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模板
- 格式:ppt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0
第八讲:构图的形式美法则一、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1.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画面中的物体图形,在大小、形状上相对某个点、线、面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有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多种组织形式。
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画面中等量不等形所形成的视觉平衡。
均衡一般不是通过简单的图案量化对称达到平衡。
而是通过画面不同的疏密留白以及色彩等元素,达到意向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大与小、多与少、疏与密、黑与白、冷与暖等要素在二维空间的布局,最终达到视觉的平衡。
2.对比与调和对比可以使画面在众多要素中突出主题和释放情绪。
对比的形式有:大小、虚实、明暗、疏密、浓淡、冷暖、动静等。
其主要作用为加强差异,产生跳跃和冲突。
调和是在不同的视觉元素中找寻相互协调的因素,是避免视觉过渡不自然、建立色彩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
调和的主要目的为寻求共同点、平稳过渡、缓和矛盾。
3.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画面线条、形状、影调、色彩有序重复交替的变化。
节奏在摄影中是指同一视觉元素连续重复所产生的运动感。
通过设计摄影作品中的形状、色彩、线条,可以达到不同的节奏效果。
韵律是图片产生规律的形式与色彩的变化,使之产生类似于音乐的旋律感,在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某种基调或情趣。
作品节奏和韵律是利用画面中的形态元素,如:点、线、面、形状和色彩以及大小、长短、疏密,冷暖影调的浓淡和远近层次所呈现的。
4、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是美学法则中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能使画面丰富的常用手法。
统一指在画面不同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共性成分,使共性成分产生整体变化是相对统一而言的,具体方法为增加画面的对比因素,使画面产生活跃气氛,增加视觉冲击力。
对比因素包括方向、大小、形状、位置、色彩、肌理、明暗等。
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一、形式构造法则英国的鲍山葵在《美学三讲》中说过:“审美形式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的灵魂。
”一、平衡-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在对称中心的周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称是表现平衡的最完美形态,具有绝对平衡,在自然界中,许多形态都呈现出这种对称的绝对平衡。
比如:人自身的构造,从五官位置分布到躯干和四肢都是对称的形式,蝴蝶和树叶多以轴线对称分布,这样例子不胜枚举。
在画面中,形体间相互牵制后形成的视觉重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总结为画面视觉形象的重量比较关系:1、深色比淡色重(淡色背景)2、淡色比深色重(深色背景)3、粗线比细线重4、体积大比体积小重5、颜色鲜艳的比灰暗的重6、近的东西比远的东西重7、离画面中心距离远比近的重(杠杆原理)8、动态比静态重二、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变化统一最直接的体现,形态间统一的格局一旦被打破,势必会形成对比,而要将许多的形态凝聚在一起,势必要用调和的手法。
对比是指将不同质或量形成的强和弱、大和小等存在对比性的形态放置在一起,对比的类型分为: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对比、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对比以及色彩的对比,形态间的对比又分为形状、大小、远近、方向、多少、曲直、虚实、明暗等的对比;空间中的对比分为正负、疏密、面积等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有明度、色相、纯度、冷暖等的对比。
所谓调和就是和谐,是指构成画面的各个元素间能够安定和谐地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美感。
形态间如果特征对比很明显,不易调和,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将它们统一起来,比如适当增加主要形态的重复形或类似形,使其产生呼应;或者对形态进行位置的重新分配,使形态有秩序起来,还可以调整形态的明暗关系,起到前后穿插、主次分明的效果。
对色彩的调和最重要的是调和色调关系,色调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色在画面中占有主要面积,对比色相占中面积,由于主色调占据面积优势,所以有明显色调的画面,即使对比强烈也感觉协调。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总体上说,图案的基本法则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协调,是对立统一辨证法在艺术创造上的应用。
1、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相异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的显著对比的效果。
如构图中的宾与主,虚与实;位置的上与下、前与后;形的大与小、方与圆;数量的多与少、繁与简;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质地的粗与细、软与硬等等。
变化富于动感。
图案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变化,给人以生动活泼,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感觉。
但是,当其处理不当则易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图案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的讲即是通过图案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形、色、质等构成因素,将图案各变化的局部,组织整体的有机联系叫统一。
统一富有静感。
图案的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统一,给人以调和安定,庄重严肃,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一,也易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任何完美的图案都具有变化与统一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只是在不同的图案中,变化与统一的主次不同。
以变化为主要倾向,则通过某些同一或近似的因素,在丰富多样中求得统一。
以统一为主要倾向,则通过某些相异或对比的因素,在单纯谐调中求得变化。
2、条理与反复条理是指复杂纷纭的自然物象的构成因素,经过概括,归纳,使之规律化,秩序化,呈现出一种整齐美。
反复是指同一形象因素的重复或有规律的连续排列,从而产生富于统一感的节奏美。
条理与反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
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如蝴蝶的色彩,木质的年轮,树叶的形状,葵花的花籽等等,呈现着各自不同的条理因素,也是进行条理的概括与归纳的依据。
又如建筑的窗格、门柱,织物的编织纹理,动物的行走奔跑,花朵的花瓣排列等等,无不呈现重复的结构。
条理与反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条理之中包含着反复的因素,反复则无一不体现着条理,离开了条理与反复,图案的造型和组织将成为不可能。
因此,条理与反复是图案组织的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