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的生理特点
- 格式:pptx
- 大小:513.93 KB
- 文档页数:8
产科科室知识点总结一、生理学知识点总结1. 妊娠期生理变化: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
其中,重要的变化包括子宫增大、子宫颈软化、宫颈口扩张、子宫壁发生收缩以及赤道增厚。
2. 分娩过程的生理变化:分娩是孕妇最终将胎儿从子宫中推出体外的过程。
这一过程由产前期、开放期、和胎儿娩出期构成。
主要的生理变化包括宫缩开始、宫颈扩张、胎儿娩出以及胎盘娩出等。
二、产科疾病知识点总结1. 子痫病:子痫病是一种妊娠相关疾病,最常发生在妊娠后期。
主要特征包括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水肿等。
严重的子痫病可能会导致母体器官功能损害,危及母婴生命。
2. 先兆早产:指孕期20~37周内,患者出现子宫收缩、子宫颈口扩张或胎膜破裂等前兆症状,但尚未进入真正的分娩期。
需要积极干预以预防早产并保护胎儿健康。
三、产科检查及诊断知识点总结1. 妊娠期超声检查:妊娠期超声检查是孕期监测的重要手段。
通过超声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胎位、羊水量、胎盘位置等,为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提供重要信息。
2. 胎心监测:胎心监测是产科中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监测胎儿心跳情况,判断胎儿的生命体征以及胎盘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干预措施。
四、产科处理技能知识点总结1. 阴道分娩:包括胎儿头位分娩、臀位分娩等。
医务人员需要掌握产程管理、挤央助产术、胎儿监护以及产后护理等技能。
2. 剖宫产术:对于胎儿或母体出现危险时,可能需要实施剖宫产术。
医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技能。
五、产科护理知识点总结1. 分娩后护理:包括对产妇的生理恢复监护、伤口护理、产褥期保健指导等。
护士需要了解产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产妇心理护理:产妇在产后易出现产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护士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关怀。
六、产科安全知识点总结1. 防止分娩并发症:分娩是一项高风险的生理过程,医务人员需要严密监护产妇及胎儿,在出现并发症时能够迅速作出处理。
2. 疫情防控:产科科室同样需要加强对感染病例的防控,掌握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知识,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是妇女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特别脆弱,需要吸取来自母体的全部营养,由此可见孕期营养极为重要。
但是,不同阶段的孕期,由于胎儿的营养需求和母体代谢特点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孕早、孕中、孕晚的营养生理特点。
孕早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早期是胚胎分化、器官形成的时期,也是胚胎致畸的高发期,此时胚胎对营养的需要非常大,特别是对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非常高。
因此,母体需要摄入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和富含叶酸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孕妇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多摄入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营养丰富的食品,同时避免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以保证胚胎成长和发育的正常。
孕中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中期是胚胎发育成为胎儿的时期,此时胎儿的组织增多,个体大小增加,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
同时,孕妇的体内代谢率增高,需要摄入适量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
此时,孕妇应该适当增加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以满足母体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此外,孕妇还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和睡眠,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孕晚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晚期是孕妇的营养需求最高的时期,此时胎儿的生长速度加快,母体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同时,孕妇的肠胃功能受到压迫,往往出现消化不良、胃灼热等症状,需要注意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山药、豆腐等。
同时,孕妇应该适当控制食盐、糖、油的摄入量,避免对血压和血糖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孕期营养生理特点是孕早、孕中、孕晚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
在孕早期,应该多摄入高质量蛋白质和叶酸等微量元素;在孕中期,应该适度增加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在孕晚期,应该控制食盐、糖、油的摄入量,同时适当增加对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在孕期,孕妇应该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睡眠,以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和母体的健康。
孕妇乳母婴儿幼儿人群生理特点一、孕妇的生理特点1、通过胎盘运转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280天,孕育体重约为3.2kg 的新生儿。
2、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目的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以支持胎儿发育,保证妊娠成功(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以及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3、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胎盘催乳激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运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钙的吸收等与孕期雌激素水平正相关。
5、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3、T4水平升高,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
6、孕期消化功能的改变: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肠道平滑肌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易出现饱腹感及便秘;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不良。
;贲门括约肌松弛,食物易倒流,造成反胃等早孕反应。
7、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血液容积逐渐增加,28-32周达到高峰,最大增加量50%,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增加,至分娩时达最大,增加量约20%;因血液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以上,血液相对稀释,为孕期生理性贫血。
8、孕期肾功能改变: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而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叶酸等代谢物排出量增加,其中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餐后15分钟可出现糖尿,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
叶酸排出量比非孕期高1倍,约15μg。
9、叶酸(维生素B9):预防胎儿畸形(每日0.4毫克),每日0.4毫克可治疗女性贫血。
10、孕期体重增加:发达国家孕期必要性体重增加7.5kg,发展中国家6kg。
①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生理特征统功能的恢复。
简述孕妇的生理特点孕妇的生理特点孕妇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胎儿发育和母体变化等方面的变化。
一、血液循环变化1、血容量的增多:怀孕期间,孕妇的血液容量大约增加30–50%,增加的血液约为母体自身血容量的2.5倍,它主要由于母体体积的增加和血小板增多而引起;2、心输出量的增加:怀孕期间,母体心输出量会增加20-50%,这是由于母体血容量增加、心率增快及血管扩张所导致;3、肝细胞功能的变化:怀孕期间,孕妇的肝细胞功能有增强和减退的变化,这是由于母体孕穗腺素的增加引起的;4、血液粘稠度的影响:怀孕期间,孕妇的血液粘稠度会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母体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增多所引起;5、血压波动:孕妇血压会在怀孕前期有明显增高或降低的情况,但在怀孕后期,血压会恢复正常,此时,孕妇血压将低于非怀孕时期;6、血液中的激素:孕妇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免疫抑制的机制可以减轻母体对胎儿的攻击。
二、胎儿发育变化1、营养需要的增加:怀孕期间,胎儿的营养需要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吸收的增加,其中蛋白质吸收的增加最明显;2、激素分泌的影响:怀孕期间,胎儿激素的分泌会明显增多,这是由于胎儿激素分泌的增多所引起的;3、心肺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胎儿心、肺和肾脏的功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孕妇的体位、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等因素,胎儿的心、肺和肾脏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4、肌肉发育的影响:怀孕期间,胎儿肌肉的发育受到母体环境的影响,如母体体位、营养和激素水平等,它们会影响胎儿肌肉的发育。
三、母体变化1、体重变化:母体的体重会在怀孕期间稳步增加,怀孕后期,母体体重增加率比前期低,它受到母体孕前体重、孕妇的性别、年龄、孕次及胎儿生长等因素的影响;2、血糖变化:怀孕期间,孕妇血糖水平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激素和营养状态的变化,孕妇血糖含量有可能出现超标的情况;3、营养需要的增加:怀孕期间,母体营养需要会发生明显变化,母体所需营养的增加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吸收的增加,这是由于母体自身及胎儿的需要;4、新陈代谢的影响:怀孕期间,母体的新陈代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母体体位、营养状态和激素水平的改变引起的。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介绍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介绍文章来源:飞暖网核心导读:生命体的出生,是成长到衰老的连续的过程,为便于认识和理解营养与生命发生发展的关系,常常人为的将人的发展过程生理特点分成不同的生理时期,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成年及老年各期。
实际上相邻各期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儿童的重要生理特征是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段的发育为后一段奠定基础。
任何阶段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有大量研究显示,生命早期成长缓慢或者过度生长都会对后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分为婴儿期和青春期的突增,其余时间都是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逐渐减慢,直到成熟。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约280天,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一个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
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孕期胎儿的需要,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至产后恢复到孕前水平。
二,孕期内分泌的改变除了能让胎儿正常的着床和发育外,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另一个目的是对营养素进行调节。
增加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和妊娠的需要。
1.母体卵巢及胎盘分泌激素的增加胎盘催乳激素可以促进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分泌和发育,胎盘催乳激素促进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雌二醇发挥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有研究发现,钙的吸收,钙的潴留与孕期雌激素成正相关。
2.孕期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的改变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2,T4升高,但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不多,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至孕晚期升高约15_20%,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天约增加0.63mj(150kcal)。
孕期自学版一、孕期生理特点与注意事项二、孕期饮食与营养三、胎教常识四:产后注意事项五:孕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一、孕期生理特点与注意事项(孕期有分三个阶段,早期,中期还有晚期,但是三个时期的生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下各个时期的生理特点和注意事项)1:早期(1-3)生理特点胚胎细胞分裂最快的时期,大脑及神经中枢发育的关键时候,心脏、血管系统最敏感,易受伤时期。
容易造成流产,可能会引起宫外孕。
准妈妈还会伴随着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象.注意事项:1.避免摔跤,在不平的地面上骑车或长途骑车。
2.不宜做下蹲及弯腰的劳动。
3.避免性生活及烟酒刺激,以避免流产。
4.不宜去人多的地方,容易感染疾病。
(如流感,水痘)避免和宠物接触5.不要接触化学物质和有害气体,避免放射性检查及服用妊娠禁忌药物6.洗澡宜淋浴;预防感冒。
2:中期(4-7个月)生理特征及注意事项:• 1.胎儿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个器官形成的重要时候。
如:睁开眼皮,长头发,睫毛,眉毛,吸手指,肺开始工作。
• 2.感觉到胎动数胎动(可做互动:问孕妇有没有感觉到胎动,一天大概几次)妊娠20周开始发觉有胎动。
妊娠28周开始直到临产,孕妇取舒适的体位,手摸腹部每天早中晚各数一次,每次1小时3次胎动记数相加×4=12小时内胎动计数。
正常胎动12小时大于30次;如少于20次,说明宫内胎儿明显缺氧,应及时上医院。
听胎心(可做互动:问孕妇有没有听过胎心,每分钟跳动次数是多少?)妊娠30周开始采用木制唧筒,每晚听一次胎心。
正常胎心跳动每分钟140次左右,若超过160次或少120次均属异常表现;如快慢不齐,则胎心不规则,也属异常现象,应及时上医院检查。
3.准妈妈精神不稳定,遇小事容易担忧和顾虑.注意事项:1:饮食上注意添加含铁食物,如菠菜,动物的肝脏。
防止孕妇和胎儿贫血。
2:逐渐增加膳食中的优质蛋白,如蛋,奶,肉,鱼等以利于胎儿生长和哺乳前体内蛋白质的储备。
孕妇妊娠期解剖及生理特点
妊娠期血循环特点为高血流、低阻抗状况,其血流量、心率、心排血量、心输出量、每分钟通气量或功能性残气量均发生显著变化。
妊娠期由于血浆容量增多大于红细胞的增多,导致生理性贫血,可能影响主要器官如心、脑、子宫和胎儿供氧。
子宫的血流量随着妊娠的进展而增加,于妊娠晚期达峰值,占心排血量的30%,而非妊娠期供应子宫的血流量不及心排血量的2%。
此外妊娠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可使30%的血液淤积于下肢,由于子宫血流量在孕晚期已达到峰值,在心脏骤停所造成的低氧、低流量的情况下,血流量不会再增加,因而引起子宫、胎盘血管收缩,危及胎儿生命。
妊娠期雌激素增加了子宫肌纤维的兴奋性,它对心脏也有类似作用。
雌激素使心肌内肾上腺能受体增加,从而提高了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了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孕激素增加潮气量,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这种过度换气及低血浆二氧化碳水平,导致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发生。
孕期母体呼吸停止,动脉血pH值及氧分压快速下降,这种改变使孕妇与非孕期相比缓冲能力下降,易出现换气不足及低氧血症,导致较严重的酸中毒。
妊娠期耗氧量增加,因此复苏时维持动脉血氧含量很重要。
83suncity 208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