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压井作业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7
1 ICSQ/×××不压井作业操作规程(本稿完成日期:2008-10-30)中原石油勘探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由中原油田石油勘探局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斌、王子海、金智涛、张玉芳、唐献伟。
不压井作业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水井不压井作业的选井条件、施工准备、不压井作业程序、技术要求、资料录取、安全与环保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水井不压井作业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766 液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SY/T5443 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专用液压气动件。
JB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SY/T5053.2 地面防喷器及控制装置。
SY5170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规范SY6.23 石油井下作业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SY/T 5791 液压修井机立放作业规程SY/T5587.5-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井筒准备。
SY/T5587.6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起下油管作业规程SY/T6610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不压井作业利用油水气井井下的密封工具和专用井控装置、作业平台,实现不放喷、不压井起下管柱的过程,称为不压井作业。
3.2井控装置具有防顶、防喷等性能,由安全卡瓦、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器、球形防喷器、举压缸、液控装置及管柱内防喷装置等配套设备、工具组成的系统总称为井控装置。
3.3游动卡瓦在加压起下作业过程中随着液缸上下移动控制管柱起下速度的卡瓦,称游动卡瓦。
3.4固定卡瓦在加压起下作业过程中固定在液缸下部支撑管柱的卡瓦,称固定卡瓦。
浅谈油水井不压井修井作业技术与对策探讨摘要:油水井不压井修井作业技术适应大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节能、环保作业。
对于油气井而言它可以保护和维持地层的原始产能,减少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的次数。
同时,减轻了原油脱水集输系统的负担;节省了泵罐,高温车费用;节省压井液,减少压井液对油层的损害。
关键词:不压井工艺技术对策1 前言油井不压井作业技术,作为油田无污染作业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大环境发展及市场的需求,代表着井下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广泛的推广应用,将为创造节能环保型企业作出较大的贡献。
不压井带压作业就是利用特殊的修井设备,在油、气、水井井口带压的情况下实现管柱的安全、无污染起下作业。
它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压水井、自喷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提高注水时效和水井利用率,大大减少油层污染.避免因压井对地层产生的伤害,进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目前,国际上正在广泛推广和应用带压作业技术,国内自2010年以来开始从事油气水井不压井带压作业施工,技术趋于成熟,此项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从2007年3月开始,在水井成熟的基础上,胜利油田采油院科研人员将研究的触角转向了油井带压作业领域,真正的挑战开始了。
他们选定了河146一斜74井作为第一口先导试验井。
河146一斜74井是现河采油厂的一口油井,产能比较低,压裂前日产液3.9t。
2007年1月完成压裂后,用压裂管柱间断自喷求产,每天放压一次,日产油4t左右,含气量很高。
压裂进行不压井作业存在很大的风险,对堵塞技术要求非常高。
此后,针对该技术施工周期长、作业井口高、不利于推广等问题,采油院科研人员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
将原来整体式的不压井作业设备成功分解成为独立的几部分,把近5m高的操作井口降低到2.6m,实现了小修作业设备和井架的配套,达到了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的设备小型化和施工简单化。
2 技术难点与对策2.1技术对象根据目前现河采油厂的“井口压力、井口产液量、含水和气液比”等情况,按照垂直管流Duns—Rose法计算,发生井涌的井底压力为9~26MPa,而现河采油厂目前油井地层压力都能达到该压力范围,因此,现河采油厂不压井作业主要预防对象就是作业过程中井筒内高油气比油气乳化段塞上窜造成的安全问题。
稠油井不压井作业技术及施工应用摘要:带压作业技术能有效解决高压水井、自喷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减少放喷、放溢流等待时间,及时投产、投注,缩短了作业占用时间;其次带压作业不需放喷,防止地面污染,减轻了作业工劳动强度,因此带压作业是一项新的油水井作业技术。
稠油可控不压井作业井口装置的结构设计,既可以在作业时及时密封环空,又可以控制井内管柱,能够安全可靠地实现低压稠油井不压井作业。
同时,针对冬季野外现场气温较低、管线冻堵频繁现象,增加了冬季防冻措施,扩大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空间。
关键词:带压作业;稠油可控不压井;井口装置;防喷器带压作业是采用加压装置加压控制起下管柱,采用防喷器控制环空压力,采用堵塞器控制油管内压力,即在井口有压力情况下,通过带压作业装置实现不放溢流、不压井起下管柱的作业。
随着采油技术的飞速发展,井筒的轨迹越来越复杂,对作业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生产作业现场发现:一部分稠油井虽经长时间放喷,仍存在溢流,给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
如若使用清水循环压井,又会破坏井底温场,降低稠油注汽效果,影响了后期采油生产。
若使用带压作业设备施工,工期较长,且对井场环境要求高,不适合解决这样的稠油井作业问题。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研究了稠油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
该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开发稠油可控不压井作业井口装置。
稠油可控不压井作业井口装置主要由动力源、液压系统、双闸板防喷器、升高短接、安全卡瓦、环形防喷器、远程控制系统、操作平台等结构组成。
在不压井起、下稠油管柱作业过程中,依靠环形防喷器和半封闸板密闭油套空间,并利用二者的交替密封来通过油管接箍。
如遇油管有上窜现象时,关闭半封及安全卡瓦,油管将停止上窜,并通过卸荷四通进行放压至正常后再重新施工。
1 技术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国内外在稠油不压井作业方面也没有完备的解决手段。
胜利油田2008年在稠油热采不压井工艺管柱上做过研究,采用井下开关的方式预防和控制稠油作业过程中井喷风险,但是在地方不压井作业设备上没有做深入开发。
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研究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油井作业技术,其核心理念是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装备,实现对油井底部的作业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和调节。
在传统的压裂作业中,由于井下工作环境复杂,作业过程不易监控和调节,导致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则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井下的各项参数,并及时调整作业参数,从而实现对作业过程的控制和调节。
在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1.井下实时数据监测技术:通过在井下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井下的压力、温度、流速等关键参数,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
2.远程遥控技术:通过远程控制装置,可以对井下作业过程进行远程监控和操控,实现对作业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3.智能作业装备技术:利用先进的智能作业装备,可以实现对井下作业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减少人力投入,提高作业效率。
4.工艺参数优化技术:通过对不同情况下的作业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可以达到最佳作业效果和经济效益。
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是一种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装备为核心的油井作业技术,其核心理念是实现对井下作业过程的精准控制和调节,从而提高油井开发效率和产能。
二、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压裂作业相比,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精准控制:通过实时监测井下的各项参数,并及时调整作业参数,可以实现对作业过程的精准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更好的作业效果。
2.安全性高: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可以减少人员直接参与作业的情况,降低作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的这些优势,使其在油井开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对于提高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在国内外都已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复杂油藏的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装备的进一步升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作业装备将不断涌现,为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张康卫【摘要】根据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要求,在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前,为了保证井控安全,要求必须先压井,后作业,但对于低压漏失井不仅造成了压井液大量漏失,成本浪费,而且会对地层造成污染、油井恢复期延长,含水上升和产量下降等严重后果。
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就是利用井口专用设备,解决起下作业中抽油杆和油管防喷、防窜以及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的难题,针对低压漏失井和高压低渗透油藏可以实现不压井作业。
此项技术避免了压井液漏失造成油层污染,降低了修井成本,缩短了油井恢复期,作为稳定和提高单井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对提高井下作业施工效果和技术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0 引言大港油田开发已进入中后期,经过多年的开采,地层压力降低、洗压井作业压井液漏失严重,不仅造成修井成本的增加,更为严重的是油井恢复期延长,油层污染严重,产能急剧下降,出现了许多对生产不利的影响;对于高压低渗透油藏,关井恢复井口压力较高,采用卤水或高密度压井液压井还非常困难,不容易压住,开井防喷溢流量较小;还有就是有些敏感性油气藏,压井后容易造成油层污染产量的急剧下降。
主要表现在:一、低压漏失油藏,产层压力系数普遍降低,地层亏空严重,许多井压力系数仅能达到0.6-0.7左右,压井液漏失严重,压井作业后导致一些油井产量下降或完全丧失(见图1),主要区块:港东油田、港中油田、港西油田;二、高压低渗透油藏,清水压不住井,卤水压井后堵塞孔道、污染地层,致使油气井恢复期延长、含水上升,产量下降或完全丧失(见图2),主要区块:段六拨油田;三、敏感性油气藏,压井液在压差的作用下侵入地层,对储层造成强水敏、强盐敏、速敏等敏感性危害,同时伴有固相侵入、乳化、结垢等潜在损害,致使地层渗透率降低,油井产量急剧下降,主要区块:长芦油田。
根据井控安全环保要求,油水井修井作业前要求必须进行洗压井作业,以保证井控环保安全,这样就与油层保护之间矛盾日益显著,导致油层污染形势更加严峻,恢复期延长,油井产量下降。
不压井射孔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不压井新投完井一体化管柱作业及其他相关空井筒且套管完好不压井射孔完井一体化管柱作业的相关步骤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不压井新投完井一体化管柱作业及其他相关空井筒且套管完好不压井射孔完井一体化管柱作业。
2引用标准Q/SY1119-2007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SY/T5604-93常规射孔作业技术规程3程序内容3.1施工准备3.1.1通径125mm、14Mpa环型防喷器1套。
3.1.2通径186mm、14Mpa液压卡瓦1套。
3.1.3自封封井器1套。
3.1.4三联阀及支座、管线1套。
3.1.5WDF固定井口封井器1套。
3.1.6KGB开关式控泵器1套(带芯筒)。
3.1.7根据生产情况提前联系液氮(气举排液),射孔队(射孔),试井车(捞芯筒)及其他生产材料。
3.2开工准备3.2.1按标准对井场、井口、环保进行验收,符合施工要求即接井,与采油厂工区完成交接手续,生产设施搬迁到位。
3.2.2现场备井筒容积1.5倍的压井液。
S、天然气检测仪各一台。
3.2.3井口附近配备便携式H23.3施工步骤及工艺要求(3.3.1—3.3.3工序不涉及带压作业,实际工序以甲方设计为主,按常规作业操作规程施工)3.3.1安装井口、测油补距3.3.2探塞、替浆、试塞、洗井3.3.3通井、气举掏空3.3.4下射孔、完井一趟管柱、射孔进行套管校深,下管柱,油管校深,装采油树,射孔。
管柱结构:固定井口封井器+油管+定位短节+油管+泵座+油管1根+封泵器(带芯筒)+油管+同心气锚+引爆器+射孔枪+管鞋。
封泵器入井前需检验其灵活性和密封性,合格后方能入井,管柱组合已甲方设计为主。
3.3.5放喷连接放喷管线,按甲方设计要求控制放压,若达到自喷条件,连接流程,自喷完井。
若达不到,套管控制放压为零,执行以下步骤。
3.3.6捞封泵器芯筒配合测试队井口安装防喷管,带压捞封泵器芯筒,封泵器关闭。
油田不压井作业技术探究【摘要】随着对油气深层次的开发以及石油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让井下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压井液不对油气层造成危害,并最大限度的保持油气层的原始状态已经成为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由于不压井作业技术具有减少酸化、保护地层的原始产能以及减少压井成本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
本文仔细分析了目前我国油田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工艺水平,并总结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关键词】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现状不压井作业是在带压环境中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特殊设备起下管柱的一种作业方法。
由于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从勘探到开发再到后期维护,油层会在每个环节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随着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广泛使用,真正实现了对油气层的保护。
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省去传统作业中地面设备以及压井液的投入,在减去排压井液费用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地层的原始产能,为油气田的稳定生产以及长期开发奠定了基础。
在提高油气层产能的同时使地下有限的油气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目前,不压井作业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利用率已高达90%,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1 技术现状和特点我国进行不压井作业装置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001年,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处将第一台防喷作业设备进行反复测试和调整后,在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经过4次的调整和改善,诞生了第四代不压井作业装置,它是集国内外带压作业设备的所有优点为一体,并在油缸的上升速度上有所提升,通过配置自紧高压密闭式防顶卡瓦、剪切闸板以及高压密闭式伸缩节,从而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的作业方式和压力等级的需求。
随着不压井作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于国内各大油田中。
2 不压井作业装置和配套工艺2.1 工艺原理要在井筒内存在较高压力时,使用堵塞器将油管堵住,以防止油管内流体喷出。
不压井技术介绍一、不压井技术简介不压井作业是在带压环境中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特殊设备起下管柱的一种作业方法。
目前国外已经广泛适用于欠平衡钻井、侧钻、小井眼钻井、完井、射孔、试油、测试、酸化、压裂和修井作业中。
美国和加拿大90%以上的油气井采用不压井作业,每年不压井作业达4000~5000井次。
意义:1.最大限度地保持产层的原始状态2.提高产能和采收率3.降低作业成本4.安全、环保工作原理:1.桥塞或堵塞器控制管柱内的压力2.不压井作业机防喷器组控制油套环形空间的压力3.不压井作业机的举升机和卡瓦组控制管柱,实现带压起下二、不压井作业简史国外发展史1929年Herbert C. Otis提出了不压井作业这一思想,并利用一静一动双反向卡瓦组支撑油管,通过钢丝绳和绞车控制油管升降实现。
1960 年Cicero C. Brown 发明了液压不压井作业设备用于油管升降,由此,不压井作业机可以成为独立于钻机或修井机的一套完整系统。
1981年VC Controlled Pressure Services LTD. 设计出车载液压不压井作业机,此项创新使不压井作业机具有高机动性。
四十年来,液压不压井作业机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目前,液压不压井作业机的速度、效率、适应性和作业能力及其在油田的应用证实,液压不压井作业机已不再仅仅是用于"灾害服务"而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并可有效地用于沙漠、丛林和大型修井机难以行驶的拥挤城市。
目前不压井设备在国外发展已比较成熟,全液压不压井作业机占主导地位。
据统计,制造不压井作业机、提供不压井服务或既制造又提供作业服务的公司超过10个。
不压井设备应用于陆地和海洋,设备实现了全液压举升,卡瓦和防喷执行机构实现电液远程控制;最高提升力可达2669KN,最大下推力达1157KN;行程多以3m左右为主,最高作业井压可达140Mpa。
国内发展史我国六十年代曾研制过钢丝绳式不压井装置,它利用常规通井机绞车起下管柱,靠自封封井器密封油套环空。
最初的带压作业主要是指在井口带压情况下起下管柱和井下工具,即通常所说的不压井作业。
随着带压作业配套技术的发展,带压作业已经延伸到带压完井、欠平衡钻井、压裂酸化等领域。
一、常规作业能完成的工作通常都可通过带压作业方式实现,如:
●带压完井
●配合连续油管作业、分层压裂、酸化连续施工作业
●带压修井(包括冲砂作业、打捞作业、磨铣作业等)
●欠平衡钻井
●带压侧钻
二、新井完井
●带压下入完井管柱(包括筛管);
●双管完井;
●带压下射孔管柱;
●带压下压裂和生产连作管柱。
三、二次完井
●带压更换完井管柱;
●带压起射孔和生产连作管柱;
●带压起压裂和生产连作管柱。
四、我公司拥有以下几项国内独家专有带压作业技术和经验
1、用辅助式不压井作业机配合压裂设备开展多层大型压裂作业
2、采用辅助式不压井作业机配合连续油管进行压裂作业
3、利用辅助式不压井作业机,从储气库溶腔中带压取出大尺寸排卤管柱
4、针对高压气井(34MPa),用辅助式不压井作业机进行冲砂、钻桥塞、
打捞及完井作业
5、针对高压高产气井,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带压作业
五、带压作业能产生显著的综合效益:
1. 保护油气层,保持地层压力
2. 提高和稳定单井日产量
3.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4. 提速提效
5. 降低作业综合成本
6. 更安全、更可靠。
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一、不压井带压作业的概念不压井带压作业是利用特殊的修井设备,在井口有压力的情况下实现管柱的安全、无污染起下作业。
它能够解决两方面的工艺难题:一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实现了油、套管环形空间动态密封及油管的内部堵塞。
二是在起下油管过程中,能够克服井内压力对油管的上顶力,实现安全无污染带压起出或下放油管。
二、不压井带压作业的作用1. 节约能源:低渗油田注水井的注水压力都比较高,常规修井作业需泄压1-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不需泄压,避免了注入能量的浪费。
2. 防止套管损坏:常规水井作业时泄压产生的压差,使大部分水井的套管受到不同程度损坏,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3. 减少油气层的伤害,延长油气层的寿命: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避免修井液造成的油气层颗粒堵塞、水化膨胀等伤害,延长了油气层的相对寿命。
4. 保证油气层评价的真实性:不压井带压作业最大限度保持油气层原始状态,为准确录取数据,正确评价油气藏提供了基本支持。
5. 降低油水井维护费用:不压井带压作业避免套管损坏,减少了大修费用及洗压井、排放液的费用。
6. 避免井喷事故的发生:油井常规作业使用的洗、压井液在作业过程中易受气侵、油侵作用,降低了液体密度,或因井漏经常使井内压力失衡,不压井带压作业避免了由此而带来的井喷、窜管的危险。
7. 减少地面污染:不压井带压作业不排放井内液体,避免了地面污染。
三、不压井带压作业的意义随着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修井的概念和内涵在不断更新,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为油气水井维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使原始地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增加油气层的产出能力,提高油田开发采出程度。
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风险和减少压井或多次重复压井等复杂工序的作业成本。
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解决了常规修井作业中用压井液压井,一压就漏,不压就喷,低渗油气井很容易压死及作业后排液周期长的工艺难题。
不压井作业技术规范12ICS1Q/某某某Q/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中原石油勘探局企业标准不压井作业操作规程(本稿完成日期:2022-10-30)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发布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实施中原石油勘探局发布Q/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前言本标准由中原油田石油勘探局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斌、王子海、金智涛、张玉芳、唐献伟。
IIQ/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油气水井不压井作业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766液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SY/T5443地面防喷器控制装置专用液压气动件。
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SY/T5053.2地面防喷器及控制装置。
SY5170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规范SY6.23石油井下作业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SY/T5791液压修井机立放作业规程SY/T5587.5-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井筒准备。
SY/T5587.6常规修井作业规程起下油管作业规程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利用油水气井井下的密封工具和专用井控装置、作业平台,实现不放喷、不压井起下管柱的过程,称为不压井作业。
Q/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3.2井控装置具有防顶、防喷等性能,由安全卡瓦、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器、球形防喷器、举压缸、液控装置及管柱内防喷装置等配套设备、工具组成的系统总称为井控装置。
3.3游动卡瓦在加压起下作业过程中随着液缸上下移动控制管柱起下速度的卡瓦,称游动卡瓦。
3.4固定卡瓦在加压起下作业过程中固定在液缸下部支撑管柱的卡瓦,称固定卡瓦。
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研究
MPD工艺技术包括以下方面:
1.井筒监测系统
井筒监测系统是MPD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监测井下气体含量、井液压力、流量
等参数,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井口压力稳定。
井筒监测系统一般包括泥浆气体分离器、流
量计、压力传感器等。
在进行MPD作业过程中,监测系统需要实时反馈数据,控制系统需
要及时调节泥浆流量和压力,以实现井口压力稳定。
2.泥浆循环系统
泥浆循环系统主要负责输送泥浆和气体,并控制泥浆流量和压力。
泥浆循环系统包括
泥浆贮备池、钻头中心、注浆泵、气体分离设备等,其作用是在井下控制井液压力,避免
形成突压和井控事件。
3.泥浆化学品控制系统
泥浆化学品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钻井泥浆的性质,以满足井下钻头的需求。
这个系
统包括加药系统、过滤系统、重药物计量系统等,其中加药系统负责向泥浆中加入相应的
化学品,以调控泥浆性质。
同时,制定合理的泥浆化学品使用方案,可不断优化泥浆性质,降低井下钻头和井壁间摩擦,避免造成不同部位的井眼塌陷等问题。
4.井口防喷控制系统
井口防喷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气体流量和压力来减轻井口喷发的风险。
它通常包括
一个调节器和一个备用阀门。
调节器用于监测环境气压和气体流量,使其达到安全状态。
备用阀门在发生井口喷发时可以快速开启,以减轻风险。
总之,可控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有效控制井口压力和井下气体含量,
降低井口事故和井眼塌陷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谨慎和科学地制定和执行MPD工
艺技术对于保险钻井作业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不压井作业
一、井口自封
若找水井井口压力不高,通过控制放喷、放气等措施后井口压力可以落零,则可以考虑采用抽油杆自封装置开展不压井起下泵作业。
抽油杆自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
示,主要由端盖、盘根、压环、支撑瓦、
上接头、胶芯、下接头等部件组成。
其中
针对不同尺寸抽油杆,胶芯应选用与之相
对应型号。
每次起泵前,先用合适油嘴从油管三
通(或四通)控制放喷至井口压力为零后再抢起光杆并抢换盘根盒,抢装Φ25mm抽油杆自封装置,起杆过程中一直打开小四通闸门,以后在起到Φ22mm杆、Φ19 mm杆转换接头处时抢换抽油杆自封装置,起到抽油泵处时只能抢起。
下泵过程与起泵过程相反。
二、井下密封
连杆控制即指通过在抽油泵泵下安装连杆,下接开关工具,通过起泵时,带动连杆控制井下开关的启闭。
管柱结构见附图。
悬挂管柱:可钻永久封隔器+井下滑套+丝堵
生产管柱:抽油泵+连杆+移位工具
地面设备:自封封井器
作业过程:
1、上提一根抽油杆,或油管、抽油杆套起;
2、油管试压,检验井下开关状态;
3、井口放压;
4、起出井下油管、抽油杆,进行修井作业。
特点:
1、机械控制,上提抽油杆柱既可实现隔绝地层压力的目的,实现不压井作业,移位工具通过滑套,无需精确定位;
2、密封段与井液隔绝,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及防腐性能,寿命长;
3、无法配套采取油井防气、防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