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检查(简单)
- 格式:ppt
- 大小:7.26 MB
- 文档页数:38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者中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发生率较高。
PAD是指脚趾及以下血管的血流受限,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疼痛、坏死和溃疡等症状。
由于PAD有很多症状不明显,尤其是早期,因此需要可靠的筛查和诊断方法。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下肢血管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靠性较高,但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局限性,如缺乏足底血流量的评估、不适用于某些人群(如肥胖者、截肢者等)等。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足底压力测定、足踝指数(ABI)、足踝肱腕指数(AGI)、超声弹性成像等。
这些方法无需使用麻醉剂,不产生疼痛和不适,很适合日常临床应用。
另外,这些方法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能够较为精准地检测下肢动脉病变。
足底压力测定足底压力测定是一种基于“足底足弓指数”(PVPI)的测试方法,可以测量足底的组织完整性和血管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在无痛苦的情况下,评判糖尿病患者血管血流情况。
足踝指数(ABI)ABI是通过测量上肢和下肢血压来评估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测量踝部和上臂收缩压,并计算足踝比值,以评估下肢血管阻力。
ABI足踝指数是评估PAD的广泛应用之一。
AGI是一种通过测量头皮动脉和股动脉的收缩压、踝部和腕部收缩压,从而评估动脉通过率的方法。
相比于其他方法,AGI适用于关节僵硬的患者以及PAD病变严重患者的评估。
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是通过血管壁的增厚程度、血流速度、血管弹性、血管内膜形态等指标来评估血管的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非侵入性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对糖尿病患者PAD的筛查、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医学中,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疼痛。
务必收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思路(丰富病例图像展示)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作者:文晓蓉教授一、怎么检查01下肢血管解剖下肢动脉解剖图:下肢静脉解剖图:02检查体位仰卧位:下肢外展、外旋约45度;膝关节稍弯曲。
坐位或者站立位:用于静脉血管检查的补充,当卧位静脉血管充盈不佳时可采用。
03超声检查方法多点检查法——筛查连续扫查法检查顺序:按血管走行检查;先横后纵;先黑后彩;二维彩色血流显像频谱。
静脉检查压一压,不能压瘪为血栓;怀疑静脉瓣功能不全:乏氏试验及挤压试验不可少。
股总动、静脉股浅动、静脉的检查股浅动静脉腘动静脉的检查从小腿内侧检查胫后及腓动静脉右侧胫后及腓动静脉左胫后及腓动静脉胫前动、静脉腓动、静脉正常交通静脉——血流方向由浅入深。
查什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约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0%-20%。
2000年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报告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为0.6%-9.2%,其中约5%-10%发展为严重下肢缺血(CLI)。
高危因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
04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二维超声观察的内容血管壁:三层膜结构观察斑块情况血管腔:有无狭窄;有无血栓。
二维超声正常动脉三层膜结构内-中膜增厚:最大IMT、平均IMT,股动脉参照颈动脉。
二维超声观察的内容(斑块分类)1)根据斑块声学特征:①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
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回声。
2)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①规则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②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 “火山口 '样缺损。
内膜的微小钙化腘动脉胫前动脉中膜的钙化:多见于CRF 、DM观察斑块情况血管腔:狭窄、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正常下肢动脉血流动脉狭窄动脉闭塞、侧支开放闭塞的判断要注意多角度观察脉冲多普勒超声四肢动脉频谱变化05动脉狭窄的诊断狭窄处流速增高:PSV、EDV、PSV-Ratio狭窄即后段血流紊乱狭窄近心端的搏动性改变(若侧枝代偿较好则不明显)狭窄远心端的搏动性改变继发效应(侧枝循环)四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多普勒诊断标准(Cossman等)PSV(cm/s)PSV Ratio正常< 150<1.530~49%150-200 1.5-2.050~75%200-4002-475-99%>400>4闭塞测不到血流以上适合于单处狭窄,多处狭窄最好采用峰值流速比,流速标准不适合。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标准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触诊、运动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等方面。
一、症状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症状主要包括腿部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等。
腿部疼痛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部疼痛,休息后缓解,再行走再疼痛。
肿胀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感觉异常通常表现为下肢麻木、刺痛、灼热感等。
二、触诊通过触诊可以检查下肢动脉病变的情况。
医生在触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动脉搏动:医生可以触摸下肢的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等,检查是否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情况。
2.判断血管壁是否光滑:医生可以触摸下肢血管的表面,检查是否有血管壁不光滑、有结节或硬块等情况。
三、运动功能检查通过运动功能检查可以了解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医生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跛行距离:医生可以让患者行走一段距离,观察患者行走时的表现,并记录跛行距离,以判断病变程度。
2.确定血管狭窄程度:医生可以通过触诊和运动功能检查来确定血管狭窄程度,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包括动脉造影、CTA等。
动脉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等病变情况,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金标准。
CTA可以显示整个下肢动脉的走行和血流情况,对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有一定的帮助。
五、生化检查生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小板等指标,对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生化检查中,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定血糖: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医生需要多次测定患者的血糖值,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2.测定血脂:高血脂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医生需要测定患者的血脂水平,以指导治疗方案。
3.测定血小板:血小板功能异常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医生需要测定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指标,以指导治疗方案。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标准
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它可以改变血管内墙、降低肌肉层厚度,甚至导致血管闭塞。
经典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 病例病史:发病时间长,典型症状表现为痛苦性肢体麻木或疼痛; 2. 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管黏膜厚度检查可以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3. 动态血管造影: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可以通过血流声像图显示出血管黏膜厚度下降,血管腔变狭窄或者完全血流缺失等; 4.血常规检查:可以从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和凝血功能来检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5.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检测到血管黏膜组织特征性增厚。
什么是下肢血管超声,在哪些疾病中可体现下肢血管超声的价值临床上常通过血管超声情况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对疾病进行相应的判断,血管超声能对疾病的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及病因进行初步诊断。
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下面让我们了解下肢血管超声的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下肢血管超声下肢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下肢肿胀、下肢体温偏低、静脉曲张、走路或站立时下肢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下肢血管超声是通过超声检查动脉和静脉的情况,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是评估大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狭窄、动脉瘤、缺血等,如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超声医生能及时发现动脉硬化,及时进行支架治疗,从而避免截肢的风险。
深静脉彩超主要是检查有无曲张、血栓,是否为肺栓塞高危因素,如长期卧床的手术患者,发现腿痛、下肢肿胀,往往是静脉血栓,彩超此时可以观察是否有下肢静脉血栓及血栓位置。
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适应症髂动脉与下肢动脉:1.下肢乏力、发凉。
2. 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3.下肢间歇性跛行、有疼痛感、有溃疡或坏疽。
4.下肢动脉的搏动可发生消失或减弱等情况。
5.下肢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髂静脉与下肢静脉:1、下肢明显肿胀。
2、下肢浅静脉发生扩张。
3、下肢有沉重、疼痛的感觉。
4、下肢色素有沉着和(或)溃疡。
5、有不明原因的肺动脉栓塞。
三、下肢血管检查方法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对人体无创无痛,方便易行,没有禁忌症,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此检查,可清楚知道管壁和管腔的情况,同时更加能清楚下肢动脉供血的情况,如若供血量<50%时,溃疡愈合效果较差,若供血量<70%~80%时,极易发生溃疡及坏死的情况,下肢静脉是否有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栓形成,静脉炎症及静脉曲张等。
2、通过手去触及在足背、胫后、股的动脉,可粗略判断患者的下肢及局部的血液供给情况。
3、下肢动脉造影。
4、踝动脉—肱动脉压力比值(ABI)。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堵塞的症状与诊断
袁敏琴
糖尿病病患者出现下肢血管堵塞是非常常见的,常见症状是下肢发凉发麻甚至疼痛,有的患者疼痛起来不能走路。
此时一定要到医院诊断下肢血管情况,不能掉以轻心。
一下几项检查能够很好的诊断出下肢大中血管的情况。
彩色超声: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已经具有做肢体血管彩超的能力,彩超能够把一小段血管的影像直接在屏幕上反映出来,可以此判断血管壁是否有斑块,腔内是否有血栓,是否有狭窄,血流是否通畅,并且还能够通过描记血流波形,根据波形形态和血液流速帮助判断血管阻塞的程度,是检查动脉缺血最常用和必须的检查之一。
多普勒动脉功能检查:也是利用多普勒探头的反射完成,价格和彩超差不多。
目前,肢体节段测压和趾端微循环测定,可以通过周身血管检查仪来完成。
首先,它通过超声探头对肢体各部位血流进行探测并描记成波形,医生通过波形,可以对局部血管的血流速度、血管弹性等产生初步了解。
然后,通过充气对上肢和下肢各节段逐段测压,测压可以得到两项极有价值的结果:第一是上肢压力(肱动脉)与下肢各节段压力之比,可反映出下肢是否缺血以及缺血病变的位置与程度;第二是下肢各节段之间的压力梯度,如果相邻的两部位(比如大腿-膝上、膝上-膝下、膝下-踝等)压力梯度过大,超过30毫米汞柱,尤其是超过50毫米汞柱时,明确提示该节段有大血管的狭窄乃至闭塞,提醒患者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以防止足部缺血发展到溃破、感染乃至坏死,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足。
以上是通过检查来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大中血管病变的程度,另外,还可通过踝部压力测定、血管波形和趾端微循环检查来判断微小血管的病变,这点对糖尿病人至为重要。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术前MRA诊断进展李杰;赵俊功;李明华【摘要】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日益威胁着广大患者的肢体健康.外周血管病变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包括多普勒超声(DUS)、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影像设备和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概述了以上方法的价值、局限性及其进展,并着重总结了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术前诊断方面的价值和进展.文献统计MRA 无创而且诊断结果最接近DSA,是术前评价和术后长期随访的理想方法.【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02【总页数】5页(P161-165)【关键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者】李杰;赵俊功;李明华【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高,发达国家糖尿病患者达10%以上,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个别发达地区达6%,呈上升趋势[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并且发病率还在快速增长,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 6300万,将居世界各国之首[2]。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在40~59岁为 2.5%,60 ~ 69 岁为 8.3%,70 ~ 79 岁为 18.8%[3]。
截肢术在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中几乎不可避免,每年的截肢率为 1.8 ~ 11.4 例/10000 例患者,男性高于女性[4]。
对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积极干预包括血管旁路移植术、介入治疗,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可以减少截肢率,降低截肢平面。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患者易受到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指因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全身器官及组织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病变。
为便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下面介绍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动脉闭塞症、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一)下肢动脉闭塞症下肢动脉闭塞症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肢疼痛、跛行、下肢感觉异常、下肢皮肤溃疡等。
(二)缺血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悸、胸痛、气短、乏力等。
(三)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及缺血性神经损伤。
其临床表现包括头晕、头痛、失语、偏瘫等。
(四)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上视网膜病变,其临床表现包括视力模糊、视野缩小、双眼疼痛等。
二、血管影像学检查血管影像学检查是判断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检查:(一)闭塞性动脉硬化指数(ABI)ABI是测量下肢动脉收缩压与上肢动脉收缩压之商的比值,用于评估下肢动脉闭塞症程度。
(二)CTA/MRACTA和MR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情况。
(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方法,包括导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
三、实验室检查(一)血糖血糖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二)血脂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炎症指标血管病变与炎症反应有关,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管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在临床中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此病变,以避免其对患者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诊断标准
嘿,你知道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不?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呢。
我给你讲讲我一个亲戚的事儿吧。
我那个亲戚有糖尿病好多年了,一开始他也没太当回事,觉得就是血糖高一点,吃点药控制控制就行了。
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脚有时候会发麻,还有点疼。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走路走多了,累着了。
可是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他就有点担心了。
他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可能是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医生给他讲了讲诊断标准。
医生说,首先要看有没有症状,像脚麻、脚疼、脚凉这些都可能是外周血管病变的症状。
然后呢,要做一些检查,比如血管超声、ABI(踝肱指数)啥的。
我那个亲戚一听,有点懵。
他就问医生,这病严重不严重啊?医生说,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导致截肢呢。
我那个亲戚一听,吓坏了。
从那以后,他就特别注意自己的病情。
他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吃药,控制血糖。
还经常去医院做检查,看看自己的外周血管有没有好转。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症状慢慢减轻了。
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从这件事儿我就知道了,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可不是小事。
如果有糖尿病的人发现自己有脚麻、脚疼、脚凉这些症状,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外周血管病变。
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病情加重哦。
嘿嘿,你身边有没有糖尿病的人呢?你知道他们要注意些什么吗?快来跟我分享分享吧。
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用于糖尿病足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石小琴如东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如东226400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未患有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斑块及狭窄检出情况、多普勒血流指标RI、足背动脉内径和观察组不同分级足背动脉内径情况。
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00.00%(60/60),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为66.67%(40/60)。
观察组多普勒血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左、右侧足背动脉内径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2级患者的左侧足背动脉内径、右侧足背动脉内径高于3级、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斑块中图分类号R587587..2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5.27Clinical Value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Vascular Ultrasonography in Predicting the Risk of Diabetic FootSHI Xiaoqi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Ru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Rudong, Jiangsu Province, 226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vascular ultrasonography in predicting diabetic foot risk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foot diagnosed and Admitted To Ru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0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diabetic foo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Lower limb artery vascular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detection of lower limb artery plaque and stenosis, Doppler flow index RI, dorsal foot artery diamete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l diameter of dorsal foot artery of different grad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plaq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 (60/60),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stenosis was 66.67% (40/60). The Doppler blood flow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value of diameter of the left and right dorsalis pedis art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ft dorsalis pedis artery diameter and the right dorsalis pedis artery diameter of the patients with grade 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ade 3 and grade 4,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vascular ultrasonography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in predicting the risk of diabetic foot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Key words Lower extremity artery vascular ultrasonography; Diabetic foot; Lower limb arterial plaque糖尿病足属于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主要为与下肢远端的神经病变、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有关的疾病,疾病早期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发凉,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足部溃疡以及水疱,随着疾病的进展甚*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23-03-03;修回日期:2023-03-23作者简介:石小琴(1973-),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各系统的超声诊断及心脏超声诊断。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有足背血管活动缓慢、夜间肌痛、肌萎缩、持续性静脉曲张以及肢体供血不足等。
二、超声检查:以微波血流图为基础,检查动脉硬化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狭窄程度、动脉管腔内畸形以及血液流量情况等。
三、血管造影:采用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血管内部结构的放射性影像及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
四、CT检查:检查胫骨腓骨肌动脉病变多少、血管壁损害程度及血管管腔是否受影响。
五、心电图:主要检查心脏电活动、变压及室性期收缩无力等指标,以反映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及血液循环状况。
六、外科手术:如果血管狭窄程度比较严重、动脉硬化较明显,可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血管搭桥术、动脉瘤切除术等。
总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血管造影、CT检查、心电图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检查方法,以便准确诊断下肢动脉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