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24
泌尿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1.术后创面护理:-定期观察术后切口,检查切口有无渗液、红肿、破损或感染迹象。
-按照医嘱更换或固定术后敷料。
-定期观察尿液排出情况,注意尽早发现和处理管路出血或堵塞。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医嘱合适的镇痛药物。
-定期测量患者的疼痛程度,以评估镇痛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抗感染:-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及时发现体温异常,并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
-按照医嘱管理抗生素,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建议患者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4.积极恢复:-术后早期,鼓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鼓励患者尽早坐起、下床活动,但需遵守医嘱禁忌活动。
-根据医嘱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肌肉力量和功能恢复。
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手术后情况和饮食状况,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
-鼓励患者逐渐增加饮食量,避免过度饮食。
-针对营养不良或消化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营养补充。
6.定时观察体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定期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
-定期检查尿液排出和颜色,及时报告异常。
7.术后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详细说明术后处理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更换敷料或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给予患者和家属恢复期的饮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总之,泌尿外科疾病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术后创面护理、疼痛管理、抗感染、积极恢复和营养支持等方面的关注和照顾。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后进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随时观察、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与护理对策冯瑶;李海燕;郑建秋【摘要】泌尿外科属于医院重点科室之一,涉及疾病多为常见病及多发病,手术治疗是该科室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为风险事件的高发人群,因患者疾病类型、病情程度、医院管理模式、医疗水平等存在一定差异,引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因素等原因呈现多样性,主要涉及患者因素、护理因素、侵入性操作、药物因素、环境及管理因素五个方面,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治疗康复的进程.通过强化患者入院评估及健康宣教,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强化护患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护理安全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及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期刊名称】《医院管理论坛》【年(卷),期】2018(035)008【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风险;护理;管理【作者】冯瑶;李海燕;郑建秋【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泌尿外科属于医院重点科室之一,涉及疾病多为常见病及多发病,手术治疗是该科室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1]。
泌尿外科诊疗技术及医疗水平发展迅速,风险管理制度与措施不断完善,但由于患者的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医院管理等因素影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2]。
因此,如何提高护患对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保证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正常开展值得医院管理者深思。
本文归纳总结了常见的风险事件,对风险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以期保证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顺利进行及快速康复,降低医院风险事件的发生。
风险因素分析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虚脱等突发事件,以及血管损伤、肠梗阻、院内感染等并发症均为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风险事件。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为风险事件的高发人群,因患者疾病类型、病情程度、各级医院管理模式、医疗水平等存在一定差异,引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因素的原因呈现多样化,但主要涉及患者因素、护理因素、侵入性操作、药物因素、环境及管理因素五个方面。
泌尿外科学疾病微创治疗新进展—腔内泌尿外科学一、膀胱尿道镜临床应用经尿道对膀胱、前列腺和尿路疾患进行诊断和治疗技术,以对前列腺疾病治疗进展为代表。
①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应用冷刀或热刀(电刀环)切开或切除狭窄处疤痕组织。
②射精管切开术,治疗射精管部分或完全梗阻。
③尿道憩室切开术,用冷刀或电切钩沿尿道长轴来回将憩室切开。
④膀胱内取置异物,如输尿管内双J管及异物⑤膀胱镜下肾盂灌注药物治疗乳糜尿,(四环素,硝酸银溶液)。
⑥膀胱内电灼术,治疗膀胱肿瘤,腺性膀胱炎等。
可用激光,电切环电灼。
⑦内窥镜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⑧膀胱镜下注射术,利用泰福隆(Teflon)注射治疗尿失禁及输尿管反流。
⑨膀胱镜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损伤。
二、尿道电切镜临床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被认为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双极等离子体汽化切割治疗BPH,有保护前列腺包膜的设计。
经尿道前列腺癌电切或汽化术为姑息性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汽化术适用于膀胱浅表移行细胞癌及膀胱癌复发。
三、输尿管镜临床应用输尿管镜取石术对难定位的阴性结石、小结石、嵌顿较久的结石效果好;经输尿管镜碎石的方法有:超声碎石、液电碎石、激光碎石如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电子动能碎石。
合并息肉的处理方法有:钳夹切除、激光切除。
经尿道对输尿管和部分肾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主要有输尿管镜检查,包括:输尿管取石、碎石,上尿路肿瘤活检、电灼和切除,输尿管狭窄内切开及支架管的放置以及输尿管狭窄气囊扩张治疗等。
输尿管镜已成为泌尿外科常用的诊疗工具,其包括硬性、软性(纤维性)及两者结合的镜身为硬性而尖端为软性的输尿管镜。
硬性输尿管镜放入较容易、方向性强、工作通道大、可完成输尿管内的大部分操作;但观察肾盂肾盏受限制、有时进入输尿管上段较困难。
而软性输尿管镜能够完成肾盂及肾盏内的观察和操作,但方向性差,有时不易完成输尿管内的操作。
以诊断为目的而进行的输尿管镜检查包括:原因不明的上尿路充盈缺损或梗阻、肉眼血尿、尿细胞学阳性但不能明确诊断及上尿路肿瘤姑息治疗后随访观察等。
泌尿外科讲话稿引言概述:恭敬的各位专家、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泌尿外科的一些知识和经验。
泌尿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外科学科,涉及到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治,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泌尿外科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泌尿外科的概述1.1 泌尿外科的定义:泌尿外科是一门专门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外科学科,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的疾病。
1.2 泌尿外科的发展历程:泌尿外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为了完善的诊疗体系和技术。
1.3 泌尿外科的重要性: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泌尿外科的发展对于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及诊治2.1 肾结石: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腰痛、尿血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2.2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症状包括尿频、尿急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2.3 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血尿、腹痛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三、泌尿外科技术及发展3.1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泌尿外科常用的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
3.2 激光治疗技术:激光治疗技术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新技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优点,逐渐成为泌尿外科的重要手术方式。
3.3 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是泌尿外科的新兴技术,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等优点,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四、泌尿外科的研究与教育4.1 科研成果:泌尿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日益丰富,包括疾病机制研究、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为泌尿外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4.2 人材培养:泌尿外科的人材培养是泌尿外科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对泌尿外科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4.3 学术交流:泌尿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对于促进泌尿外科的发展和提高医生的临床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泌尿外科诊疗常规—-输尿管损伤[诊断]1.详询病史,确定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并了解以往排尿情况。
2,根据外伤的种类、伤情、局部检查发现,判定输尿管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如系手术损伤尚应考虑手术部位的病理变化、手术方法等。
3.外科手术后无尿的患者应考虑输尿管被结扎或尿液流入腹腔的可能,立即行膀胱镜查及输尿管插管。
术后一侧腰部胀痛者,应立即行B超、CT、肾图或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手术后短期内或约1周以后原手术伤口有大量液体渗出时应判定液体是否为尿液,如证实为尿瘘,应进一步检查损伤部位。
4,详查腹部有无腹膜炎或其他内脏损伤。
[治疗]1.外伤性输尿管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处理。
2.术中发现损伤者应立即处理,包括缝线去除、切断再吻合,或切断后近心端再植入膀胱。
如伤后48h内发现损伤,力争早期手术,所采用的方法,根据伤情而定。
3,48~72h以后确诊的原手术伤和外伤,可先行肾造口术治疗并发症,再择期手术,已经形成输尿管瘘且排尿通畅、肾功能较好者也可;以后采用一期重建肾与膀胱通道的手术。
4,手术方法以重建肾与膀胱的通路为原则,尽量避免行肾切除:①缝线去除及输尿管支架管引流,用于部分性损伤、新鲜的钳夹伤及缝扎伤;②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用于缺损较小的断裂伤及损伤后范围较短的瘢痕性狭窄;③输尿重植于肾盂或膀胱手术,用于上、下端损伤;④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用于下端缺损在5-l0cm之间者;⑤肠袢代输尿管术,用于缺损在l0cm以上者;⑥肾切除术仅用于完全结扎后肾功能丧失不能恢复者,或晚期出现并发症(如肾性高血压、感染等),但对侧肾功能必须良好者。
5.输尿管吻合术、输尿管膀胱成形术及压袢,输尿管术术后皆应置输尿管支架(双J管,DJ管),留置1月以上拔除,尿外渗区及输尿管吻合口区放置引流。
【随访】每3-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有无输尿宅窄及其以上积水,并了解肾功能恢复情况。
泌尿外科诊疗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同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外,应特别注意下列各项:1.新人院患者,应常规留尿做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