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 格式:ppt
- 大小:11.91 MB
- 文档页数:64
装饰图案设计方案(总3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装饰图案设计目录第一章装饰图案的概念一、艺术的共性与特性二、图案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三、图案的适应性四、图案设计的原则五、图案的装饰种类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简况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一、变化与统一二、对称与均衡三、对比与调和四、节奏与韵律五、安定与比例六、动感与静感七、渐变与突变八、统觉与错觉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写生一、图案写生的步骤及要求二、写生方法第五章:图案的变化一、图案变化的目的与要求二、图案变化的方法(1)省略法(2)夸张法(3)添加法(4)变形法(5)巧合法(6)寓意法(7)求全法(8)拟人法3、图案题材的变化(1)植物变化(2)花卉变化(3)、动物变化(4)风景变化(5)人物变化(6)文字变化第六章:装饰图案的组织一、平面图案的构图1、图案构图的意义和特点2、平面图案构图的要点二、平面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1、单独纹样(1)对称式(2)均衡式2、适合纹样(1)形体适合(2)角隅适合(3)边缘适合3、连续纹样(1)二方连续(2)四方连续三、装饰织物图案的表现技法1、点的表现方法2、线的表现方法3、面的表现方法4、晕染的表现方法5、退晕的表现方法6、撇丝的表现方法7、干笔的表现方法8、喷绘的表现方法9、综合表现方法教案首页课序:1 (2学时)课题:第一章装饰图案的概述目的要求:(1)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和类别;(2)理解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3)掌握装饰图案设计与工艺制作原理。
教案内容:装饰图案的概念、类别、特征。
装饰图案是艺术特征以描绘对象为媒介,不受光感,透视、对象自身结构的限制。
设计者根据创意和对物象的感受,追求表现艺术的形式美,而非自然的再现,采用夸张、变化、象征、寓意等抽象的艺术语言,遵循装饰图案是形式美法则,以适合设计特有的需要,变形换色,概括加强,平面化的表现,追求秩序的美感,理想化的景象,与工艺相结合。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图案的创造设计与表现能力,掌握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服务于社会。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何谓装饰第二节装饰艺术第三节装饰语意第四节图案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装饰艺术,图案概念的了解,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设计概念,形成整体认识,为进一步掌握装饰图案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并能通过概述形成系统的认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图案形成系统的认识。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教学内容]:第一节程式化一、造型观念上的传承二、造型手法上的传承第二节秩序化第三节象征性第四节形式美的总法则一、变化与统一二、节奏与韵律三、对比与调和四、重心与比例五、对称与均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装饰图案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的了解与掌握,能够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思维特性[教学内容]:第一节联想一、相似联想二、相关联想三、相反联想第二节想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有目的的想象与联想,实现观念与形象上的再创造,有效地利用想象与联想,加强艺术形象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艺术创作达到更高的境界、充分展现出新的视觉形象与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上进行有效地转化与嫁接。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变化法则[教学内容]:第一节联想一、省略与提炼二、夸张三、添加法四、求全法五、象征、寓意法六、解构法七、共生法第二节点、线、面的装饰语境一、点的装饰语境炼二、线的装饰语境三、面的装饰语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变化法则的学习,充分了解、掌握变化规律,在实际创作中能充分运用变化法则,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