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抽样推断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76
第四章抽样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对一个有限总体进行有放回的抽样时,每次抽取的结果是:A、相互独立的B、相互依赖的C、互斥的D、相互对立的2、对一个有限总体进行无放回的抽样时,每次抽取的结果是:A、相互独立的B、相互依赖的C、互斥的D、相互对立的3、对一个无限总体进行无放回的抽样时,每次抽取的结果是:A、相互独立的B、相互依赖的C、互斥的D、相互对立的4、若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则:A、也一定是互斥的B、不可能是互斥的C、有时会出现互斥D、是否互斥要看两事件的具体情况5、以下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A、P(X)= x / 4 ( x = 1、2、3 )B、P(X)= x2 / 8 ( x = 1、2、3 )C、P(X)= x / 6 ( x = 1、2、3 )D、P(X)= x / 3 ( x = -1、1、3 )6、若随机变量Y与X的关系为Y = 2X + 5,且E(X)= 4,D(X)= 2,则随机变量Y的期望值E(Y)与方差D(Y)分别为:A、11.4B、13.6C、13.8D、11.67、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且()10P和()20XP的>=XE,μ= 5,则()5<X概率分别为:A、0.0228 , 0.1587B、0.3173 , 0.4772C、0.1587 , 0.0228D、0.4772 , 0.31738、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D、对样本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9、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单位数:A 、30个以下B 、30个以上C 、100个以下D 、100个以上10、样本指标是:A 、唯一确定的B 、是随总体的确定而确定的C 、是随样本的确定而确定的D 、不随总体和样本的确定而确定11、用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结果是:A 、高估误差B 、低估误差C 、恰好相等D 、不一定高估或低估误差12、抽样平均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相比,一般来说:A 、前者大于后者B 、前者小于后者C 、两者正好相等D 、前者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后者1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 、实际误差B 、实际误差的平方C 、平均误差程度D 、可能误差范围14、一个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有一定的误差,而样本指标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称为抽样估计的:A 、无偏性B 、一致性C 、有效性D 、优良性15、抽样极限误差是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 、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 、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 、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 、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16、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要扩大到原来的:A 、2倍B 、3倍C 、4倍D 、5倍17、对400名大学生抽取36%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为10%,概率为95.45%,优等生比重的抽样极限误差为:A 、4.0%B 、3.8%C 、8.0%D 、7.6%18、在进行抽样估计时,常用的概率度z 的取值是:A 、1<zB 、31<<zC 、30≤≤zD 、3>z19、在计算必要的样本容量时,若成数的方差未知,则可选择( )进行计算。
第四章习题抽样调查一、填空题1.抽样调查是遵循随机的原则抽选样本,通过对样本单位的调查来对研究对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出推断的。
2.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从总体为N的单位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可能样本个数为N(N-1)(N-2)……(N-N+1)。
3.只要使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即使遵守随机原则,抽样误差也不可避免会产生。
4.参数估计有两种形式:一是点估计,二是区间估计。
5.判别估计量优良性的三个准则是: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6.我们采用“抽样指标的标准差”,即所有抽样估计值的标准差,作为衡量抽样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7.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分组)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分阶段抽样。
8.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当极限误差范围Δ缩小一半,抽样单位数必须为原来的4倍。
若Δ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1/4。
9.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是95%,则抽样平均数是1000,极限抽样误差是40.82,抽样平均误差是20.41。
10.在同样的精度要求下,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少,整群抽样比个体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多。
二、判断题1.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
(√)2.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随机原则所造成的。
(×)3.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为原来的1/3,则样本容量必须增大到9倍。
(√)5.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可靠性原则。
(×)6.样本指标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常数。
(×)7.全面调查只有登记性误差而没有代表性误差,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而没有登记性误差。
(×)8.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三、单项选择题1.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为原来的(C)A.2倍B.3倍C.4倍D.5倍2.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叫做(D)A.分层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3.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若有多个样本标准差的资料,应选哪个来计算(B)A.最小一个B.最大一个C.中间一个D.平均值4.抽样误差是指(D)A.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B.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C.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差D.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5.抽样成数是一个(A)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6.成数和成数方差的关系是(C)A.成数越接近于0,成数方差越大B.成数越接近于1,成数方差越大C.成数越接近于0.5,成数方差越大D.成数越接近于0.25,成数方差越大7.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调查,所以整群抽样是(B)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8.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则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40%)A. 4%B. 4.13%C. 9.18%D. 8.26%9.根据5%抽样资料表明,甲产品合格率为60%,乙产品合格率为80%,在抽样产品数相等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误差是(B)A.甲产品大B.乙产品大C.相等D.无法判断10.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乙企业工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随机抽样误差(B)A.甲企业较大B.乙企业较大C.不能作出结论D.相同四、多项选择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BCDE)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避免的C.是可以计算出来的D.只能在调查结果之后才能计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2.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C)A.各次抽选相互影响B.各次抽选互不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3.抽样调查所需的样本容量取决于(ABE)A.总体中各单位标志间的变异程度B.允许误差C.样本个数D.置信度E.抽样方法4.分层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BCD)A.各组样本容量占总体比重的分配状况B.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程度C.样本容量的大小D.各组内标志值的变异程度E.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5.在抽样调查中(ACD)A.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的B.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C.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D.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E.全及指标是随机变量五、名词解释1.抽样推断2.抽样误差3.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4.区间估计六、计算题1.某公司有职工3000人,现从中随机抽取6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得到有关资料如下:(1)试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所在范围。
第四章抽样理论与参数估计第一节抽样理论的基本知识分层抽样,又叫分层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承认总体中已有的差异,按差异将总体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层,在每一个层中实行简单随机抽样。
它充分利用了总体的已知信息,因而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抽样方法,其样本代表性及推论的精确性一般优于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的原则是层与层之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各层内的变异要小。
试述分层抽样的原则和方法?分层抽样是按照总体上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在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
分层的总的原则是:各层内的变异要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变异越大越好。
在具体操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研究人员可根据研究需要依照多个分层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
⑷两阶段随机抽样两阶段随机抽样首先将总体分成M个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个"集团"(或"群"),第一步从M个集团中随机抽取m个"集团”作为第一阶段样本,第二步是分别从所选取的m个"集团”中抽取个体(g构成第二阶段样本。
一般而言,两阶段抽样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标准误要大些,但是,两阶段抽样简便易行,节省经草贼,因而它是大规模调查研究中常被使用的抽样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要了解全国城市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身高,第一步我们可以从全国几百个城市中随机抽取几十个城市作为第一阶段的样本。
第二步,在第一阶段随机抽取出来的城市中再随机抽取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二)非旃抽样非概率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有方便抽样、判断抽样。
方便抽样是由调查人员自由、方便地选择被调查者的非随机选样。
判断抽样是通过某些条件过滤,然后选择某些被调查者参与调查的抽样法。
当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时,研究者要说明采用此种方取样的原因以及对研究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抽样分布[统计量分布、基本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第四章抽样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计算和控制误差B. 了解总体单位情况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随意原则B.可比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随机原则3.下列属于抽样调查的事项有()oA.为了测定车间的工时损失,对车间的每三班工人中的第一班工人进行调查B.为了解某大学生食堂卫生状况,对该校的一个食堂进行了调查C.对某城市居民1%的家庭调查,以便研究该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D.对某公司三个分厂中的第一个分厂进行调查,以便研究该工厂的能源利用效果4.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B.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D.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5.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抽样指标()。
A.小于总体指标B.等于总体指标C.大于总体指标D.充分靠近总体指标6.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有()o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不等7.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抽样误差 B.登记误差 C.代表性误差 D.系统性误差8.对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不重复的随机抽样调查,抽查的工人人数一样,两工厂工人工资方差相同,但第二个厂工人数比第一个厂工人数整整多一倍。
抽样平均误差()。
A.第一工厂大B.第二个工厂大C.两工厂一样大D.无法做出结论9.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A.平均数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0.在同样情况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是()。
A.两者相等B.两者不等C.前者小于后者D.前者大于后11.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误差系数C.概率度D.抽样极限误差。
12.在下列情况下,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可以采用重复抽样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