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解释与维修实例
- 格式:docx
- 大小:13.54 KB
- 文档页数:1
开机电路CMOS电路据主板的设计电路不同,主板的开机电路控制方式也不同,有的通过南桥直接控制,有的通过I/O芯片控制,也有的通过门电路控制。
不管开机电路控制方式如何,开机电路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即通过开机键实现电脑开机或关机。
24针电源接口开始工作后各针脚输出的电源情况如下:第1.2.12.13.针脚输出电压为橙3.3V;第4.6.21.22.23脚输出红5V电压;第9脚输出紫5V 待机电压(不论电脑是否开机子5V都有输出电压);第10脚12V电压;第14脚输出输出蓝-12V电压;第16脚输出绿5V电压(当电源待机工作时输出+5V电压,当开机是输出0V 电压);第20脚输出白-5V电压;第8脚输出+5V电压的PG信号由于复位电路,电源正常工作50ms—500ms后开始工作;其它各针脚接地。
1、南桥内部开机触发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为南桥提供主供电。
主供电为2.5V-3.3V,一般是ATX电源待机电压通电过滤稳压器1117或1084等转换后向南桥供电,或直接由CMOS电池供电。
2、为南桥提供32.768khz的时钟频率,南桥内部的内置振荡器,外边连接一个32.768khz的晶振,当得到ATX电源供电或CMOS电池供电后,向南桥提供时钟频率。
3、开机触发信号。
在按下电源开机按键后,有开机键直接或或通过非门电路发送给南桥一个触发信号。
4、CMOS电池当主板关机后为主板南桥提供待机3V电池电压。
不开机测电源开关的3.3V 或5V 是否正常测南桥旁边的晶振是否起振,起振电压为0.5—1.6V检查电源开关到南桥或I/O 芯片或门电路是否有低电平输出CMOS 跳线是否正确检查电源插座第14脚或第16脚到南桥或I/O 芯片的线路是否正确南桥或I/O 芯片故障,更换南桥或I/O 芯片检查电源插座第9脚到南桥供电线路(注意稳压器和二极管等),修复故障更换损坏元件检查电源插座第9脚到电源开关之间的线路(注意三极管和二极管),修复故障将跳线调回正确位置检测晶振旁边的滤波电容及晶振是否损坏检查电源开关到南桥或I/O 芯片或门电路之间的线路,修复故障更换损坏元器件(三极管和二极管等)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是开机电路检修流程开机电路检修思路流程主板不开机时主板的常见故障,造成开机故障的原因有;开机电路故障,和CPU 电路故障,一般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很小导致不开机。
第九节CMOS电路及其检修一:二:CMOS电路作用(1)给南桥提供供电和时钟是南桥在不开机的情况下就处于工作状态。
(2)给CMOS随机储存器供电,是CMOS保存所设置的BIOS信息(3)提供主板所需要的3.3VSB电压。
三:CMOS电路的组成(1)CMOS随机储存器RAM芯片,集成与南桥内部,用于保存对BIOS设置的信息,有电保存没电不保存。
(2)实时时钟电路:A:32.768B:实时时钟芯片(集成于南桥内部)用于给南桥提供时钟频率给电脑时间提供频率。
(3)CMOS供电线路:A:电池B:1117稳压器C:双二极管D:CMOS跳线用于给CMOS电路供电。
四:CMOS电路出问题引起的故障(1)CMOS不保存,对BIOS设置的信息保存断电后又恢复到出厂默认值。
(2)不加电个别会引起不复位,多有32.768晶振不起振引起。
五:检修(1)CMOS不保存:A:测CMOS电池是否有电。
B:查CMOS跳线是否跳反C:测双二极管是否损坏D:换电池座,看是否为电池座漏电或接触不良。
E:南桥坏(2)不加电1:测CMOS电池是否有电,跳线是否跳反。
2:测32.768是否起振,用示波器测则有波形为起振。
用万用表测两脚电压,在0.14-1.4V之间,两脚之间有压差。
如一下情况视为不起振:A:一脚有电压,一脚无电压,没波形。
B:两脚都有电压,但没波形。
C:两脚都没电压,查供电。
(3)32.768不起振的检修A:冲洗南桥B:换谐振电容C:换106电阻D:换晶振E:判断南桥是否空焊。
F:南桥坏。
CMOS电路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CMOS电池供电电路故障解决一例笔者的爱机配置为Duron 950 CPU、精英SiS730主板(板载显卡)、HYl28MB 内存等。
笔者是一名DIYer,素来喜欢超频使用。
一次超频使用后,开机无显示,超频黑屏的情况笔者司空见惯,照例是跳线清除CMOS记录后重新开机,进入BIOS中进行正确的设置,进入windows 98一切正常。
可是用过午饭后回到电脑前,开机,问题出现了!开机时出现BIOS校验失败的提示,按“F1”键可以进入系统,系统时间自动变为2001年5月31日了。
进入BIOS中可看到,所有的设置全为出厂时的初始设置。
好不容易重新设置好后,启动系统不再提示出错信息。
谁知第二天再开机又出现相同的故障。
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重新启动计算机时,BIOS信息能得到存储。
而关机以后再开机,便得重新设置BIOS。
虽然进入系统后操作正常,但是每当第一次使用机器时就先得设置BIOS,使用起来极为麻烦,并且有的应用软件因为系统时间发生了变化造成不能正常使用。
经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开机时CMOS存储器由开关电源(也就是主机电源)供电,关机后由CMOS电池供电电路供电。
我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为CMOS电池失效,换上一粒新电池,故障依旧。
幸好笔者具备一定的电子维修技术基础,经查主板CMOS电池供电电路,发现一贴片三极管损坏,但市面上没有这种贴片三极管销售。
考虑到CMOS供电电路为普通电路,对元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根据电路分析,此管为PNP型三极管,于是决定选用常见的9012普通三极管替换,由于贴片三极管体积很小,9012三极管不便于在原来的位置焊接,我将9012三极管固定在主板上,从三极管的三个引脚焊接三根导线,并焊接到贴片三极管原来的三个焊点上。
经过以上的处理,BIOS信息得以存储。
至此故障排除,此主板使用至今一切正常。
事后想想,这个故障出现在笔者超频失败清除CMOS 记录以后,由于跳线清除CMOS记录的操作对于笔者来说是轻车熟路,所以操作时马马虎虎地就在只关掉插座电源开关的情况下就给主板跳线清除CMOS存储记录,却不知这时开关关掉的只是交流电的零线,主机上仍通有微弱的电流,从而造成了三极管被击穿。
主板CMOS电路的原理和维修主板CMOS电路的原理和维修CMOS电路主要用来保存主板的CMOS设置信息以及为主板提供一个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
CMOS电路主要由南桥芯片、CMOS电池、实时时钟晶振、CMOS跳线等几部分组成。
实时时钟晶振用来为南桥芯片提供32.768kHz的时钟信号,实时时钟晶振和南桥以及谐振电容共同工作才会产生32.768kHz的时钟信号,实时时钟晶振如图1所示。
主板中的CMOS电路形式有很多种,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CMOS电路主要可分为下列三种: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电路、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电路和具有电池电压检测功能的CMOS电路。
在有些老式主板中,还采用一种没有经过二极管隔离的电路,由于这种电路目前很少应用,因此,就不再介绍其工作原理。
一.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如图2所示(以VIA 694主板CMOS电路为例)。
晶振X1是32.768kHz的实时时钟晶振,C7、C8是晶振的谐振电容,X1、C7、C8和南桥芯片内部的振荡器同时工作,产生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这个信号除了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时的时钟信号外,还是南桥芯片内部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电脑中的钟表功能即由此而得)时间的准确。
在ATX电源没有插上电源时,CMOS电池(锂电池)输出的3.0V 电压经过电阻R104、二极管D2加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由于南桥芯片在待机时的工作电流很小(只有几十微安),因此一块CMOS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连续使用好几年。
当ATX电源接上电源之后,ATX电源插座的9脚立即就会输出+5V的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经过三端稳压器Q9(AMSlll7-3.3)稳压后,输出+3.3V的待机电压。
+3.3V的待机电压除了为南桥芯片供电外,还经过二极管D1加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
电脑主板BIOSCOMS故障现象故障分析维修实例电脑在使用中时间久了就会遇到各种的电脑故障问题,总之都是硬件引起的故障问题,主板是引起电脑常发生故障的硬件之一。
主板故障中因为BIOS/COMS设置不当或者因为主板电池引起的coms故障而导致主板无法正常工作的比例占了不小。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主板BIOS/COMS的故障和解决。
硬盘安装设置CMOS设置在更换电池不久后便无法保存故障现象:一台奔腾4 2.4GHz电脑,搭配了华硕865PE芯片组的主板。
使用三年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最近开机后发现时钟无法保存,进入CMOS重新设置时间后,再次断电开机会,时钟仍然归零。
于是,认为主板的电池用尽,重新换电池后,使用不到一个月再次出现此故障。
故障原因:一般是由于主板电池电压不足造成处理办法:更换电池即可。
如果有的主板电池更换后,还不能解决问题,应该首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是否有问题,有时候因为将主板上的CMOS跳线错设为清除选项、或者设置成外接电池,也会使得CMOS数据无法保存。
但这起故障并没有发现跳线设置不对,一般情况下新更换的电池,至少可以用个一年半载的,但这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电池便耗尽了吗?于是判断是主板电路有问题。
一般情况下,如果更换电池后,时间不长又出现同样现象,那么很可能是主板漏电,通过认真检查主板上的二极管和电容,发现在CMOS芯片周围的一颗电池有明显烧过的痕迹,用电烙铁焊下后并用万用表检测,发现此电容已经损坏,重新更换一颗相同容量的电容后,故障解决。
CMOS设置在更换电池后仍然无法保存故障现象:一台使用三年多的台式兼容机,最近发现时钟无法保存,每次开机会自动归零,进入CMOS重新设置后,依然无法保证,于是认为主板上用于给CMOS供电的电池无电,更换新的电池后,设置依旧无法保存,断电后各种设置自动归零。
故障分析:电脑的基本设置,如时间等,无法保存。
每次开机后都自动归零。
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主板上的电池没有电了,这时只要更换电池即可解决。
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
主板CMOS电路是一种存储设备,用于记录并存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系统设置。
CMOS电路是指一种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制造的集成电路。
主板CMOS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计算机开机时,主板上的电源会供给电流给CMOS芯片,使其开始工作。
CMOS芯片中包含着一个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区域,称为CMOS RAM。
该RAM中包含着一系列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系统设置。
当计算机系统完成自检后,BIOS程序会读取CMOS RAM中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对系统进行初始化配置。
这些数据包含了系统硬件相关信息,例如CPU型号、内存大小、硬盘容量等。
此外,CMOS RAM 还包含了一些系统设置,例如系统时间、日期、启动顺序等。
在计算机系统运行期间,用户可以通过BIOS设置程序更改系统设置,这些更改将被存储在CMOS RAM中。
由于CMOS RA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所以即使计算机关闭或断电,这些设置也不会被丢失。
总之,主板CMOS电路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可以记录并保存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系统设置,确保系统始
终按照用户的要求运行。
主板CMOS电路详解2010-9-24 17:01|发布者: 碧海蛟龙|查看: 1302|评论: 25摘要: 主板CMOS电路组成CMOS电路主要由CMOS存储器,实时时钟电路【包括振荡器,晶振,谐振电容等】,跳线,南桥芯片,电池及供电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 CMOS 存储器CMOS存储器作用是存储系统日期.时间.主板上存储器的...主板CMOS电路组成CMOS电路主要由CMOS存储器,实时时钟电路【包括振荡器,晶振,谐振电容等】,跳线,南桥芯片,电池及供电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 CMOS存储器CMOS存储器作用是存储系统日期.时间.主板上存储器的容量。
硬盘类型和数目。
显卡的类型。
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设置的某些参数等重要信息,开机时由BIOS对系统自检初始化。
2. 实时时钟电路实时时钟电路的作用是产生32.768KHZ波形时钟信号。
负责向开机电路提供所需的时钟信号。
实时时钟电路主要包括振荡器(集成在南桥中).32.768HKZ的晶振.谐振电容等元件。
3.CMOS电池CMOS电池的主要作用主要是在主板断电后,向CMOS存储器和实时时钟电路提供供电,使CMOS存储器中的信息不会丢失,让CMOS电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可随时参与唤醒任务(开机)。
4.CMOS跳线CMOS跳线作用是切断CMOS电路的供电,清除CMOS存储器中的信息。
CMOS跳线有两针和三针两种。
5. 供电电路CMOS供电电路除电池供电外,还包括一个由三端稳压器组成的供电电路,在电脑接入电源后,由ATX电源紫5V待机电路经三端稳压器转换成3.3V待机电压给CMOS电路供电(三端稳压器一般常见的有:1117.1084.1085.1086.2222等).主板CMOS电路的作用主要用来保存CMOS存储器中的信息,在主板断电后由一块钮扣电池供电使CMOS电路正常工作,保证CMOS存储器中的信息不会丢失,不间断的得到供电后,由南桥给实时时钟电路提供工作电压,让实时时钟电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可随时参与唤醒任务。
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解释与维修实例5.1主板CMOS电路原理分析:5.1.1主板CMOS电路的构成:主板的CMOS电路由CMOS电池、CMOS随机存储器、CMOS跳线和实时时钟电路构成。
5.1.2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当主板断电时,主板CMOS电池给CMOS电路提供持续的供电,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一个1K电阻、一个二极管分两路:一路到CMOS跳线,1、2脚插上跳线帽给CMOS随机存储器和实时时钟电路供电,使实时晶振产生32.768KHZ的晶振;另一路给南桥的开机触发模块一个待机电压。
当插上电源时,CMOS电池不工作。
SB5V经过个电阻,到一个1117稳压器二脚输出3.3V,再经过二极管输出两路,分别给南桥开面触发模块一个待机电压和CMOS跳线一个电压。
5.2主板CMOS电路重要测试点及跑电路方法5.2.1主板CMOD电路重要测试点概述:CMOS重要测试点有:CMOS跳线、CMOS电池、1117稳压器、时实晶振。
5.2.2主板CMOS电路跑电路方法:CMOS电路跑电路方法:先从CMOS电池正极到CMOS跳线;然后从电源紫色5V往CMOS 跳线跑(一般经过稳压器具1117、小电阻、三极管)。
5.3主板CMOS电路实践维修方法5.3.1主板CMOS电路检修流程:分两种情况:(1)当断开电源时装上电池,测CMOS电池有没有2.2V以上的电压,没有查CMOS 电池正极到跳线之间的元件是否有损坏,更换之间的损坏元件,则电路恢复正常。
(2)插上ATX电源,测CMOS跳线上有无2.2V以上的电压,无查ATXSB5V到CMOS 跳线之间的元件,更换损坏元件,则电路恢复正常。
5.3.2主板CMOS电路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故障现象:(1)不开机解决方法:①查跳线是否跳错或跳线帽有无氧化,来回插拔几下放电;②查电池有无2.2V供电,如果有2.2V给CMOS电池放电(放电时必须断开STX电源;③CMOS电池到跳线之间的元件有损坏也会不开机;④更换实时晶振及和谐电容。
主板CMOS供电电路分析CMOS报错在使用过几年的主板中是一较常见的故障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只针对CMOS供电电路引起的一些故障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一些实验数据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大家参考。
一, CMOS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 供电电路特点CMOS电路存储信息需要一持续稳定的电源供电,目前使用ATX电源供电的主板其电路原理大同小异,如图1当机器与交流220V市电接通时,ATX电源通过3.3VSB(STAND BY供电电压无论计算机开机或关机,只要与交流220V市电接通,电源将一直向主板供电) 由R410-稳压管D2-R62向管脚M1供电,此时稳压管D1负极电压高于正极电压,故D1处于截止状态,主板电池无法向管脚M1供电,当3.3VSB无输出时, 稳压管D1处于导通状态, D2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由主板电池向管脚M1供电,由此可见,当3.3VSB存在时,主板电池处于不工作状态,与使用AT电源的主板相比,这种供电方式,大大延长了主板电池的使用寿命。
2,CMOS信息清除电路通过跳线将JCC 2-3短路,使M1强制变为低电平,达到清除CMOS 的作用。
3,电池电压监测当电池使用一端时间后,电池电压开始下降,这时电压检测电路通过检测R50 1K 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与设计值的电压值比较并做出判断报警。
二,CMOS供电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1,供电电压的最低极限值是多少?CMOS供电电路由3.3VSB电源供电时,M1管脚电压可稳定在3.2V,但使用电池供电时,由于电池的电压随使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变化,这样就存在一个电池的最低极限值问题,我们通过实验,对几款不同主板的供电电压极限值进行了测图1 QDI 810E/W6 CMOS供电部分电路原理图二,CMOS供电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试, 测试结果如下表:通过测试可以看出,维持CMOS电路工作的电流非常小,通常在10uA左右,这也就是为什麽电池拿掉几个小时以后,COMS仍不能被请除的原因,回路中电容的残留电量就足以将设置保持数小时。
coms的工作原理
COMS(Chip-on-Module System)是一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它将芯片在一块小型的基板上直接封装。
COMS的工作原理
是将芯片与基板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进行连接,并且通过焊接、覆盖以及封装等过程来保护芯片并提供电气连接。
首先,COMS工艺需要选取适当的基板材料,并在基板上设
计出符合芯片互连需求的电路图。
接着,将芯片放置在基板上,并使用微焊工艺将芯片的金属引脚与基板上的金属焊盘相连。
这个过程需要高精度的自动或半自动设备来完成。
完成芯片与基板的连接后,需要进行覆盖层的制作。
覆盖层有助于提高芯片的保护性能,防止芯片受到物理损伤,并提供绝缘和防潮作用。
覆盖层通常由环氧树脂或硅胶等材料制成,通过浸涂或喷涂等方式施加在芯片和基板上。
最后,通过封装技术将整个芯片封装在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封装过程通常包括填充安全环境材料(例如环氧树脂)、焊接引脚和插头、封装测试等步骤。
COMS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上步骤的组合,通过将芯片与基板
直接连接,实现了高密度集成、高速信号传输和较小的尺寸等优势。
与传统的封装方式相比,COMS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热
性能、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电路噪声,同时也方便了整个封装过程的自动化。
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下面我们通过CMOS集成电路中的一个最基本电路-反相器(其他复杂的CMOS集成电路大多是由反相器单元组合而成)入手,分析一下它的工作过程。
利用一个P沟道MOS管和一个N沟道MOS管互补连接就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反相器单元电路如附图所示。
图中VDD为正电源端,VSS为负电源端。
电路设计采用正逻辑方法,即逻辑“1”为高电平,逻辑“0”为低电平。
附图中,当输入电压VI为底电平“0”(VSS)时,N沟道MOS管的栅-源电压VGSN=0V(源极和衬底一起接VSS),由于是增强型管,所以管子截止,而P沟道MOS管的栅-源电压VGSN=VSS —VDD。
若| VSS—VDD |>| VTP|(MOS管开启电压),则P沟道MOS管导通,所以输出电压V0为高电平“1”(VDD),实现了输入和输出的反相功能。
当输入电压VI为底电平“1”(VDD)时,VGSN=(VDD—VSS)。
若(VDD—VSS)> VGSN ,则N沟道MOS管导通,此时VGSN=0V, P沟道MOS管截止,所以输出电压V0为低电平“0”(VSS),与VI互为反相关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输入信号为“0”或“1”的稳定状态时,电路中的两个MOS管总有一个处于截止状态,使得VDD和VSS之间无低阻抗直流通路,因此静态功耗极小。
这便是CMOS 集成电路最主要的特点。
cmos电路的工作原理小伙伴,今天咱们来唠唠CMOS电路这个超有趣的东西。
CMOS呢,就是互补金属 - 氧化物 - 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 Oxide - Semiconductor)的缩写。
你可以把CMOS电路想象成一个超级有默契的小团队,这里面的成员配合得那叫一个天衣无缝。
CMOS电路主要由PMOS(P - type Metal - Oxide - Semiconductor)和NMOS(N - type Metal - Oxide - Semiconductor)晶体管组成。
这PMOS和NMOS就像一对性格互补的好伙伴。
先来说说PMOS晶体管吧。
PMOS就像是一个很温和的大哥哥。
当它工作的时候呢,你给它一个合适的电压信号,就好像跟它说“大哥哥,该干活啦”。
这个电压信号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PMOS让电流通过的大门。
在正常情况下,PMOS在低电平输入的时候,就像大哥哥得到了某种暗示,会很听话地让电流从源极流向漏极。
这就好比大哥哥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把东西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再看看NMOS晶体管。
NMOS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弟弟。
它和PMOS可是完全相反的性格哦。
NMOS在高电平输入的时候,就像小弟弟被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欢快地让电流从漏极流向源极。
它特别活跃,只要接收到正确的信号,就会迅速行动起来。
那这两个家伙在CMOS电路里是怎么合作的呢?比如说在一个简单的CMOS反相器电路里。
当输入是高电平的时候,就像给小弟弟(NMOS)加油打气,小弟弟开始工作,而大哥哥(PMOS)呢,就休息去了。
因为这个时候小弟弟能够很好地把电路导通,输出就变成了低电平。
反过来,当输入是低电平的时候,大哥哥就挺身而出,小弟弟休息,这样输出就变成了高电平。
这就像他们两个商量好了一样,一个休息的时候另一个就干活,永远不会乱套。
CMOS电路还有很多厉害的地方呢。
它的功耗特别低,就像一个很会过日子的小家庭,不会浪费一点电。
cmos模拟电路基本电路详解CMOS模拟电路是一种基于CMOS技术的电路设计方法,它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CMOS模拟电路的基本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CMOS模拟电路的基本电路结构CMOS模拟电路由三个基本单元构成:输入电路、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
输入电路负责将外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放大电路将数字信号放大为模拟信号,输出电路将模拟信号输出到外部。
1. 输入电路输入电路通常由输入电阻、差动对和电流镜组成。
输入电阻用于接收外部模拟信号,差动对将输入信号进行差分放大,电流镜则用来提供差分对的偏置电流。
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CMOS模拟电路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
放大电路通常由差动放大器和级联的共源极放大器组成。
差动放大器将输入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共源极放大器对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
3. 输出电路输出电路负责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输出到外部。
输出电路通常由输出级和负载电阻组成。
输出级将放大后的信号进行电压变换,负载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大小。
二、CMOS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CMOS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MOS管的导通和截止特性来实现不同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1. 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差动放大器是CMOS模拟电路的核心,它通过差分放大器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当输入信号到达差动对时,MOS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将决定输出信号的大小。
当输入信号的电压高于某个阈值时,一个MOS管导通,另一个截止,输出信号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的电压低于阈值时,两个MOS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相反,输出信号为低电平。
通过这种方式,差动放大器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
2. 共源极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共源极放大器是放大电路的第二级,它对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
共源极放大器利用MOS管的电流放大特性,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电流大小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当输入信号的电压高于阈值时,MOS管导通,电流增大,输出信号放大;当输入信号的电压低于阈值时,MOS管截止,电流减小,输出信号减小。
cmos电路工作原理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CMOS电路的工作原理,这可超级有趣呢!CMOS,全称互补金属 - 氧化物 - 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 Oxide - Semiconductor)。
想象一下,CMOS电路就像是一个超级有默契的小团队,里面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种任务。
那咱们先从CMOS电路里的基本元件说起吧。
这里面有两种超重要的晶体管,一个是PMOS管,另一个是NMOS管。
PMOS就像是一个有点慢性子但很稳当的小伙伴,而NMOS呢,就像是个急性子、活力满满的家伙。
当我们在CMOS电路里想要完成一个逻辑功能的时候,这俩小家伙就开始表演啦。
比如说我们要实现一个简单的“与非”门功能。
在这个小电路里,PMOS和NMOS管就像是在玩一场巧妙的游戏。
对于PMOS管来说,它的工作方式有点特别哦。
当输入信号是低电平的时候,这个慢性子的PMOS管就像是得到了指令,它会很顺畅地让电流通过,就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欢迎电流这个小客人进来。
可是呢,当输入信号变成高电平的时候,PMOS管就把大门关上啦,不让电流通过了。
再看看NMOS管,这个急性子可不一样。
当输入信号是高电平的时候,NMOS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马上让电流通过,那速度可快啦。
而一旦输入信号变成低电平,它就把路给堵得死死的,电流就只能在外面干着急啦。
在这个“与非”门的CMOS电路里,这俩管子的组合就特别巧妙。
当两个输入信号都为高电平时,NMOS管都导通,PMOS管都截止,这样输出就是低电平啦,就像是两个急性子一起把路给打通了,而慢性子们都不管事了,所以电流只能按照这个低电平的结果走。
而当只要有一个输入是低电平的时候,对应的NMOS管就不导通了,PMOS管导通,这就使得输出为高电平,就好像是慢性子PMOS管站出来说“我来搞定”,然后就把高电平这个结果呈现出来了。
CMOS电路还有一个超级棒的优点呢,那就是功耗特别低。
为啥呢?因为在静态的时候,也就是电路稳定的时候,要么PMOS管导通,要么NMOS管导通,很少会出现两个管子同时导通让电流乱串的情况,这样就不会有很多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啦。
7章
测。
将接地夹接地,探头搭在晶体引脚上,如图7-61所示。
正常情况下,可检测到晶振信号波形。
若信号波形不正常,说明晶体已损坏,需要用同规格的晶体进行更换。
图7-61 检测实时时钟晶振信号波形
③ 在断电情况下,也可以对晶体的好坏进行检测。
将万用表调至欧姆挡,红、黑表笔搭在实时晶体的两端,如图7-62所示。
正常情况下,实时晶体的阻值应为无穷大。
图7-62 检测实时晶体的阻值
7.3.2 计算机主板BIOS 一台采用Iwill P4E 检测发现ATX 电源的输出电压正常,代码“14”,说明BIOS (1)电路结构
图7-63所示为Iwill P4E SST49LF002A ,其供电电压为3.3V ,其脚为时钟信号输入端,②脚为复位信号输入端,、、、、脚分别与I/O 接口芯片和南桥芯片相连。
当计算机接通电源后,主板的复位电路产生一个复位信号,送入到芯片中,系统运行BIOS 内部的启动程序。
POST 自检后,芯片会根据启动顺序,读入操作系统引导
图7-63 Iwill P4E 型主板BIOS 电路 (
2)检修方法 首先,使用万用表检测BIOS 芯片(U30)的①、、
、
脚供电电压是否正常,如图7`所示。
经检测,可以检测到3.3V 的供电电压。
图7-64 检测BIOS 芯片的供电电压。
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解释与维修实例
5.1主板CMOS电路原理分析:
5.1.1主板CMOS电路的构成:
主板的CMOS电路由CMOS电池、CMOS随机存储器、CMOS跳线和实时时钟电路构成。
5.1.2主板CMOS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当主板断电时,主板CMOS电池给CMOS电路提供持续的供电,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一个1K电阻、一个二极管分两路:一路到CMOS跳线,1、2脚插上跳线帽给CMOS随机存储器和实时时钟电路供电,使实时晶振产生32.768KHZ的晶振;另一路给南桥的开机触发模块一个待机电压。
当插上电源时,CMOS电池不工作。
SB5V经过个电阻,到一个1117稳压器二脚输出3.3V,再经过二极管输出两路,分别给南桥开面触发模块一个待机电压和CMOS跳线一个电压。
5.2主板CMOS电路重要测试点及跑电路方法
5.2.1主板CMOD电路重要测试点概述:
CMOS重要测试点有:CMOS跳线、CMOS电池、1117稳压器、时实晶振。
5.2.2主板CMOS电路跑电路方法:
CMOS电路跑电路方法:先从CMOS电池正极到CMOS跳线;然后从电源紫色5V往CMOS 跳线跑(一般经过稳压器具1117、小电阻、三极管)。
5.3主板CMOS电路实践维修方法
5.3.1主板CMOS电路检修流程:
分两种情况:
(1)当断开电源时装上电池,测CMOS电池有没有2.2V以上的电压,没有查CMOS 电池正极到跳线之间的元件是否有损坏,更换之间的损坏元件,则电路恢复
正常。
(2)插上ATX电源,测CMOS跳线上有无2.2V以上的电压,无查ATXSB5V到CMOS 跳线之间的元件,更换损坏元件,则电路恢复正常。
5.3.2主板CMOS电路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
故障现象:
(1)不开机解决方法:
①查跳线是否跳错或跳线帽有无氧化,来回插拔几下放电;②查电池有无2.2V
供电,如果有2.2V给CMOS电池放电(放电时必须断开STX电源;③CMOS电
池到跳线之间的元件有损坏也会不开机;④更换实时晶振及和谐电容。
(2)一插电就开机解决方法:
查CMOS跳线有无跳错及电池放电。
(3)开机不显解决方法:
更换CMOS电池或CMOS跳线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