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脑维修-开机原理和启动过程

电脑维修-开机原理和启动过程

电脑维修-开机原理和启动过程
电脑维修-开机原理和启动过程

引言:

当我们按下开机键时,电脑从得电工作并逐步进入WINDOWS系统,短短的几秒到几十秒之内,电脑走过了千万条程序。但大家天天开机和关机,习以为常地见到电脑重复这些动作,并不以为然。

下面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逐步介绍电脑的启动过程,帮助电脑爱好者详细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而从事电脑维修的人员,如果能知道计算机的详细启动过程,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坏机的故障部位所在。这一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计算机启动过程(1)注重开机部分

当ATX电源插进主板后。ATX电源的第9脚分别给ATX电源的第14脚,I/O芯片,南桥和开机排针提供电压,南桥收到电压后由南桥内部的电路进行降压,然后再把这个电压送给32.768的晶振,晶振在收到电压以后。内部开始起振,并产生32.768KHZ的频率送给南桥内部的开机电路,然后ATX电源的第14脚就会送出一个PS.ON开机信号经过一些电子元件和I/O芯片后到达南桥.南桥在收到PS.ON后,南桥内部的开机电路就完成初始化。

当我们瞬间短接主板上的开机排针时。开机排针由高电平度成低电平,从而产生一个跳变的信号送给南桥。南桥在收到开机排针送过来的信号以后,南桥内部的开机电路就会通知I/O。让I/O 内部的开机电路把ATX电源的14脚控制成低电平,当ATX电源的14脚变成低电平以后,ATX电源开始工作,各路电压引脚分别输出各种不同的电压给主板上的各个供电电路。

当CPU供电电路收到电压,产生CPU的核心电压送给CPU。当内存供电电路收到电压以后,产生内存的主供电和AD线供电送给内存。当显卡供电电路收到电压后,产生显卡的主供电和显卡识别电压送给显卡,当主板上的所有供电电路都完成了工作以后,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就会给时钟芯片提供3.3V电压送给一个14.318的晶振。晶振收到电压以后,内部开始起振并产生14.318M的频率送给时钟芯片,时钟芯片在有了电压和频率后,时钟芯片内部的升频或降频电路开始工作,并把收到的频率进行处理。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频率,分别送给主板上的其它芯片和所有扩展槽。

当主板上的时钟电路都完成工作以后,ATX电源的第8脚就会发生一个PG信号经过一些电子元件后到达门电路芯片,门电路在收到PG后由内部的电路进行处理,从而产生两个PG分别送给CPU和南桥,南桥在收到PG后,南桥内部的复位电路开始工作,并把收到的PG进行处理,从而产生一个RST分别给主板的其它芯片,和IDE槽,然后再经PCI。AGP后把RST送到北桥,北桥在收到RST后,由北桥内部的电路进行处理并产生一个CPU的RST送给CPU。当CPU完成工作后CPU就会给CPU的AD线发生一个IRDY主设备准备好,经北桥PCI后南桥到达南桥,南桥在收到IRDY后由南桥内部的电路进行处理,从而产生一个CS片选送给BIOS。

BIOS在收到CS后,BLOS内部的自捡程序开始工作,并开始检测CPU的一些信息并把检测到的信息载入到BIOS里面,CPU检测完后BIOS里面的自检程序会接着检测内存和显卡的一些基本信息,并把检测到的信息载入BIOS里面,当显卡检测完以后,显卡就会产生行场信号和红.绿.蓝三基色信

号,并把这些信号送给显示器,显示器在收到这些信号以后,开始显示显卡的一些基本信息,然后在显示CPU和内存的一些基本信息,当这些都显示完成以后。BIOS内部的自检程序开始检测由南桥控制的一些扩展槽设备和所有的外设接口设备,并把检测到的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当主板上的所有设备都检测完后,BIOS就会从IDE/FDC引导系统,当系统引导成功以后,BIOS就停止了工作。由系统里面的软件控制整个主板的工作,而主板也就完成了启动过程。

计算机启动过程(二)注重POST部分

第一步: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不太稳定,主板上的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内部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但CPU在此刻不会马上执行指令。当芯片组检测到电源已经开始稳定供电了(当然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它便撤去RESET信号(如果是手工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Reset按钮来重启机器,那么松开该按钮时芯片组就会撤去RESET信号),CPU 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从前面的介绍可知,这个地址实际上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BIOS还是AMI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

第二步: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OnSelfTest,加电后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例如内存和显卡等设备。由于POST是最早进行的检测过程,此时显卡还没有初始化,如果系统BIOS 在进行POST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致命错误,例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内存有问题(此时只会检查640K常规内存),那么系统BIOS就会直接控制喇叭发声来报告错误,声音的长短和次数代表了错误的类型。在正常情况下,POST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我们几乎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POST结束之后就会调用其它代码来进行更完整的硬件检测。

第三步: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卡的BIOS,前面说过,存放显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始地址通常设在C0000H处,系统BIOS在这个地方找到显卡BIOS之后就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卡BIOS来初始化显卡,此时多数显卡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初始化信息,介绍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等内容,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系统BIOS接着会查找其它设备的BIOS程序,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相关的设备。

第四步:查找完所有其它设备的BIOS之后,系统BIOS将显示出它自己的启动画面,其中包括有系统BIOS的类型、序列号和版本号等内容。

第五步:接着系统BIOS将检测和显示CPU的类型和工作频率,然后开始测试所有的RAM,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内存测试的进度,我们可以在CMOS设置中自行决定使用简单耗时少或者详细耗时多的测试方式。

第六步:内存测试通过之后,系统BIOS将开始检测系统中安装的一些标准硬件设备,包

括硬盘、CD-ROM、串口、并口、软驱等设备,另外绝大多数较新版本的系统BIOS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自动检测和设置内存的定时参数、硬盘参数和访问模式等。

第七步:标准设备检测完毕后,系统BIOS内部的支持即插即用的代码将开始检测和配置系统中安装的即插即用设备,每找到一个设备之后,系统BIOS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设备的名称和型号等信息,同时为该设备分配中断、DMA通道和I/O端口等资源。

第八步:到这一步为止,所有硬件都已经检测配置完毕了,多数系统BIOS会重新清屏并在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表格,其中概略地列出了系统中安装的各种标准硬件设备,以及它们使用的资源和一些相关工作参数。

第九步:接下来系统BIOS将更新ESCD(ExtendedSystemConfigurationDa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ESCD是系统BIOS用来与操作系统交换硬件配置信息的一种手段,这些数据被存放在CMOS(一小块特殊的RAM,由主板上的电池来供电)之中。通常ESCD数据只在系统硬件配置发生改变后才会更新,所以不是每次启动机器时我们都能够看到"UpdateESCD...Success"这样的信息,不过,某些主板的系统BIOS在保存ESCD数据时使用了与Windows9x不相同的数据格式,于是Windows9x在它自己的启动过程中会把ESCD数据修改成自己的格式,但在下一次启动机器时,即使硬件配置没有发生改变,系统BIOS也会把ESCD的数据格式改回来,如此循环,将会导致在每次启动机器时,系统BIOS都要更新一遍ESCD,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机器在每次启动时都会显示出相关信息的原因。

第十步:ESCD更新完毕后,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将进行它的最后一项工作,即根据用户指定的启动顺序从软盘、硬盘或光驱启动。以从C盘启动为例,系统BIOS将读取并执行硬盘上的主引导记录,主引导记录接着从分区表中找到第一个活动分区,然后读取并执行这个活动分区的分区引导记录,而分区引导记录将负责读取并执行IO.SYS,这是DOS和Windows9x最基本的系统文件。Windows9x的IO.SYS首先要初始化一些重要的系统数据,然后就显示出我们熟悉的蓝天白云,在这幅画面之下,Windows将继续进行DOS部分和GUI(图形用户界面)部分的引导和初始化工作。

如果系统之中安装有引导多种操作系统的工具软件,通常主引导记录将被替换成该软件的引导代码,这些代码将允许用户选择一种操作系统,然后读取并执行该操作系统的基本引导代码(DOS和Windows的基本引导代码就是分区引导记录)。上面介绍的便是计算机在打开电源开关(或按Reset键)进行冷启动时所要完成的各种初始化工作,如果我们在DOS下按Ctrl +Alt+Del组合键(或从Windows中选择重新启动计算机)来进行热启动,那么POST过程将被跳过去,直接从第三步开始,另外第五步的检测CPU和内存测试也不会再进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冷启动还是热启动,系统BIOS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进行着这些我们平时并不太注意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单调的硬件检测步骤为我们能够正常使用电脑提供了基础。

计算机启动过程(三)注重原理

FSB前端总线若为32位总线的则有32根AB和64根DB,若为64位总线则有64根AB和64

根DB。在软启动里起到决定作用的FSBCB有DBSY#总线忙信号,ADS#地址选通信号。FSB是前端总线,在CPU和BQ里各自具有前端总线控制器,两总线控制器的频率位宽都应该一致才能形成配合。即主板北桥要和CPU频率和位宽参数配套使用。

PCI总线连接了南北桥,在P4以后的主板上又增加了南北桥通道技术,三大芯片组厂商开发了不同的通道传输技术例如Intel-Hub技术和VIA的8倍V-Link等。这些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加速南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目的还是从北桥内的PCI总线控制器到南桥内的PCI总线控制器上。在PCI总线的数据传输过程中CB里起到决定作用的是IRDY#主设备好信号,TRDY#从设备好信号,FRAME#帧周期信号。

ISA总线连接着南桥和BIOS,由南桥内的ISA总线控制器对BIOS-EEPROM做控制,控制其读写操作,ISA总线的速度是主板上最慢的,也是最稳定的,有18根AB和16根DB,而BIOS只有18根AB和8根DB,在数据回传时需要南桥ISA总线缓冲区做升位处理。ISA总线的关键CB有X-BUS#总线任务控制信号,针对BIOS的22脚CE/CS#片选端。SUPPORT#支持控制信号,针对BIOS的31脚WE#读写控制信号端。LOGIC#逻辑控制信号,针对BIOS的24脚OE#允许输出控制端。

在各总线的CB控制线使用时都是以低电平有效为控制方式。整个软启动过程的实质就是由CPU 寻址开始经过北桥、南桥将寻址信息通过各总线的AB地址线配合CB控制线传输到BIOS的存储区上,找到想对应的地址编码文件后再由BIOS的数据线向南桥,北桥方向通过各总线的DB数据线配合CB控制线传回CPU的过程,在整个过程进行中,我可以通过FSB,PCI,ISA上的各CB来监控过程执行程度,在顺利完成软启动后系统会自动加载操作系统,反之要是无法完成软启动过程,所有的硬件都无用武之地。

软启动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CPU检测FSB是否空闲可用,通过DBSY#总线忙信号(应为高电平)实现。此步骤是否正常可以在不上CPU只用假负载的情况下测得DBSY#为高电平OK。然后CPU通过FSB的前端总线的32个(64位主板有64个)地址线向BQ发送寻址信息,寻找“00000H”BIOS首地址,发送的同时ADS#地址选通信号被置为低电平。此步骤一般不做检测,我们认为CPU是好的就会发送寻址。

BQ收到寻址信息后会立刻交给译码器处理,译码器是位于两个总线之间的转换部件,一般做三方面处理:一,频率转换,当信息跨总线传输时,两个总线存在速度差,应转变成下个总线允许的传输速度。二,位转换,当两个总线宽度不一样的时候,比如有64位,32位,16位的总线,信息跨越总线传输应该调整与下个总线位宽一致。三,电压转换,形成了对应的频率和位宽但是要使下个总线顺利接收还需要生成控制电压使其接收。由此一来经过三方面处理信息便可以在不同总线之间传输了,译码器位于各个总线接口处,时刻处理着这三方面内容,下面的讲解中略过。

BQ生成可以传输在PCI总线,AGP总线,内存总线的寻址信息后会进行转发,其中BIOS在PCI

中线方向,AGP总线,内存总线的终端设备地址编码与其不一致所以是无效的,只有发送向NQ的PCI总线一路才是有效的寻址信息,具体过程为:BQ先发送出IRDY#主设备好信号(低电平)NQ

若正常应回应TRDY#从设备好信号(低电平),此时便可以发送了,发送寻址信息的同时FRAME#帧周期信号应伴随AB的发送不停跳动。

此过程可以在插于PCI插槽上的诊断卡来判断,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IRDYLED一闪,以及后来的FRAMELED不停的闪十几下。(没有IRDYLED)。如果我们看到IRDYLED一直亮着,FRAMELED 也一定是一直亮的,这时应该是NQ没准备好,没发出TRDY#造成的,重点检查NQ的供电,CLK信号等因素。

NQ收到来自BQ的寻址信息后,在起内部经译码器处理由PCI总线发送给ISA总线。此过程在NQ内部进行不可见。而后ISA总线会先发出X-BUS#总线任务信号(低电平)给BIOS芯片的22脚,从而选中BIOS使其工作。接下来通过ISA总线的A0—A15发送给BIOS芯片16位的寻址信息。寻址信息会直接进入BIOS芯片的存储区,选中00000H地址上的文件编码,然后会通过BIOS芯片24脚发出LOGIC#逻辑指令允许输出请求,同时有BIOS芯片的D0—D7发出8位的数据信息返回ISA 总线缓冲区进行8-16位转换进而送至ISA总线。

此过程可以在BIOS芯片引脚上测得相关电压,正常时先是22脚变为低电平,然后是24脚变为低电平。如果22脚保持高电平,说明ISA总线没有向BIOS寻址,如果22脚正常,但是24脚保持高电平,说明没有选中BIOS的00000H地址上的数据文件,BIOS空或者文件错。

最后,程序文件数据信息沿ISABUS-PCIBUS-FSB送回CPU。在NQ向BQ发送的过程中,NQ为主BQ为从,IRDY#,TRDY#FRAME#依然可测。我们可以在诊断卡上的LED中再一次看到IRDY与FRAME 一闪和十几闪。

总结检测思路,由于上述整个软启动过程用时仅1秒钟,我们的检测应分4次开机进行,第一次时不上CPU只测DBSY#,第二次开始上CPU和散热器组件测PCI寻址的IRDY#与FRAME#,第三次测BIOS的22,24脚控制电压,第四次测PCI数据的IRDY#与FRAME#。每个检测步骤对应的是一段过程,检测过程进行到某处停止时要检查其前后衔接工作是否不正常。

触摸屏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触摸屏种类及原理 随着多媒体信息查询的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触摸屏,因为触摸屏不仅适用于中国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国情,而且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利用这种技术,我们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这种技术大大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 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触摸屏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主要是公共信息的查询;如电信局、税务局、银行、电力等部门的业务查询;城市街头的信息查询;此外应用于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将来,触摸屏还要走入家庭。 随着使用电脑作为信息来源的与日俱增,触摸屏以其易于使用、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使得系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的感到使用触摸屏的确具有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触摸屏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个新的多媒体设备还没有为许多人接触和了解,包括一些正打算使用触摸屏的系统设计师,还都把触摸屏当作可有可无的设备,从发达国家触摸屏的普及历程和我国多媒体信息业正处在的阶段来看,这种观念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上,触摸屏是一个使多媒体信息或控制改头换面的设备,它赋予多媒体系统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发达国家的系统设计师们和我国率先使用触摸屏的系统设计师们已经清楚的知道,触摸屏对于各种应用领域的电脑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它极大的简化了计算机的使用,即使是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人,也照样能够信手拈来,使计算机展现出更大的魅力。解决了公共信息市场上计算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和电脑网络在国民生活中的渗透,信息查询都已用触摸屏实现--显示内容可触摸的形式出现。为了帮助大家对触摸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笔者就在这里提供一些有关触摸屏的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用处。 一、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用触摸屏来代替鼠标或键盘。工作时,我们必须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二、触摸屏的主要类型

开机电路维修流程详解+主板开机电路检修讲解

《开机电路检修讲解》 一、怀疑主机电源好坏:首先接好电源,按下开关,如果不能通电,再把主机的电源拔下来,用镊子把电源的绿线和黑线短路,看电源风扇转不,如果转,说明电源是好的,故障在主机方面。 怀疑主机开关好坏:再把ATX电源线和主板接好,把主板上的开关针、复位针等拔起,用镊子短路开关针触发电源开关,看能不能开机,如果能,就说明是主机箱的开关坏,把主机箱开关拆出清洗。如果短路开关针触发电源还是不能开机,说明主板真的不能触发开机,把主板从机箱里拆出来检修。 把主板拆下来,先把板上的灰尘清扫干净,以免防碍检修。先目测一下,看主板上面有无元器件烧坏,鼓包,电脑板上有无烧焦、断线的。把主板放好,插上假负载,插好电源,测试卡,做好检修准备。 二、、当主板不通电时,首先通过强加电法定位主板不通电的具体故障电路。也就是说直接短路接绿线和黑线。如果此时可以加电开机说明故障在软开机电路本身。如果此时不可以加电,说明有严重的短路现象。ATX电源内部保护,它不允许自己所输出的电压对地,所以电源内部自动保护了。 可能短路的有红线短路,黄线短路,紫线短路或者是CPU的主供电端短路。以上的短路现象,在实际主板故障中出现任何一种都会出现强行加电而加不上电。 对于红线短路可能的原因有主板上某个场效应管短路或者是电源管理器短路,还有门电路短路或者是I/O短路,还有南桥短路,也有可能是5V滤波电容短路。测一下5V ATX对地数值或测供电管对地数值看是否对地短路了。正常的对地数值是380欧姆左右,那么你明显测供电管对地0欧姆或接近0欧姆左右,这时候肯定是说主板出现芯片对地短路现象造成ATX保护。 对于黄线12V短路通常是电源管理本身和12V滤波电容短路,对于12V短路也有可能是串口芯片有问题。 对于紫线短路可能是南桥、I/O、场效应管和门电路,以及紫线滤波电容和紫线稳压二极管造成。 对于CPU主供电短路可能是场效应管,电源管理器和主供电滤波电容。对于P4的主板,CPU主供电短路也有可能是北桥短路。测出对地短路的ATX电源线,再跑电路沿着线找到相关损坏的元器件,换掉。 三、如果强行加电可以加电,则故障在软天机故障本身,此时应重点检查软开机电路本身和软开机电路有联系的其他一些电路。 1、COMS电池,有些主板,电池电力不足也不能开机,但大部份的主板没电池也不影响开机。正常情况

主板诊断卡工作原理

主板诊断卡工作原理 主板诊断卡也叫POST卡(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 部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主板诊断卡代码一一显示出来,结合诊断卡的代码含义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电脑故障所在。尤其在PC机不能引导操作系统、黑屏、喇叭不叫时,使用本卡更能体现其便利,事半功倍。 主板上的BIOS在每次开机时,会对系统的电路、存储器、键盘、视频部分、硬盘、软驱等各个组件时行严格测试,并分析硬盘系统配置,对已配置的基本I/O设置进行初始化,一切正常后,再引导操作系统。其显著特点是以是否出现光标为分界线,先对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关键性部件发生故障强制机器转入停机,显示器无光标,则屏幕无任何反应。然后,对非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如有故障机器也继续运行,同时显示器显示出错信息当机器出现故障。当计算机出现关键性故障,屏幕上无显示时,很难判断计算机故障所在,此时可以将本卡插入扩充槽,根据卡上显示的代码,参照计算机所所属的BIOS种类,再通过主板诊断卡的代码含义速查表查出该代码所表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就可清楚地知道故障所在。 诊断卡是一个能告诉我们故障大概发生在部件上的检测维修工具。拥有它可以让我们在确定电脑故障时省时省力少走很多弯路,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

详细概况如下: 一、DEBUG诊断卡的工作原理 DEBUG卡是一种可检测电脑故障的测试卡,本公司应用于台式机的有PCI、ISA和LTP三种接口,笔记本的有miniPCI和LTP两种接口,可以选择方便的接口上使用。当诊断卡插入相对应的接口后,启动电脑时卡上自带的显示屏就会根据启动的进度显示出各种检测代码。一般过如是: 主板加电后,首先要对CPU进行检测,测试它各个部寄存器是否正常;接着BIOS将对CPU中其他所有的寄存器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正确;然后是检测和初始化主板的芯片组;接下来检测动态存的刷新是否正常;然后将屏幕清成黑屏,初始化键盘;接下来检测CMOS接口及电池状况。如果某个设备没有通过测试,系统就会停下来不再继续启动,而这时,诊断卡上所显示的代码也就不再变化了。这样,我们通过对照说明书查询代码所对应的硬件,就可较容易地判断出故障大概是出现在哪个部件上(不同的主板BIOS版本输出的代码都略有不同,所以有些代码在说明书上可能没有,这样一般只能参考说明书接近的代码查找故障)。所以诊断卡是众多DIY爱好者的必备工具之一。

主板开机触发电路维修实例

主板开机触发电路维修实例 6.5.2 主板开机触发电路维修实例 1. 故障现象:硕泰克SL-85DR2主板不加电 维修过程:按照开机电路的检修流程检修发现I/O(67脚)PS OUT(#),输出信号为0.8V,此电压为由南桥提供受I/O 控制,正常情况下点开机时此点由3.3V到0V的跳变,根据笔者多年的维修经验,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南桥待机电压3.3V供电不正常或南桥内部短路造成待机电压过低,加电后用手触摸南桥并没有温度,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南桥短路在没有开机之前南桥表面会有一定温度,南桥没有发烫应首先从南桥待机电压3.3V 的产生电路开始入手,大多数主板南桥的3.3V待机电压都是由稳压器产生,如1084、1117等,经查找南桥边并无稳压器这类的管子,于是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查找3.3V供电源头发现其与一八脚芯片相连,仔细观察其型号为A22BA(Q29)如6-3所示,此芯片是一个八脚的场效应管,内部集成两个场效应管,南桥的3.3V待机电压是由此管提供,测量A22BA(Q2)的S极为0.8V,DG为5V,G极为5V,S极输出0.8V是不正常的,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Q29输出端短路,测S极的对地数值正常,于是更换Q29加电后再测I/O芯片67脚,PS OUT信号为3.3V点开机时有跳变(3.3-0V)加上显示之后开机正常故障排除。 补充:硕泰克此款主板不加显卡不开机,在AGP接口边有一跳线JP2,跳1-2必须加显卡才能开机,跳2-3,不加显卡也可开机,此跳线没有跳线说明,希望大家在修到此款主板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图6-3 SL -85DR2主板开机触发电路 2.故障现象:P6VXM2T(威盛芯片组)主板不加电 检修过程:经检查发现PWR-SW待机电压为1.2V,正常情况下应为3.3V以上,此电压变低大多数为南桥损坏或与其相连的门电路短路,首先用万用表档测PWR开关正极的对地数值为120Ω,正常应为600以上,说明此电路有明显短路的地方,经查找电路PWR正极通过R217 (680)的限流电阻连接R213(472)的上位电阻,在经过C99电容滤波最后进入南桥,首先排除C99短路,拆下C99 再测量PWR正极的对地数值还是120,这种情况可能是南桥短路,为了证实是不是南桥内部短路造成PWR开机电压过低,拆下R217,在测R217两端的对地数值,发现进南桥一边的对地数值为600多,说明故障不在南桥,在仔细查找线路发现PWR正极还与一门电路(U11)相连,此门电路的型号为74HCT74如图6-4所示,更换此门电路芯片,故障排除。由于U11短路造成PWR电压过低,PWR,不能触发。 图6-4 P6VXM2T开机触发电路 3. 故障现象:KTT主板不加电

触摸屏系统系统架构和原理教学内容

触摸屏系统 架 构 和 原 理

目录 一、系统开发理念 0 二、系统开发功能描述 0 2.1 触控查询 0 2.2用户角色管理 0 2.3局域网共享 (1) 2.4 管理控制台的页面内容本地更新 (1) 三、系统功能特点列表 (1) 四、系统开发原理 (2) 五、系统运行环境需求 (3)

一、系统开发理念 系统采用B/S结构实现,通过专用浏览器进行信息的浏览查询与交互。系统将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用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用户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服务。 本系统是一个用于公共信息、公告等内容的发布和触摸查询显示的系统,系统具有声音、图像、文字等表现方式。后台管理主程序、数据库查询部分部分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前台动画的实现采用PhotoShop、Dreamweaver等多媒体处理技术。 多媒体查询服务终端采用自助服务(Self-service)方式。可透过Ethernet 网络与后端各式内容服务器连结,支持多种通信协议,透过模块化的应用程序开发,可使自助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达成高度的便利性。 二、系统开发功能描述 2.1 触控查询 通过触摸屏对公开信息进行查询阅读。 2.2用户角色管理 系统设置高级管理员,拥有系统最高权限,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高级管理员可分配管理用户,新用户由高级管理员授权后方可登录系统,并可以在登录系统后更改用户密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多个高级管理员;高级管理员可以增加下级管理员,并可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多级管理员;可以新增、删除各级管理员,修改管理权限密码等,并可以进行角色的授权设置。 各用户根据高级管理员分配的权限,可进行后台查看、发布、编辑信息等操作。可任意编辑图文内容,插入多幅图片、FLASH、媒体,图文混排,还具上传内容源码查看功能,对于少量修改,可使用在线网页编辑器修改。修改制作版面,使用网页制作软件进行编辑。

主板电路详解

主板电路详解 主板可是一台电脑的基石,但是在茫茫主板海洋当中要选择一款好的主板实属难事!一款主板如果要想能够稳定的工作,那么主板的供电部分的用料和做工就显得极为的重要。相信大家对于许多专业媒体上经常看到在介绍主板的时候都在介绍主板的是几相电路设计的,那么主板的几相电路到底是怎样区分的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容易回答的!用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就可以解释的清楚。 其实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的运行,同时它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效应,而影响到其它较弱信号的数字电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简单来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电源输入端达到CPU 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技术经验。 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12V是来自A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只要是略微有一点物理电路知识的人都能看出它的工作原理。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CPU早已超过了这个

电脑主板开机电路检测流程1

开机电路检测流程 测量ATX电源接口的红5V,黄12V是否严重对地短路。 1:南桥附近是否有2.5V,3.3V,1.8V的待机电压(南桥不同,待机电压也不同) 2:实时晶振是否起振(两脚是否有0.4V左右电压) 3:CMOS跳线中间引脚是否为高电平。(CMOS是否设置正确) 4:测量POW开关处是否有2.5V以上高电平。 5:短接POW开关测量是否有低电平触发南桥成功(W83627HF除外) 6:查绿线到南桥成I/O之间的线路是否正常。 注:开机电路中易损元件: (1):与开机电路相关的门电路,三极管。 (2):给南桥提供待机电压的正电压稳压器或其它供电元件。 (3):与I/O或南桥。 维修实例 1.GPS-810C(E)J:测试点正常不工作,刷BIOS(用联冠810T)无效,后查北桥供电的3055场效应管损坏,板上标识为Q4,更换后OK。 2.-P4主板:型号为Titan667。 测试卡从C1到B0,测试卡过C1,表明CPU已经工作,检测内存不过,查内存的供电,发现它的负载电压只有0.85V。正常应为1.25V,查其与Q96,Q97两个场管相连,摘下后测得Q96为软击穿,更换后故障排除。 3.-810主板不能点亮 测试卡从D3到00,DE-00循环跳变,这种故障表明检测内存不过,经查内存的供电,时钟,复位,片选,行,列,选信号均正常,于是目测主板,将CPU与风扇除去,发现风扇卡与主板之间有划痕,且已划段3根线,经补线后,加电测量,一切正常。4.-精英K7VMA主板;主板上有两个CPU风扇接口,插其中一个自动断电,查不正常的风扇接口,发现其5V由D4二极管供给,二极管正向端连南桥,由此怀疑南桥中的温控电路出毛病,将其二极管摘除,将风扇5V端与D5的负端相连后,故障排除。5.精英P6-IEAT或P6-IPAT,815EP主板开机不显,各项电压正常的情况下多为南桥坏。(通病) 6.磐正AMD主板进入系统后自动关机,更换CPU风扇后,故障解决。 7.-华拓主板开机自动进入CMOS设置,插dassic跳线跳错。 8.P4VSD主板上AGP显卡不亮,插PCI显卡可正常工作,不加显卡时测VDDQ电压为 3.3V,加上4×AGP显卡再测为2.26V,正常时应为1.5V,故判断VDDQ供电管有问 题,更换后,故障解决。 9.K7TPRO主板;检测显卡时,代码过26不亮,查其VDDQ电压不正常,更换供电管后故障依旧,此时,想到它的控制电压输出部分,顺线路,找到其中431控制,更换431后故障排除。 10.GA-8LD533;故障现象,开机各测试点均正常,CPU不工作,用P4测试座测量,大面积信号线不亮,按压CPU座,信号线部分正常,故判断CPU座虚焊,加焊后故障排除。 11.MS-6153主板;开机后CPU不工作,测CPU工作电压无,Q1的控制极电压为0.45,Q2的控制极电压为1V,更换电压IC后,故障排除。 12.GA-8IE2004;故障为显示到检测硬盘处死机,有时能正常通过,但会死机,目测内

起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 、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4、起动极限温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起动极限温度时,应采取起动辅助措施: (1)加大蓄电池容量

触摸屏工作原理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要求也不断提高,触摸屏作为一种人性化的输入输出设备,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是极富吸引力的多媒体交互没备。目前,触摸屏的需求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PDA、便携导航设备等。随着触摸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其他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也会得到不断延伸。现在市面上已有的触摸屏控制器普遍价格比较高且性能相对比较固定,一些场合下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上述考虑,根据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选用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一种实用且低成本的触摸屏控制系统。 1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件组成(如图1所示);触摸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送给控制器,它同时能接收控制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触摸屏的主要3大种类是:电阻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其中,电阻式触摸屏凭借低廉的价格以及对于手指及输入笔触摸的良好响应性,涵盖了100多家触摸屏元件制造商中的2/3,成为过去5年中销售量最高的触摸屏产品。在这里根据要设计应用的触摸屏控制器,重点介绍一下四线电阻式触摸屏。 电阻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相匹配的多层复合薄膜,由一层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透明导电层,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绝缘。当手指触

摸屏幕时,平常相互绝缘的两层导电层就在触摸点位置有了一个接触,因其中一面导电层接通Y轴方向的5 V均匀电压场,使得侦测层的电压由零变为非零,这种接通状态被控制器侦测到后,进行A/D转换,并将得到的电压值与5 V相比即可得到触摸点的Y轴坐标,同理得出X轴的坐标,这就是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基本原理,其原理如图2所示。 2 触摸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根据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在硬件设计上的主要工作就在于将触摸点所在的X轴及Y轴坐标通过控制驱动模块加以精确识别。 2.1 总体结构设计 触摸屏控制器的设计关键在于对驱动模块的控制,本文采用AT89C2051作为驱动电路的控制核心,通过ADS7843模块接收触摸屏上得到的信号并控制驱动电

主板加电故障维修实例

主板加电故障维修实例

主板加电故障维修实例 1.MS-6566主板不通电故障 微星MS-6566E主板,故障为不通电.此主板南桥为82801EDB,I/O芯片为83627HF-AW主板,已被别人修过(换过32.768kHz晶振).首先排除短路跳线问题,晶振两脚有起振电压0.26V左右,基本正常.测I/O芯片83627第67脚无高电平,应该是南桥缺少一组待机电压导致的.跑线路发现在AGP槽附近发现一"351"小场效应管损坏,此场效应管负责把5VSB转为3.3VSB待机电压,用"702"场效应管更换后,测试83627第67脚为3.3V高电平,正常.点PWR开关主板通电,主板修复. 分析:此故障就是南桥缺少一组待机电压导致无法开机,微星MS-6566系列型号主板大部分是该场效应管损坏导致的无法开机,此管位于AGP槽旁边. 2.杂牌845GL.主板南桥短路故障 一杂牌845GL主板,南桥为82801DB,故障现象为插上ATX电源插头后,主板自动通电,点PWR开关无法关机.南桥旁边有两个1117稳压器,其中一个非常烫手,经检查短路的1117第三脚接+5VSB(紫线),第二脚输出应给南桥提供3.3V的待机电压,导致1117发烫一般为其供电的后级电路导致的.本着先简后繁的原则,先更换1117稳压器,故障依旧,后更换南桥,故障排除. 分析:使用82801DB和82801EB的南桥短路后经常有此类现象出现,大部分为南桥短路导致的.这两种南桥在实际维修中经常碰到损坏的情况. @3.微星845E主板不通电,强行开机能显示 微星845E的主板,点机电源开关没反映,强行开机代码可以走完,接显示器可以显示.查PWR开关一脚有5V电压,通过331电阻进I/O,绿线直接进I/O,I/O是83627HF-AW,此I/O为高电平触发,点PWR开关时有高电平触发,强行加电后可以点亮,说明工作基本正常,应为I/O内部集成的触发电路损坏.更换I/O芯片后,故障排除. 4.848主板南桥无待机电压导致的不通电故障 一块848主板不开机,此主板的南桥为82801EB,I/O芯片为Winbond的83637,此主板为I/O开机,跑开机线路,绿线到I/O PWR开关到I/O线路正常.检查南桥的3.3V 1.5V待机电压,发现南桥无1.5V待机电压.跑1.5V产生电路,发现此电压是由一个标示为"H4R5Y"的小管产生,此管损坏导致无待机电压.初步判断这是一个N沟道场效应管,用"702"代换后,开机正常. 5.华擎M266A不通电故障 检查CMOS跳线正常,晶振起振电压正常,检查开机线路,发现在ATX电源插座旁边的一个小三极管,集电极与绿线相连,控制极接电阻进南桥,此三极管在点击PWR开关后,基极有南桥发出的高电平,由此判断此三极管损坏.用"1AM"代换后,故障排除. 分析:此主板的南桥为VT8233,触发方式为低电平触发,触发后南桥持续发出高电平,经1.2电阻控制三极管导通,将ATX电源的绿线电压拉低,完成通电.使用VIA芯片组的主板开机电路大多为此类设计. 6.杂牌810主板不通电故障 检查CMOS跳线正常,检查开机电路未发现异常,后用手去刍秣32.768kHz的实时晶振,发现有时可以通电,怀疑晶振起振不正常,用示波器测量发现此晶振一脚有电压,但是无波形.由此判断32.768kHz晶振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分析:在实际维修中,经常碰到32.768kHz晶振损坏后导致出没可以开机的情况.如果在更换32.768kHz 的晶振及与其两脚相连的稳频电容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为南桥坏. 7.杂牌694主板无法关机故障 一杂牌694开机能显示,使用正常,点PWR关法关机.跑线路,开机线路进了I/O(83977EF),此主板是通过此I/O开机的,触发发上为低电平触发,怀疑I/O损坏.试换后,故障排除. 8.815主板不通电故障 一块杂牌815主板不通电,后发现触摸晶振就可开机,测32.768kHz实时晶振一脚电压为0.04V,明显偏低.换晶振和稳频电容,再测电压正常,故障被排除.

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解释与维修实例

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解释与维修实例 5.1主板CMOS电路原理分析: 5.1.1主板CMOS电路的构成: 主板的CMOS电路由CMOS电池、CMOS随机存储器、CMOS跳线和实时时钟电路构成。 5.1.2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当主板断电时,主板CMOS电池给CMOS电路提供持续的供电,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一个1K电阻、一个二极管分两路:一路到CMOS跳线,1、2脚插上跳线帽给CMOS随机存储器和实时时钟电路供电,使实时晶振产生32.768KHZ的晶振;另一路给南桥的开机触发模块一个待机电压。 当插上电源时,CMOS电池不工作。SB5V经过个电阻,到一个1117稳压器二脚输出3.3V,再经过二极管输出两路,分别给南桥开面触发模块一个待机电压和CMOS跳线一个电压。 5.2主板CMOS电路重要测试点及跑电路方法 5.2.1主板CMOD电路重要测试点概述: CMOS重要测试点有:CMOS跳线、CMOS电池、1117稳压器、时实晶振。 5.2.2主板CMOS电路跑电路方法: CMOS电路跑电路方法:先从CMOS电池正极到CMOS跳线;然后从电源紫色5V往CMOS 跳线跑(一般经过稳压器具1117、小电阻、三极管)。 5.3主板CMOS电路实践维修方法 5.3.1主板CMOS电路检修流程: 分两种情况: (1)当断开电源时装上电池,测CMOS电池有没有2.2V以上的电压,没有查CMOS 电池正极到跳线之间的元件是否有损坏,更换之间的损坏元件,则电路恢复 正常。 (2)插上ATX电源,测CMOS跳线上有无2.2V以上的电压,无查ATXSB5V到CMOS 跳线之间的元件,更换损坏元件,则电路恢复正常。 5.3.2主板CMOS电路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故障现象: (1)不开机解决方法: ①查跳线是否跳错或跳线帽有无氧化,来回插拔几下放电;②查电池有无2.2V 供电,如果有2.2V给CMOS电池放电(放电时必须断开STX电源;③CMOS电 池到跳线之间的元件有损坏也会不开机;④更换实时晶振及和谐电容。 (2)一插电就开机解决方法: 查CMOS跳线有无跳错及电池放电。 (3)开机不显解决方法: 更换CMOS电池或CMOS跳线放电。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核心提示: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1、组成: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1)按控制装置分为:直接操纵式电磁操纵式(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惯性啮合式--已淘汰强制啮合式--工作可...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 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3)起动功率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触摸屏的原理与应用

触摸屏的原理与应用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触摸屏原理:主要由其二大特性决定。第一:绝对坐标系统,第二:传感器。 首先先来区别下,鼠标与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借此来认识绝对坐标系统和相对坐标系统的区别。 鼠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鼠标箭头的移动,属于相对坐标定位系统。而绝对坐标系统要选哪就直接点那,与鼠标这类相对定位系统的本质区别是一次到位的直观性。绝对坐标系的特点是每一次定位坐标与上一次定位坐标没有关系,触摸屏在物理上是一套独立的坐标定位系统,每次触摸的数据通过校准数据转为屏幕上的坐标。 第二:定位传感器 检测触摸并定位,各种触摸屏技术都是依靠各自的传感器来工作的,甚至有的触摸屏本身就是一套传感器。各自的定位原理和各自所用的传感器决定了触摸屏的反应速度、可靠 性、稳定性和寿命。 通过以上两个特性,触摸屏工作时,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

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即绝对坐标系统)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即传感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触摸屏传感器技术从触摸屏传感器技术原理来划分:有可分为五个基本种类: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 其中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已退出历史舞台;红外线技术触摸屏价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产生光干扰,曲面情况下失真;电容技术触摸屏设计构思合理,但其图像失真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电阻技术触摸屏的定位准确,但其价格颇高,且怕刮易损;表面声波触摸屏解决了以往触摸屏的各种缺陷,清晰不容易被损坏,适于各种场合,缺点是屏幕表面如果有水滴和尘土会使触摸屏变的迟钝,甚至不工作。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把触摸屏分为四种,它们分别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每一类触摸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要了解哪种触摸屏适用于哪种场合,关键就在于要懂得每一类触摸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下面对上述的各种类型的触摸屏进行简要介绍一下: 1、表面声波屏 声波屏的三个角分别粘贴着X,Y 方向的发射和接收声波的换能器(换

触摸工作原理

电容触摸感应MCU工作原理与基本特征 现在的电子产品中,触摸感应技术日益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并不断有新的技术和IC 面世。与此同时,高灵敏度的电容触摸技术也在快速地发展起来,其主要应用在电容触摸屏和电容触摸按键,但由于电容会受温度、湿度或接地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故稳定性较差,因而要求IC的抗噪性能要好,这样才能保证稳定正确的触摸感应。 针对市场的需求,来自美国的高效能模拟与混合信号IC创新厂商Silicon Laboratories (简称:Silicon Labs)公司特别推出了C8051F7XX和C8051F8XX系列的MCU(单片机),专门针对电容触摸感应而设计,在抗噪性能和运算速度上表现的非常突出。 一、Silicon Labs公司的电容触摸系列MCU 目前Silicon Labs公司推出的C8051F7xx和C8051F8xx等电容触摸系列MCU,以高信噪比高速度的特点在业界表现尤为出色。同时,灵活的I/O配置,给设计带来更多的方便。另外,由于该系列MCU内部集成了特殊的电容数字转换器(CDC),所以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电容数字转换实现电容触摸功能。 CDC的具体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IREF是一个内部参考电流源,CREF是内部集成的充电电容,ISENSOR 属于内部集成的受控电流源,CSENSOR为外部电容传感器的充电电容,由于人体的触摸引起CSENSOR的变化,通过内部调整过的ISENSOR对CSENSOR进行瞬间的充电,在CSENSOR上产生一个电压VSENSOR,然后相对内部参考电压经过一个共模差分放大器进行放大;同理IC内部的IREF对CREF充电后也产生一个参考电压并相对同样的VREF 经过差分放大,最后将2个放大后的信号通过SAR(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式的ADC采样算出ISENSOR的值。 图1 Silicon Labs SAR式的ADC采样可选择12-16位的分辨率,如图2所示,采用16位的分辨率进行逐位比较采样:首先从确定最高位第16位(IREF=0x8000)开始,最高位的

(完整版)电脑主板各个电路检修方法

主板维修思路 首先主板的维修原则是先简后繁,先软后硬,先局部后具体到某元器件。 一.常用的维修方法: 1.询问法:询问用户主板在出现故障前的状况以及所工作的状态?询问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故障?询问故障主板工作在何种环境中等等。 2.目测法:接到用户的主板后,一定要用目测法观察主板上的电容是否有鼓包、漏液或严重损坏,是否有被烧焦的芯片及电子元器件,以及少电子元器件或者PCB板断线等。还有各插槽有无明显损坏。3.电阻测量法:也叫对地测量阻值法。可以用测量阴值大小的方法来大致判断芯片以及电子元器件的好坏,以及判断电路的严重短路和断路的情况。如:用二极管档测量晶体管是否有严重短路、断路情况来判断其好坏,或者对ISA插槽对地的阻值来判断南桥好坏情况等。 4.电压测量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电压,然后与正常主板的测试点比较,找出有差异的测试点,最后顺着测试点的线路(跑电路)最终找到出故障的元件,更换元件。 二.主板维修的步骤: 1.首先用电阻测量法,测量电源、接口的5V、12V、3.3V等对地电阻,如果没有对地短路,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加电(接上电源接口,然后按POWER开关)看是否能开机,若不能开机,修开机电路,若能开机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3.测试CPU主供电、核心电压、只要CPU主供电不超过2.0V,就可以加CPU(前提是目测时主板上没有电容鼓包、漏液),同时把主板上外频和倍频跳线跳好(最好看一下CMOS),看看CPU是否能工作到C,或者D3(C1或D3为测试卡代码,表示CPU已经工作),如果不工作进行下一步。 4.暂时把CPU取下,加上假负载,严格按照资料上的测试点,测试各项供电是否正常。 如:核心电压1.5V,2.5V和PG的2.5V及SLOT1的3.3V等,如正常再进行下一小工作。 5.根据资料上的测试点测试时钟输出是否正常,时钟输出为1.1-1.9V,如正常进行下一步。 6.看测试卡上的RESET灯是否正常(正常时为开机瞬间,灯会闪一下,然后熄灭,当我们短接RESET 跳线时,灯会随着短接次数一闪一闪,如灯常亮或者常来均为无复位。),如果复位正常再进行下一步。 7.首先测BIOS的CS片选信号(为CPU第一指令选中信号),低电平有效,然后测试BIOS的CE信号(此信号表示BIOS把数据放在系统总线上)低电平有效。 8.若以上步骤后还不工作,首先目测主板是否有断线,然后进行BIOS程序的刷新,检查CPU插座接触是否良好。 9.若以上步骤依然不管用,只能用最小系统法检修。步骤为:更换I/O南桥北桥

主板电路工作原理

主板各电路工作原理 主要内容: 1、主板开机电路 含主供电及其他供电电路)) 主板供电电路((含主供电及其他供电电路 2、主板供电电路 3、时钟电路 4、复位电路 5.1 主板开机电路 5.1.1软开机电路的大致构成及工作原理 开机电路又叫软开机电路,是利用电源(绿线被拉成低电平之后,电源其它电压就可以 输出)的工作原理,在主板自身上设计的一个线路,此电路以南桥或I/O为核心,由门电路、电阻、电容、二极管(少见)三极管、门电路、稳压器等元件构成,整个电路中的元件皆由紫线5V提供工作电压,并由一个开关来控制其是否工作,(如图4-1) 当操作者瞬间触发开机之后,会产生一个瞬间变化的电平信号,即0或1的开机信号,此信号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南桥或I/O内部的开机触发电路,使其恒定产生一个0或1的的信号,通过外围电路的转换之后,变成一个恒定的低电平并作用于电源的绿线。当电源的绿线被拉低之后,电源就会输出各路电压(红5V、橙3.3V、黄12V等)向主板供电,此时主板完成整个通电过程。

图5-1 主板通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5.1.2学习重点: ①主板软开机电路的大致构成及工作原理; ②软开机线路的寻找; ④主板不通电故障的检修; ⑤实际检修中需注意的特殊现象。 5.1.3实例剖析: 一款MS-6714主板,故障为不能通电,其开机电路如图5-2所示 (图5-2) 通过以上线路发现,开机电路由W83627HF-AW组成整个线路,按照主板不通电故障的检修流程进行检修,测其67脚没有3.3V左右的控制电压,此时就算更换I/O仍是不

能工作的,于是查找相关线路,发现此点的控制电压是由FW82801DB直接发出,再查此南桥的1.5V的待机电压异常,跟寻此点线路,发现南桥旁一个型号为702的场效应管损坏,更换此管后,故障排除。 注:W83627系列I/O在Intel芯片组的主板中从Intel810主板开始,到目前的主板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实际维修中极容易损坏. 5.1.4目前主板中常见的几种开机电路图: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速,才能启动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常 用的启动方式有人力启动和电力启动机启 动两种。 人力启动(手摇)最简单,但劳动强度大, 且不安全,目前只作为后备启动方式。电力 启动机启动具有操作方 便、启动迅速可靠、 有重复启动能力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用于启动内燃机的电动机及附属装置,叫作 启 动装置0 -2 .对启动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1) 必须有足够的转矩和转速 转矩和 转速是对 1柯框 1 也硏?■ 4 ■卫 II *? 10' 14 ovHDrwrM&? U H H 巒IE i|T?? ft'IJL VM WR?Hfwi *3LD 乍 viTWMJ Hit 劃 誨 TfchMDiJLL Cm~DB 11,?? 2 VH4 II 八■■ I3.lt 『 ?■■ tlVBLH*B4 i 诃IL 嗨 Mi P MIWI ^JUHS NUtnM& raliM vvM-Mwniit OM JL H RB FF- H-Ht i* *W? ?■ ■良 TI ■-^-■■niH miiT? AWM^TlTiF W UFmD mxt : IJkdlh *. 、概述 1 .启动机功用 汽车发动机是靠外力启动的,必须依靠 外力使曲轴旋转,并要求曲轴的旋转达到一 定的转 因为:

电动机最主要的要求,

有关。对于构造一定的发动机来说,当温度降低时,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阻力矩显著增加;在启动加速过程中, 还要克服各运动机件的惯性力,故启动电动机必须具备足够的转矩。’ 2)要保证启动发动机除具备足够转矩夕卜,还必须使发动机的转速升至一定程度。因为转速过低时,对于化油器式发动机来说?化油器中的气流速度过低,低压程度过?小,汽油不易喷出,也不易雾化,造成混合气过稀,发动机便不能发动。当温度较低(在冬天)时,雾化条件变坏,混合气变得更稀,启动更加因难。一般要求 化油器发动机的启动转速应在40, . -50转/分以上。 (2)转矩应能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因为在启动之初,曲轴由静止开始转动时,机’件作加速度运动须克服很大的静止惯性力,同时各摩擦部分处于半干摩擦状态,摩擦阻力较大,这时需要较大的启动转矩,才能带动发动机转动,并使转速很快升高,但随着曲轴转速升高,加速阻力减小,油膜也逐渐形成,所需的转矩相应减小,而当曲轴转速升至启动转速,发动机一旦发动后.自己就能够独立工作,就不需要电动机带着转动了。所以, 希望转矩能随着转速的升高而降低。 3?启动机的组成与分类 (1)启动机的组成电力启动机都是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见图1)。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其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 2)传动机构(或称啮合机构),其作用是:在发动机启动时,使启动机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将启动机转矩 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在发动机启动后,使启动机自动脱开飞轮齿圈。 3)控制装置(即开关)用来接通与截断启动机与蓄电池间的电路。 常见发动机的启动装置是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直流电动机,其电动机的启动动力必须超过发动汽缸的压缩压 力及其他摩擦阻力;必须具有足够的启动转矩,以便使发动机达到规定的转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启动装置应尽可能小型轻量化。为此,启动装置除必须有直流电动机和附属装置外,还应有把电动机的动力传 递给发动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由转矩齿轮(飞轮上的齿环)和电动机轴上的小齿轮及行星减速机构组成。发动机启动时,小齿轮与转矩齿轮相啮合,电动机转动,通过减速机构将转矩扩大,再通过小齿轮驱动(2)启动机的分类启动机的种类很多,但电动机部分一般没有大的差别,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则差异较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