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会计核算及应税所得的差异语文
- 格式:ppt
- 大小:335.01 KB
- 文档页数:125
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的差异分析-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会税差异的增多和复杂化已经成为我国税收征管和会计实务操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正确界定和处理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对于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和依法纳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的差异分析,提出了协调两者差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收入应税收入差异协调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会计学上将收入的概念一般分为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和利得,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税法对收入没有作出原则性、总括性的规定,只表明只要符合条例及实施细则所列举的条件,即可确认为应税收入。
这里所说的收入是指经济利益的全部流入,具体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类。
从总的方面看,税法中收入的含义要宽于会计收入。
基于上述区别,导致两者在收入确认和计量上存在很大差异。
一、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的差异性分析(1)一般销售收入。
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收条例与细则对一般收入的确认时间上的规定差异较大。
企业会计制度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
这是由于会计核算是从某个具体的会计主体出发,要正确反映该主体的经营情况,而且由于激烈的竞争,企业注重谨慎性是理所当然的。
而税法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会计制度对一般销售收入的规定: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税法对一般销售收入的规定: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的差异与比较一、前言当前,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将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是其他经济活动所产生经济利益称之为会计收入,而在税法中,则将企业增加的经济利益称之为计税后入。
[1]一般情况下,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的一些规定基本上是相同的,比如说,在收入的确认内容方面,虽然二者在收入的称谓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代表的经济含义确是相同的;而且在收入确定的过程中,无论是否收付了款项,其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则均列为当期中,而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经收取了收入,也不能被列到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当中。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会计确认的收入,在税法中却不被认可,或是在收入的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加强对于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的差别比较十分重要,不仅能够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还能避免企业出现偷税漏税的不良勾当。
二、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的差异比较分析虽然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在计算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税法以国家利益为基础,注重收入的社会价值,因此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具体如下:(一)收入范围的差异一般来说,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非日常生活中所增加的经济利益则不能作为收入进行核算,这也就是说,企业所有人的资本收入不属于会计收入的范畴。
[2]而在计税收入当中,对于收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收入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包括销售产品的收人、提供劳务的收入、合同收入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收入等。
简单点说,会计收入主要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而在计税当中,还要列入会计中不作为收入的其他价外费用和视同于销售收入的款项。
(二)收入确认的差异1、确认的原则不同一般来说,在企业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往往以谨慎性和实质性为原则,与法律意义上的收入不同,这些收入业务需要会计人员根据相关实践经验进行确定。
而在税法当中,虽然会计人员在收入的确认过程中也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是却要注重于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会计核算及应税所得的差异1. 引言会计核算和应税所得是企业运营中两个核心概念。
会计核算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记录和报告,而应税所得则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纳税的利润。
然而,会计核算和应税所得之间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对会计核算和应税所得的差异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 会计核算与应税所得的定义2.1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会计原则和规定,通过收集、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以形成财务报表和决策依据的过程。
会计核算的目的是提供给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投资者等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
2.2 应税所得应税所得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需要纳税的利润。
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需要根据一定的税法计算方法来确定应税所得,并按照税率进行纳税。
3. 会计核算与应税所得的差异会计核算和应税所得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企业的会计利润是通过会计核算得出的,它一般是根据会计准则和原则计算得到的。
而应税所得是根据税法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两者的计算依据和规则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会出现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3.2 费用的确认和计算差异在会计核算中,企业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和原则确认和计算各项费用,比如税前利润中应该扣除的各种费用。
而在税法中,对于某些费用的确认和计算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导致会计核算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3.3 税收优惠和减免的影响税法中存在着一些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企业可以通过符合条件的申请来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减免。
这些税收优惠和减免可能会导致会计核算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因为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无法体现这些优惠和减免政策。
3.4 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不可抗力因素也会导致会计核算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比如,自然灾害、政治因素等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导致会计核算和应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