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光学图像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44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1.人工智能两大研究领域: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1)模式识别应用:指纹打卡、人脸识别、语音输入汉字、手写板、触摸屏、OCR光学字符识别(2)自然语言理解应用:翻译软件,在线翻译、网络上与机器人对话2.其他人工智能应用::PDA(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机器证明、无人驾驶飞机、专家系统等练习题1.(多选)下列应用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有()A.通过天猫精灵语音控制房内电子设备B.智能翻译机实现实时语言翻译C.安装科技馆游馆 APP,系统提供选择中英文的游馆导图D.应用软件“作业帮”识别图片内容进行检索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技术就是虚拟现实技术B.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体现C.烟雾探测器探测到浓烟时自动启动喷淋系统,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D.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尝试对事物进行识别、理解、学习和推理的技术4.人工智能在学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下述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模拟教师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对同学们实施一对一的教学B.能跟踪、记录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据此推送、传递知识C.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习者的情感、爱好,让学习者戒除各种恶习D.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每一名学习者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5.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的时候,会生成一个条形码,收银员可以扫描此条形码收款,这种技术属于人工智能中()技术。
A.人脸识别 B.语音识别 C.条码识别 D.字符识别6.的功能:按住“麦克风”按钮后,对讲话,能将声音信息识别并转换为文本信息。
这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智能技术 B.视频技术 C.虚拟现实 D.数据压缩技术7.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经智能系统分析后调整各路口红绿灯时长属于人工智能在()领域的应用。
绪论单元测试1.“信息光学”又称为 ____。
答案:第一章测试1.高斯函数的傅里叶变换是()A:B:C:D:答案:B2.函数的傅里叶变换是()。
A:B:C:D:答案:A3.某平面波的复振幅分布为,那么它在不同方向的空间频率,也就是复振幅分布的空间频谱为()。
A:,B:,答案:A4.圆域函数Circ(r)的傅里叶变换是。
()A:错B:对答案:B5.尺寸a×b 的不透明矩形屏,其透过率函数为rect(x/a)rect(y/b)。
()A:错B:对答案:A6.卷积是一种 ____,它的两个效应分别是_和_,两个函数f(x, y)和h(x, y)卷积的积分表达式为____。
答案:7.什么是线性空不变系统的本征函数?答案:8.基元函数是不能再进行分解的基本函数单元,光学系统中常用的三种基元函数分别是什么?答案:第二章测试1.在衍射现象中,当衍射孔径越小,中央亮斑就____。
答案:2.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的等相位面为_,平行平面波的等相位面为_。
答案:3.平面波角谱理论中,菲涅耳近似的实质是用_来代替球面的子波;夫琅和费近似实质是用_来代替球面子波。
答案:4.你认为能否获得理想的平行光束?为什么?答案:5.菲涅尔对惠更斯的波动光学理论表述主要有哪两方面的重要贡献?答案:6.已知一单色平面波的复振幅表达式为,请问该平面波在传播方向的空间频率以及在x,y,z方向的空间频率分别是什么?答案:第三章测试1.物体放在透镜()位置上时,透镜的像方焦面上才能得到物体准确的傅里叶频谱。
A:之后B:之前C:前表面D:前焦面答案:D2.衍射受限光学系统是指(),仅考虑光瞳产生的衍射限制的系统。
A:考虑像差的影响B:不考虑像差的影响答案:B3.相干传递函数是相干光学系统中()的傅里叶变换。
A:点扩散函数B:脉冲响应函数C:余弦函数D:复振幅函数答案:A4.()是实现对空间物体进行信息处理和变换的基本光路结构。
A:光学系统B:4f光路C:准直系统D:单透镜系统答案:D5.成像的本质是衍射光斑的叠加结果。
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图像识别技术是指计算机通过处理图像信息,识别出图像中所包含的目标物体。
同时,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光学原理来处理图像信息,借助光学设备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
本文将探讨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场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基于光学原理的成像设备日益先进,同时所采集的图像信息数据量也越来越大。
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理这些数据,研究者们不断地提出新的图像处理算法和技术。
光学原理的应用可以从人类的视觉系统中得到启示。
例如,我们的眼睛通过对图像的分辨率、颜色、对比度等多个因素进行处理,来实现目标物体的识别。
类似地,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光学原理来处理和识别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第三章:应用场景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其中的几个领域:1. 军事领域:通过利用红外成像仪、激光雷达等光学设备实现对作战场景的目标物体识别和跟踪。
2. 工业自动化:在生产线上,通过利用光学传感器对产品进行检测和分类,实现生产自动化控制。
3. 医疗领域:利用医学影像设备,通过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人体病变部位的精确检测和定位,以及对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
4. 安防领域:通过利用监控摄像头、红外成像仪等光学设备,实现对场景内的物体和人员的自动识别和监控。
以上仅是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的一部分,随着光学设备和算法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这一技术在更多的领域都能够得到应用。
第四章: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算法和光学设备的不断进步,基于光学原理的图像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值得我们关注。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几个可能的趋势:1. 多模态图像融合:将多种光学设备采集到的不同模态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对目标物体的识别率和精度。
2. 更加智能化的算法: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相信在图像识别领域中也会有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性的算法应用。
光学识别的过程
光学识别是一种将图像或文字转化成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扫描:将纸质文档或图片通过扫描仪转化为数字图像,保存在
计算机中。
2.预处理:对数字图像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图像增强、去噪和
二值化等步骤,以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特征提取:将数字图像中的文字或图形特征提取出来,通常采
用的方法有边缘检测、投影法、区域分割等。
4.特征匹配:将提取出来的特征与已知的模板进行匹配,以确定
文字或图形的类型和位置。
5.字符识别:将匹配结果与已知的字符库进行比对,以确定文字
内容。
6.输出:将识别结果输出为数字文本或图形文件。
整个光学识别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需要大量的算法和数学模型的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光学识别可以广泛应用于文书、财务报表、印刷品、证件和卡片等多种场景中,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光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信息光学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理论)课的课程。
信息光学是近40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全息术、光学传递函数和激光的基础上,从传统的、经典的波动光学中脱颖而出的。
与其他形态的信号处理相比,光学信息处理具有高度并行、大容量的特点。
信息光学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成为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课程定位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光电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未来从事光信息处理和光全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该课程使学生能够结合光学信息处理和光全息的相关知识,开拓理论用于实践的方法和创新思路,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后续课程:光纤通信(三)课程设计思路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光信息理论知识,能够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光信息处理和光全息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职业应用技能:通过系统学习信息光学的傅立叶变换、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光学成像和光学全息特性,空间滤波及光学处理的能力,并能具体运用到实际光学工程问题。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本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光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光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光信息处理和光全息的发展近况和运用前景。
(二)职业能力目标突出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使学生熟悉光信息处理和光全息的基本技术知识,能够针对具体的光信息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和实施解决方案,为今后从事光信息方面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教学内容(二)学时安排表“学时分配”中,“其他”主要指看录像、现场参观、课堂讨论、习题等教学环节。
四、课程实施针对信息光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以讲授法为引导与辅助,以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师生互动为主要内容,形成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光学图像识别研究摘要光学图像识别技术[1]是在傅里叶光学的原理上,作频域处理的技术,它已广泛应用于指纹瞳孔识辨、字符识辨、医学细胞计数以及军用目标识别等任务中。
光学图像识别运算速度快,信息处理量大,可并行处理,但精度不高;而计算机模式识别存储灵活、易控制、精度高和易于分析及可编程性,但是速度慢、实时性差。
通过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和光电藕合器件(CCD)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开发出光电混合模式识别系统,以实现图像识别的实用化方案。
光学图像识别系统的基本结构是光学相关器,光学相关模式识别是一种通过傅里叶光学的手段,运用光学相关的图像识别处理方法,从给定的目标信息中提取检测所需要的光频信息。
光学相关器有匹配滤波相关器和联合傅里叶变换相关器(Joint Fourier Transform Correlator,JTC)。
本论文中,首先介绍了光学图像识别技术的原理、分类、特性、应用及其发展动态。
其次用SLM及CCD等光电设备以及一些常用光学元器件,通过实验建立JTC 图像识辨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际调试以及实验成品的检测与鉴定,实现了光学数据的电子信息化。
实现了对相同和不同字符等简单目标的识别,获得它们的联合功率谱和相关峰分布。
最后,利用MATLAB程序模拟实验相关峰分布图,使之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光学图像识别;联合傅里叶变换;空间光调制器;光学相关;ABSTRACT Op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in theory the Fourier optics for frequency domain processing, which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fingerprint identified, characters identified, cell count in medical and target recognition military task. Optical image recognition has advantages of high computing speed, lar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llel processing, but not the high accuracy. While the computer recognition with advantages of flexible storage, easy to control, high precision, easy to analyze and programable but not instantaneity. By electrically Addressed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C-SLM) and the Charge Coupling Device (CCD)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benefits of these two methods, to develop practical program of image recognition.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image recognition system is an optical correlator, the Optical Correl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OCPR) is a method of extracting the Fourier optics required for detection of optical frequency from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an object information, and image recognition method using optical optical-relate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optical correlator: Matched filter correlator and Joint Fourier transform correlator (JTC).I mainly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works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principl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ptical correlator are introduced. Secondly, using th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like SLM and CCD as well as some commonly used optical components; a set of optical electronic hybrid real-time optical JTC system is built. And using this system, simple targets like the same and different characters are identified, etc. their joint power spectrum and correlation peak pictures are obtained. Finally, distribution pictures of the correlation peaks above-mentioned are simulated by MATLAB program, and quantitative compar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he simulation.KEY WORDS Op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Joint Fourier transform;Spatial Light Modulator;Optical correlation目录1. 前言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1)1.2 空间光调制器概述 (2)1.3 光学图像识别简介 (2)1.4 光学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2. 光学相关基础 (4)2.1 光学相关基础 (5)2.1.1 互相关定义 (5)2.1.2 自相关定义 (5)2.1.3相关定理(维纳一辛软定理) (6)2.2 光学傅里叶变换原理 (7)2.2.1空间频率 (7)2.2.2傅里叶变换 (8)2.2.3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8)2.3 光学相关识别原理 (10)2.3.1光电匹配滤波相关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实现 (10)2.3.2联合变换相关器相关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实现 (11)3. 联合变换相关实验系统 (13)3.1 联合变换相关实验系统组成 (13)3.1.1 实验基本光路 (14)3.1.2 实验光路优化 (15)3.2 器件选取及参数 (16)4. 联合变换相关实验系统 (17)4.1 JTC光学图像识别系统测试 (18)4.1.1 规则字符的JTC测试 (18)4.1.2 简单图案的JTC测试 (19)4.1.3 多个文字和手写文字的JTC测试 (20)4.1.4 多个复杂图案的JTC测试 (21)5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3)(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小四宋体)。
第1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指示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光学指示识别技术是指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光学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分类和跟踪。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学指示识别解决方案,包括技术原理、应用领域、解决方案及其优势。
一、技术原理光学指示识别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光学采集:通过光学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扫描仪等)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
2.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滤波、去噪、二值化等处理,提高图像质量。
3. 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
4. 模型训练:利用提取的特征对目标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训练分类器。
5. 实时识别: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实时采集到的图像,实现目标物体的识别。
二、应用领域光学指示识别技术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在生产线中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分类和跟踪,提高生产效率。
2. 物流仓储:对货物进行实时跟踪、分类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3. 医疗影像:对医学影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辅助医生诊断。
4. 智能交通:对道路上的车辆、行人进行识别和跟踪,提高交通安全。
5. 人脸识别:实现人脸识别门禁、支付等功能,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6. 虚拟现实:通过光学传感器获取用户动作,实现虚拟现实场景的交互。
三、解决方案1. 光学传感器选型: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扫描仪等。
2. 图像预处理算法:针对不同的图像特点,设计合适的预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质量。
3. 特征提取方法:根据目标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如颜色、纹理、形状等。
4. 模型训练: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训练分类器,提高识别准确率。
5. 实时识别算法:设计高效的实时识别算法,保证系统在实时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6. 软硬件集成:将光学传感器、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实时识别等模块进行集成,构建完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