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家语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31
公开课读懂诗家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公开课读懂诗家语》。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掌握诗家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材中选取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经典诗篇,旨在通过这些诗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诗家语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诗家语的特点,能够理解并鉴赏古诗。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增强语感。
3.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家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难点:能够运用诗家语进行创作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展示和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篇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教材中的诗篇,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家语的特点。
3. 诗篇解析:教师对教材中的诗篇进行详细解析,讲解诗家语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4. 实践训练:教师给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诗家语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诗家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可以采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的形式进行板书。
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诗家语写一段描绘春天景色的文字。
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默写出本节课学习的古诗。
答案:《登鹳雀楼》、《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公开课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与词家语诗的语言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它有自身特有的一套修辞手法、句 式格律、语法构造。
人们称之为“诗家语"。
歌词语言(或称“同家语”)虽不等 同于诗家语。
但同它有许多共同和相近之处,把握诗家语特点,对于歌词语言 的运用以及区分诗与词的差异,都有重要意义。
诗家语除了具备一般文学语言 的共同要求,如形象、鲜明、生动、简缥等之外,量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悖理性、 阻拒性和暗示性,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论述。
一、诗家语的饽理性所谓悖理性,就是不符合客观事理、物理,而只符合主观之情理。
简言之。
合情不合理。
在所有艺术家中,悖理表现最突出的当数诗人。
诗家语只遵循诗 人情感逻辑的轨迹滑行,因而时时选出生活逻辑和理性逻辑,说出许多不合道 理的话,让我们来看看几句写月亮的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月亮的明喑对地球来说,处处都是一样的,人( 是“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因此,说故乡月明 是同样的荒谬。
李白之说也有矛盾;僧说古今月亮无变化,那么今人是能见“古 时”月的;倘若古今月亮有变化。
则“今月”就不可能照古人了。
但从情感逻 辑来看,杜诗强调家乡之可爱;李诗感叹人生短暂,俱都悖理而合情,这就是 古人所说的“无理而妙”。
悖理合情的诗例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古人把它视为诗趣的一个要 素。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
”“反常合道”即违反常规而 符合情理。
艺术的魅力常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诗家语悖理正是“意 料之外”的一种表现,悖理可以引入警觉,发人深思,合情又可使悖理不致走 向荒谬,回归“情理之中”。
故有人把这种诗家语称之为“真实的谎言”、“清 醒的梦话与醉话”。
诗家语的悖理倾向在现代诗歌中更加明显。
时代的发展使人世社会日趋复 杂,现实生活中悖理之事层出不穷,加上现代思维方式的多样,诗法技巧的繁 复,都促使现代诗人对诗的悖理性发生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