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小实践(轴对称图形)沪教版 (15)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25
轴对称图形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找出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1、在动手折叠和观察的过程中,感知对称现象。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3、通过实际的折叠活动,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知、认识、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找轴对称、画对称轴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图片、彩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小游戏:根据图形的一半,猜猜整个图形(出示下列图案的一半,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整个图形)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对称的、)2、请你用桌上的那张白纸试着剪一个对称图形。
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剪的。
3、揭示课题: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1、认识对称轴(1)欣赏轴对称图形A、师:生活中像这样的轴对称图形有很多。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媒体展示老师收集的轴对称图形)建筑方面(天安门、天坛、埃菲尔铁塔)标志:(奥运五环、大众、中国银行交通)在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京剧脸谱、师:像这样在折的时候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能使它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我们把这条折痕称为对称轴。
(电脑演示:对称轴)(2)判断:P55下列图中的哪条红线是对称轴?(3)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那么多轴对称图形。
现在桌上有一些我们熟悉的图形,小组合作找一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2、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它们究竟有几条对称轴呢?小组合作,动手折一折并说一说。
3、画对称轴(1)教师示范画对称轴。
(2)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中任选一张画出对称轴。
4、画出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出示书上P55上第一幅图(1)学生独立尝试(2)交流画的方法(3)媒体演示:正确的画法(4)学生独立完成书上P55上另一幅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另一半。
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54、55【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轴对称图形,并通过折一折等行为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及对称轴的条数。
3.通过欣赏、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直尺、铅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形成概念1.出示一组建筑的图片师:这些建筑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对称)师: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生;两边都是一样的)师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
2.出示剪纸艺术图片师:欣赏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剪纸。
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像这种左右图案都相同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图形)二、操作实践、探究新知1.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我们又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要来研究的问题。
2.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你们看!(师边说边贴在黑板上:青蛙、桃子、杯子、钥匙、衣服、花瓶)师: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吗?你们想不想来分一分,哪些是,哪些不是?3.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①号信封,进行分一分,看哪组速度最快?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进行分一分,说一说哪些是,哪些不是对称图形。
4.师: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吗?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图形,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预设生:折一折,让学生上来边说边折,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师:刚才这个同学是用对折的方法来证明了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板书——对折)那我们也来试一试,用这位同学的方法把对称图形都来折一折,看看会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发现,教师巡视。
自主探究,体验新知对应目标1、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1、猜一猜2、判断:(推送题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的打“√”,错的打“X”,对称轴在哪里?交流汇报、验证。
第1题:说说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对折、重合在一起)第3题:说说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交流汇报。
图二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说说理由。
3、试一试:(推送题2)找一找对称轴,用红线把它标出来。
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汇报操作汇报核对。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加深理解。
关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概念的进一步感悟。
内化新知、拓展引伸对应目标2 合作探究:(推送题3)同桌合作,折一折、画一画、填一填。
寻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对称轴各有几条,完成练习。
交流汇报。
艺术欣赏、自主创造1、欣赏感受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2、欣赏汽车标志中的轴对称图形。
3、说说你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4、设计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说说对折的目的。
对折后的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桌互动、交流汇报。
在画、折、剪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关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学校车模主题——汽车标志渗透至本课学习。
总结延伸今天你收获了哪些本领?整体回顾总结本课学习。
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感知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折纸、画图、图形判断等操作活动,观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案、折纸、画图等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难点:会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突破方法: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特征、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的基础上画出图案的对称轴)【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图片欣赏欣赏图片,感受对称美。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大家都发现桌上多了很多学具。
这些学具数学课用得不多,好像都跟美术课有关。
其实啊,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新知识,跟美术也有那么点儿关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活动一:拼一拼(1)拼图游戏,激发热情。
出示平分一半的图(笑脸、心形、十字形、小衣服),学生动手拼一拼。
①师:同学们,你们每个人的桌上都有一个信封,请打开1号信封,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些图形都只有一半,请大家同桌两人合作,看看你们手中的图形,哪两个可以拼成一个完整图形。
②生反馈展示。
(2)观察讨论:可以拼成一个完整图形的两部分,它们有什么特点?形状、大小完全相等——左右(上下)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3)小结:2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可以合成一个完整的对称的图形。
二、自主探究活动二:折一折1、探索发现(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师:那么,一个完整的图形是不是可以分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部分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1)打开2号信封,看看里面有哪些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这些图形,你们能不能通过折一折的办法将它们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折完以后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生尝试探究●反馈演示(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折的?还有不同的折法吗?)(板书:对折——完全重合)●小结: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将这些图形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部分。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卡纸、剪刀教学过程:一、课题游戏,感知对称教师教学生做动作把题目倒过来(手掌横放,向上翻转180度,边说“翻上去”)。
教师规范“称”的读音,有三个,这里读chen,领读轴对称、轴对称图形。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1.老师在黑板上先画出半个花瓶,说轴对称图形都非常漂亮。
师有意画坏另外半个花瓶。
学生跺脚,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认为不漂亮?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要两边一样。
这个花瓶是不对称的。
2.师提问,引起思考:怎样一次得到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呢?(1)将纸对折(2)在折纸处画一半花瓶(3)打开教师按上述方法操作,把剪好的花瓶贴在黑板上。
3.教师:如果这两个花瓶有一个是轴对称图形,你认为是哪个,为什么?4.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完全重合)5.练习: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小乌龟会做操(二)理解认识对称轴师: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对称轴,你认为剪出的这个花瓶的对称轴在哪?师小结: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对称轴”。
这些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三、趣味练习,强化新知1.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实物图、交通标志(变换方向)小组讨论长方形、正方形、园形的对称轴各有多少条。
教师小结:轴对称图形与方向和位置无关,只与图形有关。
2.残花还是轴对称图形吗?通过花瓣一片片的掉落,图片发生变化,判断是否还对称。
四、欣赏轴对称图片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