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领导艺术及管理人员的分工与合作
- 格式:pdf
- 大小:260.59 KB
- 文档页数:1
校长岗位职责
1. 领导学校管理团队,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确保学校的
整体运营和管理符合教育法规和政策要求。
2. 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招生、课程设置、教学质量
监控、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3. 确保学校的财务稳健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学校的财政资源,确保学校的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4. 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促进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5. 督促和指导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加
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培训。
6. 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和实施。
7. 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不断创新和提高。
8. 沟通学校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解决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和矛盾,促进家校合作。
9. 承担学校的外事工作,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保持联系,促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0. 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校长岗位职责
1. 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日常运营和发展,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和
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 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确保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与
教育部门的政策和要求相符合。
3. 招聘、培训和管理学校的教师和员工,确保教职员工的素质
和能力达到教学和管理的要求。
4. 维护学校的良好声誉和形象,与家长、学生、教职员工和社
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5. 管理学校的财务和资源,确保学校的经济运作和资源利用符
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需求。
6. 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不
断更新和提升。
7. 解决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纠纷和问题,维护学校的秩序和稳定。
8. 与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学校的发展和运作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
9. 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10. 担任学校的领导者和代表,履行学校的使命和责任,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学校管理部门及行政领导分工一、指导思想构建校长负责制下的“两线三级、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即校长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和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提出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要求。
“两线”是指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一条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教学管理一条线;“三级”是指“校级、中层级、班组级”,其中以班组级为基本单位和管理平台,使其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任务。
“五位一体”是指党支部、工会、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使学校管理机制更加畅通、高效。
二、具体分工(一)校长室负责人:XXX(支委成员、支部书记、校长)职责: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二)教务处分管负责人:XXX(支委成员、教学副校长)职责:协助校长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分管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人员分工与考核、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教育教学用书和图书管理等工作。
按领导包保学科制包保语文学科,负责配合教师进修学校的业务指导工作。
具体责任人:1.XXX(支委成员、教务处主任)职责:协助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务处日常工作,负责教职工考勤、荣誉台账管理、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按领导包保学科制包保政治、历史学科。
2.XXX(支委成员、教务处副主任)职责:协助教务主任处理教务处日常工作,负责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
按领导包保学科制包保数学学科。
3.XXX(教务处副主任、文化站辅导员)职责:协助教务主任处理教务处日常工作,负责校本研修、继续教育、教师培训、中招报考等工作。
按领导包保学科制包保英语学科。
4.XXX(教务处副主任、教科研主任)职责:协助教务主任处理教务处日常工作,负责教育科研、语言文字、艺术教育等工作。
按领导包保学科制包保非升学科目。
5.XXX(教务处副主任)职责:协助教务主任处理教务处日常工作,负责教师业务学习、学科竞赛等工作。
协助教务主任处理教务处日常工作,负责学校常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实验室和功能室建设与管理。
(岗位职责)校长工作职责
校长工作职责。
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校长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扮演着至
关重要的角色。
校长的工作职责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领导,校长应该对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质量负责。
他
/她需要制定并执行学校的教育发展计划,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2. 管理和领导,校长需要管理学校的日常运营,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施管理等方面。
同时,校长还需要领导学校的教
职员工,激励他们并促进团队合作,以确保学校的顺利运行。
3. 学生管理,校长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术成绩、
品德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
他/她需要制定并执行学生管理政策,
确保学生的全面成长。
4. 社区关系,校长需要与家长、社区、政府等各方建立良好的
关系,促进学校与外部社会的互动和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资源。
5. 学校形象,校长需要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促进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优秀的教职员工加入学校。
总之,作为学校的校长,需要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全面负责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校领导分工管理制度1. 简介在任何组织中,领导层的分工管理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校组织的核心,校领导也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分工管理制度,以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与进步。
2. 领导层角色定位校领导在整个学校中扮演着决策、协调、管理和教导的角色。
他们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确保在各项工作中具备全局意识和明确的使命感。
3. 校领导分工原则在校领导分工中,需要考虑以下原则:专业性、相互补充、合理划分和平衡发展。
各位校领导成员应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特长,确定相应的职责范围。
4. 校领导分工的具体内容校领导分工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务处长、德育处长、学生工作处长等具体职位的分工。
校长负责学校的总体规划和领导,副校长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各处长则负责相应部门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
5. 校长的职责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领导者,需要承担起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建立校风校纪、推动教职员工发展等重要职责。
他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6. 副校长的职责副校长是校长的得力助手,主要负责学校的具体行政管理工作。
他需要与各部门紧密配合,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7. 教务处长的职责教务处长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课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培训等工作。
他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8. 德育处长的职责德育处长负责学校的人文关怀和学生的道德教育。
他需要制定学生教育计划,组织各项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9. 学生工作处长的职责学生工作处长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他需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10. 分工管理的效果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清晰,协作高效,学校整体运行机制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学校领导也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分工范畴内的工作,提升领导水平和工作效能。
11. 分工管理的挑战与对策不同部门之间职责的重叠、工作的冲突等问题可能成为分工管理的挑战。
浅析校长的领导艺术作者:张勇来源:《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年第05期【摘要】校长是学校的排头兵,是教师班子中的一班之长,肩负着学校发展的重要职责,校长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站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校长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校师风、教风、学风及学校的整体形象。
作为校长,要有较高的领导素质,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要有关心师生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校长管理;领导艺术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的确,校长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站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校长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校师风、教风、学风及学校的整体形象。
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校长是排头兵,是教师班子中的一班之长,肩负着学校发展的重要职责,作为校长,要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处处严于律已,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胸怀宽阔,关心教师,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才能把学校办好。
下面就小学校长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谈谈我的一些体会:1 要有较高的领导素质1.1 政治素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作为校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言行举止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不断提高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
处理事务,果断无畏,敢于负责。
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1.2 文化素质:加强学习,是领导干部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作为校长,无论工作多忙,工作多辛苦,都要挤时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刻苦钻石业务知识、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业务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掌握好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
在学习中,不但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还要带动全体老师学习。
只有深入学习,具有较广的知识水平,才能够抓住机遇,开拓前进,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才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准确的文字,全面的概括能力来传达上级的会议精神,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计划。
校长的领导艺术及管理人员的分工与合作
发表时间:2018-01-24T14:06:42.9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作者:殷炽强[导读] 注重实用性的百家学说也很常见。
本人试图在“可操作性”上加以阐述,做些尝试,希望对年轻的校长和所有致力于学校管理的人们有所启示。
殷炽强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中心学校422401
摘要:学校行政管理理论泛泛,众说纷纭,高深莫测,以提高管理效率、注重实用性的百家学说也很常见。
本人试图在“可操作性”上加以阐述,做些尝试,希望对年轻的校长和所有致力于学校管理的人们有所启示。
关键词:校长领导艺术管理
本人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没当过校长,自然谈不上有多少经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共同探讨。
时常听到校长们说,这校长是越来越难当了。
我想,我们的工作思路是不是该理清一下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否要与时俱进了。
本人拿不出长篇大论和雄才大略,想向校长和所有致力于学校管理的人们进一言,或许对你们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足矣。
一、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分工明确,职、权、责清楚
1.校长的领导能力。
(1)学校发展目标深入人心。
校长的领导才能体现在如何把学校行政一班人的思想统一在学校的总体目标上来。
一个学校有一个灵魂,那就是校长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各个发展时期的基本任务。
(2)完善学校各项规章。
学校各项制度是学校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
校长要高度重视学校制度建设,在充分听取广大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反复酝酿,形成能反映绝大多数师生意志的制度条文,执行起来才能畅通无阻。
制度的制定切忌“朝令夕改”,在执行上一视同仁,不可偏袒。
(3)知人善任,不断发掘人才。
校长要充分调动学校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要善于用人所长,善于激发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凝聚“正能量”。
要通过各种途径,搭建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表现的机会,从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做到为“校”所用。
(4)科学民主的办事作风。
科学决策,民主处事,充分体现一位优秀校长的领导才能。
学校各项重大决策必须是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慎重作出的。
除非事发突然、情况紧急,需临机决断外,绝大部分学校的重大决策,尤其是牵涉广大师生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协商,共同做出决策。
2学校工作的几条主线。
(1)德育工作线。
学校教育重在育人,学校德育教育是一项塑造学生心灵的系统工程,是培养人的“教育”,不可或缺。
除了配合各级主管部门的主题德育教育外,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好德育教育的内容。
德育活动主要由政教处、教导处、团委、少先队、班主任等部门或人去组织实施,每个学年度,校长要组织这些部门商定德育主题,确定活动开展的时间、方式以及规模。
(2)学科教学线。
这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管理上,主要是通过教导处及每一位授课教师来开展的。
教导处在校长的指导下制定好教学管理制度、学期工作目标和任务,督促教师认真落实到每一堂课。
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命运。
为此,校长要紧抓不放,并抓出成效。
(3)后勤工作线。
良好的后勤服务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校师生吃喝拉撒都是由后勤部门负责的,可见后勤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其他各项工作。
除了三条主线以外,学校工作还包括其他许多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作,如教师队伍建设、学籍管理、教研教改、校产校具的保管和使用等,还有许多上级临时安排的工作,学校各项工作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3.各司其职,有所担当,学校整体工作才能充满活力。
作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中的一员,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校长的领导下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要明确自己的责和权,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要敢于担当,能独挡一面;再次,要处理好跟校长和同事的关系,重大事情,该请示汇报的,一定要请示汇报,与同事要加强沟通,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二、树立良好的大局观,既分工又合作
1.校长的组织能力。
(1)校长要熟悉学校管理机构。
校长必须熟练驾驭学校各管理部门,熟悉每个部门的职责;每一个管理者熟悉自己的业务,懂得自己的职责,明确奋斗目标,看清努力的方向。
只有这样,学校管理才能井然有条。
(2)校长要善于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校长要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商定工作方案。
当某个部门某个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碰到困难需要校长处理的,校长应责无旁贷,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在部门之间因工作造成局部冲突时,校长要当机立断,迅速协调,处理好矛盾。
(3)凝聚人心,汇集正能量。
校长要以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感召每一个人。
校长要善于扬善避恶,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行为和思想要广为宣传,发扬光大;一切阻碍学校发展、有损学校声誉的人和事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姑息迁就,要极力遏止,要让校园充满“正能量”。
2.每位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大局观。
首先要树立的就是“学校优先”大局观,立足本职,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
面对学校临时性的工作、有的工作甚至还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畴时,更应头脑冷静,校长做出这种安排,肯定有他的理由。
3.学校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要求所有管理人员通力协作。
学校的各项工作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工作需要多部门统一行动、积极参与才能完成。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学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每位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团结协作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心态,把个体的价值充分体现在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上。
参考文献
[1]鲁占臣论校长的领导艺术[J].管理学文摘,2015,(12)。
[2]李学强校长管理中的角色意识和领导艺术[J].宁夏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