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出血的诊疗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376.50 KB
- 文档页数:87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总结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院对39例自发性小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术后恢复良好2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
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是临床危重症,手术适应证的良好把握,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发展较急,病情一旦恶化,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对39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患者,男21例,女18例。
年龄5岁~71岁,平均38岁。
其中5岁及7岁儿童2例。
有高血压病史26例,脑梗死病史7例,伴糖尿病病史4例。
患者多以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个别以行走困难为首发症状,病情发展迅速。
入院时查体:神志清醒19例,嗜睡5例,昏睡3例,浅昏迷5例,深昏迷7例。
呼吸不规则4例,双瞳孔光反应消失7例。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诊断,ct示血肿位于小脑半球9例,小脑半球为主21例,小脑蚓部为主9例,血肿破入脑室者16例,合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10例。
影像学提示及术中发现出血量:10~15 ml9例,15~20 ml 21例,>20 ml者9例。
术后病理结果及dsa全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血管畸形出血者4例,2例儿童为avm出血。
1.2 治疗方法 39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 30例小脑蚓部或半球出血量大者行枕下后正中入路环枕减压并血肿清除术,小脑半球出血量10~15 ml者9例行旁正中切口入路枕部微骨窗显微血肿清除。
其中血肿破入脑室10例行侧脑室额角或枕角穿刺外引流,avm出血者术中清除血肿后尽可能切除畸形血管,对于分离较困难的畸形血管,不必强求全部切。
术中探查枕骨大孔及四脑室,发现枕骨大孔及四脑室有血肿者给予吸引器吸除。
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例仅行两侧侧脑室外引流术;10例行后枕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其中2例在行血肿清除术前先行前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1例在首次手术后因梗阻性脑积水行前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
1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判定疗效: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1例,ⅳ级1例,ⅴ级1例,死亡1例。
3例术前出现急性呼吸骤停的患者中,1例恢复良好,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
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标准的后枕开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术为自发性小脑出血最常见的手术方法,血肿≥10 ml或有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均需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患者通过手术较多能成功救治。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后枕开颅血肿清除;两侧侧脑室外引流;脑积水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1-0034-02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上较常见,在自发性脑出血总体发病中占10%[1]。
除了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外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能被成功救治。
2009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59.2岁;临床表现:均急性起病,表现为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术前gcs评分:9~12分7例,6~8分5例,3~5分3例,其中3例出现短暂呼吸停止,经积极抢救后恢复自主呼吸;头颅ct影像学检查:小脑半球出血10例(右侧6例,左侧4例),小脑蚓部出血5例,其中2例血肿量>10 ml合并脑室明显扩大,5例血肿量10 ml无合并脑室扩大。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进展【摘要】血肿的体积在自发性脑出血的死亡和预后中是一个最强的独立的预示因子,降低血肿的扩大是一个有效的干预靶点。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降低血压和重组体活化凝血因子vⅱa的使用,但它们对预后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证实。
干细胞治疗已经为患者更好的功能性恢复带来了希望。
【关键词】脑出血;中风;血肿的扩大;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2-0153-04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自发性的、非外伤性的出血进入脑实质内,高血压是ich最重要的一个风险因子。
现在的图像研究已经证实了ich的动态本质,在出血的最初几小时内,至少1/3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连续出血和血肿增长[1-2],在华法令相关的出血中更是如此。
鉴于血肿的扩展在预后当中是一个独立的决定子,限制血肿的扩大就成为一个有效的干预靶点,使用止血剂或降低血压是限制血肿增长的常用方法[3-4]。
积极研究限制血肿扩大的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于规范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1 治疗方法治疗上比较好的措施有手术清除血肿,早期降低血压,两者的优越性尚难确定[5]。
目前,ich急性期的治疗倾向于强调血压的处理、快速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和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1.1 降低血压自发性脑出血后血肿的体积在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一直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如何控制血肿的扩大一直受到重视和关注。
目前的治疗指南倾向于支持在ich的急性期常规降低血压,但支持性的证据仍待完善。
1.1.1 降压依据在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和血肿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血肿的扩大与增高的血压存在密切的相关性[6],降压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潜在出血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1.1.2 降压阈值对于急性脑出血而言,过高的血压会促进血肿增长,过低的血压可能会导致全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降低和出血周围脑缺血的风险。
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全文)概述自发性脑出血(sponteneoue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以下简称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引起的成人颅内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的脑实质内出血。
按照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出血。
其中,原发性脑出血在脑出血中约占80%~85%,主要包括高血压脑出血(约占50%~70%[1])、淀粉样血管病脑出血(CAA,约占20%~30%)和原因不明脑出血(约占10%)。
继发性脑出血主要包括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畸形、动静脉瘘、Moyamoya病(烟雾病)、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颅内肿瘤、血管炎、出血性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导致的脑出血。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脑出血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诊断本共识主要针对原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如下:1. 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 影像学检查提示典型的出血部位,如基底节区、丘脑、脑室、小脑、脑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叶(CAA患者);3. 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液性疾病;4. CTA/MRA/MRV/DSA检查排除其他脑血管病变(选择1~2种检查);5. 超早期(72h内)或晚期增强MRI检查排除颅内肿瘤。
院前与急诊室的急救院前急救和急诊处理对抢救生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其流程如下:1. 院前急救:在发病现场进行急救时,首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状况、瞳孔变化。
应用急救设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如患者呼吸道不通畅,应立即清理气道分泌物;如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可现场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
如患者血压过高或过低,可用升压或降压药将血压维持在基本正常范围内。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发表时间:2019-03-11T09:09:15.2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8月上第15期作者:柳晓伟张艳辉[导读] 结论:脑干出血的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出血量及出血量增多是影响预后主要因素,GCS评分可有效评估预后,并对针对性治疗有指导意义。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干出血的治疗及预后。
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1例脑干出血病人,全部病人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4型;昏迷病人出现呼吸改变为分呼吸机辅助通气组及非呼吸机辅助通气组。
分析各型及各组的治疗及预后。
结果:各型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8±1.05)mL、(3.05±1.31)mL、(5.92±2.071)mL、(8.34±2.04)mL,不同分型组间死亡率P<0.05,预后与出血量相关。
呼吸机辅助通气组与非呼吸机辅助通气组死亡率P<0.05。
结论:脑干出血的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出血量及出血量增多是影响预后主要因素,GCS评分可有效评估预后,并对针对性治疗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脑干出血;GCS评分;治疗;预后[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brainstem hemorrhage.Methods A total of 161 patients with brainstem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light,medium,heavy and extra-heavy.The patients with coma had respiratory changes:ventilator-assisted ventilation group and non-ventilator-assisted ventilation group.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each type and group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was(1.58(+1.05)mL,(3.05(+1.31)mL,(5.92(+2.071)mL,(8.34(+2.04)mL respectively.The mortality rat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was P < 0.05.The prognosis was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bleeding.The mortality rate of ventilator-assisted ventilation group and non-ventilator-assisted ventilation group was P <0.05.Conclusion Conservative medical treatment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brainstem hemorrhage.Increased amount of bleeding and bleeding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GCS score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prognosis and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argeted treatment.[keywords] brainstem hemorrhage;GCS score;treatment;prognosis脑干出血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所有脑出血的7%~10%,是神经内外科的危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存活者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治疗上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满意效果,改善病人预后。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21期 中华医学·血证·心脑血管 -13-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treating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TCM medicine宋鹏鹏1崔应麟2*董天平3(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3.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漯河,462000)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8)21--03证型:BGA【摘要】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
在脑血管中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然而西医治疗尚缺乏确切的疗效手段,中医药在防治脑出血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本文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脑出血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医药;脑出血;研究进展【Abstract】Cerebral hemorrhage (ICH) refers to primary non traumatic brain hemorrhage, it is also known as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accounts for 20% to 30%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onset, severe illness, high leth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has been on the rise. However,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still lack of exact therapeutic means. TCM medicine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research of TCM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recent year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TCM medicine; Cerebral hemorrhage; Research progres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21.007我国脑出血(ICH)占脑卒中的17.1%~55.4%,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6.5%~19.6%,发病1个月内的病死率超过40%,而且大多数幸存者都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重度残疾占40%以上[2],如此高的病死率、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急诊抢救方法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小儿自发性脑出血的原因以及救治小儿自发性脑出血方法和措施。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回顾统计分析,收治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分别进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结果患者经过CT、MRI、MRA或DSA检查,导致小儿自发性脑出血的原因的主要为脑动静脉畸形,经过急诊救治,其中18例患者痊愈;好转4例,仅遗留一定程度的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抢救失败死亡患者1例,随访结果显示仅有1例患者死于再出血,其余患者无复发。
结论造成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为脑动静脉畸形等,但是采取合理科学的救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使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
【关键词】儿童自发性脑出血致病原因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282-01自发性脑出血是指无外部创伤情导致脑内出血,一般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内各种动脉或静脉破裂引起的[1]。
自发性脑出血可能由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引起,因为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其发病机制与成年人可能不太相同,提高自发性脑出血患儿的救治效果和保障患者有良好的预后,需要对发病原因准确的诊断,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抢救治疗[2]。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我院收治自发性脑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及时科学的救治和护理,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9年3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儿,所有患儿经过诊治标准确诊,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
年龄分布为1岁到14岁,平均5.7岁。
所有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同意临床资料参与研究分析。
1.2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因为表现出颅内高压相关症状发现病情,集中表现在突然的头痛,同时伴随恶心呕吐15例,占总数的65.21%;意识障碍患儿6例,占总数的26.09%;不同血肿部位表现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神经损伤5例,占总数21.74%;癫痫症状表现者有3例,占总数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