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民族调式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5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基本乐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基础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授课对象是该专业全体一年级学生。
该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实践和理论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
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标1、总目标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2)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3)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4)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5)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科际联系学习模式在其他课程中所要求的综合内容;(6)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7)形成学校教育所要求的基本乐理的教学能力。
3、教学时数:总学时: 72学时周学时:2学时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4、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
2020年福建省乐理卷考纲1.《基本乐理》(1)音及音高要求:掌握音名、音级、音组;理解乐音、噪音的定义。
(2)音律要求:掌握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等基本概念。
(3)记谱法要求:掌握五线谱及各种音乐符号的规范书写。
(4)调式总论要求:掌握调式、调性、音阶的基本概念。
(5)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要求:掌握调号的意义与写法、各种民族调式的音阶与结构、各种民族调式的调式与调性分析。
(6)大调式与小调式要求:掌握各种大小调式的音阶结构、各种大小调式的音级与特性,能对各种大小调式的调式调性进行分析。
(7)音程要求:掌握各种类型音程的基本概念、音程的度数与性质。
(8)和弦要求:掌握各种类型和弦的概念与构成。
(9)节奏与节拍要求:掌握节奏、节拍的基本概念;掌握节奏的各种划分。
(10)音乐的速度与力度要求:掌握各种速度与力度记号及其期法。
(11)转调及交替调式要求:识别实际作品中各种调式的转调和调式交替。
(12)调式变音与半音阶要求:掌握调式半音及半音阶的正确书写。
(13)移调要求:掌握各种移调的方法及实际运用。
(14)装饰音要求:掌握对各种装饰音的识别和书写。
2.《中国音乐简史》(远古 -新中国成立)(1)远古夏商周时期音乐要求:理解原始音乐的起源、原始乐舞的基本形态、远古夏商的乐器分类。
(2)周秦时期音乐要求:掌握周代礼乐制度的基本内涵、周秦律调的基本理论、先臻音乐美学的几种基本观点理解周秦的宫廷音乐形态、民间音乐的发展、表演艺术的进步、乐器的发展及其分类。
(3)汉魏晋南北时期音乐要求:掌握乐府民歌与相和歌、鼓吹、琴曲的发展;掌握民间歌舞和百戏的概念和形态、乐美学与乐律的基本理论;理解西域音乐的传入。
(4)隋唐五代时期音乐要求:掌握隋唐的九、十部乐和燕乐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形态特征;掌握教坊歌舞大曲、说唱的产生与歌舞戏的演进情况;掌握隋唐五代时期的基本音乐思想;理解隋唐政治与音乐艺术的发展、隋唐的民歌和诗乐。
一、五声调式(民族调式)五声调式是我国独创的,所以也被称为民族调式,好的,民族调式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我国的西周,距今2800多年的历史,而我们熟悉的西洋大小调最古老的时期是古希腊时期,距今2300年,也就是说我国的五声调式比西方音乐调式的确立早了近500年的时间,所以学好民族调式既是对我国古代音乐历史的传承,也提高了我们对民族调式音乐的兴趣。
好的,我们来看五声调式,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五声其实就是五个音,那么具体哪五个音呢?宫商角徵羽。
从咱们学过的知识中来查一下这些音之间的度数,先来看1-2是两度关系,那么他们是大2度还是小2度?好的是大2度,那么2-3呢?对也是大2度,3-5呢?小三度,5-6大二度,再加一个1中间还是小三度,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的2度音程之间没有小2度,那么从这里我们看到1是宫音,那么这个调式名称为C宫调式,那么问题来了,其他音可不可以做宫音呢?《5分钟》也是可以的,好的,举个例子,这里我写一个D音作为宫音,那么我想写出D宫五声调式应该怎么写呀?好我们看看之前的C宫调式这里,现在我们不要看它的音高,我们只看音与音之间的度数,C到D?大二度,好我们就把D上写一个大二度(以此类推)《10分钟》好的,我们再举个例子,以G作为宫音写出五声调式(以此类推)现在我来出一道题找一位同学上来实践一下,以降E宫音做五声音阶,《15分钟》好的,这位同学做的很正确,在咱们生活当中也有一首降E宫五声调式的曲子,我放下大家听一听。
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有人知道叫什么名字么?那么这首曲子的谱子是如何记谱的呢?由于黑板的关系我只写一下结尾旋律,《20分钟》好的,看这首歌开头不是宫音,而是徵音,结束也在徵音结束,这是我下面要讲的其他调式音阶,刚才我们说了宫音阶的基本算法,那么我们来看最开始我们写的C宫音阶,以其他音阶开头的调式我们该如何定义呢?咱们来看离得最近的D商调式,它的关系是什么啊?大二、小三、大二、小三、大二、大二,那么同理我们用其他音做商音来进行推理,比如C这个音为商音那么他的宫音是什么呢?是B,但是你看原调上商音跟宫音格大二度,但是B是小二度我们怎么办?把它降下来。
五声调式表
五声调式表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调式,也称为中国民族调式。
它是由五个音组成的调式,这五个音是宫、商、角、徵、羽,并且按照五度相生的关系排列。
在五声调式中,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因此产生了五种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
每个调式的音程关系是固定的,而且每个调式的名称都是根据其主音的音高位置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个五声调式表的示例:
这个表格展示了五种不同调式的音阶和音程关系。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了解每个调式的具体构成和特点。
中国五声性民族调式技法特征与配置手法石 垚中国民族音乐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民族调式广泛存在于古典音乐及各类民间音乐之中,五声调式以五声音阶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各种调式,并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民族调式的音乐体系。
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构成,由于主音的不同,又可将其细分为五种不同的调式。
中国民族调式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但由于音乐风格及所表现内容的不同,又有着很多不同的配置手法。
了解五声调式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及配置,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音乐。
所谓“五声性民族调式”,是指整个音乐都是由五个纯音所构成的,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排列的,通过不同的音程排列关系,构成丰富多彩、令人如痴如醉的各种音乐。
这种调式是我国人民率先创造和使用的,因此虽然五声性调式现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及现代音乐中都有使用,但人们仍将其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
五声性调式由宫音、商音、角音、徵音、羽音这五个音构成,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古典及民间音乐中。
一、中国五声性调式的音级特性中国五声性调式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库,是我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音乐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五声性调式音级的表现也不一样。
下面就中国五声性调式在单声部音乐、多声部音乐中的表现分别介绍如下。
在单声部音乐中,由于第I级是主音,表现最为稳定,因此第I级对于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IV级和第V级虽然与第I级主音相距较远,成四、五度关系,稳定性也欠佳,但它们可以对第I级主音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第IV级和第V级对音乐的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
而在多声部音乐中,五声性调式音级的稳定与否并不是由某个主音或某个其他级音决定,而主要是由调式和声的配置决定。
调式不同,其形成的音乐稳定性也就千差万别。
对于同一调式而言,不同的和声配置手法所导致的稳定音也并非完全相同。
因此,在多声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有必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和声配置进行具体研究,以明确哪些音级是需要稳定的。
乐理知识大全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乐曲中的各种调式及其各种调式的色彩风格第一章、各种调式:(調式)一詞是偏重調的样式和音的功能地位,而「音阶」主要是以音的高低排列形式來表示音的关系,兩者还是有些不同,也就是為什麼同一調式有不同的音阶组织,音乐基础論上常看到相同音程组织结构的音,但是代表不同的調式(例如:小調自然音阶、Aeolian 和 Hyperdorian 音阶)一、调式的主体---骨干音(稳定音不稳定音)(I III V级音为稳定音)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和弦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二、调式的定义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三、调式中----- 音的分类(音的稳定与不稳定音)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
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
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
不稳定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
音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
我们常见的某一个音(或和弦)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但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可能变得不稳定,即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因为和声处理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四、调式的内部组合: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
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135。
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613。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1-3,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
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6--i,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
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
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
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