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麦哨》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8.3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麦哨》,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问:你们知道麦哨是什么吗?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4.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作者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情景。
(3)学习课文第三段,感受作者对麦哨的喜爱。
5.感悟课文(1)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课堂小结(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童年玩耍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例如:Teacher:“同学们,请你们注意,在朗读到‘麦哨声在田野里飘荡’这句时,可以用轻快、悠扬的语调,想象一下麦哨的声音是如何在风中飘扬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麦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4、学习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抓住色彩描写的写法,进行仿写练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文插图和课文重点语句段落)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课文1.出示课文插图:看,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这是美丽的乡村,田园上,远处的麦子黄了,近处的绿草地上,几个孩子在快乐的玩耍着。
)2.欣赏到如此美丽的乡村美景,你想了乡村孩子的生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乡村孩子的生活,去倾听他们那一声声欢快柔美的麦哨吧!(这节课我们学习24,《麦哨》板书课题)3、看课题,什么是麦哨?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麦哨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以麦哨为题?课文写的是怎样的麦哨声呢?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与麦哨有关吗……)4、好,我们带者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听田园欢歌。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好自然段。
2、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吗?把你学会的生字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吧。
3、学生交流后汇报出示本课生词课件:看看认识他们吗?(学生自由汇报对生字的成语的积累,发现的多音字,读!另外还有几个难把握的字音的词;全文共8个自然段)4、检查读文情况,了解文章的结构。
下面老师请几名同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思考:课文几次写到“麦哨”?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5、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边读边画出描写麦哨声音的词语。
6.读了课文,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麦哨声吹出来?(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长,我们男女生合作着吹一吹,这哨声应和着,忽高忽低)7.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四年级语文《麦哨》教学设计2篇四年级语文《麦哨》教学设计2篇四年级语文《麦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麦哨实物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介绍作用1.板书课题,质疑。
2.解释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麦哨》,麦就是--(麦子),哨呢--(口哨),3.介绍作用:用麦秸做的哨子。
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生读湖畔肚兜嫩荚麦穗儿麦芒擎起包裹嚼嚼吮吮直沁肺腑撩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茅茅针麦秆似的结出黑白相间乐谱剥开和着多音字:和、应、结、剥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三、品读课文,初步感悟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2.组内交流。
(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3.师: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4.学习写法:师: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
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小结: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就像一曲合奏曲。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过渡: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
四年级下册《麦哨》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麦哨》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麦田里吹麦哨的故事。
故事通过小男孩的视角,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乐趣,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2.2 生词和短语:麦哨、农村、艰辛、乐趣、传递、积极向上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能力。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5.2 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5.3 第三课时: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分析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四年级《麦哨》教学设计(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四年级《麦哨》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麦哨》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四年级《麦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麦哨实物。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介绍作用1、板书课题,质疑。
2、解释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麦哨》,麦就是——(麦子),哨呢——(口哨)。
3、介绍作用:用麦秸做的哨子。
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出示词语,生读湖畔肚兜嫩荚麦穗儿麦芒擎起包裹嚼嚼吮吮直沁肺腑撩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茅茅针麦秆似的结出黑白相间乐谱剥开和着多音字:和、应、结、剥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三、品读课文,初步感悟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2、组内交流。
(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3、师: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4、学习写法:师: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
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小结: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麦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麦哨》。
课文描绘了农村儿童在麦田里吹麦哨、尽情玩耍的愉快场面,表现了孩子们童真、快乐的天性,以及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农村儿童在麦田里吹麦哨、尽情玩耍的场景,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含义。
难点:体会作者情感,想象农村儿童在麦田里吹麦哨、尽情玩耍的快乐场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播放农村儿童在麦田里吹麦哨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快乐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其含义。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补充。
4.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变化和停顿。
5.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描绘的场景,想象农村儿童在麦田里吹麦哨、尽情玩耍的快乐场面。
6.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分享彼此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课题:麦哨内容:农村儿童吹麦哨快乐场面作者怀念童年生字词:麦哨、尽情、童年等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农村儿童在麦田里吹麦哨、尽情玩耍的场景。
3. 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的快乐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含义。
在朗读指导环节,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麦哨》精品教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麦哨》这篇课文,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3. 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麦哨》的作者、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讲解。
3. 细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中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体会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4. 品读课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品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实践拓展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或绘画,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家长协助学生进行阅读检查,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年级下册《麦哨》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分段朗读课文,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3. 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再现或创新性写作。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生字词掌握情况、创新性写作水平等。
3. 综合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认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生字词卡片。
3. 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麦哨》,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麦哨》是一篇略读课文,且排在单元篇目的最后。
文章主要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
这一是篇文质优美的课文。
文中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许多语句都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
文章还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了解这种手法的运用,并学习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细品田园之美,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是对于麦哨和课文中描绘的孩子们在田间嬉闹的场景,不用说城市里的孩子,就连现在乡下的孩子也无法体会到这种“欢快、柔美”。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和内容的特点,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能力,我给这篇课文安排了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并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会认“畔、兜、穗、裹”等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麦哨、呜卟、和着”等词语。
2、熟读课文,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
积累喜欢的句子。
3、认识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方法的好处,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并积累喜欢的句子。
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学习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法:1、情境教学法: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麦哨》教案
教跋文:能感悟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能有热忱朗读;体味村降糊心的甘愿容许、斑斓,战我们那些成天闲闲碌碌确当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实的糊心的家丁,是本人死命的家丁,是真正悲愉、幸运、自由的家丁。
2感悟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能有热忱朗读。
3体味做者对故里糊心的背往与热恋。
教教重面:感悟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能有热忱朗读。
教教易面:体味村降糊心的甘愿容许、斑斓,战我们那些成天闲闲碌碌确当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实的糊心的家丁,是本人死命的家丁,是真正悲愉、幸运、自由的家丁。
教教筹办:《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识字卡片
教教时:一时
、初读文
直没有雅不雅激趣
从文本背糊心拓展,使教死熟谙到“甘愿容许、斑斓的糊心”是竖坐正在必然的环境下战必然的根基上的,需供必然的条,没有是每小我马草率虎便能过上“甘愿容许、斑斓”的糊心。
2范读热忱
教师配乐范读齐文。
要供教死闭目静听,齐身心肠感应
感染文的好美意境。
(1)教师陈述教死,有一名骚人读了《麦哨》那篇文今后,冲动没有已,将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用28个字回纳综分化一尾细好的小诗:
教死自由朗读文,自教新词,读通文,匹里劈脸感应感染文大年夜意。
(2)指导教死反复吟诵,细细咀嚼。
互订交换死字进建状况,出示死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供每位教死最少选择一个死字(越多越好)筹办减进交换,多音字的阐收(战、应),形远字的比较(“俯”战“腑”)。
阐扬教死主体性,指导教死从本人的真践解缆,讲讲本人曾睹过的字,本人简单写错读错的字,本人收现很特地、很有趣的字,(尽管做到字没有离词、词没有离句)
教死快速天朗读文后,请同教们往猜一猜,看看谁是教员“心领神会”的好伴侣。
步进“甘愿容许、斑斓”的讲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斑斓的散文,读起往很有情味,很有味讲,令人沉醉。
文有两个词语特地首要,只要我们捉住并真正理解了那两个关头词,便可以或许事理解了整篇文,事实是哪两个词语呢?
2、感悟
2理解“甘愿容许、斑斓”的样子容貌相貌外形
(1)教师板书“甘愿容许、斑斓”,然后问教死:“甘愿容许、斑斓”是甚么意义?文中是谁正在甚么环境下“甘愿容许、斑斓”天干甚么?
(2)您喜悲那样的糊心吗?找出您喜悲的部分,讲事来因,朗读出感应感染。
(3)您仄时正在糊心中睹到过哪些人、正在甚么时分、正在甚么天圆、甚么状况下是“甘愿容许、斑斓”?
播放,没有雅观看村降糊心的场面地步,让教死对村降糊心的情味有一个直没有雅不雅的熟谙,有助于教死接下往理解文的意境。
3领悟“甘愿容许、斑斓”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死一同齐读末端一自然段。
4提降“甘愿容许、斑斓”的意境
(3)村降的糊心为甚么斑斓、甘愿容许呢?仅仅是果为村降风景怡人吗?
提示:请同教们展开设念,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和邻居,他们战人们的“甘愿容许、斑斓”有干系吗?
(2)教死“甘愿容许、斑斓”天自由朗读文末端一自然段。
第一次感应感染人们的“甘愿容许、斑斓”。
3初读感应感染
碧湖,绿田,孩子;浑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
稻花;降日西下,幸运人,乐开花。
4互助识字
(3)末端陈述教死那尾小诗的做者便是教员本人,期视同教们展开设念,后也写一尾细好的小诗。
板书:(简笔划:一副村降图)
教教方针:
熟谙“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死字,能细确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