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十六课 早起西方殖民扩张
- 格式:ppt
- 大小:1015.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知识框架】早期殖民掠夺【重点梳理】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背景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
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掠夺概况(1)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2)16世纪,西班牙凭借强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2.英国的殖民扩张开始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
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殖民掠夺方式(1)建立种植园: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在此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2)三角贸易: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3)影响: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3.荷、法、英殖民争霸【知识延伸】“三角贸易”分别给欧洲、美洲、非洲带来了什么影响?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原料和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人口,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社会经济,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今天非洲落后的根源。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一、早期殖民掠夺的原因(熟读)(1)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正场和原料;(2)新航路开辟,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
二、早期殖民掠夺活动1、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在亚非拉通过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控制商路,进行劫掠式贸易;西班牙拥有“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1)英西海战(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2)17世纪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建立大种植园,生产工业原料。
(3)三角贸易路线①出程:从欧洲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到非洲。
②中程:在非洲掳获黑人,前往美洲。
(最能体现罪恶、野蛮、残酷)③归程:在美洲奴隶卖给种植园主,购进蔗糖、烟草返回欧洲。
(4)“三角贸易”路线图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影响:对非洲:失去大量人口与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种族歧视,阻滞其文明的发展对欧洲:积累了已额资本,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繁荣。
对美洲:黑人奴隶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3、荷、法、英殖民争霸(1)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世纪加入殖民掠夺者行列,曾侵占我国台湾。
(2)17世纪下半叶,法国加入殖民争霸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3)英国在与法国、荷兰争霸战争中获胜,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4、早期殖民掠夺的评价(1)对欧洲:客观上有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2)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指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迅速地将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资本原始累主要途径:一是用暴暴力手段掠夺财富,二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由于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
第16课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弘文学校吕丽娟教学立意: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以利益为动机展开了早期殖民扩张,既有殖民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妥协(教皇子午线),也有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三角贸易”。
以“三角贸易”为主要方式的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远超其“因利而起”的动机,在给欧洲殖民者带来巨大的利润的同时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延缓其发展速度,使其贫困落后,但是在客观上密切了三洲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教学目标:知道教皇子午线是最早踏上殖民道路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争夺殖民利益而划定的势力范围分界线;知道“三角贸易”是早期西方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能根据图示概述其“行程”,依据史料、从多个视角分析、认识以“三角贸易”为主要方式的西方早期殖民活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感悟西方近代文明在暴力中崛起。
重点:三角贸易难点:透过“三角贸易”,从多个视角认识早期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材料:15世纪和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提问:欧洲人眼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指出:从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人踏上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土地,到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这300多年是西方殖民扩张的早期阶段。
设计意图:了解学习效果,在构建课与课的联系中导入新课、释义课题。
过渡:首先,我们从最早踏上殖民扩张道路的两个国家葡萄牙与西班牙开始说起。
授新:一、殖民国家的斗争和妥协——教皇子午线环节(一)、出示世界地图,教师结合地图讲述教皇子午线的来历变化经过。
设问:教皇子午线能消灭两国的利益冲突吗?设计意图:借助地图化繁为简,知道势力分界线变更的过程,理解其原因是因为葡西力量的变化。
环节(二)、出示史料,提问:西欧其他殖民国家对这一划分又持有怎样的态度呢?(英法对教皇子午线持什么态度?)要求阅读课本P82页相关内容了解西方殖民国家间的争斗过程。
史料:法国人不断派舰队、探险队进入西、葡的势力范围。
法王干脆地说:“阳光照在别人身上,也照到我的身上,如果亚当的遗嘱有剥夺我参与分割世界的权利这样一条,我倒很愿意拜读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