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降压药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0
浅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标签:高血压;治疗原则;阶梯治疗;合理应用高血压是目前国内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可达20%。
大量证据表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容易并发冠心病。
血压越高,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
因此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掌握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注意正确合理应用高血压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降压目标:即至少将血压降低至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13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由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一旦能控制达标,其舒张压也往往较好控制,因此降压治疗的重点是收缩压降至目标以内。
1.1 阶梯治疗随着各种降压药的问世,传统的阶梯式抗高血压的应用也不断发展,但目前已不提倡。
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价与治疗委员会(JNC)指出下列方案(表1)。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及同年中国高血压联盟的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将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ACEI、CCB、α1-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等六类药物同时列为临床一线高血压治疗药物。
1.2依据血压高低病情轻重选择药物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可降低血压的数种药物,包括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及减少高血压并发症。
大量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噻嗪类利尿剂在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JNC-7(第七次报告)推荐噻嗪类利尿剂应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最初治疗选择,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种类降压药如ACEI、ARB、CCB、β-受体阻断剂中的一种联合使用。
高血压药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控制血压,而且还应该保护患者的靶器官,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合理使用六类降压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么多降压药,我该怎么使用?不只是患者不知道怎么用,一些非专科医生也可能不知道降压药的合理使用。
前一段时间,曾经在我科住院的一个老年患者春节后回来复查,自诉春节期间和春节后血压特别高,无论怎么都控制不住。
这个老爷子不到70岁,高血压20余年,近两年血压维持在180mmHg左右,稍一激动就到200mmHg。
去年因双下肢水肿、血肌酐升高住院治疗,诊断为高血压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
给苯磺酸氨氯地平+坎地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降压治疗,以及纠正贫血、保肾等治疗,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而且观察几天很平稳,好转出院。
回家后,出院带的药用完了,就到附近的诊所开药。
诊所的医生告诉他,已经发生了肾衰就不能再用沙坦了,所以给他换成了硝苯地平控释片。
过了两天,他的血压就开始逐渐升高,高压达160~180mmHg。
他又去找该医生,医生就给他开了硝苯地平片,嘱其高了就吃一片,但过不了半天,血压又上去了,而且可能更高。
如此几天,感觉头非常的难受。
因为春节,不方便来医院看病,所以一直挺到节后上班来诊。
该患者为高血压引起了肾脏病,肾脏病又导致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纠缠到一起,非常难控制,往往需要3种以上的降压药,而且要大剂量使用。
他出院后的血压升高和波动,用药不合理是一个原因。
那究竟怎样选择降压药呢?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大致分为六类,差不多10年发明一类新药。
根据上市时间,降压药分为:01.受体阻断剂1940s上市,代表药为特拉唑嗪。
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而降压。
降压作用比较强,但血压下降后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个别患者因此诱发心绞痛。
最大的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卧位或蹲位突然站立等体位改变时出现低血压甚至虚脱)。
因其副作用大,临床不作为一线降压药,较少使用。
但对肾性高血压等难治性高血压,还可以使用。
02.利尿剂1950s上市,代表药物氢氯噻嗪。
降压药的使用流程1. 了解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即血压持续升高的状况。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应在120/80 mmHg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被认为是高血压。
•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和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了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严重后果。
•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病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制定降压药使用计划•高血压病人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降压药的使用计划。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医生会开具具体的药物处方和剂量。
•降压药通常需要每天定时服用,一般建议在早上饭前或睡前服用。
按时服药可以保持稳定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
•如果漏服一次,可以在发现后尽快补药。
但如果已经接近下一个计划的用药时间,应避免重复服用。
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痛、头晕、乏力、便秘等。
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但不要停药。
•部分药物有特定禁忌或注意事项。
病人应详细了解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嘱托。
•切勿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 日常生活调整•降压药物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至关重要,但合理的生活习惯也是不能忽视的。
•控制饮食,尽量少食用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保持适度的体重,避免肥胖。
合理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
5. 定期复诊和监测血压•高血压病人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跟踪血压变化和药物疗效。
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病人可以定期自行监测血压,可以购买家庭血压计进行测量。
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并及时与医生分享。
•注意测量血压的时间和环境,尽量在静息状态下进行测量。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更准确评估血压水平。
6. 对其他药物和保健品的影响•降压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或保健品产生相互作用。
在开始使用新的药物或保健品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特别是一些非处方药,如感冒药、止痛药等,也可能对降压药产生影响。
合理安全使用降压药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
我国目前患病率约18.8%,计1.6亿人。
高血压之所以必须积极治疗是由于此症致残率高,可使人体各重要脏器严重受损——使心脏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发病增多、最终形成心衰;使脑血管发生出血或血栓形成,造成每年新发200万脑卒中患者;导致肾脏损害,肾功能不全,肾功衰竭等。
2.致死率高:每年死于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41%,而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平均仅存活19年,比血压正常者寿命缩短20年。
高血压治疗的益处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收缩压每下降2-5mmHg,可使脑卒中死亡率下降6%-14%,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4%-9%,使总死亡率下降3%-7%。
高血压的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非药物治疗是所有高血压患者应遵循的基础治疗,同时也是低危、中危患者的起始治疗方法。
低危患者是指高血压<160/100mmHg,且无其他危险因素;中危患者是指高血压<180/110mmHg但具有0-2个其他危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2、吸烟;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胆固醇增高;4、糖尿病;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合理膳食—减少食盐摄入(每天<6g),减少脂肪摄入,食用含钾丰富果蔬(香蕉、橘子、油菜、苋菜、香菇、大枣等),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2.戒烟限酒—吸烟会使高血压合并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并降低或抵消降压治疗的疗效,戒烟对心血管的益处任何年龄段1年后即可显示出来,戒酒和限酒可使血压显著降低;3.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适度的步行、慢跑等)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达11/6mmHg,而体重减轻10%,收缩压可降低6.6mmHg。
4.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压力是导致高血压及影响降压疗效的重要原因,患者应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参加文体及社交活动。
降压药的使用流程是怎样的引言降压药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的使用降压药可以帮助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降压药的使用流程,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降压药有不同的类别和作用机制。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十分重要。
•利尿剂(Diuretics):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降低体液容量,常用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
•ACE抑制剂(ACE inhibitors):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来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放松血管,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Beta blockers):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使用降压药的常见方法使用降压药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就诊医生的评估和建议在使用降压药之前,患者需要就诊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测量血压、了解病史等。
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的病情提供具体的降压药建议。
2.开始药物治疗医生会开具处方药,患者可以根据处方购买药物。
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剂量和途径等。
3.按时用药降压药一般需要每天定时服用。
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
如果漏服了一次药,应尽快补上,但不要在下次服药时间的近期内重复服用。
4.监测血压在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这可以通过家庭血压计进行,或者去医院定期检查。
5.注意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降压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比如头晕、乏力、胃肠不适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寻求帮助。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使用降压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遵医嘱使用: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