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计量经济学lecture1:计量经济学初步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73
计量经济学讲义一到四章计量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王计量经济学讲义王维国讲授课程的性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从学科性质来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具体来说,计量经济学是在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借助于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具有随机特征的经济现象,目的在于揭示其发展变化规律。
课程教学目标计量经济学按其内容划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软件应用,讲解理论计量经济学的最基本内容。
本课程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了解现实经济世界中可能存在的计量经济问题,掌握检测及解决计量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二是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及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大纲适用于数量经济专业2001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课程总学时为72,共计4学分。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习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等学科知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计量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实际中不满足数理统计假定时经济变量之间关系及经济变量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方法和技术,而经济学为计量经济学提供经济理论的准备,它仅就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理论假设,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只有具备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使用的教材:计量经济学( ) 第三版,[美]古扎拉蒂( ) 著,林少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该教材畅销美国,并流行于英国及其他英语国家。
该书充分考虑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及训练,内容深入浅出。
教学参考资料:1. 王维国,《计量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 C. ,学时分配表第一讲引言:经济计量学的特征及研究范围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一、计量经济学的来源二、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几种定义。
版权所有非选本课学生不得复制中级计量经济学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张晓峒电话:23618850,电子邮箱:xttfyt@public.tpt.tj课名:中级计量经济学课时:60学时(其中上机12学时)应具备的知识:1.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2.数理统计学(概率、概率分布,随机变量,假设检验,回归分析) 3.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向量,特征根)教材:1.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003年。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课程主要内容:1.计量经济模型(OLS估计, GLS估计, ML估计,2SLS估计, 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处理,虚拟变量,工具变量,F检验,t检验,R2 检验,DW检验,模型结构的稳定性 (Chow) 检验,JB检验,异方差检验等)。
2.时间序列模型(AR(p), MA(q), ARMA(p, q), ARIMA(p, d, q) 模型, 自相关函数,偏自相关函数,模型的识别,估计,诊断,预测)。
3.非经典计量经济学(随机变量的单整性、虚假回归、Wiener过程、统计量的渐进分布、单位根检验、动态回归、Hendry建模法与误差修正模型)。
参考书和文献:1.林少宫译,《计量经济学》,(Gujarati D., Basic Econometrics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庞皓,程从云译,《基础经济计量学》(Gujarati D., Basic Econometrics, 第1版McGRAW-HILL KOGAKUSHA LTD., 1978),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年5月] 2.钱小军等译,《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R S Pindyck and D L Rubinfeld,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
第一讲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代数一、 问题假定y 与x 具有近似的线性关系:01y x ββε=++,其中ε是随机误差项。
我们对01ββ、这两个参数的值一无所知。
我们的任务是利用样本数据去猜测01ββ、的取值。
现在,我们手中就有一个样本容量为N 的样本,其观测值是:1122(,),(,),...,(,)N N y x y x y x 。
问题是,如何利用该样本来猜测01ββ、的取值?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首先画出这些观察值的散点图(横轴x ,纵轴y )。
既然y 与x 具有近似的线性关系,那么我们就在图中拟合一条直线:1ˆˆˆyx ββ=+。
该直线是对y 与x 的真实关系的近似,而01ˆˆ,ββ分别是对01,ββ的猜测(估计)。
问题是,如何确定0ˆβ与1ˆβ,以使我们的猜测看起来是合理的呢? 笔记:1、为什么要假定y 与x 的关系是01y x ββε=++呢?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某一经济学理论认为x 与y 具有线性的因果关系。
该理论在讨论x 与y 的关系时认为影响y 的其他因素是不重要的,这些因素对y 的影响即为模型中的误差项。
2、01y x ββε=++被称为总体回归模型。
由该模型有:01E()E()y x x x ββε=++。
既然ε代表其他不重要因素对y的影响,因此标准假定是:E()0x ε=。
故进而有:01E()y x x ββ=+,这被称为总体回归方程(函数),而01ˆˆˆy x ββ=+相应地被称为样本回归方程。
由样本回归方程确定的ˆy与y 是有差异的,ˆy y-被称为残差ˆε。
进而有:01ˆˆˆy x ββε=++,这被称为样本回归模型。
二、 两种思考方法法一:12(,,...,)N y y y '与12ˆˆˆ(,,...,)N yy y '是N 维空间的两点,0ˆβ与1ˆβ的选择应该是这两点的距离最短。
这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数学问题:01012201ˆˆˆˆ,,11ˆˆˆ()()NNi i i i i i Min y y Min y x ββββββ==-=--∑∑ 由于ˆi i y y -是残差ˆi ε的定义,因此上述获得0ˆβ与1ˆβ的方法即是0ˆβ与1ˆβ的值应该使残差平方和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