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培养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8.56 KB
- 文档页数:5
一、目的为了提高规培护士的专业素养,培养具备临床护理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培训计划及方案。
二、培训对象1.新入职的护士;2.已在临床工作但未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3.护理专业毕业生。
三、培训目标1.提高规培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规培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3.增强规培护士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服务质量;4.提升规培护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2.临床技能: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心肺复苏术、导尿(男女)、放置胃管、换药、吸痰等;3.护理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等;4.人文关怀: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5.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护士职业道德、医疗法律法规等。
五、培训方法1.集中授课: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系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2.临床带教:安排有经验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指导规培护士进行临床操作;3.小组讨论:定期组织小组讨论,促进规培护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规培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技能考核:定期进行技能考核,检验规培护士的学习成果;6.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考察规培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六、培训时间1.基础理论培训:2个月;2.临床技能培训:3个月;3.综合能力培训:1个月;4.总培训时间:6个月。
七、考核与评价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临床考核、综合素质考核;2.评价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对规培护士进行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3.考核结果:考核合格的规培护士,可获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八、组织实施1.成立规培护士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2.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规培护士的带教工作,确保培训质量;3.定期召开培训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改进不足;4.加强对规培护士的关心与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护理人员培养计划培养可以给员工们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正确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护理人员培养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护理人员培养计划1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护理质量管理,配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安全,培养专科护士,提高护理管理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特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1.规范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强化操作技能。
2.熟悉各专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专科业务能力。
3.掌握院感基本知识,提高人际沟通、护理教学、护理科研能力。
4.帮助新护士迅速适应医院环境,投入护理工作,保障护理安全。
5.培养专科护士,强化主管护师业务能力,提高护士长管理素质。
二、培训规划培训分为五个方面: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专科业务能力培训、新进护士业务培训、护理综合能力培训、重点护理人才培养。
三、培训对象1.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助理护士、护士、新入职人员。
2.专科业务能力培训:各专科护理人员。
3.新进护士业务培训:新入职护理人员。
4.护理综合素质培训:全院护理人员。
5.重点护理人才培养:护士长、主管护师、护理骨干。
四、实施方案1.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有护理部组织,24项基础护理操作按每月培训两项逐步完成,每月培训分为四个流程:(1)第一周观看操作碟片,观摩操作示范;(2)第二、三周指导操作练习;(3)第四周实际操作考核。
2.专科业务能力培训:各科室组织,护士每季度一次考核一次,护师、主管护师每半年考核一次,护理部定期指导,年底根据综合考试成绩评选优良、合格等级。
3.新进护士业务培训:实行院科二级培训,护理部组织岗前培训,各专科负责专科培训。
新毕业护士采用轮科方式进行培训,各轮转科室制定培训计划,依照计划对轮科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其他人员由各专科培训。
4.护理综合素质培训:护理部制定计划,主要以每月组织一次全院业务学习的形式开展,并举行市级学术讲座,开办专题培训班。
护理临床带教的方法1、因材施教工作中每位新护士因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性格特点、心理素质等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带教老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带教方案和计划。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养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管理模式及服务理念已不再适应临床的需要,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与护士法律知识的欠缺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从新护士工作那一刻起就应加强安全及法律意识。
带教老师应该定期带领新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分析案例,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最终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3、督促学习带教老师应该督促新护士在工作初期加强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分期制定目标,不断积累经验。
初期:老师应先试教,使新护士掌握关键点;中期:老师应适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尽量给他们提供上手的机会,但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后期:新护士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阶段可增加他们的工作量,鼓励参加重症及疑难病例的治疗,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4、体现关爱带教老师应该从新护士一上岗就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爱”,工作中要认真、踏实、无私奉献,用心为患者服务。
带教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新护士,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充满爱心的专业形象。
5、换位思考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工作中应该培养新护士逆向思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将换位思考应用到临床带教中,能增进带教老师与新护士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临床工作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的综合,因此带教工作愈发重要,出色的带教老师是新护士转变为优秀护士的关键。
6、拥有平和心态作为一名带教老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所教的学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带教老师应摆正心态,对新人要有爱心,有耐心,多表扬,少批评。
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使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需要每个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来满足患者的需要。
然而入院诊治的患者增多,使得护理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
但是新进的护理人员由于刚出校门年资较低,没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对护理的认识不足,缺乏预见性护理意识,使患者护理满意度下降,易造成护理疏漏。
本文通过低年资护士的各方面特点进行分析,浅谈如何培养其预见性护理能力。
1 预见性护理1.1 概念预见性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发展的预判和前瞻,预见性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要培养一个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护理能力,就需要在护理实施之前对患者的情况有一定的判断和推算,应用护理知识来更好地实施护理。
1.2 重要意义预见性护理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护士护理能力的高低。
预见性护理能力较强则可以使护士未雨绸缪,在患者发生不良情况之前做好相关护理准备,未病先防,有利于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体现护理的意义和护士的职业优势。
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能使护理工作更积极主动,减少突发状况,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2 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薄弱的原因[1]2.1 专业知识技术欠缺低年资护士只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不能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
由于没有丰富的临床经历,也无法进行操作锻炼,理论联系不上实际,致使仪器使用不熟练,专科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针对专科疾病的发展规律、并发症等了解不深等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低年资护士对异常生理改变的“异常信号”反应不够及时,在突发应急情况下,无法判断哪些情况优先处理,易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
2.2 缺乏思考意识新进护士的实习都是由高年资护士带领教学的,低年资护士可以学习到他们的实践经验。
但往往由于低年资护士过于依赖其经验指导,忽略了对护理知识的合理思考,导致护理过程中产生思维惯性,对护理问题的认识分析能力较差,对病情的评估判断能力较差,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预见性护理的前提要求。
护理技能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的。
护理技能培训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将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提高对患者的关爱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二、培训内容。
1. 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
包括护理伦理、护理学基础知识、感染控制等内容,使护理人员掌握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
2. 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
包括测量体温、测量血压、输液操作、翻身护理、卧床患者护理等技能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
3. 专科护理技能的学习。
针对不同科室的护理需求,进行相应的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包括急救技能、手术室护理技能、重症监护室护理技能等。
4.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培训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三、培训方法。
1. 理论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向护理人员传授护理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
安排实际操作训练,由专业的护理教师进行指导,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3. 临床实习。
安排护理人员到临床岗位实习,亲身参与护理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训评估。
1. 考核方式。
采用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估。
2. 考核标准。
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制定考核标准,确保护理人员达到培训要求。
3.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了解护理人员的培训成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
五、培训保障。
1. 师资力量。
确保培训教师具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有效传授护理知识和技能。
2. 培训设施。
提供良好的培训场所和设备,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3. 学习资源。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
六、总结。
护理技能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医院护士的工作技能培训方式和要点一、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医院护士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护理理论和技术要求等。
这包括参加举办的专业培训班、在线学习平台和独立学习等。
2.科室轮岗:医院护士可以通过轮岗制度了解和学习不同科室的工作模式、护理技术和病情处理,提高自己的全面护理能力。
3.实践操作:医院护士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应该定期参与模拟操作和真实病例的操作,通过反馈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操作技术。
4.案例分析:通过病例讨论和分析,护士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5.规范化培训:医院护士应参加各种规范化培训,如心肺复苏、急重症护理、创伤护理等,以保持和提高应对急救的能力。
6.导师制度:医院护士应设置导师制度,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护士担任护理新人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导师制度,新进护士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并迅速提升技能水平。
二、培训要点1.专业知识:医院护士应该掌握与临床护理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疾病诊疗和护理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这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等。
2.技术操作:医院护士需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如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皮肤护理和伤口护理等。
在实践中要注重标准化操作,提高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急救技能:医院护士应该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大量出血处理、呼吸机使用和气道管理等。
在急救培训中,应特别注意应对各种急救情况和应急措施。
4.沟通技巧:医院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绪,提供温暖和支持。
5.团队合作:医院护士应该能够积极融入团队,与医生、其他护士和医疗人员协作,共同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6.专业素养:医院护士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要注重病人的隐私和保密,严格执行医院的护理规定和标准操作程序。
7.不断学习:医院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医学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进修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024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定护理领域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注册护士。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专科护士在护理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专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临床科研能力等核心能力。
本文将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与评价进行探讨。
一、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是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具备病情观察、护理操作、沟通交流、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加强临床实习和规范化培训在实习期间,专科护士应该尽可能选择大型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实习,以便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病人和病情,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同时,要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基础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I。
2 .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活动专科护士要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如参与病例讨论、护理方案制定、病人健康教育等,以提高对病人病情的掌握和护理操作技能。
3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与协作专科护士要与医生密切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共同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二、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专业发展能力是专科护士在专业领域内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专科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了培养专业发展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继续教育是专科护士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学术会议等,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2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专科护士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参加护理技术比赛、学术会议、经验分享会等,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3 .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专科护士要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学会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年轻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培养方法
护士是医院医疗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其临床能力直接影响到护理水平以及医院服务质量。
年轻护士由于工作经验较少、资历较低,护理活动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进入医院之后需要接受系统的能力培养,以提高其临床能力及综合素质。
现结合护理临床带教实践经验,总结年轻护士临床能力培养的方法,报告如下。
【关键词】年轻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培养方法
目前来看,90后力量在护理队伍中逐渐壮大起来,对护理工作整体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年纪较轻、工作经验缺乏加上独生子女众多,这部分护士的工作质量整体呈现较低的水平,护理操作技能较差、缺乏责任心和同情心等成为常见的现象[1]。
针对这样的特点,以便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年轻护士临床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护理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及整体服务水平。
1年轻护士临床培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1.1安全意识的缺乏
医院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危发生区域,护理人员也是医院感染以及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目前,很多年轻护士以及带教人员都不重视安全意识,导致其对于安全防护措施的了解程度不足,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2沟通能力不足
年轻护士的沟通能力不足、耐心较差也是常见的现象,护患之间的交流不畅则无法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后期的护理工作也难以开展,增加了医院纠纷的可能性,培养护士沟通能力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年轻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2.1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与目标
年轻护士群体中,不同的人的性格、技能特点也有所差异,针对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不同的护士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2]。
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和业余班,提高学历和技能。
自觉参加提高学历的护士,护理部可在其在学习期间可以适当对排班进行调整,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知识层次较低、学历水平不高的护士做好理论知识培训,加强护理法规、制度的学习,提高其理论水平;针对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较差的护士则应当做好实践培训,多开展带教工作,让护士跟随骨干护理人员深入到临床中进行学习,培养操作能力并在合适的时机对其能力进行考核。
由于临床工作经验较少,年轻护士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都较差,此时要做好这一系列素质的培养,可以在医院急诊中开展观摩学习,了解突发情况发生之后的处理能力、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3-4]。
必须严格按照护士的身心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综合能力评估工作,找到每一位年轻护士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强化培训与管理,为年轻护士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较为简单的基础护理开展,效果满意之后开始增加难度较大、风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循序渐进的提高其理论与实践技
能,从而培养综合水平的护理人员。
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护理部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应急能力等进行评估,有计划安排病房护士去急诊科、ICU等科室进行院内进修,了解急诊以及重症科室的护理流程与方法,避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遇到紧急事件后不知所措,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处理对策。
2.2加强医德医风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
随着国家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越来越严重。
医德医风是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医院人文素质的具体体现。
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是目前医疗局势下缓解医患之间紧张关系的重要措施,带教的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培养其“救死扶伤的”意识,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风尚[5],通过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增强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在医院中开展多样的活动,增强归属感以及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形成职业自豪感。
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形成以“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以往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2.3做好心理教育
护理是一项强度较大、时间较长且紧张度高的工作,年轻护士的经验不足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6-8]。
由于技术不足,例如在穿刺失败之后面对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容易出现自我厌恶以及焦虑的现象,不及时引导可能出现不良后果。
因此,医院要重
视年轻护士的精神和心理建设,定期开展心理讲座,邀请学者对护士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护士常见的心理问题。
积极借鉴上级医院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积极有益的心理健康活动,丰富医院的文化理念。
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护士开展针对性的疏导,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其抗压能力[1,9-10]。
3讨论
综上所述,年轻护士由于工作经验少、踏上护理岗位的时间不长,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较多[11-12]。
医院应当重视对这一部分力量的培养,管理者积极了解年轻护士的性格特点和综合水平,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加强理论技术、实践技能、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从而为医院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平、强大的抗压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优质护理人才,促进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春香,徐国彬,赵宁.南京市年轻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24):66-67.
[2]李玲玲,杜春玲,庄万传,等.应用个案护理考评法培养护士临床护理能力[J].护理学杂志,2014,29(6):52-54.
[3]严瑾,汤鸥.随机提问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年轻护士临床综合能力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2):328. [4]俞萍,张婧婧,胡雪萍,等.“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实施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844-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