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桩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5.96 MB
- 文档页数:177
第八章 桩基础8-1 某一般民用建筑,已知由上部结构传至柱下端的荷载组合分别为:荷载标准组合:竖向荷载k F =3040kN ,弯矩k M =400kN.m ,水平力k H =80kN ;荷载准永久组合:竖向荷载F Q =2800kN ,弯矩M Q =250kN.m ,H Q =80kN ;荷载基本组合:竖向荷载F =3800kN ,弯矩M =500kN.m ,水平力H =100kN 。
工程地质资料见表8-37,地下稳定水位为4-m 。
试桩(直径φ500mm ,桩长15.5m )极限的承载力标准值为1000kN 。
试按柱下桩基础进行桩基有关设计计算。
表8-37 [例8-2]工程地质资料序号 地层名称 深度(m) 重度γ kN/m 3 孔隙比e 液性指数I L 粘聚力 c (kPa) 内摩擦 角)(︒ϕ 压缩模量 E (N/mm 2) 承载力 f k (kPa) 1 杂填土 0~1 162 粉土 1~4 18 0.90 10 12 4.6 1203 淤泥质土 4~16 17 1.10 0.55 5 8 4.4 110 4粘土 16~26190.650.27152010.0280【解】 (1)选择桩型、桩材及桩长由试桩初步选择φ500的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用25C ,钢筋采用HPB235,经查表得c f =11.9N/mm 2,t f =1.27N/mm 2; ='=y y f f 210N/mm 2。
初选第四层(粘土)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1m ;初选承台底面埋深1.5m 。
则最小桩长为:5.155.1116=-+=l 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①根据桩身材料确定,初选%45.0=ρ,0.1=ϕ,8.0c =ψ,计算得:)9.0(s y ps c c A f A f R ''+=ψφ=4/5000045.02109.04/5009.118.022⨯⨯⨯⨯+⨯⨯⨯ππ=2035210N=2035kN②按土对桩的支承力确定,查表8-7,sk2q =42kPa ,sk3q =25kPa ,sk4q =60kPa ,查表8-8,q pk =1100kPa 则:∑+=+=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12255.242(5.0π4732/946/uk a ===K Q R kN③由单桩静载试5002/1000/uk a ===K Q R kN小者,则取473a =R kN 。
第8章 桩基础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下面属于挤土桩的是( D )(A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B )钢管桩 (C )钻孔灌注桩 (D )沉管灌注桩2、桩基承台的宽度与哪一条件无关?( A )(A )承台混凝土强度 (B )构造要求最小宽度(C )边桩至承台边缘的距离 (D )桩的平面布置形式3、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竖向荷载桩侧阻力承担70%,桩端阻力承担30%的桩称为( B )。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C )摩擦端承桩 (D )端承桩4、以下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C )(A )实心的混凝土预制桩 (B )下段封闭的管桩 (C )钻孔灌注桩 (D )沉管灌注桩5、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C )(A )300mm (B )400mm (C )500mm (D )600mm6、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 B )。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7、板式承台的厚度是由( 4 )承载力决定的。
(1)受弯;(2)受剪切;(3)受冲切;(4)受剪切和受冲切8、端承型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系数 ( 2 )(1)1>η (2)1=η (3)1<η9、桩端进入坚实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桩径的( 1 )。
(1)1~3倍 (2)2~4倍 (3)2~5倍 (4)3~4倍10、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比如( 1 )(1)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2)桩顶荷载加大;(3)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 (4)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4 )的建筑物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1)甲级;(2)乙级;(3)乙级和丙级(4)丙级12、某场地在桩身范围内有较厚的粉细砂层,地下水位较高。
若不采取降水措施,则不宜采用( 2 )(1)钻孔桩;(2)人工挖孔桩;(3)预制桩;(4)沉管灌注桩13、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静载荷试验的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 )(1)1% (2)2% (3)3% (4)4%14、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 3 )桩径。
第8章桩基础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下面属于挤土桩的是( D )(A)钢筋混凝土预制桩(B)钢管桩(C)钻孔灌注桩(D)沉管灌注桩2、桩基承台的宽度与哪一条件无关?(A)(A)承台混凝土强度(B)构造要求最小宽度(C)边桩至承台边缘的距离(D)桩的平面布置形式3、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竖向荷载桩侧阻力承担70%,桩端阻力承担30%的桩称为(B)。
(A)摩擦桩(B)端承摩擦桩(C)摩擦端承桩(D)端承桩4、以下属于非挤土桩的是(C)(A)实心的混凝土预制桩(B)下段封闭的管桩(C)钻孔灌注桩(D)沉管灌注桩5、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C)(A)300mm (B)400mm (C)500mm(D)600mm6、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 B )。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7、板式承台的厚度是由(4)承载力决定的。
(1)受弯;(2)受剪切;(3)受冲切;(4)受剪切和受冲切8、端承型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系数( 2 )(1)1(2)1(3)11)。
9、桩端进入坚实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桩径的((1)1~3倍(2)2~4 倍(3)2~5倍(4)3~4倍10、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比如(1)(1)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2)桩顶荷载加大;(3)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4)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4)的建筑物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1)甲级;(2)乙级;(3)乙级和丙级(4)丙级12、某场地在桩身范围内有较厚的粉细砂层,地下水位较高。
若不采取降水措施,则不宜采用(2)(1)钻孔桩;(2)人工挖孔桩;(3)预制桩;(4)沉管灌注桩13、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静载荷试验的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 )(1)1% (2)2%(3)3%(4)4%14、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3)桩径。
(1)1倍(2)2倍(3)3~4倍(4)6倍15、条形承台和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厚度为(1)。
第8章 桩基础 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1、下面属于挤土桩的是( D )(A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B )钢管桩 (C )钻孔灌注桩 (D )沉管灌注桩2、桩基承台的宽度与哪一条件无关?( A )(A )承台混凝土强度 (B )构造要求最小宽度(C )边桩至承台边缘的距离 (D )桩的平面布置形式3、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竖向荷载桩侧阻力承担70%,桩端阻力承担30%的桩称为( B )。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C )摩擦端承桩 (D )端承桩4、以下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C )(A )实心的混凝土预制桩 (B )下段封闭的管桩 (C )钻孔灌注桩 (D )沉管灌注桩5、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C )(A )300mm (B )400mm (C )500mm (D )600mm6、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 B )。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7、板式承台的厚度是由( 4 )承载力决定的。
(1)受弯;(2)受剪切;(3)受冲切;(4)受剪切和受冲切8、端承型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系数 ( 2 )(1)1>η (2)1=η (3)1<η9、桩端进入坚实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桩径的( 1 )。
(1)1~3倍 (2)2~4倍 (3)2~5倍 (4)3~4倍10、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比如( 1 )(1)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2)桩顶荷载加大;(3)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 (4)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4 )的建筑物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1)甲级;(2)乙级;(3)乙级和丙级(4)丙级12、某场地在桩身范围内有较厚的粉细砂层,地下水位较高。
若不采取降水措施,则不宜采用( 2 )(1)钻孔桩;(2)人工挖孔桩;(3)预制桩;(4)沉管灌注桩13、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静载荷试验的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 )(1)1% (2)2% (3)3% (4)4%14、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 3 )桩径。
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施工方式,适用于土质松软、承载力较差的场地。
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则是在施工中起到指导作用的重要文件,它包括了桩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等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桩基础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勘察,了解场地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等情况。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桩基础的类型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方法。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明确施工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施工方法桩基础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施工。
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包括静压灌注桩、旋挖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
在选择施工方法的还需要考虑桩基础的直径和深度,以及桩的材料和质量。
三、施工工艺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工艺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首先要对桩基础的位置和深度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测量,施工前需设置合理的控制点,严格控制桩基础的垂直度和位置偏差。
然后进行钻孔或挖孔施工,确保桩孔内壁的清洁和平整,避免孔壁坍塌和石块混入。
最后进行桩体灌注,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浇筑,确保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桩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质量验收和检测,确保桩基础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要做好桩基础的防水、防腐等防护措施,延长桩基础的使用寿命。
五、安全管理桩基础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危险的施工过程,需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和现场设备的安全。
在施工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