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
- 格式:ppt
- 大小:735.50 KB
- 文档页数:51
妊娠期、哺乳期营养与膳食16/30NEXTNEXT 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y with operations inthe United States,足月妊娠期为期280天,共40周为适应和满足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需求妊娠期母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代谢改变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NEXT胎儿胚胎受精卵孕早期0-12周0-3月孕中期13-27周4-6月孕晚期28-40周7-9月1、刺激孕酮分泌2、安胎:降低淋巴细胞活力,防止母体对胎体排斥反应(雌酮、雌二醇、雌三醇):1、增加胎盘血流量。
2、促进乳房发育。
NEXTNEXT受孕酮分泌增加影响,胃肠蠕动减弱,易出现饱胀感、便秘,及恶心、呕吐等妊NEXTNEXT血容量:血浆容积不断增加,至28-32周达最大,可增加45%-50%,红细胞数增加15%~20%,因红细胞数量增加幅度低于血浆容量增加幅度,故血液稀释,出现生血液成分:红细胞由于血液稀释,血红蛋白降至105g/L(孕中期)-110g/L(孕早血浆总蛋白:70g/L降至40g/L,白蛋白由40g/L降至25 g/L。
这也是血液稀释的结NEXTNEXTNEXT NEXT10~12.5kg。
包括:胎儿、胎盘、羊水和母体血容量、体液增长,子宫、乳腺发育,脂NEXTNEXT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孕期体重增长值(kg)12.5~18.011.5~16.07.5~11.56.0~6.8NEXTNEXTPRODUCE X HOME SHOP ABOUT US CONCEPTExplain everything.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2ü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各种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体。
妊娠生理知识点总结一、妊娠的定义和特点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发育成胚胎,最终发育成为胎儿的过程。
在妊娠过程中,女性身体会发生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是由于孕激素等物质对于身体的影响所致。
妊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孕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约为40周;2.孕妇身体会发生全面的变化,包括内分泌、代谢等方面;3.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需要良好的营养和合理的保健。
二、妊娠期的生理变化1.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在孕期,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对于胎儿的生长和妊娠的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甲状腺激素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在孕期后期,胎盘会分泌促甲状腺素,对于母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产生影响。
2.血液系统的变化在孕期,母亲的血容量会有所增加,红细胞水平也会上升,这是为了保证胎儿和胎盘对氧气和养分需求的满足。
此外,在孕期后期,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也会有所下降,这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3.呼吸系统的变化在妊娠过程中,子宫的增大会对周围器官产生一定的压迫,这可能会影响到母体的呼吸功能。
另外,孕期后期,子宫的增大还会对膈肌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呼吸功能减弱。
此外,受荷尔蒙的影响,孕妇的肺活量也可能出现下降。
4.消化系统的变化在孕期,由于激素的影响,母亲的胃肠道功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这包括胃排空时间加长、胆囊收缩减弱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孕妇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5.泌尿系统的变化在孕期,由于子宫的增大会对尿道和膀胱产生一定的压迫,这可能会导致尿频和尿急的症状。
此外,孕妇的肾脏功能也会有所改变,尤其是在尿素清除方面。
6.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在孕期,母体的血容量和心脏指数会有所增加,以应对胎儿对于氧气和营养的需求。
这可能会导致孕妇容易感到疲倦和心悸。
7.生殖系统的变化在孕期,子宫的增大和宫颈的变化将会对产道产生影响,这可能会对分娩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8.神经系统的变化在孕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孕妇的情绪和认知能力可能会有所改变,这可能会产生一些孕期特有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是妇女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特别脆弱,需要吸取来自母体的全部营养,由此可见孕期营养极为重要。
但是,不同阶段的孕期,由于胎儿的营养需求和母体代谢特点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孕早、孕中、孕晚的营养生理特点。
孕早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早期是胚胎分化、器官形成的时期,也是胚胎致畸的高发期,此时胚胎对营养的需要非常大,特别是对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非常高。
因此,母体需要摄入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和富含叶酸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孕妇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多摄入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营养丰富的食品,同时避免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以保证胚胎成长和发育的正常。
孕中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中期是胚胎发育成为胎儿的时期,此时胎儿的组织增多,个体大小增加,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
同时,孕妇的体内代谢率增高,需要摄入适量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
此时,孕妇应该适当增加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以满足母体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此外,孕妇还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和睡眠,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孕晚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晚期是孕妇的营养需求最高的时期,此时胎儿的生长速度加快,母体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同时,孕妇的肠胃功能受到压迫,往往出现消化不良、胃灼热等症状,需要注意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山药、豆腐等。
同时,孕妇应该适当控制食盐、糖、油的摄入量,避免对血压和血糖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孕期营养生理特点是孕早、孕中、孕晚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
在孕早期,应该多摄入高质量蛋白质和叶酸等微量元素;在孕中期,应该适度增加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在孕晚期,应该控制食盐、糖、油的摄入量,同时适当增加对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在孕期,孕妇应该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睡眠,以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和母体的健康。
孕妇的营养和食品健康的营养饮食不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孕妇本身的健康也大有益处。
良好的饮食不仅能降低母亲发生感染、贫血和妊娠中毒等并发症的危险,还能降低婴儿早产、体重不足、死胎、脑损伤和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孕妇要做到充分、全面、合理、科学地摄取营养素。
注意饮食多样化,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应摄取不同的营养素。
一、孕期生理特点(一)代谢改变孕期的代谢活动在大量雌激素、黄体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导致孕妇的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日约增加0.63MJ(150kcal)。
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有改变,作为胎儿主要能源的葡萄糖可通过胎盘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并经过扩散作用自胎盘转运至胎儿;氨基酸可通过胎盘主动转动;而脂肪酸则可通过胎盘扩散转运到胎儿。
接近孕末期足月时,胎儿每日需利用35g葡萄糖、7g氨基酸和1.7g脂肪酸以满足能量需要。
孕末期蛋白质分解产物排出减少,以利用合成组织所需之氮储留。
(二)消化系统功能改变孕酮水平的升高可引起消化道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同时消化液分泌降低,贲门括约肌松弛等,故孕期容易出现饱胀感及便秘、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上述改变,延长了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使一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2、叶酸等的吸收率增加,与孕妇、胎儿对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相适应。
(三)肾功能改变胎儿的代谢产物需经母体排出,故孕期肾功能出现明显的生理性调节,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排出蛋白质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酐的功能明显增强。
同时,与孕前相比,尿中葡萄糖排出量平均每日月2g。
但尿钙排出量较孕前减少。
(四)血容量与血液成分孕期血浆容量最大约增加50%,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增加20%,由于血容量增加幅度较血红蛋白总量增加幅度大,使血液相对稀释,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反而下降,呈现孕期生理性贫血。
孕妇的营养及膳食原则妊娠期间,母体经受一系列的生理调整过程。
此种生理调整过程直接影响母体的营养需要,并影响胎儿的营养、发育和健康,所以妊娠期的营养对母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妊娠期的生理特点妊娠期间,为适应和满足胎体在宫内的发育需求,母体自身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分泌妊娠期间内分泌的主要改变是妊娠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卵着床后HCG水平开始升高,在妊娠第8-9周分泌达到顶峰,第10周期开始下降。
其主要生理作用,一是刺激母体黄体酮分泌;二是通过降低淋巴细胞的活力,防止母体对胎体的排斥反应。
②人绒毛膜生长素(HCS):HCS是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降低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将葡萄糖转给胎儿;促进脂肪分解,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促进蛋白质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③雌性激素:胎盘分泌的雌性激素包括雌酮、雌二醇、雌三醇。
雌二醇刺激母体垂体生长素细胞转化为催乳素细胞,为分泌乳汁做准备;此外,它还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
④雌三醇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促进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增加子宫和胎盘之间的血流量,并可促进母体乳房发育。
⑤孕酮:孕酮能松驰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导致妊娠期间胃肠功能改变;还使子宫的平滑肌细胞松驰,以便于胚胎在子宫内着床。
此外,孕酮还促进乳腺发育并抑制妊娠期乳汁分泌。
血液①血容量;妊娠期第6-8周,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开始增加,妊娠第32-34周时达顶峰,血容量比妊娠前增加约35-40%,并一直维持至分娩。
血容量的增加包括血浆容积和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其中血浆容积的增加大于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与妊娠期妇女相比,血浆容积增加为45-50%,红细胞数量增加为15-20%,使血浆相对稀释,容易导致生理性贫血。
②血浆总蛋白:由于血液稀释,妊娠早期血浆总蛋白就开始下降,至妊娠晚期血浆总蛋白水平由约70克/升降至60克/升,主要是因为白蛋白水平从40克/升降至25克/升所致。
孕妇乳母婴儿幼儿人群生理特点一、孕妇的生理特点1、通过胎盘运转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280天,孕育体重约为3.2kg 的新生儿。
2、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目的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以支持胎儿发育,保证妊娠成功(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以及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3、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胎盘催乳激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运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钙的吸收等与孕期雌激素水平正相关。
5、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3、T4水平升高,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
6、孕期消化功能的改变: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肠道平滑肌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易出现饱腹感及便秘;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不良。
;贲门括约肌松弛,食物易倒流,造成反胃等早孕反应。
7、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血液容积逐渐增加,28-32周达到高峰,最大增加量50%,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增加,至分娩时达最大,增加量约20%;因血液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不一致,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以上,血液相对稀释,为孕期生理性贫血。
8、孕期肾功能改变: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而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叶酸等代谢物排出量增加,其中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餐后15分钟可出现糖尿,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
叶酸排出量比非孕期高1倍,约15μg。
9、叶酸(维生素B9):预防胎儿畸形(每日0.4毫克),每日0.4毫克可治疗女性贫血。
10、孕期体重增加:发达国家孕期必要性体重增加7.5kg,发展中国家6kg。
①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生理特征统功能的恢复。
简述孕妇的生理特点孕妇的生理特点孕妇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胎儿发育和母体变化等方面的变化。
一、血液循环变化1、血容量的增多:怀孕期间,孕妇的血液容量大约增加30–50%,增加的血液约为母体自身血容量的2.5倍,它主要由于母体体积的增加和血小板增多而引起;2、心输出量的增加:怀孕期间,母体心输出量会增加20-50%,这是由于母体血容量增加、心率增快及血管扩张所导致;3、肝细胞功能的变化:怀孕期间,孕妇的肝细胞功能有增强和减退的变化,这是由于母体孕穗腺素的增加引起的;4、血液粘稠度的影响:怀孕期间,孕妇的血液粘稠度会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母体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增多所引起;5、血压波动:孕妇血压会在怀孕前期有明显增高或降低的情况,但在怀孕后期,血压会恢复正常,此时,孕妇血压将低于非怀孕时期;6、血液中的激素:孕妇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免疫抑制的机制可以减轻母体对胎儿的攻击。
二、胎儿发育变化1、营养需要的增加:怀孕期间,胎儿的营养需要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吸收的增加,其中蛋白质吸收的增加最明显;2、激素分泌的影响:怀孕期间,胎儿激素的分泌会明显增多,这是由于胎儿激素分泌的增多所引起的;3、心肺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胎儿心、肺和肾脏的功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孕妇的体位、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等因素,胎儿的心、肺和肾脏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4、肌肉发育的影响:怀孕期间,胎儿肌肉的发育受到母体环境的影响,如母体体位、营养和激素水平等,它们会影响胎儿肌肉的发育。
三、母体变化1、体重变化:母体的体重会在怀孕期间稳步增加,怀孕后期,母体体重增加率比前期低,它受到母体孕前体重、孕妇的性别、年龄、孕次及胎儿生长等因素的影响;2、血糖变化:怀孕期间,孕妇血糖水平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激素和营养状态的变化,孕妇血糖含量有可能出现超标的情况;3、营养需要的增加:怀孕期间,母体营养需要会发生明显变化,母体所需营养的增加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吸收的增加,这是由于母体自身及胎儿的需要;4、新陈代谢的影响:怀孕期间,母体的新陈代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母体体位、营养状态和激素水平的改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