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早知道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如:“气象科普影片”等)、图片(如:“洪灾”、“旱灾”、“雪灾”等),以及学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一些天气对人们的不利影响;通过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知道一些获得未来天气变化情况的途径,了解一些天气预报方面的知识;通过给同学们安排课下观察记录一周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大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天气的伤害。
学习用观察、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能想办法收集天气预报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和天气、天气预报相关的资料。
2.让学生通过网络或查资料,搜集不利于人们生活的天气资料和与天气变化相关的生活谚语。
【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视频“央视天气预报”。
)老师:同学们,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段视频呢?学生:(略)老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视频吗?谁知道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对,这是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天气预报,那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没有它不行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气预报有什么重要性。
(过渡)【讲授新课】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板书)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看第七十二页的图和第七十三页上面的三幅图,认真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什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教材中共展示了七幅图,分别展示的是雨天、降温、台风、暴风雪将要来临时人们的活动,正因为有了天气预报,人们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免遭恶劣天气的伤害。
《天气早知道》导学案一、导言《天气早知道》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天气预报节目,通过专业的气象解说和精准的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最新的天气信息和预计。
本节目不仅能够帮助观众合理安排生活,还能提高大家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将进修如何利用天气预报信息,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术语和图标;3. 学会解读天气预报信息,做出相应的生活安排;4. 提高对天气变化的感知能力,增强自我珍爱认识。
三、进修内容1. 天气预报的意义和作用;2. 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术语和图标;3. 如何解读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生活规划;4. 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进修过程1. 观看《天气早知道》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形式;2. 进修气象术语和图标,掌握其含义和用法;3. 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生活影响,制定相应的生活计划;4. 参与天气观察和记录,提高对天气变化的感知能力。
五、进修方法1. 多媒体进修:观看视频、听取解说,加深对天气预报的理解;2. 合作进修:与同砚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共同制定生活计划;3. 实地观察:利用实际天气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提高对天气变化的感知能力。
六、进修评判1. 完成《天气早知道》导学案中的练习和任务;2. 参与班级讨论和展示,分享对天气预报的理解和应用;3. 定期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形成个人天气日记,反馈进修效果。
七、延伸拓展1. 制作天气预报播报稿,模拟主持人角色,展示对气象知识的掌握;2. 制定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报告,探讨天气预报的实际应用;3. 参与天气预计比赛,展示对气象数据分析的技能和水平。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不仅了解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作用,还掌握了解读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将更加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高自我珍爱认识,享受美好的天气带来的生活乐趣。
天气预报常识1、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和“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这12个小时。
“晴”指云量占10—30%;“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100%。
2、气象单位对降水量标准的规定,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
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5毫米;“中雨”的降水量5.1—15毫米;“大雨”15.1—30毫米;“暴雨”30.1—70毫米;“大暴雨”70.1—200毫米。
24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25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50毫米;“暴雨”指的是50.1—100毫米;“大暴雨”是100.1—250毫米的降水量。
预报时间没有超过12小时,就是指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或晚上有雨雪,则指的是12小时内的降雪。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雪,则指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
除12.24小时预报外,还有48小时预报,72小时预报,还有未来天气分析等。
12个简单方法可以预测天气远山可见,天晴;近山模糊,天雨。
因为空气干燥,天气晴朗,远山才可看清楚。
可很清楚听到列车的声响,会下雨。
天气阴沉时,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变小,声音容易传远。
看到猫洗脸,会下雨。
猫用前脚洗脸的动作,是因为将下雨时,湿度增高,跳蚤在猫身上活动起来。
春天吹南风,易引起雪崩。
春天南风,是由于海上低气压引起。
温暖的南风,易造成冬去后未解冻的雪崩坍。
青蛙叫鸣不停,会下雨。
青蛙皮薄,能够敏感到湿度的变化,因此比平常叫得更激烈,表示湿度大,就会下雨。
霜受到朝阳照射,发出灿烂光彩,会天晴。
霜的成因是夜晚寒冷,与白天温差大,白天温度高,会天晴。
早晨见蜘蛛网上有水滴,会放晴。
天气好的时候,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就会变大,遇到冷空气的水蒸气,就变为小水滴。
天气趋势预报一个月
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和天气模型分析,未来一个月的天气趋势预报如下:
第一周:
在第一周的几天中,天气将会比较温暖,气温可能会达到20摄氏度左右。
但是随着周末的接近,天气会变得多云,并且有可能下小雨。
所以在这一周,大家可以适当地穿一些轻薄的衣物,但是也要做好随时应对天气变化的准备。
第二周:
第二周开始后,气温将有所下降,可能降到15摄氏度左右。
尤其是在夜晚,温度可能会更加寒冷,甚至可能出现低温。
此外,还有可能会有阵雨摆动式的经验增加。
因此,在这一周,大家要时刻注意气温变化,适当增加一些保暖衣物,同时准备好雨伞以应对阵雨天气。
第三周:
在第三周的第一天,气温将会回暖至20摄氏度以上,但之后又会有所下降,降至15摄氏度左右。
同时,这一周还有可能有雨水降临,尤其是中下旬。
因此,大家要在这一周准备好一些长袖衣物和雨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降温和阵雨天气。
第四周:
在第四周的开始,气温将会再次回升至20摄氏度以上,但之后会有所波动。
周末时,可能会有阵雨天气,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
因此,大家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准备好雨伞和合适的
衣物。
总体来说,这一周的气温可能比较适中,但也有可能出现阵雨天气,所以大家要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
综上所述,在未来一个月的天气趋势预报中,气温将会有所波动,但整体上还是以适中为主。
同时,还有可能出现阵雨天气,大家要注意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大班教案《下雨早知道》一、教学内容《下雨早知道》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习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以及掌握基本的防雨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下雨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在雨天注意防雨和防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学会观察天气变化,掌握防雨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防雨用品(如雨衣、雨伞、雨靴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防雨用品,引导学生谈论下雨天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天气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天气符号卡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并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现象,并用放大镜观察。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在下雨天保护自己,避免感冒。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现象:晴天、阴天、下雨2. 天气预报制作过程3. 防雨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天气现象,并简单描述原因。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观察天气变化,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天气现象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安全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学会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不同的天气现象。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认识。
《天气变化早知道》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天气的变化,就会适应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从而健康的生活。
通过本课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知道如何适应天气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还略显不足,平时对天气情况也不是很关注,通过本课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使学生懂得人们只有适应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才能免遭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重难点: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适应天气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多种渠道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
过程与方法: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学会适应天气的变化,并根据天气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风、雨、雷的声音)师:听说老师要来给你们上课,我的一些朋友非要跟我一起来,你们欢迎它们吗?它们是谁?师: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早些知道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变化早知道。
二、认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1.师:想一想天气变化早知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生:下雨了:提前带好雨具下雪了:提前出门,穿好防滑鞋刮大风:提前关好窗户天热了:适当的减少衣服天冷了:适当多穿衣服2.师: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帮助呀!那各行各业的人们提前知道天气预报后,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呢?(出示图片)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吗?3.师:提前了解天气后,不仅可以更好的安排生活,而且可以预防身体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有哪些天气会伤害身体、损失财产呢?(展示台风的视频)师:看完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一分钟天气预报播音稿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一分钟天气预报。
今天的天气情况可真是让人期待,我们一起看看。
1. 早晨的气温
1.1 早晨起来,空气清新,温度在15度左右。
1.2 微风轻轻吹拂,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阳光也开始透过窗帘,照
进房间。
出门前,记得穿上轻便的外套。
2. 白天的变化
2.1 到了中午,气温会升高到25度。
2.2 这个时候,阳光比较强烈,建议大家做好防晒,涂点防晒霜。
2.3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朋友,今天真是个好机会,可以约上朋友去
公园走走,或者去海边玩水。
3. 下午的降温
3.1 不过,到了下午三点钟,气温会慢慢开始下降。
3.2 预计降到20度左右,空气也会变得有些潮湿,像是要下雨的前兆。
3.3 如果你计划在外面待久一点,最好带上轻便的雨具,以防万一。
4. 晚上的展望
4.1 晚上的温度会进一步下降,大约在12度左右。
4.2 夜空中星星闪烁,特别适合晚上散步或者和朋友在户外聚会。
4.3 不过,记得多穿点,别感冒了。
总结一下,今天的天气变化挺大的,早晨和白天温暖,适合出门活动,但到下午和晚上就要注意气温下降。
希望大家能把握这个好天气,享受美好的一天!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