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七章(抽样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595.00 KB
- 文档页数:114
(笔记整理)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抽样调查的概念●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如:平均工资、1%人口调查●随机原则:在抽取调查单位时,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每一个调查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可能的原则。
就概率意抽样调查的特点●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这个原则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使样本结构近似于总体结构,具有代表性●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这种推断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但误差范围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有一定可信度●费用低●时效性强比如: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抽样调查有时是唯一的选择如:产品破坏实验、检验一批灯泡的平均寿命、水质调查二、抽样调查的种类(一)用主观(非随机)方法从总体中抽选单元进行调查,它是一种快速、简便且省钱的抽选样本的方法。
风险大,代表性差假定总体是同质,总体单元都相似,那么可抽选任何单元入样。
例如:街道拦截访问法是最常见的随意抽样,弊端就是调查员倾向有差别,所遇到的人差别较大例如:研究非典疫苗,需要人体试验,需要志愿者专家或者熟悉行业的人事,对抽样对象有所了解,采用判断抽样例如:按男女比例抽样。
总体的推断更具有代表性概率抽样的两条基本准则:第一,样本单位是随意抽取的;第二,调查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非零的入样概率。
总体单位数始终是相同的,每个总体单位有多,每抽一次,总体会相应减少,每个总体单位只能被抽中一次。
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一步抽样法,不分组,随机原则进行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或(等距随即抽样)等距抽样,按照一定的距离抽取样本例如:4000户居民中抽40人,平均每100户抽取1户;1-100号中随机抽取1个号码在第一组中抽取了5号,则5、105、205、以+100为单位抽取●分层抽样又称(类型随机抽样)或(分类随机抽样)先分组,后抽组内比如每个组抽5人;某地区三种地形:平原、丘陵、山区的粮食产量,先分地区,然后按每个组内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取调查地块,构成样本●比如:全市居委会为不同群,抽不同的群,整群进行研究;了解某地区职工家庭生活状况,按居民委员会分群,一个居委会为一群,对抽中的居民委员会所辖每户职工家庭一一调查。
第七章抽样本章讨论抽样。
对抽样的统计学原理我们不作详细介绍,重点讨论抽样的过程和具体的操作。
抽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运用。
自然科学方面包括化学、天文学、机械工程学和动物学等。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抽样技术可用于实验、调查、内容分析等研究。
7.1 抽样原理7.1.1 为什么要抽样抽样是从一大批研究对象中选出一小群作为研究对象,如从20000人中选出150人。
用抽样方法获得的研究对象称为样本(sample)。
研究中用样本作为具体操作对象比用所有对象要经济得多。
然而研究者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样本,他的目的是以小见大,希望把从样本得出的结论推广至全体研究对象。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数学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业已表明,抽样是非常有效的技术。
如果使用正确,两千多个个体的样本,可有效地代表有两亿个成员的研究对象总体,出错的概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到四。
这种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缜密的统计学原理为依据,并已一再被经验证据所证实。
并非所有样本都可使结论推而广之,抽取样本必须遵守严密的程序,而且从任何样本得出的结论都必须附带说明,表明其局限性。
7.1.2 总体、个体和抽样框架研究者从一大批研究对象中抽取样本。
这些研究对象是一个个的个体(elements),有时称作个案(cases),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也可以是信息、文档,甚至是社会行为(如离婚、吸毒、乱扔垃圾)。
这些都是研究者拟测量或可以测量的事物。
拟定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population)或全域(universe)。
总体是抽样的基础,必须严格界定,没有定义清晰的总体就谈不上抽样。
总体有三个要素:内容、范围和时间。
内容即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是什么:人、物还是机构等;范围即总体所处的空间界限,包括地理位置;时间即总体存在的时间界限。
表7.1举例说明了抽样的个体单位(人、企业、医院住院人次、商业广告),地理位置和时间界限。
2015年《统计学》第七章抽样调查习题及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B)。
A、样本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可靠程度D、概率度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B)。
A.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D.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1/23.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D)。
A、分层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4.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A)。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5.如果总体成数方差未知,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可用总体方差的最大值,最大值为(B)。
A、0.24B、0.25C、0.50D、1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是( C )A.概率度 B.区间范围的大小C.概率保证程度或置信概率D.与概率度无关的量7.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B)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代表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A.广泛运用数学方法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C.修正普查资料D.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9. 抽样调查中(A)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10.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D)。
A、增加2倍B、增加到2倍C、增加4倍D、增加到4倍1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C )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误差范围12.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A)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C、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D、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度将(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