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路了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语文下册《我们上路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友情,与同伴共同成长。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所涉及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3)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感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我们上路了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介绍我国交通法规的基本内容,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要注意等。
2. 交通安全:讲解行走、骑车、乘车等交通方式的安全注意事项。
3. 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如何保护自己,如紧急呼救、正确处理伤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到交通事故时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交通规则游戏,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交通事故现场,培养学生遇到事故时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的课件。
2. 交通事故案例:收集一些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安全装备等道具。
4. 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互动教学和情景模拟。
教案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交通标志,引导学生认识交通标志。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二、讲解交通规则1. 教师讲解交通法规的基本内容,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要注意等。
2. 学生互动:模拟交通场景,遵守交通规则。
三、讲解交通安全1. 教师讲解行走、骑车、乘车等交通方式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讨论如何在家中、学校等不同场合遵守交通安全。
四、自我保护教育1. 教师讲解遇到交通事故时如何保护自己,如紧急呼救、正确处理伤口等。
2. 学生实践:模拟交通事故现场,学会自我保护。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收获:谈谈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交通安全宣传画,展示自己对交通安全的理解。
《我们上路了》导学案阜阳市铁路学校马成修【温馨寄语】每个人都要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人一辈子之路。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的意境。
2.抓住重点词句明白得每小节的意思,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学会仿写。
3.体会诗歌中包蕴的人一辈子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一辈子之路。
4.背诵最后一小节,替作者续写你觉得能够合理添加的小诗。
【知识链】这是一篇叙述性诗歌,作者王惠琪,闻名作家、诗人,笔名晓山,江西广丰人,江都县团委宣传部部长,县文化局局长,《江苏青年》杂志副总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在第一学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得诗的含义,朗诵或背诵诗歌。
体会诗中多层取喻的表达方法。
并试着去运用。
认真研读导学案,独立思索,认真完成预习,合作交流,勇于展现自己的收成。
认识并感悟生活,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人一辈子之路。
【自学导航】朗读课文,你的慧眼积存了那些好词句写在下面。
在每小节后面对作者表达的感情和写法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体会。
【合作探究】1、朗诵第一小节,结合重点词语“嫩嫩的芽尖儿”“染上淡淡的粉红”“专门小的邮票”“专门大专门大的信封”。
、“那林子”“专门艳的旗子”“抖着威风”明白得第一小节表达的感情。
假如在那面旗子上写上口号,你会写什么?2、、说说第一节诗歌的表达方法,试着仿写。
3、朗诵第二小节,摸索四个“也许”写出了什么?有什么暗示?”“漂亮”“残酷”和“狗熊”分别象征什么?人一辈子的路上我们如何对待困难?4、朗诵第三小节,第三小节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写了什么?你是如何明白得的?5、诗歌题目中“我们”是指谁?“上路”有什么象征意义?题目采纳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有哪些好处?6、结合上一单元,说说“袁隆平、南丁格尔、雷锋、詹天佑……”他们真正的姓名是什么?在人一辈子的道路上,你将留下什么“真正的姓名”?背诵第三节诗歌。
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8*我们上路了1.独立认识生字,读读记记“抖着威风、歪歪扭扭、雷鸣电闪”等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诗歌内容,通过联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告别童年的心情和在人生成长道路上胸怀理想、勇往直前的思想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涵。
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王慧骐,男,江西广丰人。
中共党员。
1982年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历任扬州市纺织厂职工,江都县团委宣传部部长、县文化局局长,《江苏青年》杂志副总编辑。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飞向明天》《茧花花》,儿童小说集《比比谁的心灵美》,散文诗集《月光下的金草帽》《十七岁的天空》,散文集《潇潇洒洒二十年》《爱的笔记》,评论集《步入散文与诗的天国》,报告文学集《女人的归宿》等。
1课时)✂预习检测1.选择加点字正确读音,划上“——”。
肆虐.(yuènüè) 橄.榄(gǎngān)迷惑.(huóhuò)膝.盖(xīqī)售.票(sòushòu) 骤.起(zhòuchòu)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一()粉红一()邮票一()旗子一()风一()道路一()狗熊3.比一比,组词语。
抹()膝()残()沫()漆()浅()[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1.本课是一篇(体裁),题目“我们上路了”,“我们”指,“上路”指。
全文的中心句是:。
2.说说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激趣导入;抓住课题;通过自主阅读及教师范读,感知诗歌主要内容及整体结构。
]✂精读感悟1.读一小节。
⑴“刚刚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儿,刚刚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红,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刚刚”一词说明,句子运用了手法,这些事物象征着。
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事物也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刚起步。
比如:;;……⑵对于稚嫩的我们,父母会经常说什么?早上临出家门时,妈妈会说:“___。
《我们上路了》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骤起、迷惑、虚幻”等词语在诗中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理解新词,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2、指导学生仿写一篇同类题材的小诗,或者替作者补写你觉得可以合理添加的诗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教育。
【教材助读】王慧骐男江西广丰人。
中共党员。
1982年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历任扬州市纺织厂职工,江都县团委宣传部部长、县文化局局长,《江苏青年》杂志副总编辑。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飞向明天》、《茧花花》,儿童小说集《比比谁的心灵美》,散文诗集《月光下的金草帽》、《十七岁的天空》,散文集《潇潇洒洒二十年》、《爱的笔记》,评论集《步入散文与诗的天国》,报告文学集《女人的归宿》等。
【预习导学】1、配套练习册“温故知新”。
2、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上路了”象征着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情感的朗读诗歌。
4、本首诗歌讲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上路了》探究案【方法指导】通过反复朗读以及抓住重点句段进行体会,准确把握课文内涵;在读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练习生活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的课堂我做主 - 1 -28.我们上路了主备人李树芳 单位 前进小学 编 号 2801 课 型 新知探究课 课 时 第1课时 小主人姓名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告别童年的心情和在人生成长道路上胸怀理想、勇往直前的思想情感。
2.帮助学生独立认识生字,读读记记“抖着威风、歪歪扭扭、雷鸣电闪”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3.体味诗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重难点 体会诗句的寓义,理解题目“我们上路了”的含义,能说出这首诗对自己成长的启示。
学习过程师生笔记 一、 自主学习1.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把诗歌读通顺。
(1)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在正确读音下画_)售.票(sh òu s òu ) 扛.起(k án ɡ k ān ɡ) 膝.盖(x ī q ī) 骤.起(zh ōu z ōu ) (2)我会补充词语。
( )威风 ( )扭扭 ( )鸣( )闪( )的风暴 ( )的风景 ( )的故事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诗歌以( )口吻写的。
第一小节写了( ),第二小节写了( ),第三小节写了( )。
3. 朗读诗歌,写出感受。
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上路了”象征着 。
4.请同学们朗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1)诗歌第一小节讲的是:诗歌第二小节讲的是:诗歌第三小节讲的是:(2)朗读全诗后,我知道了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风、雨、雷鸣电闪:(3)“所有美丽和残酷的故事都可能上演,都可能发生”这句话的含义是:5. 我们即将小学毕业踏上新的征程,此时此刻我想对自己说:对子互查我的自学表现:☆☆☆☆☆二、合作探究(一)组内交流自主学习部分,适时补充。
(二)任务包:(给每个小组分不同的任务)1、解决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第一小节,想象我们上路时的情景。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上路了》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领悟其中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分析,深入思考其中的一些哲理问题。
3.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一些哲理问题。
2.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教学PPT或黑板,呈现课文的标题《我们上路了》,引导学生猜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2.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并鼓励他们解释自己的理由。
第二步:阅读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要听到什么程度。
2.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主人公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有哪些人物参与了?–故事的结尾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至少有4名学生。
2.将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交换意见并记录下自己的答案。
–第一组: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主题?–第二组:在小说中,白杨和母亲有什么感人的对话?–第三组:品读句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你意识到了什么?–……3.老师在讨论结束后,邀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的答案。
第四步:个人写作1.让学生单独完成一篇作文,题目为《我们上路了》。
2.要求他们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这篇小说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你觉得主人公听到父母的劝告后会有何样的选择?为什么?–你认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3.布置作业时,老师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文学表达方式,写出生动形象的语言。
我们上路了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乘车、骑车和步行习惯。
(3)使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提高防范交通事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介绍(1)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要注意等。
(2)介绍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如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等。
(3)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如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
2. 乘车、骑车和步行习惯培养(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等。
(2)教授骑自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安全帽、遵守交通规则等。
(3)讲解步行时的交通安全,如走人行道、遵守红绿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乘车、骑车和步行习惯。
(3)使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模拟交通场景,培养正确的交通行为习惯。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交通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交通规则手册、交通安全海报、交通标志模型、教学视频等。
2. 场地准备:教室、交通模拟场景(如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引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
教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案,是教学者用以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
教案的设计和编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好的教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让教学者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教案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份有关幼儿园的教案——《我们上路了》教案。
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的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能够更好地认识环保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在活动中实践。
活动以“我们上路了”为主题,旨在通过游戏和竞赛,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并实际操作,培养幼儿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游戏教育的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并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些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向幼儿简要介绍活动主题和安排,引导幼儿们进入学习状态。
2.讲授环节(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分类,同时教师可以边讲边展示相关材料和模型,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游戏环节(20分钟)3.1.游戏一:垃圾分类比赛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分类桶,并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比赛规则为:统一放置一堆杂乱无章的垃圾,限时5分钟内,每组按照类别将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桶中,数量最多的为获胜组。
3.2.游戏二:环保小卫士游戏适用于佩戴环保口号、环保T恤等标志的小朋友。
每次早晨到校后,教师提出环保问题并征询大家的想法和建议,并评出当日环保小卫士。
3.3.游戏三:主题故事配对借助环保主题的故事,教师为幼儿提供书籍,并安排配对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环保主题,增强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