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考(期末)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5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 文〔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5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1,21<=≤≤-=x x B x x A ,如此=⋂B A 〔 〕A .{}1<x xB .{}2≤≤1-x x C .{}1≤≤1-x x D .{}1<≤1-x x 2.复数=+-i i22〔 〕 A .i 5453- B .i 5453+ C .i 541-D .i 531+3.向量(2,1)a =,10a b •=,||a b +=如此b =〔 〕ABC .5D .254.函数)(x f 在0=x x 处导数存在,假设p :0=)(′0x f ;q :0=x x 是)(x f 的极值点如此〔 〕A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B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C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 q 的充分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假设a 、b 、c 成等比数列,且2c a =,如此cos B =〔 〕A .14B .34C.4D.36.设2lg ,(lg ),a e b e c === 〕 A .a b c >>B .a c b >>C .c a b >>D .c b a >>7.ω>0,0<φ<π,直线x=π4和x=5π4是函数f(x)=sin(ωx+φ)图像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如此φ=〔 〕 A .π4B .π3C .π2D .3π48.平面α截球O 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 到平面α的距离为2,如此此球的体积为 〔 〕 A .6π B .63π C .46πD .43π9.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列图,如此该几何体 的体积为 〔 〕A.2π+B.4π+ C.2π+D.4π+10.执行如下列图的程序框图,如此输出的k 的值是〔 〕 A .3 B .4正(主)视图侧(左)视图 俯视图C .5D .611.设F 为抛物线2:y =3x C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 直线交于C 于,A B 两点,如此AB=〔 〕A .303 B .12 C .6 D .7312.函数21,0()(1),0axax x f x a e x ⎧+≥⎪=⎨-<⎪⎩221,0()(1),0ax ax x f x a e x ⎧+≥⎪=⎨-<⎪⎩在(,)-∞+∞上单调,如此a 的取值范围是〔 〕A .(,2](1,2]-∞-B .[2,1)[2,)--+∞C .2]D .2,)+∞第2卷 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20分。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S-32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可以制得葡萄糖和酒精 B.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纯铝 C.塑料、金属、纸类均是可回收的物品 D.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而便于储存和运输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HN D.芒硝的化学式:Na2CO3·10H2O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B.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 +2H2O=4OH- +2I2 C.向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SO32-+2H+=SO2↑+H2O D.用氨水吸收足量的CO2气体:OH-+CO2=HCO3- 4、一定条件下,反应3A(g)+3B(g)C(g)+D(g)△HB >CB.原子序数C>B>A C.单质的还原性A>B >C D.离子半径C >B>A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4gNH3中含有电子数为2NA B.0.1mol/L CuSO4溶液中含有的SO42- 数目为0.1NA C.常温常压下,2.24L 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A D.足量的MnO2与50mL 8mol/L浓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Cl2的分子数为0.1NA 9、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鉴别AlC13溶液和MgC12溶液:向2种待测液中分别滴加足量氨水 B.可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 C.除去Fe(OH)3固体中少量Mg(OH)2:加入足量浓FeCl3溶液,充分搅拌过滤 D.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硝酸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10、25℃时,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氨水中:c(NH4+) + c(H+)=c(OH-) B.0.1 mol/L的NH4Cl溶液中:c(NH4+)=c(Cl-) C.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中:c(Na+)=c(NH4+) D.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OH-)=c(H+) 11、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化 学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 N -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2、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
由此可见 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H> 0 3、、 B、C、D、4、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H+、S2O3、PO4B、Pb2+、Hg2+、S、SO4C、Na+、Ba2+、Cl、OD、Ca2+、3+、Br、、25℃,向50 mL 0.018 mol/L AgNO3 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 盐酸生成沉淀。
已知:Ksp(AgCl)=1.8×10-10则生成沉淀后的体系中c(Ag+)A、1.8×10-7mol/LB、1.8×10-8 mol/LC、9.0×10-mol/L D、9.0×10-mol/L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A 、a用于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b用于钠的燃烧 C、c用于量取100.00mL溶液 D、d用于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氯甲苯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 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3.2NA个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一定减少64g 9、10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醋酸中:(H+)=1.0×10-4 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Na+)=c(HCO3— ) C、饱和食盐水中:(Na+)+ c(H+)=c(Cl—) + c(OH—) D、pH=12的纯碱溶液中:(OH—)=1.0×10-2 mol?L-1 1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 △H=a KJ/mol 达到平衡。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无答案〕须知事项:1、本卷分第1卷和第2卷两局部,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S—32 Fe—56第1卷〔共4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6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12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汽油C.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乙烯和苯D.天然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pH=a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如此该电解质可能是A. NaOHB. H2SO4C. AgNO3D. Na2SO43.固体AgCl在水中、在0.01mol/LNaCl溶液中和在0.05mol/L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1、S2、S3,如此有A.S1>S2>S3B.S2>S1>S3C.S3>S2>S1D.S2>S3>S14.如下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答案是A.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 -+2H+=CO2↑+H2OB.将少量硅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i+2OH-+ H2O= SiO32 -+H2↑C.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2H2O=2 I2+4OH-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5.如下操作合理的是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C.用过滤法别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D.将浓硫酸和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后置于圆底烧瓶中缓慢加热,以制取乙烯6.在一定条件下,一样pH的硫酸和硫酸铁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分别是1.0×10-amol·L -1和1.0×10-bmol·L-1,在此温度下,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a<bB.a=bC.水的离子积为1.0×10-(7+ a ) D.水的离子积为1.0×10-(b+ a)二、选择题〔此题包括7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28分。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一、单选题:共11题1.神舟六号的两位宇航员从“天上”看“地下”,发现地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海水,而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你认为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的方法是A.萃取B.过滤C.蒸馏D.蒸发【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基本分离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分离,不能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A错;过滤适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不能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B错;蒸馏可得到蒸馏水,不能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C错;选择蒸发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故选D。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纯碱、石英均为电解质D.氯水、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概念。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SO2、SiO2为酸性氧化物,CO不能和碱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A错;稀豆浆、硅酸均为胶体,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错;烧碱、纯碱都是电解质,石英是二氧化硅,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C错;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选D。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次氯酸B.浓硫酸C.氯水D.陶瓷【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的概念和区分。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次氯酸溶于水发生电离,溶液导电,是电解质,A正确;浓硫酸、氯水、陶瓷均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C、D错误;故选A。
4.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Ba(OH)2溶液B.NaOH溶液C.氨水D.硫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氢氧化铝和铝盐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A、B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而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氯化铝中加入硫酸不能反应,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氨水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文科)期考试题(范围:化学选修1全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S -32 Cl -35.5Na -23 Mg -24 Al -2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NO 2B .SO 2C .PM 2。
5D .N 22.认识危险品标志非常重要。
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3.下列仪器对应名称错误的是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CaCl 2溶液 B .蔗糖溶液 C .CuSO 4溶液D .Fe(OH)3胶体5.下列物质中,不能与SiO 2反应的是A .NaOHB .CaOC .氢氟酸 A .烧杯 B .量筒 C .分液漏斗 20℃100mLD .烧瓶 腐蚀品D.H2O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B.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7.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A.NO B.HCl C.NH3D.NO2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单质跟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NaC1 B.HCI C.FeCl2D.CuCl29.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高C.2Na2O2 + 2CO2===2Na2CO3 + O2D.CaCO3===CaO+CO2↑11.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A.HCO3-→CO2 B.MnO4-→Mn2+ C.Fe2+→Fe3+ D.H+→H2O12.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是:A.Ba(NO3)2 + H2SO4==BaSO4↓+ 2HNO3B.BaCl2 + Na2SO4==BaSO4↓+ 2NaClC.Ba(OH)2 + K2SO4 == BaSO4↓+ 2KOHD.Ba(OH)2 + H2SO4==BaSO4↓+ 2H2O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存在大量单质硅B.光导纤维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传输C.SiO2与任何酸都不起反应D.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塞可用玻璃塞14.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15.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Na+、Cu2+、NO3-B.Na+、Al3+、OH -、Cl-C.Ag+、K+、Cl-、OH-D.Na+、H+、NO3-、SO42-16.相同质量的两块铝,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3 B.3∶2 C.2∶1 D.1∶1 17.今有0。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2. 回答第Ⅰ卷时,注意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写在本试卷上及答题卷框外无效。
4.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2×25=50分)1. 2015年1月13日据台湾“中央社”报道,H5N2及H5N8禽流感双重来袭且基因突变,台湾中南部养禽场分别发生疫情。
台湾“疾管署”表示,H5N2、H5N8目前仍限于禽类之间传播,全球都没有任何H5N2、H5N8禽传人的病例。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D.禽流感病毒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相同2.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也能发生翻译过程B.基因只有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才能控制性状C.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的不同D.若某基因的模板链及其转录成的信使RNA共有20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碱基U有200个3.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A .若X 表示种群数量,a 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B .若X 表示甲状腺激素,a 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 .若X 表示T 细胞数量,b 可能代表HIV 数量D .若X 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b 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4. 图中①②③三个图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
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A .DNA 、染色体、基因B .物种、群落、种群C .酶、蛋白质、激素D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5.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致癌因子刺激引起的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 .①③⑤⑥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6. 下图是某XY 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模拟考试试题(二)(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Si3N4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应用于制造发动机2.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C.还原性:As3—>S2—>C1—D.酸性:H3AsO4>H2SO4>H3PO43X Y Z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 浓硝酸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溶解Al2O3的溶液:Na+、K+、HCO3—、NO3—B.在新制氯水溶液中:K+、Na+、I—、Cl—C.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K+、Fe2+、Cl—、NO3—D.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Mg2+、Cl—、SO42—5.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D .溶液中Cl -向正极移动6.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尾气处理(或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此装置和下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选项是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命题人:吴志军 审题人:何瑞琼 王绥宁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S—32? Fe—56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B.石油裂解是为得到C.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乙烯和苯 D.气和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pH=a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 NaOHB. H2SO4C. AgNO3D. Na2SO4 3.AgCl在水中、在0.01mol/LNaCl溶液中和在0.05mol/L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1、S2、S3,则有 A.S1>S2>S3B.S2>S1>S3C.S3>S2>S1D.S2>S3>S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 -+2H=CO2↑+H2O B.:Si+OH-+ H2O=SiO32 -+H2↑C.-+O2+2H2O=22+4OH-D.氯化亚铁溶中通入氯气:Fe2++Cl2=Fe3++Cl— 5.下列的是 A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C.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 D将浓硫酸和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后置于圆底烧瓶中缓慢加热,以制取乙烯 在一定条件下,相同pH的硫酸和硫酸铁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分别是1.0×10-amol·L-1和1.0×10-bmol·L-1,在此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H)>c(N)>c(OH-) 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c(OH-)>c(H) D.N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4NA B.标况下22.4L的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数目为NA C.25℃时1 mL纯水中含有OH-为10-10NA D.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12. 2e=ZnO + H2O,Ag2O + H2O + 2e=2Ag + 2OH-....- 13.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2-丁烯比顺-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大 C.压和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反应方向移动 D.反-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Ⅱ卷(60分) 14.(6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考(期末)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S —32 Fe —56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B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汽油C .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乙烯和苯D .天然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2.pH= a 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 ,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 . NaOHB . H 2SO 4C . AgNO 3D . Na 2SO 43.固体AgCl 在水中、在0.01mol/LNaCl 溶液中和在0.05mol/L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 1、S 2、S 3,则有A .S 1>S 2>S 3B .S 2>S 1>S 3C .S 3>S 2>S 1D .S 2>S 3>S 1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 32 -+2H +=CO 2↑+H 2OB .将少量硅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i+2OH -+ H 2O= SiO 32 -+H 2↑ C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 -+O 2+2H 2O =2 I 2+4OH-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 2++Cl 2=Fe 3++2Cl — 5.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 .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C .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D .将浓硫酸和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后置于圆底烧瓶中缓慢加热,以制取乙烯6.在一定条件下,相同pH 的硫酸和硫酸铁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 (H +)分别是1.0×10-a mol·L -1和1.0×10-b mol·L-1,在此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B .a=bC .水的离子积为1.0×10-(7+ a )D .水的离子积为1.0×10-(b+ a)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 7.下列分子中的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3-甲基-1-丁烯B .2-甲基丁烷C .2-戊炔D .苯乙烯8.下列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 .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B .胆矾中加入浓硫酸C .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D .SO 2通入已酸化的Ba (NO 3)2溶液中9.已知铍(Be )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 .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 .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弱D .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10.叠氮酸 (HN 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一定错误..的是A .HN 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 (HN 3)>c (H +)>c (N -3)>c (OH -) B .HN 3与NH 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C .NaN 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 +)>c (N -3)>c (OH -)>c (H +) D .N -3与CO 2含相等电子数11.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7g NH 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4N AB .标准状况下,22.4L 的苯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的数目为6N AC .25℃时,1 mL 纯水中含有OH -数目为10-10N AD .1molCl 2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2.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 + 2OH – –2e –=ZnO + H 2O ,Ag 2O + H 2O + 2e –=2Ag + 2OH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g 2O 是负极,并被氧化 B .电流由氧化银经外电路流向锌C .工作时,正极区pH 增大D .溶液中OH -向正极移动,K + 向负极移动 13.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2-丁烯比顺-2-丁烯稳定B .顺-2-丁烯的燃烧热数值比反-2-丁烯大C .减压和升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正丁烷反应方向移动D .反-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顺-2-丁烯 反-2-丁烯第Ⅱ卷(60分)14.(6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已知2NH3+3CuO N2+3Cu+3H2O,该实验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1)碱石灰的作用是,稀硫酸的作用是。
(2)浓氨水与固体NaOH接触,会逸出大量氨气原因是。
(3)证明NH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15.(12分) 0.2mol某烃A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
(1)烃A的分子式为。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mol,则有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后消耗标准状况的氧气为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4个甲基,则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其中有一种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它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7分)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800℃时,0-5min内,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2v正(B)=v逆(D)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17.(10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A~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试回答:(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D的单质投入A2C中,反应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E的单质在该无色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元素可组成10电子粒子X-。
Y与X-具有相同的原子种类及数目,且不带电,Y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
现改用A2C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E的单质为负极,铂网为正极,空气做氧化剂,海水做电解质溶液。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1分)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是以游离SO2计算的,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残留量≤0.25g·L-1。
为测定某葡萄酒中SO2含量设计方案如下:用如右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蒸馏并收集馏分SO2,实验时B中加入100.00 mL葡萄酒样品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在C中收集馏分。
(1)若C中盛装H2O2溶液,则SO2与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上述反应发生的实验方法是。
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4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的方法是。
(2)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5.00 mL,据此计算葡萄酒中SO2含量为g.L-l。
(3)由于蒸馏时盐酸易挥发,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因此改进实验方案时可将盐酸改为。
(4)若将图中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改为H2O,且馏分无挥发,改用0.01000 mol·L-1标准I2溶液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十2H2O = H2SO4十2HI,可选择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19.(14分)已知有机物A、B、C、D、E、F、G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G的分子式为C9H10O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转化为B:______,C转化为D: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且有两个取代基相同;②能够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
其中氢原子共有四种不同环境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