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真胃疾病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12
兽医临阵真胃的检查要点一、真胃蠕动情况观察真胃的蠕动情况,正常情况下真胃蠕动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强度。
如果蠕动频繁、减弱或消失,可能表明真胃存在异常。
二、真胃色泽真胃色泽是判断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真胃的颜色应该是红润或粉红色,如果颜色出现异常,如暗红、紫红或灰白色,可能表明真胃存在炎症、溃疡或其他病变。
三、真胃质地真胃的质地也应该进行检查。
正常真胃应该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如果质地变软、变硬或失去弹性,可能表明真胃存在炎症、增生或其他病变。
四、真胃内容物观察真胃的内容物也是检查的重要环节。
正常情况下,真胃内容物应该是半流动状态,如果内容物过多、过少或呈现不正常的稠度、颜色,可能表明真胃存在消化功能异常或炎症。
五、真胃血管状态真胃血管的状态对于判断真胃健康状况也有重要意义。
观察真胃血管的充盈程度、色泽、有无出血等,如果出现异常,可能表明真胃存在炎症、溃疡或其他病变。
六、真胃周围组织情况检查真胃周围组织的状况也是必要的。
检查周围组织有无肿胀、压痛、炎症等表现,这些表现可能表明真胃存在病变或与其他组织发生粘连。
七、真胃位置变化真胃的正常位置对于判断其健康状况也很重要。
如果发现真胃位置发生变化,如上移或下移,可能表明真胃存在病变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八、真胃伴随症状除了对真胃本身进行检查外,还需要关注与其相关的伴随症状。
例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可能与真胃病变有关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九、真胃蠕动音通过听取真胃蠕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对真胃健康状况进行初步判断。
正常情况下,真胃蠕动音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强度,如果出现异常的音调或强度变化,可能表明真胃存在异常。
以上是对兽医临阵时真胃检查要点的简要介绍,这些要点可以帮助兽医全面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科普中医看胃病是如何辨证的在当前阶段,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胃部不适的情况时有出现。
十人九胃的说法就足以说明在当前胃病的普遍性。
胃病会造成胃酸、胃痛、腹胀、嗳气,这些都属于胃部的常见问题。
因为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繁忙的工作让日常好好坐下来吃顿饭都成为一种奢望,尤其是快递送餐人员,生活更为不易,别人在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在跑来跑去。
渐渐的胃病就找上门来,并且越来越严重,在对胃病治疗过程中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胃病好像有了好转,但一旦停药或者是恢复了不正常的饮食,胃病立刻找上门来。
胃病反反复复,给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带来极大影响。
胃病当前在中国属于高发病,发病人群年龄不限,突发的胃病让人们吃什么都不香。
西医对于胃病的治疗没有有效的方式,主要借助药物缓解或者是手术。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诊疗方法,更讲究整体辨证施治。
中医不仅对胃病进行治疗,还关注整体的调养,能够让胃部疾病得到有力的缓解,今天我们就跟着文章来认识一下中医对于胃病是如何辨证施治的吧!中医辨证治疗胃病1.认知黄帝内经中的相关理论已经奠定中医胃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胃病的发生发展和饮食情绪、七情六欲、劳逸不均都有密切关系,如果饮食不当和不洁,都会直接的损伤脾胃气机,让脾胃瘀滞而出现胃病的情况,情绪过于波动也会导致肝郁气阻,由此出现肠胃疾病,外感寒邪也会让脾胃功能受阻,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展开针对性的分析。
在胃病认知中,中医认为脾胃运转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体是不会有病的,但一旦运转失常,胃气无法化水谷,精气化生无源,不能遍布全身,胃气不降则污浊,痰湿浊气会对肠道造成淤堵,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肝和脾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肝气横逆之后,影响脾胃运转,将会导致反流性胃炎中的口苦和呕吐等情况。
虽然胃病主因在脾胃,但是和肝胆也有一些关系。
在治疗的时候,中医讲究辩证统一,中医在治疗胃病时,它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中医治疗胃病时,借助辨证施治的效果,对于久治不愈的胃病能够达到突出的疗效。
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奶牛真胃变位,又称为奶牛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以下是关于奶牛真胃变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原因:1. 饲养管理不良:如饲喂时间不固定、喂养过多的浓缩饲料、饲喂不合理的饲料配方等,会导致奶牛的消化功能异常,增加真胃变位的风险。
2. 过度运动:过度运动会使奶牛胃内的食物向前或向后移动,增加胃变位的风险。
特别是大型奶牛在运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真胃变位。
3. 饮水不足:奶牛饮水不足会导致胃内粘液分泌减少,胃内产生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增加真胃变位的风险。
4. 环境压力:奶牛在受到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奶牛的消化功能异常,引发真胃变位。
5. 其他疾病:奶牛患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也会增加发生真胃变位的风险。
二、防治措施:1. 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奶牛,定时定量喂养,并保证饲料配方的合理性。
尽量减少饲喂垃圾食品或过多的浓缩饲料。
定期对奶牛进行运动锻炼,但切勿过度运动。
保持奶牛的环境稳定,避免环境压力对奶牛的影响。
2. 增加饮水量:保证奶牛饮水量充足,每天饮水量应在20-30升之间。
可以通过增加水源的数量和种类,如设置多个饮水设备,并提供清洁的饮水,来促进奶牛的饮水量。
合理安排奶牛的饮水时间,避免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饮水。
3. 定期检查: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观察奶牛的排便情况、食欲情况和体重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疫苗接种:及时为奶牛接种疫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5. 快速处理:如果发现奶牛出现真胃变位的症状,应尽快采取处理措施。
如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修复,恢复奶牛胃部的正常状态。
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饲养管理、增加饮水量、定期检查、疫苗接种和快速处理。
通过全面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率,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真胃变位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今年3-4月份我与许经理一起到荷兰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和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在这次培训过程中,荷兰一位兽医专家给我们讲解了真胃变位这个疾病,我们又结合中国一些资料,并结合我们牛场的一些经验,把这个疾病的一些情况介绍如下: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常见原因。
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发病高峰在泌乳期的前6周,但也可散发于泌乳或怀孕期的任何阶段,犊牛和公畜也可发病。
一些研究表明性成熟牛的发病率仍高于初产青牛母牛。
一、真胃变位的病因学真胃变位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现代奶牛日粮中含高水平的酸性成分(如玉米青贮、低水分青贮)和易发酵成分(如高湿度玉米),导致过多地产生挥发性脂肪酸。
2、一些代谢性或感染性疾病和消化不良会引起胃肠停滞。
3、现代奶牛育种一直选育后驱碛大的品种,腹腔变大增加了真胃的活动性。
所以有些品种的牛或奶牛的真胃变位的发病率较高。
胚胎移植技术的普及更增加了发生真胃变位的机会。
二、临床症状患真胃变位的奶牛表现为厌食高能量的饲料,产奶量下降30%-50%,检查见病畜精神沉郁,轻度脱水,体温、脉搏和呼吸正常,瘤胃收缩力中等,从尾侧观察发现真胃移位一侧肋弓突起。
从左侧观察肋弓突起更为明显,因为此时瘤胃已被变位的真胃推向右侧,在左侧肷窝已触摸不到瘤胃。
听诊时叩击左侧(左方变位)或右侧(右方变位)肋弓下部发出高亢的鼓音。
叩击区位于结节与肘结节的连线上,但面积大小不等,向前延伸到第9肋,常可达第8佃。
冲击触诊时呼诊在肋弓下有充满液体的真胃内部的溅水音。
有时真胃变位常伴有一些其它并发症疾病,如酮病、子宫炎、乳房炎、肾盂肾炎、低血钙等其它病症。
三、真胃变位的治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口服轻泻剂、促反刍剂、抗酸药或拟胆碱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加速胃肠道排空。
存在低血钙者可皮下或静肪注射钙制剂。
可投服氯化钾明胶胶(30-120g,每日2次)。
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的真胃(皱胃)炎临床诊疗技术皱胃炎是反刍兽的一种多发病。
本病不仅可并发于与肠道有关的疾病,而且也可单独发生。
常见于犊牛和成年牛,衰老体弱的牛更易发生。
(一)病因病因主要由饲料粗硬、处理不当、腐败发霉、品质不良等引起。
肉牛长期饲喂糟粕,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
饲喂不定时,饥饱不均,更换饲料;或因长途运输、紧张恐惧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皱胃炎的发生。
青贮玉米秸秆铡得过长,未充分咀嚼的玉米秆随反刍食团进入皱胃。
(二)症状和诊断皱胃炎呈现消化不良,伴有呕吐现象。
急性者,精神不佳,呆立无神,当胃壁穿孔会继发弥漫性腹膜炎,病畜痛苦,拱背、头颈伸展,喜卧地,站立时则后肢向前方收缩,食欲废绝,空嚼磨牙,瘤胃顽固性间歇臌气。
触及皱胃区疼痛明显。
肠音缓慢或废绝,粪便秘结,呈球状并附有黏液。
体温无变化,至末期病情急剧恶化,伴有肠炎,循环虚脱,昏迷卧地。
慢性者,表现长期消化不良,异嗜,口色苍白或黄染,舌有白苔,口腔甘臭,瘤胃收缩无力,肠道蠕动弛缓,粪球干小,后期贫血、腹泻、虚弱或昏迷。
(三)治疗应清理胃肠,消炎止痛,对症治疗。
急性病例可先饿1~2d,用植物油500~1000mL;或用人工盐300~500g(配成6号溶液),灌服清理胃肠;用安溴注射液100~150mL,静脉注射,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保护抑制作用。
为了提高效果,可用70%酒精50mL,进行瓣胃注射,每日1次,连用3~4d;亦可用氧化酶合剂(氧化酶60g、重质碳酸镁60g、颠茄酊60mL,加水1000mL,混合均匀)100mL,灌服、每日1次,连用3日。
犊牛可用链霉素2g、酵母片50片、普鲁卡因粉2g,加水适量,1次灌服,连用3~5d。
对严重病例,可用5号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20号安钠咖溶液10~20mL、40%乌洛托品溶液40mL,混匀1次静脉注射。
病情好转,可应用复方龙胆酊80mL,豆蔻酊50mL、酵母片100片,灌服;健胃助消化,亦可用保和丸加减:焦三仙200g、莱菔子50g、鸡内金30g、延胡索30g、大黄50g、川楝子50g、厚朴40g、焦槟榔20g、青皮60g,水煎灌服。
牛真胃疾病的诊治摘要:牛的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真胃),其中真胃可分泌消化酶,具有消化功能,真胃常见的疾病包括真胃阻塞、真胃炎、真胃变位及真胃溃疡等,本文就真胃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进行介绍。
关键词:牛;真胃;疾病目录前言1 病因2 症状2.1真胃阻塞2.2真胃炎2.3真胃溃疡2.4真胃变位3 治疗参考文献前言牛真胃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病,它主要影响牛的胃部。
牛真胃疾病是由于长期饲喂高纤维食物导致的,在牛群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牛真胃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活动受限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牛真胃疾病可能导致牛死亡。
为了防止牛真胃疾病的发生,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适当调整饲料配比,避免过多的高纤维食物,保持牛群健康等。
对于已经患有牛真胃疾病的牛,应该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和抗酸药物,调整饲料配比和饲喂方式,避免过多的高纤维食物。
总之,牛真胃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牛病,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来防止它的发生和扩大,提高牛的生产效率。
1 病因引起真胃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饲料、饲养或管理不当,如饲料中缺乏青绿饲料,饲喂过多不易消化的秸秆类饲料等;长期大量饲喂麸糠,粉渣类饲料,棉籽壳;饲料夹杂过多的泥沙,日粮中高蛋白含量过多;幽门被误食的破布、塑料袋、绳索等堵塞。
如进一步发展可引起真胃炎。
饲喂霉败、含某些化学物质或有毒植物的饲料也可引起真胃炎,如持续发展,可引发真胃溃疡。
各种应激和变态反应性因素如拥挤、长途运输、高温、中毒、感染、创伤和疼痛等也与真胃溃疡的发生有关。
真胃变位的主要原因有真胃弛缓和真胃机械性转移两种。
真胃弛缓除饲养管理不当外,还与胃酸过多而导致的神经末梢损伤、生产瘫痪、酮病等代谢紊乱有关。
真胃弛缓可造成真胃扩张和充气,容易受压而被迫游走。
机械性因素可见于分娩、起卧、翻滚等腹内压急剧变化的情况,其中分娩是最常见的因素。
2 症状2.1真胃阻塞病初呈前胃弛缓症状,食欲、反刍减退或消失。
母牛真胃炎的病因、临床症状母牛真胃炎的治疗方法-养牛技术母牛真胃炎是母牛临床胃肠疾病较为多发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通常在每年的春秋两个季节容易发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影响机体健康、体质情况,往往导致体质逐渐消瘦,甚至发生脱水、瘫痪,最终发生死亡。
如果病牛及时进行治疗,可使其缓慢恢复,即越早发现,尽快采取治疗,能够有效治愈,长期不能治愈。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牛真胃炎的病因、临床症状母牛真胃炎的治疗方法。
1、病因分析母牛长时间采取舍饲或者牛舍面积过小,运动不足,导致机体消化功能降低,体质变差,抗病力减弱。
母牛饲喂过多精料,而饲喂过少粗饲料,导致其在产后恢复期或者泌乳高峰期会采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导致瘤胃酸中毒,使瘤胃内酸度、渗透压提高,促使内容物进入真胃,对真胃黏膜造成压迫和慢性刺激,发生炎症,从而出现溃疡或者糜烂。
母牛饲喂发霉变质或者残留大量农药的饲草料,会导致机体发生慢性中毒或者使胃黏膜发生物理性、化学性或者生物性损伤,从而引发炎症。
牛场有时为减少饲养成本,会给牛群长时间饲喂一种饲草,尤其是饲喂劣质干草,如质地粗硬的玉米秸秆等,会造成真胃菌群紊乱,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或者机械性损伤胃黏膜,容易感染病原菌而发生炎症,且往往会由于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导致胃黏膜的修复功能和保护能力减弱,使其无法有效的抵抗侵害,从而容易发生炎症。
母牛饲养管理不当,入产后过快增加喂量,饲喂过多,饲草切割过短,精料加工过细,饲草料贮存不当,腐败发霉后依旧饲喂,以上原因都会造成机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前胃内微生物紊乱,从而影响消化机能,长时间之后就会使真胃黏膜发炎、坏死,甚至发生脱落。
2、临床症状母牛通常是在分娩后的1-5周内容易出现发病,之后较少发生。
发病初期,病牛食欲不振,减少采食,接着停止采食,同时停止反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体重快速消瘦,鼻镜有汗,有时出现流涎,结膜发绀,耳尖冰凉,体温、呼吸基本正常,但心率减慢,通常只有42- 58次/min。
牛几种真胃疾病的病因及诊治
秦尚生
【期刊名称】《养殖技术顾问》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1变位rn真胃变位(DA)分为左方变位(LDA)和右方变位(RDA)。
DA发病高峰在泌乳期的前6星期,但可散发于泌乳或怀孕期的任何阶段,犊牛和公
畜亦有发病。
DA可能与日粮中酸性成分和易发酵成分较多,导致挥发性脂肪酸产生过多;某些代谢病或感染性疾病会引起胃肠停滞,诱发或促进DA发生;
【总页数】1页(P148-148)
【作者】秦尚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海林农场圣澳合作牛场,1571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
【相关文献】
1.牛的几种产科疾病的诊治探究实践 [J], 艾尔肯·吾热扎洪
2.牛的几种产科疾病的诊治探究实践 [J], 艾尔肯·吾热扎洪
3.牛的几种产科疾病的诊治探究实践 [J], 赵一楠
4.牛几种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与治疗 [J], 强六六
5.牛常见真胃疾病的分析和诊治 [J], 梁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