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7.93 MB
- 文档页数:41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者中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发生率较高。
PAD是指脚趾及以下血管的血流受限,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疼痛、坏死和溃疡等症状。
由于PAD有很多症状不明显,尤其是早期,因此需要可靠的筛查和诊断方法。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下肢血管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靠性较高,但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局限性,如缺乏足底血流量的评估、不适用于某些人群(如肥胖者、截肢者等)等。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足底压力测定、足踝指数(ABI)、足踝肱腕指数(AGI)、超声弹性成像等。
这些方法无需使用麻醉剂,不产生疼痛和不适,很适合日常临床应用。
另外,这些方法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能够较为精准地检测下肢动脉病变。
足底压力测定足底压力测定是一种基于“足底足弓指数”(PVPI)的测试方法,可以测量足底的组织完整性和血管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在无痛苦的情况下,评判糖尿病患者血管血流情况。
足踝指数(ABI)ABI是通过测量上肢和下肢血压来评估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测量踝部和上臂收缩压,并计算足踝比值,以评估下肢血管阻力。
ABI足踝指数是评估PAD的广泛应用之一。
AGI是一种通过测量头皮动脉和股动脉的收缩压、踝部和腕部收缩压,从而评估动脉通过率的方法。
相比于其他方法,AGI适用于关节僵硬的患者以及PAD病变严重患者的评估。
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是通过血管壁的增厚程度、血流速度、血管弹性、血管内膜形态等指标来评估血管的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非侵入性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对糖尿病患者PAD的筛查、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医学中,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疼痛。
踝肱指数与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查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查在糖尿病患者中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
方法:选取6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查。
据ABI、多普勒检查和临床资料(血压、血脂情况)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BI 值越低,下肢血管多普勒显示病变越重;在糖尿病患者中,ABI在患者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病史中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ABI 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查均能较好地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ABI受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踝肱指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查【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28-01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井喷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患者处在慢性并发症的阵营中。
其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本研究对6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踝肱指数(ABI)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查,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60 例均由我科按WHO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
男性33 例,女性27 例,年龄44-75 岁,平均年龄(59.23±5.30)岁,病程2-22 年。
1.2 方法:a.按照资料分组:患者按年龄<60 岁、60-70 岁(包含60 岁)、70岁以上(包含70 岁)分组,按病程<10 年、10-20 年(包含20 年)、>20 年分为三组,根据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分别分成2 组;B.按照检查结果分组:按1993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诊断标准:ABI≤0.9 诊断为PAD,0.9<ABI<1.3 为无PAD。
予之分为合并PAD 组,及未合并PAD 组。
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系统使用美国VistaAVS 周围血管诊断系统,测定同一患者的ABI 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情况。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标准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触诊、运动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等方面。
一、症状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症状主要包括腿部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等。
腿部疼痛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部疼痛,休息后缓解,再行走再疼痛。
肿胀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感觉异常通常表现为下肢麻木、刺痛、灼热感等。
二、触诊通过触诊可以检查下肢动脉病变的情况。
医生在触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动脉搏动:医生可以触摸下肢的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等,检查是否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情况。
2.判断血管壁是否光滑:医生可以触摸下肢血管的表面,检查是否有血管壁不光滑、有结节或硬块等情况。
三、运动功能检查通过运动功能检查可以了解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医生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跛行距离:医生可以让患者行走一段距离,观察患者行走时的表现,并记录跛行距离,以判断病变程度。
2.确定血管狭窄程度:医生可以通过触诊和运动功能检查来确定血管狭窄程度,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包括动脉造影、CTA等。
动脉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等病变情况,是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金标准。
CTA可以显示整个下肢动脉的走行和血流情况,对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有一定的帮助。
五、生化检查生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小板等指标,对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生化检查中,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定血糖: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医生需要多次测定患者的血糖值,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2.测定血脂:高血脂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医生需要测定患者的血脂水平,以指导治疗方案。
3.测定血小板:血小板功能异常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医生需要测定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指标,以指导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堵塞的症状与诊断
袁敏琴
糖尿病病患者出现下肢血管堵塞是非常常见的,常见症状是下肢发凉发麻甚至疼痛,有的患者疼痛起来不能走路。
此时一定要到医院诊断下肢血管情况,不能掉以轻心。
一下几项检查能够很好的诊断出下肢大中血管的情况。
彩色超声: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已经具有做肢体血管彩超的能力,彩超能够把一小段血管的影像直接在屏幕上反映出来,可以此判断血管壁是否有斑块,腔内是否有血栓,是否有狭窄,血流是否通畅,并且还能够通过描记血流波形,根据波形形态和血液流速帮助判断血管阻塞的程度,是检查动脉缺血最常用和必须的检查之一。
多普勒动脉功能检查:也是利用多普勒探头的反射完成,价格和彩超差不多。
目前,肢体节段测压和趾端微循环测定,可以通过周身血管检查仪来完成。
首先,它通过超声探头对肢体各部位血流进行探测并描记成波形,医生通过波形,可以对局部血管的血流速度、血管弹性等产生初步了解。
然后,通过充气对上肢和下肢各节段逐段测压,测压可以得到两项极有价值的结果:第一是上肢压力(肱动脉)与下肢各节段压力之比,可反映出下肢是否缺血以及缺血病变的位置与程度;第二是下肢各节段之间的压力梯度,如果相邻的两部位(比如大腿-膝上、膝上-膝下、膝下-踝等)压力梯度过大,超过30毫米汞柱,尤其是超过50毫米汞柱时,明确提示该节段有大血管的狭窄乃至闭塞,提醒患者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以防止足部缺血发展到溃破、感染乃至坏死,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足。
以上是通过检查来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大中血管病变的程度,另外,还可通过踝部压力测定、血管波形和趾端微循环检查来判断微小血管的病变,这点对糖尿病人至为重要。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分析标签:糖尿病;下肢动脉;造影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有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它们是导致下肢溃疡坏疽和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为延长患者的生存寿命和降低致残率,笔者从2002年初起,给内科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的13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放射诊断检查,以了解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依据,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例中男8例,年龄56~78岁;女5例,年龄35~65岁。
有糖尿病史10~25年。
其中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12例。
1.2 糖尿病下肢病变临床表现5例女性双下肢麻木、疼痛,浅感觉异常。
8例男性除上述改变外,同时合并间歇性跛行、皮肤大疱症、足溃疡感染,5例合并不同程度坏疽,其中1例合并败血症。
2 下肢动脉造影情况2.1 男性患者下肢动脉造影结果2.1.1 股动脉均显示管腔内壁多处斑块状影,并有不同程度管腔狭窄,狭窄程度达40%~90%,甚至完全闭塞。
其中1例的一侧股动脉上段有2cm和中段有4cm的管腔闭塞,另一侧股动脉下段同时有3cm闭塞,合并下肢严重混合性坏疽、败血症。
另外1例一侧股动脉中下段有6cm长的管腔闭塞,但有侧支循环形成。
2.1.2 动脉、胫前、后、腓动脉1例合并严重坏疽、败血症者双动脉、胫前、后、腓动脉完全闭塞。
另1例坏疽较轻者双动脉狭窄90%,胫前、后、腓动脉完全闭塞。
5例有大疱症、足溃疡、小腿以下麻木疼痛者动脉显影正常,胫前、后、腓动脉影均存在,但非常细小,其分支和皮下软组织染色影偏稀少而小,无明显造影剂血管内刺激征表现。
2.1.3 足动脉1例严重坏疽者足动脉无显影。
1例较轻坏疽者足动脉见部分显影,足部小动脉增多,侧支小动脉与显影处的足动脉相通。
5例有大疱症、足溃疡者足动脉显影较细,且足部小动脉稀少。
2.1.4 小动脉、微动脉有大动脉闭塞处的局部,侧支细小血管影明显增多。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有足背血管活动缓慢、夜间肌痛、肌萎缩、持续性静脉曲张以及肢体供血不足等。
二、超声检查:以微波血流图为基础,检查动脉硬化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狭窄程度、动脉管腔内畸形以及血液流量情况等。
三、血管造影:采用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血管内部结构的放射性影像及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
四、CT检查:检查胫骨腓骨肌动脉病变多少、血管壁损害程度及血管管腔是否受影响。
五、心电图:主要检查心脏电活动、变压及室性期收缩无力等指标,以反映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及血液循环状况。
六、外科手术:如果血管狭窄程度比较严重、动脉硬化较明显,可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血管搭桥术、动脉瘤切除术等。
总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血管造影、CT检查、心电图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检查方法,以便准确诊断下肢动脉病变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临床意义王琳;孙微【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起声对我院住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痛组)和50倒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双下肢动脉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膜、有无斑块、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将糖尿病患者按年龄、病程进行分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下肢动脉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种,正常22倒(44.0%)vs 18例(9.0%),内膜粗糙24例(12.0%)vs 16例(32.0%).斑块158例(79.0%)vs 12例(24.0%)(P<0.01);其中糖尿病斑块组与对照斑块组经超声检查又分为3种程度,无狭窄、狭窄,闭塞,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呈正相关(rs=0.510,P<0.01);年龄与下肢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s=0.372,P<0.01),糖尿病病程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呈正相关(rs=0.563.P<0.01);糖尿病病程与下肢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s=0.333,P<0.01).结论常规双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in 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 of diabetesmellitus(DM).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DM and 50 patients withoutDM(contrast group)were included respectively.The vessel diameter, the intrima media thickness (IMT), plaques and degree of arteriosclerosis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by CDFI and compared.Patients with DM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ge and course ofdisease.Results Three findings in DM group and contrast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normal intima 22 cases(44.0% ) vs 18 cases(9.0% ),IMT 24 cases( 12.0% ) vs 16 cases (32.0%) ,and plaques 158 cases(79.0%) vs 12 cases(24.0%)( P <0.01).The plaques in the above two group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no stenosis, stenosis, blunting,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 P >0.05).Age was positive related with the plaques incidence( r =0.510, P <0.01) and also positive with the condition of arteriosclerosis( rs=0.372, P <0.01) in the arteries of extremities.DM course correlated positive with the plaques incidence( rs=0.563, P <0.01) and the condition of arteriosclerosis( rs =0.333, P <0.01) Conclusion Conventional examination of CDFI in the arteries of both lower extremiti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early diagnosis,early treatment as well as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s of DM patients.【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1(026)008【总页数】4页(P669-672)【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血管病变;超产检查,多普勒,彩色【作者】王琳;孙微【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超声科,辽宁,沈阳,110002;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超声科,辽宁,沈阳,1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9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DLEAD)也逐渐增多,并成为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