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8.55 KB
- 文档页数:7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财务分析1.财务状况分析:-青岛啤酒: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在过去几年间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增长。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24年的约12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150亿元。
净利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024年约为15亿元,2024年达到约22亿元。
青岛啤酒的资产规模也有所增长,总资产从2024年的约110亿元增加到了2024年的约160亿元。
-燕京啤酒:燕京啤酒的财务表现相对稳定。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在过去几年间的营业收入保持在约80亿元左右,并且净利润也保持在10亿元左右的水平。
总资产总额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加,从2024年的约60亿元增至2024年的约70亿元。
2.盈利能力分析:-青岛啤酒:青岛啤酒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过去几年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水平。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毛利率约为49.3%,净利率约为14.7%。
这说明青岛啤酒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燕京啤酒:燕京啤酒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过去几年也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毛利率约为42.4%,净利率约为12.6%。
虽然相对于青岛啤酒来说稍低,但仍然表明燕京啤酒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
3.偿债能力分析:-青岛啤酒:青岛啤酒的偿债能力较强。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过去几年保持在较低水平,2024年为46.8%。
流动比率在过去几年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24年为2.2、这些指标表明青岛啤酒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燕京啤酒:燕京啤酒也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燕京啤酒的资产负债率为44.2%,流动比率为2.5、这些指标都说明该公司能够较好地偿还债务和满足流动性需求。
4.现金流量分析:-青岛啤酒:青岛啤酒在过去几年的经营现金流量呈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不断增长,2024年为约34亿元。
青岛啤酒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几乎保持在零水平,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呈现较大的波动。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财务分析1. 引言本文将对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进行财务分析。
通过对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将评估它们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表现。
这将有助于了解两家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为投资者、潜在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2. 公司背景2.1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成立于1903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
青岛啤酒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2 燕京啤酒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
燕京啤酒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啤酒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3. 财务分析3.1 财务状况财务状况是评估公司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财务状况分析:3.1.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通过比较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资产结构、负债水平和净资产情况。
3.1.2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通过比较两家公司的利润表,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销售额、毛利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指标。
3.1.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通过比较两家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的影响。
3.2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盈利能力分析:3.2.1 毛利率毛利率反映了公司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利润水平。
较高的毛利率通常表示公司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定价能力。
3.2.2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指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较高的净利润率意味着公司在销售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实现更高的利润。
3.2.3 ROE(净资产收益率)ROE是指净利润占平均净资产的比例。
较高的ROE意味着公司能够有效地利用股东投入的资金创造更高的利润。
信息来源:夏天啤酒成了人们酒桌上的最爱了。
提起最受欢迎的啤酒品牌,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了。
这两种国字号的啤酒,应该是名牌中的名牌了。
在京津廊一带,人们最喜欢喝的啤酒应该就是燕京与青岛,此外,雪花、百威、金威、哈皮、零点也深受欢迎。
在各个省市,也有许多自己的地方名啤味道非常的醇正,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啤酒品牌排行榜。
一、燕京啤酒。
是名牌中的名牌,燕京啤酒分类很多,有燕京清爽、燕京纯生、普通燕京等等。
这些啤酒都不错的。
而在北京地区,大家最喜欢喝的是一种叫做燕京11°清爽的啤酒。
据说这种啤酒是专供北京市,价格很便宜,是为了让北京市民都能喝的上地道的燕京啤酒的。
二、青岛啤酒。
如果说燕京啤酒是啤酒中的VIP,那么青岛啤酒就是啤酒中的战斗机了。
青岛啤酒一直是驰名中外的中国著名啤酒品牌。
由于青岛啤酒分厂非常之多,所以在各地能喝到的青岛啤酒是各不相同的。
有时候在同一个饭店,就能喝到几个不同厂家的青岛啤酒,外包装非常相似,但是味道有很大差异。
比如说在廊坊霸州一带就有两个地方的青岛纯生啤酒,一种是青岛原厂的,一种是上海分厂的。
原厂出的价格每瓶比分厂出的贵3元,味道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去过青岛,相信对青岛本地的散装啤酒会印象深刻的。
早晨起来早早去买上一袋子或者灌到暖瓶中,回家一喝,那真是一个地道。
所以,青岛啤酒最好喝的就是供应青岛本地的青岛散啤。
三、雪花啤酒。
雪花啤酒可以说是大众名牌。
普通百姓非常喜爱喝雪花啤酒,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味道口感也非常不错。
最近饭店普遍流行的雪花勇闯天涯售价一般是5元左右,销售异常火爆,确实是平民的价格,贵族的享受。
四、哈啤冰醇。
这种哈啤也算是一种小贵族,虽然听起来它没有青岛或者燕京那么有名气,但是价格却是不菲,当然口感味道也不会差,否则也不敢和青岛这个啤酒一哥进行飙价的。
五、零点啤酒。
啤酒中的另类、非主流。
精致的外包装让人看起来就凉爽,而那种特殊的味道非常容易让人记住。
一、燕京啤酒现状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京啤酒”)于1980年建立,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啤酒生产企业。
燕京啤酒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集团之一,1997年7月16日,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0729。
燕京啤酒经营范围是啤酒、碳酸饮料制造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
经过30余年来的发展,燕京啤酒凭借其独特的生产工艺、优越的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国内外知名的酿酒企业之一。
公司现如今的规模以及市场份额,均居于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品牌价值高达980.18亿元。
另外,由于燕京啤酒进入市场的时间较早,并且占据了有利市场,公司现已在国内市场享誉盛名!目前,燕京啤酒销往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是全国唯一一家啤酒异地生产销售企业(即企业在北京生产产品,但是产品要在北京以外地区销售),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燕京啤酒积极化解面临的经营压力,保持稳定、健康发展,2017年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416万千升,同比减秒7.6%。
其中燕京主品牌销量307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港元,全年资本开支约为8.19亿港元。
2017年国内啤酒产量达到了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其中燕京啤酒是啤酒行业业绩下滑最为严重的。
本文将通过对2013~2017年燕京啤酒的营运能力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比较燕京啤酒与其他啤酒行业的营运管理情况,并找到燕京啤酒与其他啤酒行业在营运管理绩效方面的差距。
二、燕京啤酒营运能力指标分析本文对燕京啤酒营运能力的分析包括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
纵向分析,指的是将燕京啤酒不同时期数据进行对比,往往是将连续三到五年的经营数据纵向排成一排,以此得出不同时期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
本文选择对燕京啤酒2013年到2017年的营运能力各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以此了解燕京啤酒连续时期内的经营发展情况,帮助燕京啤酒决策层更好地制定未来发展计划。
横向分析,指的是对同一时期不同企业之间相关数据资料的解析研究,这种分析方法更能直观探讨目标对象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
青岛啤酒的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青岛啤酒是中国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成立于1903年,总部位于山东青岛市。
青岛啤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品质享誉国内外,是中国啤酒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本文将对青岛啤酒的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市场的重要品牌,具有广泛的市场覆盖面。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据了约10%的份额,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啤酒品牌之一。
同时,青岛啤酒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三、市场竞争在中国啤酒市场,青岛啤酒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等知名品牌。
为了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青岛啤酒不断创新产品,提升品质,并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四、消费者群体青岛啤酒的消费者群体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人群。
根据市场调研,青岛啤酒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年轻人和中年人,他们对品质和口感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青岛啤酒还受到一些国际消费者的喜爱,对中国文化和啤酒有浓厚兴趣的外国人也是其重要的消费者。
五、市场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关注度提高,啤酒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青岛啤酒积极抓住市场机遇,推出了低酒精、无酒精和有机啤酒等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此外,青岛啤酒还注重与餐饮行业的合作,通过推广搭配美食的方式来拓展市场。
六、市场营销策略青岛啤酒在市场营销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来推广品牌和产品。
首先,青岛啤酒通过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和网络广告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
其次,青岛啤酒还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此外,青岛啤酒还与餐饮企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餐饮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七、未来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青岛啤酒将继续致力于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未来,青岛啤酒计划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份额,并加强与餐饮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搭配美食方案。
青岛啤酒的市场分析市场概述:青岛啤酒是中国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成立于1903年,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
该品牌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对青岛啤酒的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和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其市场规模非常庞大。
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啤酒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啤酒市场的年销售额将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青岛啤酒在这个庞大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其销售额持续增长。
竞争对手:在中国啤酒市场上,青岛啤酒面临着来自其他知名品牌的激烈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基础。
竞争对手的存在使得青岛啤酒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保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消费者需求和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啤酒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口感纯正、品质优良的啤酒产品。
此外,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天然食品的关注度也在增加,对于无添加剂、低酒精度的啤酒需求增长迅速。
青岛啤酒作为一款历史悠久、口感纯正的啤酒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健康的需求。
市场机会和挑战: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挑战。
市场机会包括不断增长的中国啤酒市场、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健康的需求增加等。
青岛啤酒可以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来抓住这些机会。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青岛啤酒需要应对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挑战,不断创新和改进,保持竞争力。
市场推广策略: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青岛啤酒可以采取一系列市场推广策略。
首先,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消费者传递品牌形象和产品优势。
其次,与餐饮企业合作,推出搭配美食的啤酒套餐,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青岛啤酒。
燕京啤酒案例分析燕京啤酒成功增持“惠泉”燕京啤酒(000729、125729)公告:接中国证监会通知,公司因增持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事项所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已获中国证监会的豁免。
点评:据悉,2004年10月8日公司与晋达国际、龚金柱、香港圣歌德奇等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公司将利用自有资金收购上述当事人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3556.1万股(占总股本的14.2244%),并同时约定,若本次股权转让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未能得到中国证监会的豁免,公司则不再收购晋达国际等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
所以这次豁免申请的通过,也预示着公司增持“惠泉啤酒”股权的顺利完成。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增持完成后,公司持“惠泉啤酒”比例达到52.3724%,大大促进燕京啤酒开发福建及其周边市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市场布局,并为公司提供较高的利润回报。
福建雪津啤酒做价58亿RMB卖给了海外啤酒商。
对于总股本11亿不到(即使全部转股后),目前股价7元,总市值77亿。
同样的青岛啤酒,总股本与业绩基本相似,股价9元。
既然海外啤酒商认同雪津啤酒的58亿,那对于中国啤酒3巨头之一的燕京的估价就要重新进行。
而且燕京在股改中必然含权。
以10送3计,燕京的市值降下降到54亿,这对国外啤酒商已经产生了举牌购并的动力。
本书以燕京啤酒为坐标,以行业大历史为背景,真实再现燕京25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式基业长青的本土化企业经验,并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燕京啤酒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天下。
目录:第1篇创业期:羚羊在狮子眼皮底下的生存篇首语燕京啤酒开天辟地三法则第1章初生牛犊洞开市场大门第1节创业艰难百战多第2节亮剑——李福成与“燕京精神”第3节一肩挑政策让李福成大展拳脚第2章市场和产品“两手都要硬”第1节蚂蚁雄兵打出“胡同效应”第2节自主研发得人才者得天下第3节大决战:狮王京城争霸第3章燕京的放弃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第1节天上的豪门地上的燕京第2节豪门二次被卖群雄逐鹿中国第3节燕京绝不无条件合资第4节首次并购“一瓢水”财技展宏图第4章燕京创业成功的四大要素第1节倒掉1214吨啤酒第2节三顾茅庐——科技创新与人才至上第3节三大策略——总部战略得体第4节媒体也是市场——多方位利用传播平台第2篇成长期:牵手资本图谋全国篇首语强力资本+正确战略=成功第5章上兵伐谋:燕京成长模式大起底第1节资本战略模型:“红筹”股+深圳A股第2节燕京杀手锏——“11度清爽”第3节大华北战略从北京开始起航第6章斗法:燕京啤酒的行业领先之道第1节既生瑜何生亮第2节燕京PK青啤第3节叫好的“青岛” 叫座的“燕京”第4节两个企业家的大比拼第5节青啤——夺回王位却负债50亿第6节燕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7章市场布线:啤酒业三强打响全面战争第1节青啤进京赶考燕京直捣黄龙第2节华润凶猛圈地战如火如荼第3节青啤变阵华润接棒第4节燕京五大经验集一大成第3篇扩张期:进入资本运作快车道篇首语资本运营是当今企业发展的锋利长矛第8章从“双雄逐鹿”到“三国演义”第1节燕京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第2节品牌风骨依旧只待再次扩张第9章燕京啤酒资本秘笈全揭露第1节五项并购原则助扩张第2节并购后的整合模型第3节并购两“泉” 如虎添翼第4节五大战略保驾护航第5节重点突破布局全国第10章战国时代啤酒行业众生相第1节洋品牌:战争中学习战争第2节价格战惨烈行业自救成泡影第3节哈啤大跃进AB坐收渔翁之利第4节甲醛门事件粤海巧打公关战凤凰涅槊第5节蓝带啤酒走下神坛的“第一洋品牌”第4篇做局期:燕京啤酒与中外品牌的新较量篇首语燕京是影响啤酒局的最大“石头”第11章第二集团军集体雄起第1节让人心惊肉跳的金星第2节重啤华正兴学“小鸡快跑”第3节金威直捣天津喜力助阵第4节集体雄起的共同之处第12章中国啤酒杯里的外资泡沫第1节外资巨头的第三次攻略第2节AB中国扩张进行时第3节全球主席的傲慢与英博的“红盖头”第4节日企的坚守第13章燕京啤酒成长挑战的面相第1节青岛啤酒轻视不得第2节警惕华润啤酒的渗透战略第3节AB是燕京啤酒最大的威胁第4节燕京啤酒请你一路走好精英访谈:李福成与燕京啤酒的企业成长观精英访谈:中国啤酒行业大势解读1980 1980年8月13日顺义县正式组建啤酒厂现场施工指挥部。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进行财务分析,从财务指标、财务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估。
一、财务指标1. 资产总额:青岛啤酒在2019年末的资产总额为X万元,燕京啤酒为Y万元。
2. 负债总额:青岛啤酒在2019年末的负债总额为X万元,燕京啤酒为Y万元。
3. 净资产:青岛啤酒在2019年末的净资产为X万元,燕京啤酒为Y万元。
4.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青岛啤酒的资产负债率为X%,燕京啤酒为Y%。
二、财务结构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青岛啤酒的流动比率为X,燕京啤酒为Y。
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青岛啤酒的速动比率为X,燕京啤酒为Y。
3. 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比率 = 固定资产净值 / 资产总额。
青岛啤酒的固定资产比率为X%,燕京啤酒为Y%。
三、盈利能力1. 毛利率: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
青岛啤酒的毛利率为X%,燕京啤酒为Y%。
2. 净利率: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青岛啤酒的净利率为X%,燕京啤酒为Y%。
3. 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资产总额。
青岛啤酒的总资产收益率为X%,燕京啤酒为Y%。
四、偿债能力1.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青岛啤酒的速动比率为X,燕京啤酒为Y。
2.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青岛啤酒的资产负债率为X%,燕京啤酒为Y%。
3. 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 = (利润总额 + 利息费用) / 利息费用。
青岛啤酒的利息保障倍数为X,燕京啤酒为Y。
五、运营能力1.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青岛啤酒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X次,燕京啤酒为Y次。
关于青啤与燕京漓泉啤酒公司的竞争事件进来看看啤酒业最近一年遭遇地方保护主义恶性竞争的事例!一、新闻连接1;针对雪花啤酒在重庆市遭受“查封”并被市工商局有关部门公布为涉嫌商业贿赂的事件,华润雪花啤酒公司声明如下:一、我们对此整体事件提出质疑。
如下:1、调查行为过当,扣酒没有法律依据1) 重庆工商局对所谓的雪花啤酒“商业贿赂”案,目前正处在调查阶段。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规定,工商机关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过程中,没有扣留正常经营的商品的权力。
而重庆工商局却在8月23日至31日短短8天时间,扣留29家雪花啤酒经销商正在销售的雪花啤酒15804箱,现金1.7万元,并查封正在销售的雪花啤酒1375箱。
因此重庆工商局的调查行为缺乏法律依据,严重不当,严重侵犯了雪花啤酒的合法权益。
2) 关于重庆工商局扣酒的目的,据该局有关高层领导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逼雪花出来”。
难道工商机关可以这样来取证吗?难道重庆工商局能依据这样的证据认定雪花啤酒的商业贿赂吗?3) 调查过程中,重庆工商局有关部门没有采取竞争对手“回避”的合法做法。
参加对雪花执法的有重啤的员工和其经销商的员工,并使用该公司的车辆,还把扣留的雪花啤酒存放在重庆啤酒总经销公司的库房中。
那为什么本应回避的竞争对手却参与执法呢?,我们不得不对被扣留的雪花啤酒的安全表示十分担心。
2、对定性表示质疑(1)雪花啤酒在重庆市的营销行为是正常的营销行为,我们对重庆市工商局把雪花啤酒的一些营销行为定性为“商业贿赂”,表示不解。
(2)在重庆市场,这种啤酒的营销手段非常普遍,如:重啤是重庆当地的最大啤酒商,重啤也采用同样的营销手段。
3、我们质疑重庆工商局是以查商业贿赂为名,行地方保护之实。
1) 举报雪花商业贿赂的是当地最大的啤酒商、雪花啤酒在重庆的竞争者重啤;2) 重啤的员工和其经销商的员工参与执法,执法中使用该公司的车辆,还把扣留的啤酒存放在该公司的库房中。
青岛啤酒竞争优势分析姓名:涂水荣学号:班级:10市场1班一、青岛啤酒的环境分析(一)青岛啤酒宏观环境分析(1)政策-法律环境国家酒业总体政策是“限制高度酒的发展,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
酒业以调整酒产品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酒产品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朝着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2)经济环境在人均消费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越多,啤酒消费需求量必然越大,人口规模与啤酒市场需求规模有着正相关关系。
(3)社会-文化环境啤酒消费不同于白酒,其消费量一般都较大,因此,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与啤酒消费量和啤酒消费层次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啤酒消费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大。
(4)技术环境气温与啤酒消费量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其他情况一定的情况下,气温愈高,啤酒消费量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啤酒,特别是冰冻啤酒不仅满足了饮酒的需求,而且还能达到解暑之功效。
同时,随着啤酒制作工艺的发展,各种不同种类的啤酒也适应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有效的扩大了市场。
(二)青岛啤酒微观环境(五力模型)分析(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弱)潜在进入者在给啤酒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同时,希望在已被现有啤酒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啤酒公司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但是由于啤酒行业的一些进入和退出壁垒也决定了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弱。
(2)现有竞争厂商之间的竞争(强)目前青岛啤酒的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燕京啤酒、华润雪花、蓝带、百威啤酒等。
燕京啤酒是青岛啤酒的最大竞争对手,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另外随着国外一些知名啤酒进入中国市场,啤酒行业竞争会加剧。
(3)替代品的威胁(弱)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威胁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
由于国人对啤酒喜爱程度,加上目前总体上啤酒相对价格较低,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少。
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偿债能力分析作者:崔成来源:《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08期摘要: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财务报表间接的体现出来,本文利用财务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法,对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两个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表明两个公司近年财务状况良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青岛啤酒;燕京啤酒;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一、公司情况简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16日成立,并于1995年12月27日取得按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993年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燕京啤酒公司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函(1997)27号文件批准,由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市牛栏山酒厂共同发起,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7月16日挂牌上市交易公司股本为30953万元。
二、发展现状我国的啤酒发展市场先处于成熟期,市场需求趋向饱和、销售额增长缓慢、竞争逐渐加剧、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等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公司都是啤酒行业中大型的上市公司,但是随着啤酒行业发展成下滑形式,两个公司的发展前景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对两者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的反映两个公司的发展状况。
三、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指的是企业利用资产偿还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能力。
其中企业可以利用的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等)和长期资产(固定资产、股票、债券等)。
偿债能力表示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和保证程度。
企业有无能力偿还企业的债务反映了企业发展程度。
偿债能力强,表示企业发展状况良好。
偿债能力太强则反映了企业资金没有实现最大化的利用。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负债比率、资本化率等。
在财务分析中,主要利用比率分析的方法来比较企业各项偿债能力的指标。
案例19 青啤、燕啤“山东淮海战役”实战青岛啤酒集团2000年进军北京,收购了北京五星双合盛啤酒和北京三环啤酒。
青岛直捣燕京老巢北京,迫使燕京奋起反击;也在2000年,燕京在山东分别于7月和12月兼并了山东莱州啤酒和山东无名啤酒。
2001年燕京收购三孔啤酒,给青岛啤酒统一鲁啤的梦想设置了极大障碍。
在安徽,香港华润集团收购了圣泉啤酒集团;在山东,银麦啤酒、趵突泉啤酒蚕食市场;在连云港,三得利王子啤酒威胁不小。
青啤、燕啤“山东淮海战役”实战案例。
1战局分析青岛啤酒在淮海经济区成立淮海事业总部,拥有五家公司,年产量近40万吨。
优势分析:1.是国内啤酒行业的著名品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离总部青岛近,可以作为坚固的大后方。
2.五家公司分布在徐州周边地区,依据“销地产”在销售地生产 的营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彼此可以相互依托,互为犄角,在市场战略的防护和攻守方面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劣势分析:1.目前产量总和较低,所有只能及一个三孔的产量,市场覆盖率不够,容易造成市场份额丢失;2.资金少、底子薄。
多数厂家都是在烂摊子的基础上投资改造起来的,没有太多的资金和大范围的市场运作能力;3.远程异地的营销能力减弱,对三孔等对手的强势进攻,会在诸如盐城、宿迁等市场上失去优势;4.腹背受敌,处在西有安徽的华润圣泉,北有山东的燕京三孔、无名、银麦,东有连云港三得利王子的包围之中。
燕京啤酒燕京是啤酒市场的黑马,股市表现优良。
优势分析:1.资本雄厚,在五家上市的啤酒企业中,其股票获利最高,正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2.收购的企业负债率低,且经营状况都不算太差。
如三孔啤酒是国内著名啤酒企业之一,无名的品质口碑也相当不错。
二者总产量高,都把徐州作为重点市场,在徐州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劣势分析:在徐州地区虽然知名度较高,由于其产品是高端产品,故产品的市场份额较低。
2战区分析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啤酒年消费量在20万吨以上,城区的年消费量在8万吨左右。
燕京啤酒相关分析名目第一章公司简介及行业分析 (2)1.1 公司差不多情形介绍 (2)1.2 相关行业简介 (2)第二章:燕京啤酒公司会计分析 (3)2.1 财务报表的水平垂直相关分析 (3)2.1.1 利润表的水平垂直分析及其相关描述 (3)2.1.2 现金流量表水平垂直分析及其相关描述 (6)2.1.3 资产负债表水平垂直分析及其相关描述 (11)第三章财务比率及对比分析 (14)3.1 偿债能力分析 (15)3.2 进展能力分析 (17)3.3 盈利能力分析 (17)3.4营运能力分析 (18)3.5 同级行业对比分析 (19)3.5.1 企业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19)3.5.2 企业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21)3.5.3 企业进展能力对比分析 (23)3.5.4 企业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26)3.5.4.1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行业对比 (27)3.5.4.2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行业对比 (28)3.6 综合分析〔这部分写的不行,请见谅〕 (30)第四章:结论 (31)4.1 公司现状分析结论 (31)4.2 公司以后推测分析 (31)第一章公司简介及行业分析1.1 公司差不多情形介绍燕京啤酒股份于1980年建厂,1993年组建集团。
通过二十多年快速、健康的进展,燕京差不多成为中国最大啤酒企业集团之一。
2006年啤酒产销量353.08万千升,进入世界啤酒产销量前十名,销售收入91.36亿元,实现利税19.2亿元,实现利润4.18亿元。
燕京用20年的时刻跨过了世界啤酒业100年的进展历程。
2006年燕京进展成为拥有有形资产107亿元、燕京商标商誉价值总计180.42亿元,其中子品牌漓泉啤酒商誉价值为22.88亿元,惠泉啤酒商誉价值为22.26亿元,雪鹿啤酒商誉价值为10.19亿元。
职员23500人,占地289万平方米,拥有控股子公司〔厂〕28个,其中啤酒生产企业21个,相关和附属产品企业8家。
燕京总部是亚洲最大的啤酒生产厂,连年被评为全国500家最正确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
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价值⽐较
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的价值⽐较
作者:姚宏光;
作者机构:⼤鹏证券;
来源:证券导刊
ISSN:1007-8339
年:2004
卷:000
期:0Z1
页码:P.37-41
页数:5
中图分类:F426.82
正⽂语种:CHI
关键词:燕京啤酒;青岛啤酒;价值⽐较;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啤酒⾏业;品牌战略;股权结构;证券研究;财务指标
摘要:从存量市场价值看,燕京啤酒略优于青岛啤酒,从并购效率看,燕京啤酒的效率更⾼;从品牌⽐较看,两公司都⾯临着⼀系列并购扩张后品牌的整合问题,相⽐较⽽⾔,青啤的品牌战略也更为清晰,产品和百年品牌的价值是其最⼤的竞争优势;AB公司在成为青岛啤酒股东后对公司战略决策、产品技术提升起到了相当⼤的帮助,⽽其更⼤意义在于能够协助青岛啤酒构建更为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
与燕京啤酒的股权结构相⽐,我们认为青岛啤酒的股权结构将更有助于公司长期竞争⼒的提升;除由于市场经营模式的差异导致的盈利指标略为逊⾊外,青啤的⼤部分财务指标优于燕京,表明青啤的产品竞争⼒和管理能⼒较燕京有明显优势;综合⽐较,我们认为青岛啤酒竞争能⼒更强,未来增长潜⼒更⼤。
啤酒行业国内研究现状分析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行业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中国啤酒市场规模巨大,潜力无限。
本文将对中国啤酒行业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中国啤酒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占据了全球啤酒销量近四分之一、根据中国啤酒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啤酒销售量达到了近400亿升,销售额逾7765亿元人民币。
中国啤酒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年轻一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口感和个性化定制,对于高端啤酒和精酿啤酒的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女性啤酒消费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对于低酒精度、淡爽口感的啤酒更加青睐。
2.品牌竞争与市场格局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品牌争相进入市场。
目前,中国的啤酒品牌主要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大阵营。
国有企业包括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民营企业则有雪花啤酒、百威英博等。
国有企业主要凭借品牌的辐射力和销售渠道的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而民营企业则通过不断创新和推陈出新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和对于新鲜口感的需求,精酿啤酒在中国市场逐渐兴起。
精酿啤酒是指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注重原料选择和酒品口感的啤酒。
目前,国内一些本土和国际品牌的精酿啤酒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3.研究与创新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啤酒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研究与创新。
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啤酒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雪花啤酒推出了一系列口感更加清爽、低卡路里的产品,以满足女性和健康消费者的需求。
而百威英博则推出了一款将科技与啤酒结合的智能酒吧机器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此外,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在啤酒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们致力于啤酒酿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研究主要集中于酵母菌选育、酿造工艺改进、原料改良等方面。
燕京啤酒市场分析
一、概述
燕京啤酒作为中国一流啤酒品牌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燕京啤酒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二、市场现状分析
1. 品牌定位
燕京啤酒定位于高端市场,主要针对消费群体为中高收入阶层,注重产品品质和口感体验。
2. 市场份额
根据数据统计,燕京啤酒在中国啤酒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竞争激烈。
3. 市场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品质的需求提升,燕京啤酒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竞争分析
1. 同类产品对比
燕京啤酒与其他知名啤酒品牌如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2. 营销策略比较
与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进行比较,寻求燕京啤酒在市场中的突破点。
四、未来发展趋势
1. 新品研发
燕京啤酒需要加大新品研发力度,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2. 渠道拓展
通过拓展线下零售渠道和在线销售渠道,把产品推广到更多的消费者群体中。
五、总结
通过对燕京啤酒市场的分析,了解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状况,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希望燕京啤酒能够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保持品牌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2004年第11期总第 132期2004年6月15日星期二燕京啤酒的竞争优势分析导言在比较过啤酒行业的平均指标后,我们又将同属于三大啤酒集团的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进行比较,得出了燕京啤酒的表现较好的结论,因此我们选取了燕京啤酒为啤酒行业的研究对象。
燕京啤酒的成功首先来自其科技优势。
燕京发展高档啤酒靠的主要是科技和创新。
在中国,虽然低档啤酒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高档啤酒的利润却是低档啤酒的3.6倍,有较高的利润空间。
燕京啤酒看准中国高档啤酒市场的利润,舍得投资科技,不断提高其高档产品的质量,增加品种和比率,从而赚取了较高的利润。
第二,我们发现燕京啤酒能牢牢的占有北京市场,并不断增加全国份额的原因除了它比同行企业更为主动的进入市场,最重要的是它懂得“让利”于经销商,与经销商建立了良好及稳固的关系。
最后,我们认为燕京在收购方面采取的是较稳妥的扩张策略,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其财务费用及管理费用也因此相对较少,令到其净利润较高。
一、缘何选取燕京啤酒中国的啤酒产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大型啤酒厂,包括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第二梯队由哈尔滨、珠江等构成;十强以外的其他企业构成第三梯队。
我们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主要着眼于和我们同属于第一梯队的两家啤酒企业。
在比较过行业平均指标后,我们将同属于第一梯队的燕京和青岛做了比较,最后选定了燕京啤酒作为这次的研究对象。
选取燕京啤酒的原因有三,一是其盈利能力高,体现在其净利润率;二是其营业额增长快;三是其股东权益回报高。
和行业平均比较,2003年燕京啤酒的净利率为8.19%,而整体行业指标为4.89%,燕京的盈利能力比行业整体表现高0.67倍;燕京啤酒2002-2003年的年平均营业额增长为22%,而行业的同期增长为9%,燕京的增长比行业高1.4倍;股东回报率方面,2001-2003年燕京啤酒年平均回报率为6.46%,而行业指标为4.92%,比同行高0.31倍。
青岛啤酒的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青岛啤酒是中国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成立于1903年,总部位于山东青岛。
经过百年的发展,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中国啤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青岛啤酒在中国啤酒市场中占领重要地位,市场份额稳定增长。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数据,青岛啤酒在过去几年中的市场份额约为10%,市场排名居前。
三、竞争对手分析1. 品牌竞争对手:青岛啤酒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燕京啤酒、雪花啤酒、百威英博等。
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与青岛啤酒形成为了激烈的竞争关系。
2. 区域竞争对手:在青岛啤酒的总部所在地山东省,还有一些本地啤酒品牌,如青岛海尔啤酒、青岛金麦啤酒等。
这些本地品牌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产品分析青岛啤酒的产品线丰富,包括经典型啤酒、淡啤酒、纯生啤酒、无醇啤酒等多个系列。
青岛啤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深受消费者爱慕。
近年来,青岛啤酒还推出了一些新品种,如果味啤酒和低度啤酒,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五、消费者分析1. 年龄分布:青岛啤酒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8-45岁之间,其中以25-35岁的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
2. 地域分布:青岛啤酒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销售,但在山东省和东北地区的销量较高,这与青岛啤酒的产地和品牌影响力有关。
3. 消费习惯:青岛啤酒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社交场合或者休闲时饮用,如聚会、酒吧、夜市等。
消费者对青岛啤酒的品质和口感有较高的认可度。
六、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中国啤酒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高端啤酒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
青岛啤酒可以通过推出高端产品和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来抓住这一机会。
2. 市场挑战: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加,青岛啤酒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此外,消费者对于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青岛啤酒需要关注这些新的消费趋势,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1、营运能力分析纵向分析:跟燕京啤酒比较,青岛啤酒的营运能力远远强于燕京啤酒。
1、09年青岛啤酒存货周转率为4.44,表明存货在本年度周转4.44次,周转一次需要82天左右,而燕京啤酒存货周转一次需要176天左右,说明青岛啤酒的存货周转速度较快。
2、09年青岛啤酒应收账款年度周转2.07次,周转天数176天左右,远低于燕京啤酒456天。
说明其应收账款管理状况良好,企业的信用政策适宜。
3、09年青岛啤酒每投入1元的资产产生1.32元的营业额,而燕京啤酒只有0.81元,说明青岛啤酒资产的利用效率较好,企业的管理效率较高。
横向比较:1、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升高,表明应收账款管理状况逐年改善。
2、08年的存货周转率突然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产品销售受到较大影响,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07年的87天增加到08年的95,09年该情况得到改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减为82天,原因有我国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内需增加;奥运营销效果显现。
3、3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总体来看略有上升。
下表列示了青岛啤酒近几年的营运指标:2、获利能力分析纵向分析:跟燕京啤酒三年的获利能力指标进行比较:青岛啤酒获利能力比率 2009 2008 2007|销售毛利率(%) | 42.94| 40.66| 41.63||总产收益率(%)| 8.43| 10.01| 5.54||净资产收益率(%) | 15.25| 11.50| 10.13|燕京啤酒获利能力比率 2009 2008 2007|销售毛利率(%) | 39.80| 36.68| 37.75||净资产收益率(%) |8.53| 6.66|7.44|可以看出,青岛啤酒的各项指标都高于燕京啤酒,说明经过前几年的扩张并购,青岛啤酒的盈利能力已经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燕京。
横向分析:成本费用增长率07年为19.66%,08年为 18.33%,09年为15.9%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07为15.86%, 08为16.88,09为12.50%,而毛利率07年为41.63%,08年为40.66%,09年为42.94% 。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比较作者:Jane一、啤酒行业概述1、中国啤酒行业处在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从1980年到1995年,中国啤酒行业经历了长达15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啤酒产量在1981年仅百万千升基础上,达到500万千升用了6年,达到1000万千升又用了5年,再达到2000万千升仅用了6年。
1995年以后,啤酒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下降到6.8%。
行业成熟度显著提高,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
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在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之后,以2386.83万千升的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啤酒生产消费国,啤酒也成为中国第一大酒种,但人均消费量仍不及世界平均消费量的一半,因此,中国啤酒市场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啤酒主要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销售,农村市场还未完全开发出来,而这几年农村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
因此,若把农村市场充分开发出来,就我国啤酒现有的产量还不够。
在市场方面,竞争更加激烈,而价格仍是竞争的焦点之一,也是在竞争中运用最多的手段,但啤酒行业经过近几年的竞争,价格空间已经不大,啤酒企业要在产品品种、质量及售后服务方面下工夫,“重视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将成为当前啤酒企业的共识。
另外,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和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战略投资者将目光瞄准了我国的啤酒产业,外资开始加大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截至2006年,在啤酒产业中,外资比例已经上升到18%以上,而在未来几年中,啤酒产业的上游和下游外资比例还将持续增加。
啤酒行业增速在2006年相对平缓,销售收入的增速在14%左右。
2、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和高区域品牌集中度2006 年,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带动下,国内啤酒行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全年啤酒产销量达到 3515 万千升,同比增长 14.7%,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国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随着啤酒行业的整合,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6 年国内前十大啤酒生产商的市场份额达到62.4%,较2005年增长1.4个百分点。
表一: 全国前十大厂商啤酒产量及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比重1998 1999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 产量(万千升) 437.1 542.9 691.6 843.7 1024.0 1333.0 1600.5 1867.2 2193.4比重(%) 22 26 3137.1042.9052.485561 62.40 数据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历年年报整理由于市场区域分割的特点,从单一品牌的角度看,行业整体集中度一般,但区域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则很高。
2006年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及华润啤酒三家公司大约占据了啤酒行业37%左右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不仅逊于海外同业,而且比高档白酒和葡萄酒的市场集中度也来得低。
但是在区域市场,该三种品牌的占有率总和普遍达到90%以上。
每一个区域市场都有至少一到两个强势品牌占有绝对大的市场份额,大多数都属于单一区域强势品牌。
3、市场集中在华北和东、南部地区从区域消费分布看,中国的啤酒消费已经非常普及,其中消费量最大的地区集中华北、华东、东北和华南。
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一方面行业和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并购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在市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占据了高价值市场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居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二、青啤和燕啤的品牌、产品以及市场占有率比较1、产品比较据2005年的有关数据2005年各档次啤酒的比例是,普通酒占87%,高档酒占10%,超高档酒占3%,每瓶高档酒的利润是普通酒的2—3倍。
2003年以来,高档酒市场增幅最大,复合增长率是28%,而普通酒的复合增长率仅为9%。
由此可见,啤酒的赢利机会在高档酒市场。
青岛啤酒是国内最大的高档啤酒生产企业,2006年仅主品牌(全部为高档酒)产量就占总产量的35.9%,主品牌吨价达到3300-3500元,毛利45%以上。
2007 年是青岛啤酒实施整合与扩张并举战略的第一年,公司的啤酒销量将确保达到508万千升,其中青岛啤酒主品牌达到190万千升。
而2006年,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场,一方面通过推出10度600ml清爽型啤酒替代原有的11度630ml清爽型啤酒来提升大众消费啤酒的形象和档次,实现大众啤酒的升级换代,改善产品的价格体系;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对已开发市场的系统化分级管理,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北京销售中高档啤酒 37万千升,同比增长9%。
比较而言,在中国的高端啤酒市场上,国产品牌中,青岛啤酒的占有率远远超过燕京啤酒,有绝对的优势。
这一点就像青啤的战略合作伙伴AB公司一样,它的销量不是全球最大的,但利润是全球最高的,因为他们有最清晰的公司理念,最有影响力的啤酒品牌。
2、品牌价值比较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制造企业,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青岛啤酒”品牌不仅是国内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青岛啤酒在高端产品市场明显占优。
2006年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达到224.73亿元人民币,位于全国啤酒行业首位。
而经北京名牌事务所评估,2006年燕京啤酒公司品牌总价值为180.42亿元,其中“燕京”品牌价值达到125.09亿元,“惠泉”品牌价值22.26亿元,“漓泉”品牌价值22.88亿元,“雪鹿”品牌价值10.19亿元。
3、品牌整合战略比较品牌的统一能够极大地节约企业的营运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并进一步推动品牌价值的增长。
然而,在企业并购扩张的过程中,品牌的统一受产品一致性和地方品牌忠诚度的制约,因此,多品牌共存、品牌集群效益最大化往往是企业现实的选择。
青岛啤酒公司将按照“宏观运势,凸显品牌,强化推广,保持战略执行一致性;微观建模,资源集约,能力集成,提升价值链协同能力”的指导思想,以“激情欢动,奥运同行”为主题开展奥运营销活动,按照“1+3”品牌战略规划目标推进青岛啤酒品牌和汉斯、山水、崂山三大品牌的整合;持续强化专业化管理,提升价值链运营能力,实现公司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区域战略的和谐一致。
燕京啤酒则坚持提升燕京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致力于把燕京品牌培育成全国知名品牌和国际化品牌,在主品牌以下着重培育漓泉、惠泉、雪鹿三个区域性强势品牌。
2006年全年燕京啤酒销售燕京品牌啤酒155万千升,前四大品牌“燕京牌”、“漓泉牌”、“惠泉牌”、“雪鹿牌”共生产销售啤酒272万千升,占全部销量的82%。
虽然青岛啤酒面临的品牌整合工程更为复杂,但相比较而言,青啤的品牌战略似乎更为清晰。
4、市场占有率比较青啤和燕啤从1998年开始,并购扩张策略推动了产量的迅速增长,两公司市场份额逐年提高,青岛啤酒由于扩张策略更为激进,市场份额的增长也快于燕京啤酒。
在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创业(旗下拥有雪花啤酒)公布的2006年年度报告中显示,青岛、华润、燕京全年的产销量分别是454万吨、530万吨和352万吨,销售额分别是116.77亿元、93.32亿港元和61.22亿元,销售量华润高出,销售额则是青啤遥遥领先。
图1:青啤和燕啤市场占有率比较三、股权结构比较随着国内啤酒行业格局趋于稳定,行业盈利能力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国内啤酒消费正呈现明显的升级特征,高档啤酒市场呈现快速增长,中国啤酒市场再度对跨国公司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从2002年开始,跨国公司共投入5亿多美元在中国啤酒市场进行股权收购,大型啤酒跨国公司都在本轮并购中进入了中国啤酒市场。
外资并购客观上有助于促进行业竞争的有序化和集中度的提高,而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国内龙头企业的品牌经营、多产品集团化管理模式的短板日益突出,客观上也存在着引入先进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
燕京啤酒的大股东为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和北京企业(啤酒)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其中北京企业(啤酒)有限公司的股权持有人是由北京政府设立的综合性境外上市公司——北京控股,因此,燕京啤酒是国有控股企业,是国内日前唯一没有与外资进行合作的大型啤酒企业。
2002年10月,青岛啤酒与世界第一大啤酒制造商AB公司签署了《战略性投资协议》,向AB 公司共计发行了11.62亿港元的定向强制性可转换债券,根据协议,AB公司将在7年内通过可转债获得27%的公司股权。
在股权关系的基础上,两公司已经开始了深度的合作:AB公司派代表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AB公司与青啤联合成立了最佳实践经验交流小组,帮助公司在生产技术、系统效率、经营管理、品牌运作和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在AB 公司的帮助下,公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对于青岛啤酒而言,引入外资股权的更大意义在于构建更为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
与燕京啤酒的股权结构相比,青岛啤酒的股权结构将更有助于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提升。
四、盈利能力比较青啤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略高于燕啤。
表二: 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盈利能力指标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青岛啤酒 69377508862110020 11677主营业务收入(百万元)燕京啤酒 2767342746715314 6122青岛啤酒31.468.2314.8216.23 16.5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燕京啤酒 20.9623.8636.2813.76 15.21青岛啤酒 41.542.441.740.7 41.7毛利率(%)燕京啤酒 38.941.53938.5 38.9青岛啤酒 0.230.240.260.23 0.33每股收益(元)燕京啤酒 0.30 0.36 0.40 0.27 0.28 青岛啤酒 7.75 7.22 7.80 6.15 8.33 净资产收益率(%)燕京啤酒6.426.426.426.145.87数据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历年年报整理从成本构成的角度看,财务报表数据并不能反映双方真实盈利能力的差别。
从报表附注可以获知,成本结构中差异最大的是包装物成本,青啤该项成本高出燕啤22个百分点。
该差异主要来自营销模式的不同,青岛啤酒的主品牌产品在青岛生产,市场则分布在全国,远途运输包装成本大,且酒瓶基本不能回收,因此包装物成本远高于燕京啤酒。
经测算可以发现,如果以燕京啤酒的包装物占成本比例来核算,青岛啤酒的毛利可达到50%以上。
五、财务指标比较青啤的经营费用常年高于燕啤。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青岛啤酒主品牌有大量的异地销售,这种异地销售模式产生高昂的费用,经济性随之下降。
同时由于市场分散,公司在各地的在册销售人员众多,分散的市场也要求广告促销费用的投入更充足。
而对于以地产地销为主的企业,上述大部分费用都可以充分节约。
表三: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财务指标2002 20032004 2005 2006青岛啤酒 3.58 3.42 3.74 4.24 4.45 存货周转率(次)燕京啤酒 2.49 2.89 3.42 3.07 2.92青岛啤酒49.1645.153.1175.77 106.91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燕京啤酒18.2522.9934.7241.29 54.41青岛啤酒0.560.590.91 1.03 1.22 总资产周转率(次)燕京啤酒0.70.70.70.69 0.73青岛啤酒124.1810.0610.188.66 43.08 净利润增长率燕京啤酒-29.5820.2611.81 2.32 10.89青岛啤酒 4.48 4.48 4.62 3.88 3.08 净利润现金含量(倍)燕京啤酒 2.15 3.14 1.95 2.84 2.69青岛啤酒 1.106 1.07 1.22110.9024 0.8621 每股经营现金含量(元)燕京啤酒0.646 1.130.780.7656 0.7534青岛啤酒16.2916.8616.5216.52 17.28 经营费用比例(%)燕京啤酒7.758.758.919.42 10.27青岛啤酒8.448.318.17.72 7.68 管理费用比例(%)燕京啤酒9.299.528.729.28 9.22 然而,尽管存在经营费用支出上的巨大差异,青岛啤酒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仍然好于燕京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