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硫的氧化物基础巩固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27.15 KB
- 文档页数:3
第1课时课堂演练1.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D.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强2.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其原理是() 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成SO3,再与水反应3.下列关于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4.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B.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者都易溶于水5.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新制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外D.全部6.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SO2为(1)________气体(2) (3)(4) (5)(6) (7)(8) (9)课后作业(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黄色的不能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C.硫易燃烧,其燃烧产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2.已知0.1 mol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6 g,则该单质可能是()A.钙B.铜C.铁D.铝3.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只作还原剂的是()A.SO2通入溴水中B.Cl2通入NaOH溶液中C.SO2通入KOH溶液中D.O2通入亚硫酸溶液中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OH-===HSO-3B .向氯水中通入少量SO 2:Cl 2+SO 2+2H 2O===4H ++2Cl -+SO 2-4C .将SO 2通入到饱和NaHCO 3溶液中: 2H ++CO 2-3===H 2O +CO 2↑D .将SO 2通入到BaCl 2溶液中:SO 2+H 2O +Ba 2+===BaSO 3↓+2H +5.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FeSO 4=====高温Fe 2O 3+SO 2↑+SO 3↑,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则( )①析出BaSO 3沉淀 ②析出BaSO 4沉淀 ③逸出SO 3气体 ④逸出SO 2气体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6.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 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双氧水,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 .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 .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二、非选择题(包括3个小题,共52分)7.(16分)某无色气体A 中可能含有Cl 2、SO 2、CO 2、HCl 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 新疆昌吉州四中期末考)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FeCl2B.Fe(OH)3 C.CuS D.NaHC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黄色的不能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D.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3.(2016 湖南省邵东三中期中考)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磺,其反应为6NaOH+3S=2Na2S+ Na2SO3+3H2O。
在此反应中硫表现出的性质是()。
A.氧化性B.还原性C.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4.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KMnO4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5.下列实验最终能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A.CO2和S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B.过量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过量CO2通入Ba(OH)2溶液D.过量SO3通入Ba(OH)2溶液6.下列关于Cl2和S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Cl2比SO2更易溶于水B.在一定条件下,SO2比Cl2更易液化C.常温下,等体积的Cl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D.等体积的Cl2和SO2分别通入含石蕊的水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7.SO2和Cl2都是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同时作用潮湿的红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慢慢褪色B、立即褪色C、先褪色后复色D、不褪色8.(2015 广东佛山市高一期末)海水提溴的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汽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 SO2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C. H2O在反应中作氧化剂D.反应过程中共转移了4mol电子9.(2016 江西省永丰县三模)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作用B.SO2和Cl2都有漂白作用,所以将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大大增强漂白作用C.亚硫酸是中强酸,氢硫酸是弱酸,两者都是酸,故彼此不会发生化学反应D.在标准状况下,1 mol SO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2. 能与SO2气体起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①溴水②Ba(OH)2溶液③石灰水④Na2CO3溶液⑤稀H2SO4⑥H2S⑦Na2SO3溶液A. ①B. ①④⑤C. ④⑥⑦D. ①④⑦3. (双选)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SO2+2OH-=SO2-3+H2OB.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SO2+CO2-3=CO2+SO2-3C. 向亚硫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Ca2++HSO-3+OH-=CaSO3↓+H2OD. 亚硫酸钠溶液吸收SO2:SO2+SO2-3+H2O=2HSO-3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5. (双选)有关S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 SO2通入Na2SO3或NaHCO3溶液中能发生反应B.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它有氧化性C. 给已被SO2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可恢复原来的红色D. SO2和O2混合加热,可生成SO36. 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A. 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色消失B. 显红色的酚酞通入SO2后,红色消失C. 品红溶液通入SO2后,红色消失D. 溴水中通入SO2后,橙色消失7. 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但其中一种的漂白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它是( )A. HClOB. SO2C. O3D. Na2O28. 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A. BaSO4B. FeSC. BaSO3D. S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10.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2014高中化学4.3.1 硫和硫的氧化物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对应考点一)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品红溶液褪色C.溴水橙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解析:SO2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错误;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SO2有强还原性,与溴水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使溴水褪色,C正确;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使红色变浅或褪色,D正确。
答案:A2.(对应考点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解析:A项中SO2使溴水、KMnO4/H+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漂白性,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C项的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都相同。
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答案:B3.(对应考点二)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B.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者都易溶于水解析:CO和SO2气体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SO2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溶于水,而CO不具有此性质,故选A。
答案:A4.(对应考点二)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B.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KMnO4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解析:A选项检验的是SO2;B选项不管是否混有CO2都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选项不管有没有CO2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只有D选项,KMnO4酸性溶液将SO2完全吸收,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一定有CO2,若无沉淀则无CO2,故正确答案为D。
高中化学硫及其氧化物基础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SO2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5%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污染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黄色的不能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D.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3.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A.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 B.SO2+H2O H2SO3C.2H2S+SO2==3S↓+2H2O D.SO2+2H2O+Cl2==H2SO4+2HCl4.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KMnO4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5.下列实验最终能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A.CO2和S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B.过量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过量CO2通入Ba(OH)2溶液D.过量SO3通入Ba(OH)2溶液6.下列关于Cl2和S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Cl2比SO2更易溶于水B.在一定条件下,SO2比Cl2更易液化C.常温下,等体积的Cl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D.等体积的Cl2和SO2分别通入含石蕊的水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7.SO2和Cl2都是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同时作用潮湿的红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慢慢褪色B、立即褪色C、先褪色后复色D、不褪色8.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下列反应中,SO2表现为氧化性的反应是()A、SO2+2H2S=3S↓+2H2OB、SO2+NO2SO3+NOC、SO2+2KOH=K2SO3+H2OD、SO2+2H2O+Cl2=H2SO4+2HC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漂白粉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SO2+H2O+Ca(ClO)2==CaSO3↓+2HClOC.亚硫酸钠溶液使溴水褪色的离子方程式:SO32—+H2O+Br2==SO42—+2H++2Br—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的离子方程式:SO32—+2H+== SO2↑+H2O10.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A.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C.加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11.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下列对于仪器和药品的组合中合理的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硫和硫的氧化物题组一硫的存在与性质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硫黄发生反应,且硫作还原剂的是()A.O2B.Fe C.H2D.Zn答案 A解析硫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
硫与活泼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硫与金属单质、氢气等反应时,表现出氧化性;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金属的硫化物。
【考点】硫的存在与性质【题点】硫的化学性质2.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B.可用水溶解过滤分离硝酸钾和硫黄的混合物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都作氧化剂D.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强答案 B解析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硝酸钾易溶于水,硫黄不溶于水,用水溶解过滤可分离二者的混合物;硫与金属、氢气等反应时作氧化剂,硫与氧气等反应时作还原剂;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弱(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考点】硫的存在与性质【题点】硫的综合3.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
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
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C.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答案 B解析硫单质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A不正确;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硫,B正确;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不同,不是同种物质,C不正确;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可能与S2相互转化,D不正确。
【考点】硫的存在与性质【题点】硫的综合题组二硫的氧化物4.下列关于SO2变化和其相应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B.导致酸雨——酸性氧化物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漂白性D.通入H2S溶液中变浑浊——氧化性答案 C解析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在空气中氧化为硫酸,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处于+4价,具有弱氧化性,能氧化H2S:2H2S+SO2===3S↓+2H2O。
2014年高中化学硫及其氧化物基础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SO2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5%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污染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A、硫就是一种黄色的不能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就是二氧化硫D、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就是三氧化硫3、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就是()。
A、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 B、SO2+H2O H2SO3C、2H2S+SO2==3S↓+2H2OD、SO2+2H2O+Cl2==H2SO4+2HCl4、检验SO2中就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就是()。
A、通过品红溶液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KMnO4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5、下列实验最终能瞧到白色沉淀的就是( )。
A、CO2与S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B、过量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过量CO2通入Ba(OH)2溶液D、过量SO3通入Ba(OH)2溶液6、下列关于Cl2与S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相同条件下,Cl2比SO2更易溶于水B、在一定条件下,SO2比Cl2更易液化C、常温下,等体积的Cl2与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D、等体积的Cl2与SO2分别通入含石蕊的水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7、SO2与Cl2都就是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同时作用潮湿的红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就是( )A、慢慢褪色B、立即褪色C、先褪色后复色D、不褪色8、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下列反应中,SO2表现为氧化性的反应就是( )A、SO2+2H2S=3S↓+2H2OB、SO2+NO2SO3+NOC、SO2+2KOH=K2SO3+H2OD、SO2+2H2O+Cl2=H2SO4+2HCl9、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A、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漂白粉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SO2+H2O+Ca(ClO)2==CaSO3↓+2HClOC、亚硫酸钠溶液使溴水褪色的离子方程式:SO32—+H2O+Br2==SO42-+2H++2Br-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的离子方程式:SO32-+2H+== SO2↑+H2O10、检验未知溶液中就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就是( )A、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C、加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11、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下列对于仪器与药品的组合中合理的就是( )。
2014年高中化学硫及其氧化物基础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SO2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5%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污染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黄色的不能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D.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3.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A.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 B.SO2+H2O H2SO3C.2H2S+SO2==3S↓+2H2O D.SO2+2H2O+Cl2==H2SO4+2HCl4.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KMnO4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5.下列实验最终能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A.CO2和S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B.过量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过量CO2通入Ba(OH)2溶液D.过量SO3通入Ba(OH)2溶液6.下列关于Cl2和S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Cl2比SO2更易溶于水B.在一定条件下,SO2比Cl2更易液化C.常温下,等体积的Cl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D.等体积的Cl2和SO2分别通入含石蕊的水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7.SO2和Cl2都是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同时作用潮湿的红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慢慢褪色B、立即褪色C、先褪色后复色D、不褪色8.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下列反应中,SO2表现为氧化性的反应是()A、SO2+2H2S=3S↓+2H2OB、SO2+NO2SO3+NOC、SO2+2KOH=K2SO3+H2OD、SO2+2H2O+Cl2=H2SO4+2HC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漂白粉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SO2+H2O+Ca(ClO)2==CaSO3↓+2HClO C.亚硫酸钠溶液使溴水褪色的离子方程式:SO32—+H2O+Br2==SO42—+2H++2Br—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的离子方程式:SO32—+2H+== SO2↑+H2O10.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A.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C.加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11.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下列对于仪器和药品的组合中合理的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练基础落实1.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都能证明B.只有⑤能证明C.③④⑤能证明D.都不能证明2.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使其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3.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B.标准状况下,1 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 L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D.SO2、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液褪色4.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5.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同时具备的性质是()A.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B.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都有刺激性气味D.常温下都是气体练方法技巧6.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
实验步骤如下: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⑤加热干燥沉淀物;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⑦重复⑤、⑥操作直至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硫的氧化物基础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 2SO 4
B .标准状况下,1 mol SO 3的体积约为22.4 L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 3
D .SO 2、SO 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答案:A
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一种气体为SO 2的是( )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再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 .都能证明
B .都不能证明
C .③④⑤能证明
D .只有⑤能证明
解析:①和④的实验CO 2也能产生相应现象。
②的实验只要是酸性气体都可以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Cl 2也能使品红褪色。
SO 2被Br 2氧化成H 2SO 4,后者与Ba(NO 3)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aSO 4沉淀,两项实验现象的结合可确定该气体为SO 2。
答案:D
3.(双选题)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B .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以及过滤操作
C .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为氧化剂
D .1.6 g 硫与6.4 g 铜反应能得到8.0 g 纯净硫化物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虽与化学活泼性有关,但不能以非金属性强弱作为判定依据,如O 、N 、S 的非金属性并不弱,但在自然界仍存在游离态的单质O 2、N 2、S ,A 项不正确。
分离黑火药中三组份可利用它们溶解性的差异:先用CS 2处理,使硫溶解,过滤后蒸发滤液,得晶体硫;滤渣再用水处理,溶去硝酸钾,过滤,又得滤渣(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B 项正确。
硫单质为零价,是中间价态,与金属反应时显氧化性;硫与非金属性比它强的非金属(如氧、氯、氟等)反应时硫显还原性,C 项不正确。
对于D 项可作如下计算,硫与铜化合只能生成硫化亚铜。
2Cu + S=====加热
Cu 2S
128 32 160
6.4 g 1.6 g 8.0 g
D 项正确。
答案:BD
4.下列溶液:①石灰水,②H 2S 溶液,③KMnO 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
能够区别SO 2和CO 2气体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全部
解析: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性盐,也就是都会产生沉淀,所以不能利用这一性质来区别SO2和CO2。
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氧化生成单质硫(有黄色沉淀生成);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溶液和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这些性质。
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来区别SO2和CO2。
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5.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
①CuS②FeS③Al2S3④Fe2S3⑤Cu2S ⑥FeCl2
⑦CS2⑧H2S
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
解析: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金属Fe和Cu在加热条件下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FeS和Cu2S,而不是Fe2S3和CuS。
硫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时,若该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硫,则硫表现出氧化性,在生成物中硫为-2价,如C+2S===CS2;若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则硫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在生成物中硫将显正价,如S与氧气点燃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硫。
故选B。
答案:B
6.下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的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解析:SO2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错误;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SO2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使溴水褪色,C正确;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使红色变浅或褪色,D正确。
故选A。
答案:A
7.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解析:SO2溶于水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通入石蕊试液显红色。
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中SO2被氯水氧化为SO2-4,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同时因Cl2的消耗,溶液变无色。
d中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生成BaSO3白色沉淀。
答案:C
8.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能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 )
①酸性KMnO4溶液②溴水③碘水④氯水⑤Fe3+(溶液)
A.①⑤ B.②③④
C.全部D.都不是
解析:SO2的漂白作用是SO2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被SO2漂白的物质受热后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KMnO4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的Mn2+;SO2能使卤素单质的水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反应SO2+X2+2H2O===H2SO4+2HX;同样,SO2也能使Fe3+被还原。
以上反应后的溶液受热后都不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故都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
故选D。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