乎都是澧水水系的源头,因而无过境水量。
本行政区域内所产生的降水量,除去蒸发量和流出水资源量外,即为我区水资源总量。
我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
0亿立方米,现状水平年约为1。
6亿立方米,下降了18。
7%。
经调查,索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
88m3/S,而现在每到枯水季节,索溪水库一旦不放水,索溪河基本上是干河一条。
黄龙洞断面最枯流量仅为0。
19 m3/S。
其次,可用水资源量不足,尤其是环境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
物体与环境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综合体的总体系统中,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促进具环境属性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生态保障体系的建立,并为不断满足广大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社会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协调自然生态平衡与发展所需用水,称为“环境生态用水”。
不容置疑,其中部分用水与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特种用水是相互交叉利用的。
在我国长期供用水制度中,形成工业、农业、生活传统的供用水制度,唯独环境生态用水没有列入我国的用水制度。
环境生态用水是保障人民生活与健康质量的不断提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用水。
武陵源区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用水至少要达到占总用水量的20%,但我区生态用水占不到10%。
就拿索溪河来说,河道用于维系水生态环境的必需水量都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干旱少雨季节,河道断流可以说是常见现象,更谈不上河道景观用水,由此造成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鱼虾等水生几乎绝迹。
关于水资源的现状及浪费情况的研究报告◎乐清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四班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源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珍惜。
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张。
所以珍惜水资源迫在眉睫。
节约水要从爱惜水开始,我们小组的几位同学对用水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人员调查表设计:董恩信调查表统计:董恩信访问:陈汛尔陈欣杰上网搜寻资料:南建财三、调查方法(1)通过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了解我市水资源的现状。
(2)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周围人们的用水情况和环保意识。
(3)根据搜集的资料,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节约用水的倡议。
四、调查情况的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上网、报刊、书籍等乐清水资源情况乐清水资源总量为13.9亿m³,人均1m³,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52%,全省的48%,温州市的55%。
问卷调查表乐清水资源浪费情况乐清市实验小学邻近有6家洗车站,每天有20多辆车来清洗,每辆车用水50千克,6家洗车站一年浪费水2190000千克。
搜集的资料节约用水一、用水时,随手关紧水龙头。
二、看见有同浪费水,及时上前提醒他。
五、结论(1)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许多人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就滥用水资源,但个别人还是知道要珍惜水,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浪费水资源,是非常可耻的。
(2)在我们调查国家水资源现状中,我们发现中国水资源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形势非常严峻”。
极端一点说,今天的人类,可以没有石油、电力、煤炭,但绝不能没有水,我们人类连同这个世界一同消亡。
由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大国十分缺水,国家举行“十一五”的规划,各个部门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同步约水、保护水、高效能利用水的新体制新机。
国家已经在行动,更重要的是靠大家,我们坚信一定能达到目标。
六、解决方法(1)在缺时水期,节约每一滴储备水。
2023年水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水资源调查报告1一、我市水资源现状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资源贫乏。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0.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
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
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
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资源大量流失。
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水位下降迅速。
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
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六、七十眼。
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
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
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
水质污染严重。
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
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
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响着我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畜饮水。
宿迁市古泊善后河李套渡口断面春季污染溯源监测分析宿迁市古泊善后河李套渡口断面春季污染溯源监测分析摘要:宿迁市是江苏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其古泊善后河是当地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本文通过对该河流程及历史背景的介绍,对宿迁市古泊善后河李套渡口断面的春季污染溯源进行监测分析。
检测结果显示该断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
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多种措施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古泊善后河的水质。
一、引言宿迁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一个拥有灌溉农业、轻工业、纺织等特色的城市。
古泊善后河是宿迁市重要的水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农田灌溉以及工业用水等重要功能。
然而,近年来,古泊善后河频繁出现水质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河水污染进行溯源监测分析,找出主要污染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方法与材料本研究选择古泊善后河李套渡口断面作为监测对象。
在春季,我们对河水的多种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水样的污染物分析,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监测期间,我们还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采样,以了解大气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三、结果分析在对古泊善后河李套渡口断面的监测中,我们发现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其浓度超过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此外,河水中还检测到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铬等,以及农药残留。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该断面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
在农业方面,农药使用和化肥施用过量等因素是重要原因。
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处理问题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居民的生活污水也对河水质造成影响。
四、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古泊善后河水污染,我们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农业污染防控: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减少化肥使用量;建立农田环境监测网,及时掌握土壤和水质状况。
2. 加强工业污染防控: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摘要:本文简述了烟台市区的概况及水利工程情况,对烟台市区的供、用水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通过需水预测对市区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供需分析1 烟台市区概况烟台市区地处胶东半岛北部,位于东经120°6′-121°56′,北纬37°04′-37°38′。
东、南连威海,西接蓬莱和栖霞,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
市区下设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开发区和牟平区,人口178.9万人,土地面积2722.3km2。
烟台市区是烟台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市区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经济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2 水利工程情况烟台市区现有门楼大(2)型水库一座,总库容2.44亿m3,兴利库容1.264亿me;夹河永福园地下水库一座,总库容2.05亿m3,调蓄库容0.65亿m3;中型水库4座,分别为牟平区的高陵、龙泉、瓦善和桃园水库,总库容1.16亿m3,兴利库容0.63亿m3;小型水库166座,总库容9873万m3;拦河闸坝24座,蓄水能力2341万m3;塘坝664座,总库容1823万m3;机电井5274眼。
3 供、用水现状分析3.1 供水现状烟台市区2007~2014年平均供水量为19980万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3352万m3、地下水供水量6404万m3、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供水量224万m3,分别占总供水量的66.8%、32.0%、1.2%。
烟台市区2014年总供水量18079万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604万m3,地下水源供水量5475万m3,分别占总供水量的69.7%、30.3%,无其它水源供水量。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20•【字号】宿政发〔2023〕153号•【施行日期】2023.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苏政发〔2023〕24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发挥我市水运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我市水运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推进宿迁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建设为目标,抢抓水运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我市高等级航道和港口建设,打造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佳的现代化水运体系,促进我市水运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贡献宿迁力量。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宿迁水运资源丰富的特色优势,着力推进“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宿迁水运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东部出海、区域成网、县市达标、内联外畅”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二级航道里程达到110.16公里,占全省总里程10%;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45.15公里,占全省总里程9%。
打造现代化服务水平的港口枢纽,港口吞吐量达到33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万标箱。
到2030年,二级航道里程达到224.36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90.15公里;港口吞吐量达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标箱。
宿迁黄河故道及以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万吉祥(宿迁市水利局,江苏宿迁223800 )[摘 要]通过调查并分析宿迁黄河故道及以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按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4大部分对 区域用水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表明,宿迁市黄河故道及以南地区外调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较大。
从供水、水资源利用效率、调度、 水环境、防洪、管理等方面认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实 际意义与指导价值。
[关键词]黄河故道;供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TU974 ; TV21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523X (2020) 21-0099-02Suqian's Old Course of Yellow River and Area to the South Water ResourcesDevelopmentWan Ji-xiang[Abstract ]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and the south of Suqian City,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area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four major parts of life?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water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water suppl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guiding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recogni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from the aspects of water supply, water use efficiency, dispatch, water environment, floo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and to put forward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measures.[Keywords ] Abandoned Yellow River ; water supply ; water resource ;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E,是 通过地表径流系数经验值与降雨量计算各地区径流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