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0 KB
- 文档页数:9
长泰一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文科地理试卷A命题人:李惠卿(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I卷(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60分)(说明:请把答案用2B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下图是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C.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过渡型阶段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3~4题。
3.②时期该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现代型 C.过度型 D.传统型4.该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先后排序合理的是( ) A.②③① B.①②③C.②①③ D.①③②生育旺盛年龄一般是指20—34岁。
下左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段(5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与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读图回答5-6题。
5.该图显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A.“低低低”模式 B.“高高高”模式C.“高高低”模式 D.“高低高”模式6.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A.该国国内人口迁移规模很小 B.该国的“夕阳”产业潜力很大C.该国的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在50年后 D.该国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7~8题。
7.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8.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高一年地理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组卷:陈东红审核:陈秀明吴晓莉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等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是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世纪末期,甲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多于乙国B.20世纪中期,甲、乙两国人口总量已达到最大C. 甲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乙国D. 20世纪初期,乙国老龄人口多是因为死亡率高2.根据两国人口的变化可推断()A.甲国有大量人口迁入B.甲国的环境承载力提高C. 乙国的劳动力可能较少D. 乙国城市化问题凸显读图2“某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3-4题。
3.影响该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整体趋势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该城市有()A.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B.丰富的淡水资源C.较好的生态环境D.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图1 图24.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可能给该城市带来的问题是( ) A.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 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C.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 D.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下表为2010年浙江、海南、青海、河南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完成5-6题。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7年9月3日到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3日下午3点30分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住在纽约(西五区)的刘先生收看论坛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 )A. 9月2日14:30B. 9月3日2:30C. 9月3日14:30D. 9月4日4:302. 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 )A. 上海白昼逐渐变短B. 福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 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快D.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变小每年6、7月份,上海会出现连续性的阴雨天气,而洛杉矶及周边地区因环境干燥多发生森林火灾。
下图为上海和洛杉矶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上海、洛杉矶夏季降水差异大,影响因素主要是( )A. 纬度位置B. 地形C. 大气环流D. 人类活动4.上海、洛杉矶的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荒漠带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涌泉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的泉水。
某城市有一著名的涌泉景观,近年来该涌泉的水质有下降的趋势,甚至出现断流现象。
下图为该地区涌泉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城市的涌泉属于淡水资源中的( )A. 河流水B. 湖泊水C. 冰川水D. 地下水6. 该城市涌泉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游客数量过多B. 城市污水随意排放C. 海水倒灌D. 新增采矿点的设立7. 若想解决涌泉断流问题,可行的措施是( )A.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B. 提高山地森林覆盖率C. 对城市进行人工降雨D. 提倡节约用水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8-9题。
8.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9.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图(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 二 年 地理 科试卷命题学校:罗源一中 命题者: 高二地理集备组考试日期:11 月14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读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2.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 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3.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 、b 、c 、d 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c>d>bB .a=b=c=dC .b>d>c>aD .无法确定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我国某地等高 线图(单位:米)(尚未全部完成)。
读图,回答4-5题: 4.Q 处湖泊的海拔最可能是 A.920米 B.970米C.720米D.860米5.图中最可能形成瀑布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读下面两图,回答6-7题。
6.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7.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7700千米。
无论从乙地到丁地,还是从丁地到乙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北走,后向南走。
据此判断,丁地可能处在A.赤道附近B.南极附近C.北极附近D.中纬地区读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据图完成8-9题。
8.虚线MN与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如果该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a、b、c、d四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A.aB.bC.cD.d读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1题。
福建省宁德市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五校期中联考地理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陈琦李淑云罗鉴清李明瞿春光)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到2030年,此项政策将使我国A. 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 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 劳动力供给状况改善D. 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因放开对东欧国家劳工移民的限制,德国人口2011年出现9年来首次上升。
目前德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2.7%。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2~4题。
(%)2.德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符合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3.导致东欧国家大量移民德国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婚姻B.政治C.难民D.经济4.下列国家中,与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A.俄罗斯B.巴西C.印度D.埃及5.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商业区内只有商业活动D.便利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在交通线上都会形成商业区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6~8题。
6.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A .1970年前后B .1990年前后C .2010年前后D .2030年前后7.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A .20年左右B .40年左右C .60年左右D .80年左右8.“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 .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 .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D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B.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C.从西半球到东半球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读某国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完成10~11题。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某日的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木星、月球是太阳的卫星B.金星、木星、月球是太阳的行星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天体的是()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下列能中,不属于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水能B.风能C.生物能D.地热能5.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A.光球、色球、日冕B.日冕、色球、光球C.色球、光球、日冕D.光球、日冕、色球6.下面各地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A、海口B、福州C、上海D、北京据我国2014年日历的一部分所反映的信息,完成7~8题。
7() A.(23°26′N,165°E) B..(23°26′N,15°E) C.(23°26′S,165°W)D.(23°26′S,15°E)8.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A.180°经线、0°经线B.180°经线、15°E经线C.180°经线、15°W经线D.180°经线、165°E经线2014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02时0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52分)1. (2分)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A . 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B . 该地段的交通通达性非常差C . 地段地价太高D . 该地段的地形非常不适合作为商业区2. (6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月考) 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在图中四个人口增长模式所代表的地区之间,最可能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方向是()A . 由①到④B . 由④到①C . 由③到①D . 由②到③3. (4分)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题表(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 . 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B . 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明显加快C . 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D . 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2)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A . 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B . 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C . 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D . 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4. (4分) (2018高一下·陆川期中)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 .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 . 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 . 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D .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2)通过人口普查发现,该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A . 人民的生活水平高,营养好B . 女性比例高,寿命长C . 人口结构年轻D . 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高5. (6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币意图”(图甲)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2014年3月3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公布《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并于当日开始施行。
这也意味着福建省正式施行“单独两孩”政策。
读“1980—2007年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曲线图”回答1-2题。
1、2007年我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B、传统型C、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D、现代型2、我省“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不会造成的影响是()。
A、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加B、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有所缓解C、未来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D、未来人口规模迅速增加近年来,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人口快速膨胀,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高企等“城市病”日益凸显,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已成必然选择。
下图为“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
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文化因素D、经济因素4、你认为能有效缓解“城市病”的合理措施不包括()。
A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B 、通过户籍,严格限制人口流入C 、疏解城市功能,减少城市功能D 、调整产业布局,部分产业外迁 读“木桶效应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右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 、气候资源 B 、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水资源6、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上右图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地。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建设仓储批发中心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下图反映的是某大城市部分地区人口的白天、黑夜分布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2014年3月9日,参加全国“两会”的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对外表示“延迟退休方案”肯定会在2020年之前出台。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
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
读下表,回答1-2题。
国家 现行标准(岁) 调整退休年龄目标(岁)男 女 中国 60 55 未定 巴西 60 55 无 英国 65 60 67(2028年) 意大利656065(2018年)1、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 、中国 B 、巴西 C 、英国 D 、意大利2、英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调整退休年龄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人均寿命的延长 B 、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C 、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D 、老年人从业意愿强烈2013年7月18日,世界著名“汽车城”—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此建立,此后迅速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读“底特律人口变化图”完成3~4题。
3、1910~1930年,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水平较高,人口出生率高B 、死亡率降低导致人口增速加快C 、经济增长较快,城市化速度加快D 、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涌入城市4.底特律衰落的原因除石油危机、日德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外,还可能有( )。
① 工业基础薄弱 ② 新技术革命冲击 ③ 产业结构单一 ④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① ④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将随之全面启动。
2014年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年。
读“我国某城市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5--6题。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2012年5月21日6时8分,福建许多天气晴好的地区,观察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太阳在空中成了一枚金光闪闪的“戒指”。
下图为日环食出现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示意图。
回答1-2题。
1.图中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有A.太阳系、地月系B.银河系、地月系C.河外星系、地月系D.河外星系、太阳系2.该日,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该日后,福建白昼变短D.该日南半球正值夏季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的自转和公转C.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D.地球不透明、不发光4. 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现象是A.潮汐B.极昼极夜C.大气中CO2含量增多D.“磁暴”和“极光”5.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洋流B.地转偏向力C.冷热不均D.海陆分布6.右图是某种天气系统示意图,该天气系统是A.台风B.暖锋C.冷锋D.反气旋2012年7月27日至8月13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51°N,0°)举行。
回答7-8题。
7.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其中能反映伦敦气候特征的是8.全年影响伦敦的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右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海区,洋流分布规律与图示一致的是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C.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10.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海区,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A.aB.bC.cD.d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干预了水循环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1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福建省一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该区域海拔大多在800-1400米之间,地表起伏较大,沟谷众多,森林茂密,河水清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 一 年 地理 科试卷考试日期:4月29日 完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读 “中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 ,完成1~2题。
1.图中a 、b 、c 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A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B .b 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C .2015-2020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D .2025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逐步减少3.2014年3月31日福建“单独二胎”政策正式开始施行,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此项政策最可能使福建省( ) A .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B .人口分布格局改变 C .人口老龄化速度减缓 D .人口迁出数量明显增加4.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根据“木桶效应”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 )A .耕地B .森林C .淡水D .矿产深圳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
读下列图表,回答5—7题。
学校: 高一年 班 号 姓名: 准考证号:5.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较高B.自然增长率较高 C.死亡率很低D.人口大量迁入6.深圳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7.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A.不断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B.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C.提高本地水资源利用率D.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读“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8—9题。
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用。
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9.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
“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巨大的压力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功能区是()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11.图3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②⑤ D.②④⑤12.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处( )A.商品丰富 B.居民购买力大C.交通发达 D.环境优美读“某地风频图”,完成13—14题。
13.该地出现频率最高和最低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C.西北风、东南风 D.西北风、东北风14.若在该地城郊布局一个水泥厂,比较合理的方位是A.东南或西北方位 B.东南或东北方位C.东北或西南方位 D.西南或西北方位下图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和表完成15-16题。
15.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B>C D.A<B>C 16.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最可能去的中心地是( ) A.B1 B.B6 C.C6 D.A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18.要减少城市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C.推广使用渗水砖 D.适当减少绿地面积天麻是我国千年传统的药膳滋补品。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地。
人工种植宜选山区的缓坡地,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
由于气候不宜,北方地区一直没有大面积种植。
2011年在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实现越冬种植,“南麻北移”成功。
2012年产量达30万斤,新鲜天麻开始供应首都市民餐桌。
阅读资料回答19—20题。
19.北京昌平引种天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和水源B. 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技术D. 气候和土壤20.“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下图表示山东丘陵地区某县土地利用比重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影响该县苹果种植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2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列关于该县今后土地利用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减少 B.蔬菜花卉种植用地面积减少C.苹果种植用地面积减少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下图是三个地区(a、b、c)农业基本情况比较。
读图完成23—25题。
23.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种植园农业24.a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25.下列与b、c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地区分别是( )A.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中国东北平原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C.四川盆地、美国中央大平原 D.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材料二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分)(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开始出现的人口问题是产生该人口问题的原因是(3分)(3)材料二中人口问题的出现将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2分)结合时事热点,说出目前针对该人口问题我国正在施行和即将施行的举措分别有等(2分)27.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1分)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一些人口和工商业开始迁往向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整个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28.下图中A 、B 、C、D 、E 代表的是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分)(1)图中A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该区发展这种农业的主要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形成其小农经营、商品率低的生产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2分)(2)图中B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则下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2分)①农业科技先进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3)图中C位于澳大利亚的 ______(地形区名称),该区农业生产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分)(3分)(4)图中D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为了促进该种农业的发展,该国采取了以下措施。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分)(5分)(5)图中E地区对应的是下图中的(填序号)气候类型,它温凉、潮湿的,适宜的生长,___ ___和__ _ 是影响该地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4分)29.下图为太湖平原某大城市平面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2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的城市化表现为;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和。
(3分)(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
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2分)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__。
(2分)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__。
(2分)(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2分)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一年地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选择题(共4题,共50分)26.(10分)(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分)(2)人口老龄化①(出生率角度)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②(死亡率角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等,使平均寿命延长。
(3分)(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空巢老人增多)等(任答两点给2分);单独二胎,延迟退休年龄等(2分)27.(11分)(每空格1分)(1)日本美国逆城市化城市环境质量的恶化乡村基础服务设施完善(2)B (3)经济发展韩国(4)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目前速度快28.(16分)(1)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2分)(2)商品谷物农业 C (2分)(3)墨累—达令盆地(1分)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很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2分)(4)大牧场放牧业(1分)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有优良的天然草场(1分)开辟水源;划区轮牧、围栏放牧,保护草场;人工种植牧草;完善交通;加大科技投入,培养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分)(5)②;多汁牧草;饲料;市场(4分)29. (13分)(1)用水方便;水运便利(2分)(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3分)(3)①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2分)②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2分)③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城市,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任答2点即可得2分)(4)化工厂现已被新城市包围,(1分)而化工厂对大气和水有严重污染,若不搬迁,会对新城区的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故需要迁出城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