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阳古镇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

华阳古镇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

华阳古镇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
华阳古镇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高效、优质推进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在遵循《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框架下,在规划区范围内,从旅游开发、用地布局、交通系统、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开发建设和管理控制要求,为本区旅游建设及管理提供法定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文本与长青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

第三条规划范围

旅游区范围包括长青生态旅游区及华阳镇、茅坪镇两个旅游镇,本次规划范围为长青生态旅游区各服务区和重要建设项目区域7km2范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

⑦《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2006年);

⑩《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5年)。

2、使用的技术规范

①《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②《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③《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④《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2002年)。

3、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

①《汉中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总体策划》;

②《陕西省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

③《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0年);

④《长青-华阳旅游区总体规划》(2006年);

⑤《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2006年)。

第五条规划原则

1、保护第一原则

通过旅游活动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实施生态旅游区保护性开发原则,包括旅游开发商、规划者、管理部门、游客以及旅游地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等,确保生态旅游区大熊猫等珍稀国宝和谐、自然的生栖环境。

2、科普教育原则

通过多样化渠道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救护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也可通过开展实地考察、野外巡护等活动增强知识的实际操作性,实现生态旅游知识性与趣味性、参与性的有效结合。

3、社区参与原则

积极调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热情,实现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4、市场导向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产品设计满足游客需求,实现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

5、特色化原则

以秦岭山脉为背景,以“四大国宝”为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建立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区,实现生态旅游区的特色开发原则。

第六条规划分期

规划年限:2007-2020年。

规划近期:2007-2010年;

规划中期:2011-2015年;

规划远期:2016-2020年。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形象定位

第七条总体目标

1、依靠生态旅游区风光优美的自然资源优势,组合周边特色人文资源,以“山水长青、国宝家园”为主题,立足以西安、成都为中心的周边城市旅游市场,启动中远程市场营销计划,积极开拓国内旅游市场;

2、依托“四大国宝”、秦岭山水的品牌优势,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生态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国际客源;

3、整合区域范围内特色旅游资源,塑造整体旅游形象,提升旅游知名度,推动区域旅游联合开发步伐;

4、依靠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带动整个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救护、自然生态、地理环境等质量的不断提高;

5、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增长速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生态旅游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八条阶段目标

1、近中期建设目标(2007-2015年)

①实施生态旅游区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游客接待、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高档生态旅游目的地;

②依靠现代高科技实现生态旅游区日常管理、游客接待、旅游服务、宣传推广的网络化管理,提高生态旅游区各功能区的旅游互补能力;

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态旅游的开发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恢复和完善生态旅游区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塑造“山水长青,国宝家园”的旅游形象,实施市场营销计划,大力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规模;

④旅游开发成效显著,旅游收益、客源规模不断增长。至规划期末,实现客源规模总量16.8万人次/年,其中包括国际客源3万人次/年;

⑤将生态旅游区建设成陕西省、乃至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2、远期建设目标(2016-2020年)

①利用近中期累积的资金加大旅游投入,建立生态旅游区完善、便捷、生态化的道路交通体系,实现生态旅游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合理布局;

②完善旅游营销体系,重点推动长三角、珠三角、津京唐等国内发达地区的旅游营销力度,

实施国际市场营销计划。至规划期末,实现客源规模总量达43.8万人次/年,其中包括国际客源10万人次/年;

③建设生态旅游区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第九条形象定位

山水长青,国宝家园

——陕西?长青

第十条市场定位

1、国内市场定位

①一级目标市场: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关中、甘肃的陇东及周边的汉中、安康等地;

②二级目标市场:国内发达地区客源,如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市场;

③机会市场:临近周边地区城市;

④潜在市场:国内其它地区市场。

2、境外市场定位

①一级目标市场:以澳大利亚、美国、西欧、日本等为主的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境外市场;

②二级目标市场:港澳台、东南亚、韩国、俄罗斯等地市场;

③机会市场:世界上其它地区客源市场。

第三章旅游容量分析

第十一条环境容量测算

经测算,生态旅游区年环境容量为44.49万人次/年。

第十二条客源规模调控

规划结合生态旅游区最佳环境容量及游客规模预测,对生态旅游区游客规模进行适度调控。第十三条从业人员规模

包括规划区内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医护人员和辅助服务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内服务人口)两部分。

规划近期:从业人员165人。其中包括服务人员50人,直接服务人员115人;

规划中期:从业人员380人。其中包括服务人员80人,直接服务人员300人;

规划远期:从业人员1025人。其中包括服务人员200人,直接服务人员825人。

第十四条总人口规模

规划区总人口规模包括游客规模、服务人口规模和当地居民规模(暂无居民)。

规划近期:总人口为7.32万人/年;

规划中期:总人口为17.56万人/年;

规划远期:总人口为43.90万人/年。

第四章规划结构、分区与用地布局

第十五条旅游区整体结构

综合长青保护区和华阳镇,参考《长青-华阳旅游区总体规划》,长青-华阳旅游区结构为生态旅游区(四个功能景区)和游览设施区(两个旅游镇)两部分组成,即“两镇四景区”。华阳镇设游客中心、管理中心和客运中心,华阳镇为旅游区枢纽点。

第十六条功能分区

根据风景资源分布特点,结合自然景观界线,将生态旅游区划分为4个功能区,即杨家沟生态休闲区、苍耳岩古道科考区、东坪石塔河森林探险区、朝阳山宗教文化区。

第十七条用地布局

生态旅游区各景区规划布局采用念珠型布局模式:即以景区的沟河谷和原森工道路为骨架,将各项目和景点串起来。

第五章整体设计导控

第十八条道路建设导控

1、景区主干道、次干道:由原伐木道改、扩建而成,在满足道路行驶安全和防洪排涝条件下,充分顺应满足和尊重自然地形及地理条件,减少土方开挖程度,形成高低起伏的道路形态。

2、景观步道:因地制宜,依地形趋势合理布置,突出生态主题,材质选择以块石或硬木铺设为主。通过系列化、标识化的家具和卫生设施以及精心营构的绿化、休憩环境、多样化的硬质铺地,展现高品质的生态休闲环境。

第十九条建筑形式导控

1、生态旅游区整体建筑风格吸收当地传统建筑语言,立足于保持当地特有民俗文化,以几何造型与民俗符号相结合的形式塑造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2、整体建筑体量应与周边自然山水相协调,形成建筑物群体空间形态。通过局部增加或减少层数获得丰富的建筑轮廓线,与周围山体相呼应。

第二十条色彩导控

1、以大面积生态绿化及水面环境为背景基调,色彩选择尊重地方特色,以营造朴实、亲切的旅游氛围为主,建议采用白色偏冷暖灰色,每幢建筑色彩不宜超过三种,应尽量避免明亮而有戏剧性的色彩。

2、购物、饮食和商业、娱乐建筑、广场地面铺装等近人尺度宜以暖色调为主,住宿接待建筑宜采用淡雅的冷色基调。

第二十一条绿化环境导控

1、体现不同空间特征,营造良好的游览休闲环境。

2、植物选择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原则,以地带性植物品种为主,首选优良乡土树种和经驯化的外来品种,形成具有秦岭和地方特色的植被景观,并突出绿化景观的四季变化。

第二十二条环境设施导控

1、室外环境设施应注意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同一空间或相近空间的各环境设施之间宜作整体构思,共同塑造完美的景观环境。

2、景观平台、步行道路等硬底铺装尽可能采用天然、环保、质地坚韧耐磨的材料,以地方性材料为主,尽量就地取材,体现地域性特征。

第二十三条开敞空间导控

1、游客接待服务性公共建筑应设置休憩广场或休憩平台,广场尺度与周边建筑尺度相宜。面临公共开敞空间的建筑物前应安排适度建筑后退红线,设置绿化小广场。

2、规划区内沟、河谷两岸空间应突出自然性、公共性和开放性原则,将河岸划分为可达岸线和保护岸线,在可达岸线内创造更多的近水空间和观赏平台。

3、山林开敞空间以森林保护保育为主,在不违反生态保护规定的前提下修建游览健身步道、观景点等。

第六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十四条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和《城市用地类型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结合生态旅游区主体用地特征及功效,以基本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原则,将生态旅游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风景游赏用地、旅游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水域等六类。

第二十五条土地利用平衡

规划生态旅游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保护区内整体生态环境。

第二十六条主要景点指标控制

生态旅游区按功能划分为四区:A:杨家沟生态休闲区;B苍耳岩古道科考区;C:东坪石塔河森林探险区;D:朝阳山宗教文化区。

第七章旅游产品规划

第二十七条总体规划思路

以“四大国宝”为品牌,依托秦岭山水风光、森林生态景观、傥骆古道等资源载体,开发国宝寻踪、科普考察、森林体验系列旅游产品,组织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对外宣传促销,树立生态旅游区旅游品牌知名度,实现产品开发的多形式、多档次、多层次,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第二十八条旅游产品体系

1、“绿色长青”——生态休闲类旅游产品

主要景点:珍稀植物园、森林氧吧、黑龙潭、东坪春色、东坪飞瀑等;

2、“国宝长青”——科普科考类旅游产品

主要景点:国宝家园、国宝寻踪、观鸟苑、西河揽胜、漆树垭等。

3、“极限长青”——森林探险类旅游产品

主要景点:漆树垭景区、东坪春色等。

4、“历史长青”——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

主要景点:光湘寺、石塔寺、娘娘坟、古栈道遗址、华阳古镇、红二十五军旧址等。

第二十九条重点旅游项目规划

1、杨家沟生态休闲区

(1)国宝家园

规划以“国宝家园”为主题,建设该区为生态旅游区国宝文化展示场所,实现生态旅游的科普教育功能。

规划布局:科普教育馆、夏令营地等;

(2)观鸟苑

以登高、观鸟为主题,恢复观鸟苑自然生态景观,突出该区生态、休闲的旅游定位。

规划布局:凤凰亭、登高步道、天籁之音、雅园等。

(3)珍惜植物园

在现有苗圃的基础上,利用区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建绿色苗圃基地,营造自然、清新的旅游环境,增加旅游收益。

规划布局:包括苗圃和植物园。

(4)森林氧吧

以“回归自然、感受天然、体验生态”为主题,营造清凉舒爽的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天然的负氧洗肺、减压休闲的旅游场所。

规划布局:包括森林浴场、百竹园、亲水平台、森林夏令营等。

(5)国宝寻踪

突出“四大国宝”旅游品牌,以国宝寻踪为主题,开发野生动物观赏、动物救护等旅游活动。规划布局:包括熊猫园、羚牛园、寻宝栈道、瞭望塔、救护中心、康复中心等。

(6)西河揽胜

以休闲、运动为主题建设该区为生态旅游区山地运动、科普教育、动物观赏旅游区。

规划布局:包括森工纪念馆、拓展基地、金丝猴园、西河揽胜等。

2、苍耳岩古道科考区

(1)黑龙潭景区

规划以黑龙潭为主体,开发苍耳岩生态休闲、观光类旅游产品。

规划布局:包括景观步道、观瀑亭等。

(2)古栈道遗址

以栈道文化为主题,建设该区为生态旅游区栈道文化展示、体验旅游区。

规划布局:包括驿站和栈道的恢复建设。

3、东坪石塔河森林探险旅游区

(1)石塔寺景区

作为生态旅游区内宗教文化旅游区,满足生态旅游区宗教游客旅游需求。

规划布局:包括石塔寺、石塔、石塔河瀑布等。

(2)漆树垭景区

以森林探险、生态体验为主题,集中建设该区为生态旅游区集观光、露营、探险、运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

规划布局:包括游客中心、露营点、绿色军营等。

(3)东坪春色

依托该区优异的生态环境,以生态体验为主题,开发森林观光、休闲运动类旅游产品。

规划布局:包括春晖园、逸香馆、拓展基地。

(4)东坪飞瀑

开发生态旅游区以瀑布观光、体验为主体的旅游产品。

规划布局:包括亲水区和听涛阁。

4、朝阳山宗教文化区

(1)朝阳寺景区

以文化观光、体验为主题,以朝阳寺及周边自然生态景观为载体开发宗教文化产品,吸引游客。

规划布局:恢复、扩建朝阳寺;建游客服务点等。

(2)娘娘坟景区

同朝阳寺景区紧密结合,开发、丰富生态旅游区文化产品类别。

规划布局:实施景区景观恢复、改造建设,改善周边景观布局,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以内涵深厚的文化主体吸引游客。

第三十条旅游商品体系

1、绿色食品系列:主要包括山珍产品、药材产品、材果产品、畜牧产品、农业产品、工业产品等类别。

2、地方风味系列:包括特色小吃(猪白血、枣糕馍、洋芋糍粑等)、特色菜品(山珍宴)等。

3、民间工艺品系列:包括刺绣类、编织类、雕刻类、动植物标本类、矿物类等。

4、特色旅游纪念品:包括主题纪念品、银制品、水晶制品、出版物等。

第八章旅游线路规划

第三十一条旅游线路规划

省际旅游线路大熊猫生态科考游线佛坪→长青→汉中→王朗→成都→卧龙→雅安;

西部生态游线长青→九寨沟→黄龙;

陕甘宁红色旅游线陕西(延安纪念馆、延安革命旧址群、洛川会议旧址纪念馆、瓦窑堡会议旧址、红25军司令部旧址等)→甘肃(甘肃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宁夏(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

省内旅游线路陕西红色旅游线汉中→洋县→西安→铜川→延安→榆林;

大汉中区域旅游线西安→佛坪→洋县→城固→汉中→略县;

秦岭珍稀动植物观赏游线朱鹮自然保护区→长青生态旅游区→板桥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太白山森林公园;

汉中生态旅游线长青→蔡伦墓→朱鹮站→汉中→武侯墓→灵岩寺→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洋县精品旅游线洋县→朱鹮站→蔡伦墓→华阳古镇→长青生态旅游区。

长青生态旅游区内部游线规划

经典游线杨家沟服务区→科普教育馆/森林氧吧→珍稀植物园→熊猫园→羚牛园→金丝猴园→西河揽胜→大西河服务区。

主题游线①杨家沟服务区→森林氧吧→珍稀植物园。②杨家沟服务区→观鸟苑。③大西河服务区→西河揽胜→英雄崖。④杨家沟服务区→国宝家园(科普教育馆)→国宝寻踪(熊猫园、羚牛园)。⑤大西河服务区→金丝猴园(西河揽胜)→国宝寻踪。⑥大西河服务区→西河揽胜(森工纪念馆、拓展基地)。

栈道主题游线景区入口→黑龙潭景区→苍耳岩服务区→古栈道遗址。

主题游线①石塔寺宗教文化体验游线。②漆树垭森林探险游线。③漆树垭-东坪春色骑马游线。④东坪服务区→东坪飞瀑→东坪春色。

经典宗教文化游线石冠子服务区→朝阳寺景区→娘娘坟景区。

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三十二条解说系统规划

生态旅游区解说系统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两大类。向导式解说是由生态旅游区专门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自导式解说包括牌示、解说手册、导游图、语音解说、录像带、幻灯片等,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1、向导式解说系统规划

①编制生态旅游区导游解说词,通过向导性解说和定点解说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

②对生态旅游区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扩大向导式解说系统的覆盖面;

③通过多种途径建立生态旅游区专有导游队伍,提高专业素养;

④建立生态旅游区多语(如英语、日语、汉语等)解说系统。

2、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

外部自导式解说系统交通导引解说主要是为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提供咨询和向导服务,包括在目的地的交通中转地,在连接生态旅游区与主要客源地的道路交通口、拐弯处等地。

如在洋县境内的108国道、西汉高速出入口以及西安、汉中境内的大型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人流集散地设置旅游标识牌,重点推介生态旅游区旅游形象、口号、资源、产品特色及景区导游图等,吸引过境游客。

景区解说制作介绍生态旅游区资源、产品特色的旅游印刷品,重大旅游节庆时在境内人流集散地免费派发,吸引客源。

内部自导式解说系统交通导引解说内部游览道路导引解说系统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游览指南,包括旅游线路长度、时间安排等。

旅游服务设施解说包括生态旅游区内各服务区、餐饮、露营、购物场所等。除规范的公众信息提示外,注意采用中、英、日等多语解说,同时对附设设施的使用方法、位置、预定等附以清晰、明了的注释。

牌示在生态旅游区游客使用频率较高而导游无法或没有必要随时提供解说服务的步道所采用的自导式解说。如在生态旅游区游步道沿线选出若干适当地点,如观景平台、最佳摄像点等处设置解说、方向指示等标志牌,以图解或文字说明附近的自然景观或极具教育意义的自然现象。应注意指示牌的树立需与周围环境协调,以不破坏环境为提前。

导游图在游客中心或门票售卖处免费散发生态旅游区导游图,图文并茂地介绍生态旅游区主要景区(点)概况、分布、特色以及最佳游线设计等,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旅游提示在生态旅游区内主要道路交通、景点旁设置小型旅游提示牌、标语等,内容包括景点介绍、旅游安全、环保知识等。

旅游指南制作生态旅游区详尽、周到的旅游指南,在西安、汉中等客源地各大酒店,旅行社,机场,以及景区内各景点游客服务处免费发放。为游客旅行提供方便,内容涵盖: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政策和法规;

介绍生态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介绍生态旅游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科普知识;

倡导文明旅游方式,爱护生态旅游区一草一木,不损害和污染环境;

介绍华阳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传统,促使游客尊重当地文化;

宣传环保计划;

介绍生态旅游区环保设施的使用方法等。

多媒体产品制作与生态旅游区相关的多媒体产品,包括生态旅游区山水风光、珍稀动植物、特色产品介绍,在主要服务区设立科教厅定时放映,吸引游客旅游兴趣,同时亦可作为旅游纪念品等出售,增加经济收益。

1.1 华阳城镇现状及建设条件

见《华阳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标准》

(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5)《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

(6)《长青-华阳旅游区总体规划(2006-2020年)》

(7)《洋县华阳古镇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2020年)》

1.3 总体规划纲要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1.3.1 总体规划纲要的思路

(1)指导思想

以发展生态、人文、红色旅游为契机,以强化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遗址街区为目标,以建设人地和谐、宜于人居并彰显陕南地方风味的城镇环境为核心,打造具有“汉文化源”和“古蜀道商贸”文化特征的丽江式古镇。

(2)发展战略

以自然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古城人文历史环境格局保护为主线构建未来的旅游空间开发,以发展完善城镇旅游业软硬件服务体系为行动纲领,在加快古镇旅游景观有序分段建设的同时,通过创品牌、出精品、促营销、优服务实现规划期内的战略目标。

(3)战略目标

华阳力争在“十一五”末或古镇建成一定规模后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在规划期内将其打造成为陕西旅游名镇、自然保护和特色产业服务基地镇、国家级风景园林城镇及“小康镇”,实现“北方丽江”的城镇形象发展目标,使华阳镇成为中国国家中央公园-秦岭生态旅游经典目的地,以西安为主及其周边大城市的度假休闲目的地之一。

(4)战略重点

①全面保护修复古镇历史遗迹遗址,力争在“十一五”末或建成一定规模后申报成功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②保持古镇生态风貌的完整性,使古镇成为陕西省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旅游优势突出的旅游城镇。

③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形成35-50万游客的接待能力,成为陕西省旅游名牌城镇。

④重点开发建设古商贸街道为主的形象品牌景区(群)。

(5)旅游形象设计定位

①总体意境形象定位——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华阳古镇处于号称中国的国家中央公园的秦岭腹地,周边的北、东、西三面有太白、周至、佛坪、老县城、长青等自然保护区,原生环境优美,同时有古蜀道、古城镇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其总体形象定位为“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

②“南有丽江,北有华阳”景观具象定位:“南有丽江,北有华阳”的形象依据和思路:利用华阳富水近山的风水地理,建设华阳秀美水城,即城卧水环,水在城中,街在水边,房水比肩,山清水秀,翠(林和水)黛(传统建筑)相拥;保护和利用华阳浓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老的街巷,戏台、古塔、古桥、古堡及其质朴淳厚的乡民乡风;保护周边原始浓郁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古镇犹如绿海波涛中的诺亚方舟;新开发区域的建筑拟古仿古,风格造型色彩与古建筑匹配;已有现代建筑进行外立面整修和装饰,使之与古建筑匹配。

1.3.2 总体规划纲要要求

(1)城镇性质

华阳城镇性质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秦岭南坡生态-山水旅游名镇,华阳-长青旅游区服务基地,洋县北部地区重要中心城镇。

(2)城镇规模

①人口规模:近期规划人口为3095人,远期为4930人。规划考虑一定的弹性,近期人口规模按3000人进行控制,远期按5000人进行控制。

②用地规模:规划建设用地57.14公顷(不包括镇区东侧的古城堡、烈士纪念碑、城镇绿心、旅游度假用地和秦岭植物园用地),人口5000人,人均114.28平方米。

(3)用地布局

用地的发展方向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量保存城镇基本格局,主要在南北两个方向上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二是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把城镇南部(包括东水河东岸的部

分土地和古堡)作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地段;三是要通过用地调整,安排好各项基础和服务设施用地,方便和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需要,建设人居环境良好的宜居宜游城镇;四是考虑未来发展要求,留有余地。

(4)功能结构与形态结构

①功能结构规划

规划的城镇功能区分为八部分。

? 生活居住区:位于城镇的北部,形成现代化的综合性居住社区。规划自城镇北部引东水河河水,建设亲水型、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居住片区。

? 商贸服务区:位于生活居住区南侧,是城镇的核心区域,塑造亲水型仿古商贸街和中心广场,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服务。

? 古街观光区:位于城镇南端,通过建筑和环境的整治,恢复传统街区的建筑和环境风貌,整治重点是维修整治铺板门街的民居和建筑立面、南端河道和滩头整治、铺板门街东侧滨水汉文化步行街的建设、古戏楼地块的整治、原廊桥的修复和河流堤防岸线的整修等。

? 城镇绿心:在东水河的东侧,包括烈士陵园岗地及其以南几个小岗,通过绿化的建设,形成城镇核心公共绿地,为东水河以西的城镇人口密集区提供绿色开敞空间。

?旅游度假区:位于城镇绿心的南侧,利用东水河东面的土地提供以度假、休闲、会议、娱乐、健身等活动为主体的大型高档次旅游服务区。同时,该地区的民居可以开发为农家乐旅社,利用山茱萸林等开展农家乐旅游;

? 古堡展示区:位于城镇绿心的西侧,重在保护,少量建设。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古代武衙门观光等各项活动。

? 自驾车服务区:位于城镇的西南部,西水河以南,华太公路旁,主要功能是为自驾车旅游者和蜀道探险徒步旅游者服务。

? 秦岭植物园:位于镇区东北部,主要功能为秦岭的各类竹类和珍稀树种的栽植。

②形态结构规划

建成区现状形态为船形,规划城镇形态保持原有格局,即华阳如古船泊港,传统民居区居于船头,中心为商贸服务区,而生活居住区位居船尾,索桥如锚链,古塔如船桩,而旅游度假区和自驾车服务区则如繁忙的港栈;在这艘古船上,古镇居民如好客船员,来访游客象匆匆旅客,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5)水城规划

华阳水城规划共7条水系构成,分别为:古护城河、东水河、西水河、西山截洪沟、中心街北水渠、中心街南水渠和古排水渠。

(6)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的总体构思主要包括:①创造城镇的绿地大背景,加强周围山体的绿化工作,建立城外绿环。②通过滨河绿色走廊和引入城镇中的水系,串联起生态隔离绿地和城镇公园。

以上两个层次的绿地将共同构筑城镇内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形成华阳镇“一轴、一带、四片”的绿化格局(一轴即穿过华阳镇的酉水河水轴;一带即沿河形成的带状绿化;四片即华阳镇周围的的4片山林绿地)。

(7)景观特色塑造

规划的基本思路:①宏观上,结合城镇宏观环境分析,突出“水、绿、古”三项城镇特质要素的联合塑造,明确华阳城镇整体形象为“绿景、水网、天蓝、城美”总体氛围。②中观上,通过城镇建筑、建筑群体以及整体城镇空间的主次、高低的协调,主城区与背景山色的协调,形成以城镇中心为主体,以四周山体为景观制高点并由此向中心辐射,形成富有节奏、韵律起伏的整体空间构图。③微观上,进行华阳古镇古街、滨河、岗丘、广场、桥梁、

园林等景观特色的精心创造,使古镇处处透着浓郁清新的格调。

滨河景观带:主要通过“软质景观”体现城镇自然风貌。结合带状城镇特色,利用酉水河两侧,特别是古街东侧沿河绿轴自然景观游览带,串联城镇的主要景观带。

城镇景观轴:主要通过城镇发展轴体现城镇人文景观的发展,即由居住生活区至传统历史风貌街区的南北向干道沿线。

重点景观设计地段:主要包括旅游服务区、城镇绿心、城镇仿古商贸中心街、居住生活中心、历史风貌街区、古堡遗址等。

城镇开敞空间的创造:规划广场4处,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交往空间。

城镇视线走廊的控制:古商贸铺板门街及其周边地区建筑高度不超过7米,中心旅游商业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内,北部居住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4米以内,南部旅游接待区建筑高度亦在7米以内。在景观制高点之间形成通透的视线走廊,引入周围绿地大背景,形成“山上看城、城中观山”的良好视觉效果。

入口设计:对城镇的南、北、西等3个入口处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建筑、雕塑和小品的设计。

(8)古镇保护规划

①保护规划框架:根据华阳现状的实际情况,规划分三个层次:古镇区整体风貌的保护控制、古镇区重点地段风貌控制整治、单体文物点的保护控制。古镇区重点地段风貌控制整治主要是对古船头地区进行控制,不仅要保护铺板门街的空间格局,古民居的历史遗存,更重要的是对整个镇区空间格局的控制规划,注意现代社区与古镇区的衔接统一。单体文物点的保护控制主要是对古戏楼、古塔、铺板门街、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古城堡、东岳庙、革命烈士纪念碑等进行保护。

②保护范围规划:在保护范围内所有古建筑一律不得拆除,禁止新建建筑物,对其中的濒危古建筑进行抢救修缮。建设控制地带为规划新建檐口高度控制在二层以下,一层檐口高度不超过3米,二层不超过6米,对于现有建(构)筑物檐口高度超过6米的,可按9米进行控制。民国(包括民国)以前的古建筑不得拆除,经审批后少数损坏严重、价值不高的方可拆除。在原址上建造新建筑,不得扩大原有面积。对影响景观风貌环境的新建筑载进行有效的改造,使之与古建筑协调一致。

1.3.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1)用地编码

为了与旅游土地开发出让以及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相适应,规划充分考虑功能布局的同时,对用地进行了细分。地块细分按照分层控制原则,从高到低、从大到小进行。

(2)用地划区

根据地形条件,依据旅游和城镇功能的不同,在总体规划中,将规划区共划分为A、B、C、D共4个区。

A区为居住街区。该区为华阳古镇本地居民的居住用地,是华阳古镇总体布局的重要地区,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在旅游开发方面主要以古塔为中心。该古塔从旅游角度与景观耦合的角度来看,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体现该区的风貌及文化内涵,必须对其建筑及道路进行控制。该地区开发方向主要是体现华阳古镇旅游区北大门的特色、华阳古镇传统民居特色。

B区为中心街区。其位于华阳古镇中部,是整个镇区范围内重要的旅游接待区和仿古商贸街区,同时也作为古镇居民主要的活动区,整个区域作为重要的商业街区,应重点保护组团间的生态隔离绿地,防止连片发展,体现古镇的城市布局特点。

C区为古商贸街区,是华阳古镇旅游的重要节点,具有枢纽作用。由于旅游开发方面主要以古商贸文化为内涵,反映其文化的建筑和交通道路都需要保护、修缮,因此其控制的

内容应该多方面考虑。

D区为外围区,包括旅游接待服务区、城市绿心、华阳古堡、自驾车服务区、秦岭植物园和山茱萸园等几部分。

(3)用地细分

按路网框架划分街区,每个街区又划分为地块。规划区共划分为96个地块。每个地块为一个用地性质。地块用地界线及地块内的小区道路可根据实际开发中的需要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进行调整,但必须符合分图图则提出的控制指标要求。用地细分体现政府所有和向社会出让两种方式,将河流水系以及凭借水系形成的绿地系统,及与公共服务设施和联络的公共空间划出,统一由政府做一级开发,统一进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成本可按比例分摊到周边细分地块中。细分地块可向社会出让,要求比较简单,便于实施操作和融入整个系统。细分后的地块作为最小出让单位,最小出让单位不允许再细分。

1.3.4 土地使用控制

(1)居住街区

①开发强度控制:该街区中所有建筑物、构筑物改建、扩建、新建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不得超过分图图则中规定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的限制。在建筑开发方向以低强度的开发为主,建筑密度可控制在35%,容积率控制在1.0左右。古塔地块建筑开发为低强度。

②建筑建造控制:古塔保持原貌并予以整饬,其周围建筑高度控制在10m以内。凡16m和12m宽的道路,建筑后退红线3m,其余道路建筑后退红线1.5m。建筑色彩为青灰-白色系列。建筑密度控制在33%,容积率控制在0.8-1.2之间。为减少建筑对古塔景观的影响,利用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指标控制单个建筑的体量,最大限度地限制过大建筑对景观的影响。建筑风格为陕南传统汉中民居建筑风格。新建建筑与街道、绿化环境相结合。应重视绿化效果,提倡多树种,形成完整的视觉景观。通过水渠、绿地等景观要素营造古镇住宅区良好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充满古镇特色风貌的独特的环境景观。

③环境容量控制:常住人口可控制在1500人左右。游客容量控制在每日接待800人次左右。

④交通负荷能力控制:华阳北路为华阳古镇旅游景区的主要交通纵轴,但通行的机动车辆应进行控制。除政府车辆、旅游车辆及居民生活车辆外,其它过境车辆应从其他线路绕行通过。各地块居住区开口宜在华阳北路方向,其内部小巷禁止机动车通行。

(2)中心街区土地使用控制

①开发强度控制:古镇中心街区应注重营造仿古商业氛围,同时也要保持与北部古镇新中心区的协调,维护古城的纹理和肌理、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完整,塑造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因此,其开发强度应保持低密度、低容积率:古镇中心街的居住地块容积率控制在0.5-1.0;商业地块的容积率控制在0.5-1.2;其他用地地块的容积率控制在0.5。

②建筑建造控制:规划范围内所有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超过分图图则中规定的建筑限高。中心街沿街建筑为低层建筑(1~2层),建筑控制高度为7米,居住、商业地块内建筑控制在12米,建筑形式为陕南汉中传统院落风格,建筑色彩为青灰-土黄色。凡建筑红线为12米,建筑后退界限为3米;其余低等级道路,建筑后退界限控制在1.5米。

③景观环境控制:规划通过人工水渠将河水引入古镇,滨水空间作为城市艺术构图的主要要素,建设生态型带状绿地与桥头广场绿地相结合的滨水空间,成为集中体现古镇城市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长廊。规划的广场空间在行政中心区,安排建设两处较有规模的新的古镇新区中心绿化广场,以及均衡地布局的小型休闲广场。规划的入口空间是重点搞好古镇西侧的城市入口景观风貌建设,以绿化为主,辅以具象或抽象的雕塑小品,展现或提示古镇的地域文化和个性特征。公园空间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塑造各具特色的街头公园。注重传统街市空间的塑造,包括仿古商业街区的修建,力求营造风貌古朴、尺度

宜人、商市繁盛,别具古镇特色的街市空间。

④环境容量控制:常住人口可控制在2500人左右。游客容量控制在每日接待3000人次左右。

⑤交通负荷能力控制:古镇中心街区控制的原则是建设合理、低密度的交通空间。中心街区道路控制在12米,两侧绿化带控制在2.5米。

(3)古商贸街区土地使用控制

①开发强度控制:古商贸铺板门街开发的主导思想保持原有的铺板门街商业-居住建筑风貌。其建筑布局、样式和色彩体现原有建筑的文化内涵。为了保护街区的传统风貌,古街的街巷宽度应定在步行尺度,不可拆除重建,重点在保护古城的纹理和机理、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完整。因此,其开发强度应保持低强度,建筑密度控制在45%,容积率控制在0.6左右。历史街区的居住地可作为重点展示地。

②建筑建造控制: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综合评定是根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和层数等因子,综合评定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更新和整饰的类别。建筑高度控制在5-9米,建筑风格保持原有的古铺板门街的商业-居住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可进行外观色彩修饰,沿街建筑红线以道路红线为准。

③环境容量控制:常住人口可控制在90户左右。游客容量控制在每日接待2500人次左右(每年旅游天数按200天计算)。

④交通负荷能力控制:古商贸步行街控制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注重历史、求精求美、突出特色”。古街中央道路为步行街,其宽度保持现状,道路面铺以仿青石长砖,保持其古街特色。古商贸街的道路宜规划为步行街,除残疾人轮椅外,在该区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4)旅游接待服务区土地使用控制

①现状:该地块位于古商贸铺板门街南端对面的河流东岸,古堡西南,内部地形较为平坦,可分为河漫滩、一级阶地和小岗,现状有少量农舍,其他大部分为树园和农地。沿河一侧有大量河流洪积形成的乱石河漫滩,是人工开发与河流相间的缓冲地带。

②开发强度控制:对旅游服务地块开发强度进行严格控制,总体上容积率控制在0.8以内。内部地形较为平坦,可分为河漫滩、一级阶地和小岗,现状有少量农舍,其他大部分为树园和农地,所以必须处理好用地与河岸的关系,做好河堤、内外水域的工程处理。同时对民居建筑进行整饰,以符合整体景观要求。

③建筑建造控制:以度假休闲和住宿服务为主,为旅游者提供高档次的、具有汉中建筑风韵的亲水型园林度假区。建筑建造采取小尺度、多种群体组合的形式。该区民居建筑采用汉中传统古建筑形式。旅游接待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居民住区建筑高度控制在7米以下。

④环境容量控制:提供500-700个床位的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同时能够满足其它旅游接待活动如文化表演、古民俗展示等旅游活动的需要。

(5)城市绿心土地使用控制

①现状:烈士纪念碑及其以南,沿河岗丘起伏连绵,区域内植物种类单一,植被稀少,景观要素不良,影响河对岸步行街游客的景观视觉感受。

②开发强度控制:规划以常绿树种进行全面绿化,并在山岗丘制高点建设观景亭廊,形成城镇核心公共绿地,与河对岸的滨水汉源文化步行街形成对景。

③建筑建造控制:采用亭、台、楼、阁等丰富的园林建筑形式,结合地形,营造符合整体景观的若干节点。

④环境容量控制:该区是为整个古镇的居民和游客提供户外活动和观光活动的场所,同时为保持古镇整体绿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6)华阳古堡土地使用控制

①现状:古堡地处华阳古镇南侧,现存有部分残旧城墙,古堡内两侧现已是农田,中间区域有冲沟,古堡南北两侧有护城河遗址。

②开发强度控制:采用低密度、低容积率的开发方式,旨在恢复古堡遗址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营造古堡周围的完整绿化环境。

③建筑建造控制:对现存古堡的城墙进行重新梳理、修复,对古堡内部空间进行修建,城内道路为青石板铺设。在古堡内重建武衙门,整个古建群让游客浏览古代的繁华,再睹昔日军族的艰辛。

④环境容量控制:考虑到对古城墙遗址的保护,游客数量控制在2000人次/日。

(7)自驾车服务区土地使用控制

①现状:该地块位于西水河南岸,紧靠华太公路,内部地形较为平坦,可分为河漫滩,现状主要为农田并有少量农舍。该地块南侧为森林茂密的山地。

②开发强度控制:对旅游服务地块开发强度进行严格控制,总体上容积率控制在0.4以内。现状农宅保留,并拓建为院落式,同时对民居建筑进行整饰和开发用作农家乐接待,以符合整体景观要求。

③建筑建造控制:以自驾车停靠服务、蜀道徒步探险优服务和餐饮为主,为旅游者提供驾车途中停靠服务、休息和蜀道徒步游组织和培训及农家乐服务。建筑建造采取小尺度、多种群体组合的形式。该区民居建筑采用华阳传统古建筑形式。旅游接待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居民住区建筑高度控制在7米以下。

④环境容量控制:提供300个床位的自驾车和蜀道游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及200个车位,同时能够满足其它旅游接待活动的需要。

1.3.5 观视走廊控制

(1)视点与廊道规划

依据华阳古镇“山水城”的空间格局,以规划区内相对高差较高的得意阁西部台地、将军山、三台山、东部高岗和古堡城墙作为制高点或眺望点。其中得意阁西部台地是古街船头的最佳观赏点;将军山可以俯瞰古镇全貌;三台山南望酉水河涛涛奔腾向前,北望秦岭群峰绵延万里;东部高岗将商贸服务区、古街观光区、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服务区、古堡展示区和城镇绿心尽收眼底;古堡城上可以尽情领略沧海桑田,发思古之幽情。五个观视点之间形成主要观视走廊。在五个观视点与古镇景观节点、城市广场之间又形成数条次要观视走廊。

(2)廊道控制

各观视走廊之间相互重叠和交错,参照华阳古镇现有古建筑及现状高度,在观视走廊内的新建建筑或修复建筑限高7米(因文物保护而特别规定的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区域内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在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和视线分析后可超过7米。随着距限高7米区距离的增加建筑高度可以逐渐增加,在北部居住区可以逐渐增加到14米。

1.3.6 街景控制系统

(1)建筑类型及其色彩的选择与控制

除了现有的古商贸铺板们街具有“近秦风而有楚俗”的原有铺板门商业-居住建筑应以原汁原味恢复以外,华阳镇内其他所有建筑,包括普通民居、居民楼、商业楼、公建及其他构筑物的外立面(包括坡屋顶)都应体现汉中传统建筑风貌元素。街景建设时对商业店铺招牌要有统一要求,使之与沿街建筑相配属。

该镇的建筑色彩应以素白、青灰、浅黄褐为建筑主色调,土红和土黄为次色调。普通民居、居民楼及商业建筑应选择主色调为主,公共建筑、公共构筑物和行政办公建筑可以主次色调结合使用。

(2)道路景观控制

道路景观规划要求道路两侧的建筑界面有一定的呼应,在特征区边界应有明显的提示,同时,道路空间的封闭与渗透应该形成空间序列韵律,通过绿化掩映和广告标识的点缀,塑造不同的街道景观。

1.4 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

1.4.1 规划设计的原则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华阳的形象业已界定,在规划设计中应着力体现“南有丽江,北的华阳”、“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的旅游形象。结合此形象要求,对全镇提出以下四个主要的设计目标:①可识别城市;②山水城市;③可驻留城市;④有序城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规划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1.4.2 全镇详细规划构思

(1)规划范围和年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华阳全镇区,规划建设年限为2007-2020年(注:一般修建性详细规划只涉及短期,约五年,但是,本次规划由于涉及到全镇区的规划设计,且不可能在五年内完全实施规划,因此,规划时限规定达到13年的实施期)。

(2)空间意象构思

为了实现“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的空间意象,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山水和植被繁茂的有利自然地理条件,在基本上不改变原有古镇已经形成的类似古船城的形态的情况下,形成新的特色突出的秦岭第一城镇的形象。从全镇的整体看,在东水河以西的城镇主体仍然类似一条大船。这条大船的船头是整饰一新的古商贸铺板门街(包括沿东水河的滨水步行街),其中部的商贸区如同船桅所在的船桥(古塔如桅杆),船的北部如尾仓。三个部分由作为主街的华阳南北街和铺板门街(如船上的龙骨)连接,其中的东西向横街如同船的舫骨,使古船看起来构成有一定宽度的宝船。船的南端有两座风雨桥,如同两个船锚,把古船系泊于秦岭山水之间。新规划的旅游接待服务区和自驾车服务区如同大船系泊的两个船坞码头,为供游客驻足登船之地。而古堡如同守卫古船和码头的军队住所,保卫着古船和码头的安全。

(3)水域规划构思

突出水城的规划设计思路,规划设计分为景观水系、小区水系、亲水水面三种。

①景观水系:重点是华阳南北街的街道景观水系。该水系从北向南,在华阳街道西侧,为一由街面露天水道、跌水、水池构成的水系,它和其侧的临街一层开敞建筑共同构成滨水水街特征,丰富街道景观;另一景观水系是由东水河及其滨水步行街共同构成,该街从新汽车站以南直到船头的东水桥,东水河、步行街、临水仿古商业建筑共同构成典型的具有南方水城特点的滨水步行街景观。为了丰富城镇水面效果,在东水河古桥以北建设4-5道小型跌水坝,在西水河古桥以上建设2-3道小型跌水坝;东水河北部作为一般的城镇景观水面处理。

②小区水系:主要分布于原镇政府门前的排水渠、古塔广场及其以北的居民小区。为了丰富城镇的水景,利用原有的西山截洪渠、镇中部的排水渠和原镇政府门前的排水渠规划小区级水系。该水系蜿蜒曲折,形成丰富的水域景观。

③亲水水面:主要分布于城镇南部,包括酉水河船头以南河面、建设跌水坝后形成的东水河水面和西水河水面、旅游接待区内的亲水活动区,供人们做亲水、戏水活动之用。

(4)节点规划构思

从人流聚散的角度看,全镇规划应突出七个节点,即旅游接待服务区的门前广场、船头广场、古戏台广场、商贸服务区的古塔附近的商贸步行街市场、自驾车服务区中心、古堡北广场和新的镇政府广场等八个节点。这八个节点中的前七个主要与旅游有关,是未来游客游览聚散的节点,只有新的镇政府广场才主要是为本地居民聚散的节点。为此,规划时必须突出上述节点的设计,充分体现既方便游客,又要有机结合其景观和功能。

(5)公共建筑的布置

规划布置的公共建筑主要在城镇的中北部,其中与旅游相关又方便城镇居民使用的公共设施主要布置于镇区中部,如长途汽车站、邮局、电讯局、地方风味餐饮店、超市、公安派出所、各类沿街商业设施等;而那些主要与当地居民相关的公共设施,如镇政府、农贸市场、幼托所、中小学、体育设施等主要布置于镇区北部。

(6)文物保护和修复

①对红25军后勤部和政治部进行严格保护,并且利用本次规划的契机,改善其周边环境;②对古堡重在保护其古城墙,适当修缮古城墙,增加南北城门,利用其中部土地,建设国际蜀道文化游和蜀道徒步游基地;③对古铺板门街的主街道及其两侧房屋进行修缮和改造,恢复该街原有的古老商业街氛围及店铺立面形式,该街作为规划的重点。另外规划其东部的滨水汉源文化步行街,为城镇增加一处更具陕南特色的城镇滨水景观。重视古戏台的恢复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使其成为古镇旅游的重要节点之一;④拆除古塔周围建筑,布置古塔广场,使古塔彰显出来;⑤鉴于东岳庙已无法完全恢复,规划要整修其目前保留的后殿和古老的巴山松,并在其北修建一座正殿,同时布置庭院绿地,使之成为旅游者的观光点和当地居民的游憩公园。

1.5 古镇旅游规划

1.5.1 现有旅游资源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1-2003)对华阳古镇旅游资源进行分类。通过实地调查,共获得如下42个旅游资源单体。华阳古镇的旅游资源共7个主类,12个亚类,25个基本类型,40个旅游单体(其中古城堡属于EBF 废城与聚落遗迹与FCF 城(堡),在此仅作为一个旅游单体进行统计)。基本类型占全国198种的12.63%,对于旅游区来讲属资源高密度区域。

1.5.2 古镇旅游项目规划

华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船形城镇,风水具佳,从而形成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资源比较丰富的总体特点。从旅游资源的内容来看,古民居、古城堡、古塔以及城镇风水格局是华阳古镇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另一方面,华阳古镇又是整个长青-华阳旅游景区的旅游服务接待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城镇。因此,华阳古镇的旅游项目应包括观光、体验和参与、节庆、娱乐、康体、区域性旅游等六大类旅游项目。

(1)观光类项目

(2)体验和参与性项目

(3)节庆旅游项目

(4)娱乐类项目

(5)康体类项目

(6)区域性旅游项目

1.5.3 古镇旅游线路规划

(1)以华阳为基地的自驾车游线

从洋县西汉高速出口到南部大门,沿着环镇东路到府学路经过环镇西路至西部大门,停车于自驾车营地。在此,可以分为两条自驾车线路,一条可以驾车翻越秦岭到太白、宝鸡,再回西安,另一条可驾车到留坝、宁强至四川。在此线上,让旅游者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华阳远古桃花源式的城镇。

(2)以华阳为基地的徒步蜀道游线

在自驾车服务区有徒步蜀道培训基地。以其为起点,设计有三条徒步蜀道游线:一是自华阳向北经板桥到周至老县城和后畛子的傥骆古道北部徒步游线;第二条是自华阳经小华阳到洋县的傥骆古道南部徒步游线;第三条是自华阳向西到褒斜道的徒步游线。通过徒步游体验古蜀道的风貌,使游客得到蜀道交通艰险的体验。

(3)古镇旅游主游线

茱萸路、古堡路、古衙街、铺板门街和酉水街围合而成,途经古镇的大量主要景点,如风水宝地、古代建筑物和构筑物、滨水古民居、纯朴的乡村文化心态等,通过古建筑欣赏,古戏台广场民俗演示,东西廊桥和得益阁游览,滨水步行街休闲和茶文化体验等,体现古代城镇文化原生态旅游产品,再现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和经济政治要镇的风采。

(4)古镇旅游次游线

依托主游线开发部分次游线,完善丰富旅游产品。主要次游线有:

①古堡观光-体验线路;②红色旅游观光线路;③红色旅游观光线路;④农家乐-山茱萸观光体验线路;⑤秦岭植物园内部游线

1.5.4 古镇旅游标识与服务系统规划

在华阳旅游服务区东口设置古蜀道商旅大型雕塑。在华阳东南入口、北入口和西入口建设景区入口门景。大门的造型应参照汉中古汉台的牌楼建设。东南入口应最先建设,体量也最大。其次是西入口牌楼,最后建设北入口牌楼。

在主要景点处设置规范的旅游标识牌,为游客旅游提供导引。旅游标识牌用地面积为5*3米,旅游标识牌的密度与景点密度相关。同时在主要街道设置广告系统牌,用地面积为5×3和8×5两种,作为宣传之用。

同时在景点附近设置规范的服务系统引导牌,依据其服务内容将医院、宾馆、服务点、卫生间、电话亭、书报亭等标志标示在地图上,以方便游客出行。

古商贸铺板门街和汉源文化步行街上的各类店铺招牌和牌匾均要采用古色古香的仿古牌匾和古代店铺招子(如古药店、饭店的招子),街灯可以采用仿汉代石刻灯形式,门前可以挂红灯笼,以烘托古镇古典氛围,但不允许采用现代招牌。在华阳商贸中心街道的招牌也要在规格、字型、色彩等方面统一要求,不能因招牌乱挂影响到古镇整体风貌。在旅游服务区和自驾车服务区牌匾和各类标识的牌匾大小可以适当放宽,但是要和建筑物的体量与造型特点相符。

1.6 建筑风格区划

根据华阳古镇的历史资料及现状条件,本次规划将华阳古镇的建筑风格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分别为:仿古居住类建筑区、核心仿古建筑区、古建保留类建筑区。

1.6.1 仿古居住类建筑区

该类建筑分布与A、B两个居住区,该区建筑风格以仿古建筑为特色,为汉中传统风貌特色的坡屋顶建筑,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建筑限高6—9米。青瓦白墙,给人一种古色古香民居的感觉。

1.6.2 核心仿古建筑区

该类建筑分布与C、D、F、H及E区北部,由于上述片区与华阳古街及古堡相邻,其建筑风格应与古街一致,以明清时期民居、商贸、会所建筑风格为主,建筑限高9—14米,整体上给人一种与古街及古堡融合一体的感觉。

1.6.3 古建保护区

该类建筑主要分布与古街及古堡两个保护片区及E区南部及G区,此类建筑风格应恢复明清时的建筑,对保留下来的古民居进行修复,做到修旧如旧,并布置体现汉中特色的民居院落及会馆。古堡由于唐德宗曾避难与此,故此区建筑以唐代建筑为主题,体现古代建筑氛围。

1.7 水系规划

1.7.1 现状

华阳现有三条常流水系,即东水河、西水河和护城河,水质较好,东水河和西水河局部地段砌有防洪堤。此外,在城镇内还有西山截洪沟和与之相连的中心街南水渠,其他的古

渠水道尚留有遗迹。对于古镇而言,水系是古镇之灵魂,是古镇文化的升华,但现状古镇水系缺乏系统性,成为城镇排污纳垢之处,其景观有待提高。

1.7.2 水系规划

华阳水城共由7条水系构成,分别为:古护城河、东水河、西水河、西山截洪沟、中心街北水渠、中心街南水渠和古排水渠。

(1)古护城河(2)东水河(3)西水河(4)西山截洪沟(5)中心街北水渠(6)中心街南水渠(7)古排水渠

1.8 绿地系统规划

1.8.1 现状及存在问题

华阳镇地处秦岭南坡,生态环境良好,山峦环抱,流水潺潺。城镇现状的公园、绿地面积、数量与4A级景区要求的接待服务处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①城镇绿地整体水平不高,数量少,发展慢,未成系统;

②大区域生态环境较好,但城镇缺林少绿的面貌没有根本改观;

③人均公共绿地少;

④建设资金匮乏,养护管理困难较大。

1.8.2 总体构思

未来要在城镇环境及景观特色的塑造上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与提高,城镇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对现有城镇绿地尽可能地给予保护和加强的基础上,绿地系统的总体构思主要包括:①创造城镇的绿地大背景,加强周围山体的绿化工作,建立城外绿环,将山水美景引入城中。②通过滨河绿色走廊和引入城镇中的水系,串联起生态隔离绿地和城镇公园。通过加强城镇公园、街道、广场及滨河地带的绿化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镇大绿化的基调,营造富有活力的城镇绿地系统, 形成华古镇“一环、一心、两带、一轴、十一点”的绿化格局。③树种配置以常绿为主,落叶为辅;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灌、草结合。绿化、美化、香化为一体,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基调树种选择应用、景观与环保价值均较高的树种,如常绿树种棕榈、杜鹃、竹子、桂花、巴山松、云杉;落叶树七叶树、银杏、柿子、红枫、马褂木、垂柳、旱莲、玉兰;草本植物为兰草、麦冬;水生植物以芦苇、本地水草为主。

1.8.3 绿地系统规划

(1)外围山体防护绿地

在华阳镇周围结合山体保持和维护大面积的生态林地,形成未来城镇的绿化外环和绿色大背景。山体绿化植物以当地常绿树种为主,如棕榈、杜鹃、桂花、巴山松、云杉等;落叶为辅,如七叶树、银杏、柿子、红枫等,以体现长青华阳绿化常青的特点。

(2)华阳绿心

位于东水河以东的岗地,面积约为12.88公顷,主要栽植常绿树,如竹类、桂花、巴山松、云杉、杜鹃、棕榈等各色植物,配以游憩小路和小型厅阁古建,形成华阳镇的绿化核心。

(3)东西河滨河绿化带

依托东西河,因地制宜绿化河岸,丰富华阳的绿化内涵。河道两侧种植1~2行乔木;沿河岸开辟宽窄不等的绿地并尽量保持联系,植物配置以芦苇、本地水草、马褂木、垂柳、棕榈为主。形成具有人性化的滨河绿化景观。

(4)华阳镇亲水轴线

依托西山截洪沟建立华阳镇内部宜人的亲水轴线。绿化配置以杜鹃、桂花、红枫、玉兰、桂花等居住区常用景观树木为主。以体现该轴线婉约的特色。

(5)绿化节点

位于华阳镇内部,根据各功能区的功能不同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绿化景点。植物配置以体现各功能区主题为根本。以丰富华阳古镇的绿化内涵。

(6)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由城市公园、街头绿地以及滨水绿地构成。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具有休闲、生态、美化、防灾等综合功能的绿地。街头绿地是指沿道路等,设有一定游憩设施,供公众休闲,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绿带和小型绿化用地。滨水绿地是指沿河流,具有良好景观的带状绿化用地。

规划建设1个综合公园,即古堡西面的城市公园。除综合公园外,在各片区内规划社区公园3个,街头公园3个。

加强城镇内沿河绿地景观轴线的建设,两侧形成绿地走廊,并结合沿岸的步行街、广场的建设,使之成为华阳镇内最具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形成主城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轴。

(7)秦岭植物园

秦岭植物园在华阳镇的东北部,是以秦岭竹类植物为主题的植物园,园内共分为四区,即滨河游览区、竹类观赏区、珍稀竹类引种区、纪念竹林区和民俗风情园。力求形成种植面积较大、竹类品种较多、属性较全,对秦岭陕南有一定影响的竹子基地。园内的植物以各类竹子为主,包括毛竹、孝顺竹、箬竹、南天竹、芦竹、凤尾竹、青皮竹、方竹、阔叶箬竹、紫竹、金镶玉竹、乌哺鸡竹、菲白竹、花叶芦竹等;其他以常绿、落叶树为辅,如棕榈、桂花、七叶树等。

(8)生产防护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由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生态隔离绿地构成。可以将城镇周围的环城绿带中地形条件适宜的区段作为园林生产绿地,特别是南北两个部分的绿化用地。

防护绿地为古堡城墙遗址的绿带,控制宽度10-20米;生态隔离绿地包括沿污水厂、变电站、医院等市政服务设施和和城镇高压走廊的防护绿带。主要分布如下:医院南侧防护绿带,控制宽度30米;变电站南侧防护绿带,控制宽度20米;污水厂北侧防护绿带,控制宽度30米。

1.9 给水工程规划

1.9.1 现状与问题

华阳镇镇区没有统一的给水系统,古镇居民日常用水均采自地下水,镇上有若干口压水井,系镇上居民的自备井,地下水埋深约在8到9 m。因目前镇上人口较少,压水井出水量尚能基本保障镇上居民的日常用水,但水质没有保证。为适应华阳旅游古镇未来发展的需要,迫切地需要建成自来水给水系统。

1.9.2 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根据总体规划的规模预测,到2020年规划期末,华阳镇常住人口将达5200人,另外旅游高峰期每天还将有5000人的游客到来,所以根据国家相关的用水标准,并考虑华阳镇降水量较丰富的实际,华阳当地居民的用水习惯,把华阳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想法,以及华阳现状基本上没有工业并且规划中也没有工业项目,最终确定华阳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当地居民200 L /人?日,游客50 L /人?日,由此计算可得规划期末华阳镇日用水量为1290 m3 / 日,漏损系数为15%,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均取1.5,则算得华阳镇所需日用水量为3400 m3 / 日。

(2)水源地选择

华阳地处秦岭南麓中山区,降雨充沛,南坡沿各谷地形成了一系列河流,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对华阳地下水的补给有很大的作用,总的来说,华阳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仅地表水,华阳镇就有东水河和西水河两条较大河流,其中东水河较之西水河与华阳镇的关系较为

密切,且水量也比西水河大。华阳镇以上流域面积约为66.7km2(数据不准确,实际应比该数据大),现状还有烟家岭和红桥两座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10万千瓦和350万千瓦。查资料可知东水河华阳段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50毫米,代入流域面积,由公式计算可得华阳东水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650万立方米,即每日10万立方米,每秒1.16立方米。东西二河发源地均在秦岭高山区,植被完好,水源涵养能力强,水质优良,并且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华阳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开采较多,从现有的压水井可知地下水位在8m到9 m,且主要靠雨水和河水补给,常见泉流量0.1L/S左右,即8.64立方米每日。水质肉眼观察较好,但未经科学检验。

东水河河水较之西水河河水及地下水都有较大优势。从水量上来看,东水河华阳以上有约100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且均为秦岭中高山水源涵养较好的区域,对华阳的供水有一定的保障。虽然一般来说地下水较之地表水的供给量来说更稳定,但综合地方意见及烟家岭水库目前的运行情况可知该水库的水源供给完全能够满足华阳镇的用水需求。从水质上来看,烟家岭水库的水经过秦岭高山区植被的过滤已达到饮用标准,并且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水质检验。陕南的地下水一般没有人工的污染,但矿物质含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可能超标,而华阳的地下水水质又不能保证,并且是浅层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从这一点看东水河烟家岭水库的水要优于华阳的地下水。从经济可行性方面看,从烟家岭水库引水,已经对水位进行了抬升,在供水动力上比较节约,而且在现有工程基础上进行改造,一次性投资也较少。烟家岭水库距华阳镇,距离适中,这也是它作为华阳镇水源地的一个支撑因素。从以上几项比较,最后确定以烟家岭水库为给水系统水源地。

(3)水厂和管网

因烟家岭水库距古镇约4 km,距离适中,故考虑在水库附近,结合水源地设置储水池及水厂,水厂供水能力为4000吨/日,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生活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规划供水管径DN150-DN100 mm,管网敷设形式为环树结合,中心区采用环状管网,外围区域采用树状管网。综合考虑管网埋设地的外部荷载、水管强度、土壤地基、与其它管线交叉情况等,规划中给水干管及支管的埋设深度确定为0.7 m到1 m。

(4)水源地保护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水源必须设置保护区予以保护。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的水域内,不得停靠船只、游泳、捕捞和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河床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区域内,设置保护标志,严禁取砂、放牧、洗衣、修建渗水坑等,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设置有害化学物品的仓库或堆栈,不得设立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农药,并禁止放牧。取水点上游1000米以外,排放生活污水,应符合国家关于三废排放标准,医疗卫生、科研和兽医等机构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彻底消灭病原体后方可排放。水厂厂区周围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兽禽饲养物,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并保证良好的卫生状况,充分绿化。为了保证古镇的供水安全,建议将整个库区范围都设为水源保护区。

1.10 电力工程规划

1.10.1 现状及存在问题

(1)电源

规划区内电源引自茅坪镇35kv变电站,距华阳镇30多公里。目前规划区内的已建或在建电站有三联电站、松树坝电站、红桥电站和烟家岭电站,但存在装机容量小,枯水季节无法保证当地正常用电负荷和用电质量等问题。酉水河流域新规划电站中位于本次规划区范围内的分别是卡房水电站、九池水电站、旱坝水电站和板桥水电站。

(2)变电站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要求(供学习参考)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要求(供学习参考)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 (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 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 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 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 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阆中古城旅游规划

阆中古城旅游规划 关键字:阆中、旅游资源、观光与休闲、古城保护 一、阆中古城的简介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向为古代巴蜀军事重镇。阆中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阆中汉为巴郡,隋时改称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阆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古城位于阆中市城区南侧,是阆中的历史城区,也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而非古镇)。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天造地设,风景优美,2000多年来,阆中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和川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城市,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杜甫曾赞道“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苏轼曾赞道“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陆游也曾在此留下了“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的佳句。阆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韵味横溢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灿若群星的众多文物遗迹,构成了阆中古城在发展旅游中的独特优势。 二、阆中旅游资源分析 1、人文旅游资源 1)风水文化 风水山水,包括风水山(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天门、地户)、龙脉(剑山、巴山、续龙桥)、天然八卦(云台观)、九龙捧圣(天宫院)、伏羲玉台(三台山)等风水文化的山水景点; 风水城区,包括天心十道、风水楼、街名文化、住宅风水; 风水文化展览,包括风水文化博览馆、风水馆、天文历算博览馆、风水大院、天宫院等; 2).建筑 古建筑,包括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阆中古城的整体格局形成于唐宋时期,现存的古城主体是明、清建筑,夹有少量元代建筑,整座古城呈正南北—东西方向; 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岭南庭院建筑于一体,既有明代的疏朗淡雅风韵,又有清代精美繁复的特色。在古城范围内有7座建筑风格独特,且保存完好的民居大院,如蒲家大院、马家大院、张家大院等等; 古街巷。古城内老街交错,古巷纵横,有90多条,其中的20多条街巷仍保留有唐宋时的建筑风格。 3)宗教文化 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稍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现在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巴巴寺、天主堂、基督教堂、以及云台山的道观、彭城佛教的圆觉寺、千佛寺,双龙的长青寺,古城内的净圣庵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阆中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4) 三国文化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作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在这里他曾率精卒万人,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刘备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机构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沙湾片区位于西海岸粤海铁路火车站西侧,规划用地面积1536.5公顷。目前已完成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功能定位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体发展目标,依托滨海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精品旅游度假和时尚海岸居住,建设旅游度假与城区相融的滨海旅游新区。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区功能定位及道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七区”的功能结构。 “一带”是指沿滨海发展的海岸。 “七区”是指七个功能组团。 海湾度假区----布局于滨海第一层面,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旅游度假相关的酒店、度假设施以及商业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 商务社区----规划于片区北部,以铁路西广场大道为轴线,发展商务、贸易、酒店、会务,以及酒店式住宅、商业配套等功能,形成综合型的商务社区。 国际社区----规划于内河北段周边,发展面向国际的高档居住社区,配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以及多元化的商业文化服务,吸引国际化人群的居住度假需求。 游艇社区----布局于琼海大道南部、临海路东南侧部分,利用内湖两岸的水域和空间资源,建设游艇社区,并配置相关配套设施。 安置社区----规划于滨海大道以东,琼海大道两侧,设置集中的动迁安置小区,配备完善的社区及教育设施,提供良好的社区生活水平。 风情小镇区---位于片区中部,规划碧海路、荣山路周边,通过丰富多样的商业文化设施格调独特,别具风情,建筑风貌和空间布局,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滨海休闲游览区域。 生态保育区----位于片区南部,规划作为结构性的生态用地,并通过高尔夫等以绿地为主的开发,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际度假功能互为结合。

金沙湾片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浅谈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内容及指标体系探讨(一)

浅谈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内容及指标体系探讨(一) 论文关键词: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内容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保护旅游资源,统筹土地使用,控制和引导开发建设,完善旅游区管理等方面内容。本文以丽江宝山石头城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以旅游开发为目的的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规划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为其他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1.问题的提出 1.1.旅游区控规编制方法缺失 我国现阶段旅游区控规的基本依据《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该通则对旅游区控规的规定过于参考城市控制,对旅游区的控制过于笼统、模糊,未对规划编制提出明确要求,未制订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对旅游区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建设特征缺乏针对性的思考,对旅游区的要素控制不够。 1.2.旅游区控规缺乏明确控制内容和合理的指标体系 《旅游规划通则》(2003)中旅游区控规的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控制内容完全效仿城市控规2]。目前少量的旅游区控规及其相关研究大多都是停留在对旅游区单个因素进行研究控制,没有落到具体的空间或者仅对旅游区单个片区进行规划控制,难以指导整个旅游区控规的编制。 1.3.旅游区开发和管理混乱 旅游区开发之所以杂乱无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旅游区管理的乏力,缺少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控制旅游开发的一系列措施,缺乏明确的管理尺度。编制合理有效地旅游区控规,引导旅游区合理的开发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开发和高效管理的关键。 2.旅游区控规的重点 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旅游区控规的控制重点主要围绕旅游及相关因素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保护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区开发建设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破坏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本文认为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自然就成为旅游区控规的首要问题。 2.2.引导和控制旅游开发建设 旅游区总体规划缺乏对具体开发建设项目控制,使得旅游区具体的开发建设往往脱离了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初衷。旅游区控规应具体的旅游开发建设提出具体指导实施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引导和控制旅游区开发建设。 2.3.协调旅游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协调旅游相关利益者的是旅游区控规实施的重要保障。旅游相关利益者包括当地政府、旅游投资商、当地居民等。旅游区控规应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特别是要关注当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程度,为旅游区控规实施提供保障。 3.宝山石头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3.1.宝山石头城旅游区概况 宝山石头城旅游区距丽江市区132km,交通极不发达。整个旅游区以宝山石头城为核心景点,集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一体,旅游价值极高的综合旅游区。 宝山石头城包括内城和外城,内城建于金沙江边一块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三面均是悬崖绝壁,一面紧临金沙江,整个石头城只有南门和东门可供出入。宝山石头城是纳西族发展的重要节

古城古镇国外经典案例

古城古镇国外经典案例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一、历史的积淀成为雅典最大旅游吸引物 雅典是希腊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雅典记载于册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对欧洲以及世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诞生了苏格拉低、柏拉图等一大批历史伟人,被称为民主起源地。雅典至今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 雅典卫城(Ακρπολη)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从雅典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耸立于雅典卫城山上顶端的帕特农神庙,据说远古这里曾供奉着高达10m的雅典娜神像,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这些古建筑都是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名城,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产生三大喜剧诗人:科拉提努斯、埃乌波利斯、阿里斯托芬,古典的气质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二、海岸风光是雅典又一吸引物 雅典无光十色的岛屿风光美不胜收,犹如爱琴海上一颗璀璨明亮的珍珠。 三、休闲中心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宪法广场是雅典的中心地带,每次希腊发生的大事件都会在这里庆祝或者悼念,也是当地居民重要的休闲区域,从雅典国际机场而来的巴士会再这里停驻,许多航空公司、银行、旅行社、咖啡店、烧烤店、礼品店都集中于此,广场还会不定期举办装置艺术展,如果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不妨参观一下。 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帕特农神庙北面,建于公元前421年至405年,南面西端,用年轻女子雕像代替柱子,富有创意和美感。大英博物馆正面柱廊的爱奥克尼式柱比例尺度等严格参照雅典围城上伊瑞克提翁神庙的柱式。 奥林匹克宙斯神殿起建于公元前515年,但直到公元2世纪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才兴建完成,现仅存12根。 在雅典,有不少的观光服务处,内有饭店咨询、风景名胜的介绍手册等,旅游者可以在服务处查询各类交通工具的时刻变化以及博物馆的开馆时间等。 古朴的海滩、悠久的历史、经久绵长的传统、绚丽的风景吸引了全世界游客到此,当地人民的好客与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雅典这座古城有着发达的旅游业。 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勒小镇——打造艺术之都

旅游小城镇的业态规划——古镇项目

旅游小城镇的业态规划——古镇项目 业态规划是的重点之一。无论是面向本地消费者还是旅游者,旅游小城镇必须得有足够的休闲业态才能留住人,才能吸引消费者消费,才能具有活力。本文将从休闲业态角度进行梳理,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尝试建立古镇类旅游小城镇的休闲业态配比关系,以及核心商业区规模与客流量、消费力的关系,从而指导现实中的开发与建设。 一、休闲业态的类型 作为以旅游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休闲业态,绿维创景通过梳理,认为旅游小城镇的业态主要包括旅游商品类、餐饮类、休闲娱乐类、宾馆客栈类、演艺类和服务配套类六大类。

二、从旅游小城镇案例看业态配比 (一)从国内旅游小城镇案例看休闲商业业态配比 1、大理古城 大理,文献之邦,拥有1200年历史的南诏古国,有30余年的近代旅游发展史。大理古城总营业面积3万平方米,核心商业区面积为2万平方米。2014年,共接待游客918.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01亿元,人均消费1470元。 (1)商业业态 大理古城业态,按照商铺面积分,商品经营占46%,服务及配套占37%,餐饮业占7%,休闲娱乐占10%。 大理古城业态,按照商铺数量分,商品经营占80%,服务及配套占7%,餐饮业占8%,休闲娱乐为5%。

2、丽江古城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丽江古城至今有将近30年的旅游发展史,22个少数民族聚集,6200多户,3万多人。丽江古城总商业经营面积3万平方米,核心商业区面积约1.6万平米。2014年,接待游客1731.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8.38亿 元,人均消费1377元。 (1)商业业态 丽江古城的业态,按照商铺面积分,商品经营占46%,餐饮酒吧占17%,休闲娱乐占1 0%。 丽江古城商业街业态分布(按数量分)比例

康乐庄园旅游渡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条件 (1) 第二章现状分析 (2) 一、用地范围 (2) 二、现状土地利用 (2) 三、现状地形分析 (2) 第三章旅游开发建设条件 (2) 一、生态山庄发展趋势 (2) 二、政策背景 (2) 三、旅游发展条件 (3) 第四章客源市场预测与环境容量估算 (4) 一、客源市场预测 (4) 二、环境容量估算 (4) 第五章规划依据、原则、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 一、规划依据 (5) 二、规划原则 (5) 三、指导思想 (6) 四、发展目标 (6) 五、客源市场定位 (6) 第六章旅游发展定位及开发主题设计 (6) 一、发展定位 (6) 二、开发主题设计 (6) 三、旅游产品开发 ............................................................................................................. 7第七章规划设计 . (7) 一、规划结构 (8) 二、规划布局 (8) 第八章道路交通与游览路线 (9) 一、道路交通 (9) 二、游线设计 (10) 第九章绿化系统规划 (10) 一、绿化规划 (10) 二、景观构成 (11) 三、水岸线规划 (11) 第十章综合管线规划 (12) 一、给水排水规划 (12) 二、电力电信规划 (12) 三、燃气供热规划 (13) 四、环卫设施规划 (14) 五、防灾减灾规划 (14) 第十一章技术经济指标表 (15)

前言 生态农业是一项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具有观光、休闲、回归自然、民俗风情等特点的旅游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出现了对山庄、农庄经济的投资热,其中,很有影响的有北京的锦绣大地、化州龙汇庄园、顺德生态公园、番禹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光明华侨农庄、廉江长青水果场等。 太谷是闻名于世的“金太谷”、“小北京”、“旱码头”、“中国的华尔街”,与祁县、平遥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同时也是酥梨、槟沙果等优质水果的主要产区,太谷饼、壶瓶枣、龟龄集、定坤丹、怡园干红干白葡萄酒在全国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以此为背景的生态旅游业已产生,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规划中康乐庄园的建成将为太谷农业经济与旅游事业结合发展增加新的亮点。山庄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居舍依然、良田美池、绿树成荫,是一处难得的休闲场所。山庄以注重生态、崇尚自然、回归生活为主要特色,有望成为集旅游观光与现代化有机农业密切结合绿色产权农庄。当前形势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泛起,影响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当目前的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旅游业会充满生机。在当前,建设康乐庄园不仅可以带动太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就业,还可以促进太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太谷过去旅游景点单一且无特色的劣势,因此,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游客群体,推进太谷旅游新一轮的发展。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规划区位于太谷县郭堡水库上游的范村镇岳家庄村,地处榆次、榆社、太谷三县的交界处,紧临太长高速和省道榆长公路,与省会太原仅35分钟车程,距榆次常家庄院25公里;太谷县三多堂、孔祥煕故居35公里;范村圆智寺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二、自然条件 规划区所处的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8℃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6℃, 年平均降水量约458毫米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175天, 象峪河,经规划区域所在的范村镇出境,为县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太谷、榆次、和顺三县交界的八赋岭,全长63公里,流域总面积341平方公里。上游有郭堡水库一座,库容2800万立方米。 规划区山地以灌木丛为主,主要由枸杞、沙棘、黄刺玫、紫丁香、酸枣、荆条类组成。灌丛中草本植物以香蒲、芦苇、白茅为主,杨、柳、榆、槐、柏、松等乔木零星分布。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本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名称和规划范围 1、项目名称 樟树市閤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1)规划范围的原则:旅游区的界线范围,是根据旅游资源条件和区域旅游发展构想,确定合理的旅游区管辖范围而划定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是划定旅游区范围的主要依据,首先考虑到以自然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单元为基础,同时,为方便于管理,适当参考行政界线,并尽量少包括村镇建成区。 (2)閤皂山旅游区的边界与面积:閤皂山旅游区规划范围为樟树市京九铁路线以东,含福地景区、梦湖景区(店下水库)和玉华景区三个景区,面积约6860公顷,以福地景区为规划重点。涉及到閤山乡(含閤山林场)、店下乡、店下水库管理局,共20 个行政村,总人口35275人。其界线范围为:北以京九铁路为界,东部与丰城市接壤,西南与新干县交界。 二、规划编制依据 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 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GB/T17775—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11、《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 12、《江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4、《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府(2003)60号); 15、《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6、樟树市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等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依托閤皂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灵气,将閤皂山建设成为樟树市的龙头景区,全国一流的养生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疗养旅游的著名旅游区。 2、旅游发展目标 全面构筑环境资源保护系统、游览服务系统和经济支持系统。 近期目标:到近期末(201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31万人,旅游收入18600万元。 中远期目标:到远期末(202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40万人,旅游收入40000万元。 3、总体形象目标: 药都福地,养生佳境。 閤皂山是一座集道教文化与中药文化为一体的古代名山,是“药都”的奠基之山。道教关于天人相符的观点,促进了我国中医药学和人体科学的发展。以閤皂山和“药都”为依托,道教养生健身和中医药有机结合,为樟树发展养生健身保健旅游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资源保护目标

古镇游主题活动策划

古镇游主题活动策划 策划人: 吴雪乔旭娜许晓燕石锐梁秋丽谭春燕 关肖明黄抒娴何晓欣捷一曾冠麟 活动时间:2007年3月1日-3月31日 一、策划背景 (一)古镇旅游资源: 1、东濒湾、钱塘江入,南与、、三市相接,西与省交界,北与、两市相邻。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杭”的民谚。旅游资源丰富,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市周边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四大古镇——乌镇、西塘、南浔、龙门。 2、乌镇,为浙北平原上一方古朴清雅之地。她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璀璨瑰丽的文化财富。乌镇位于桐乌镇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距市区17公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并兼多种经营,是桐乡市主要产粮区之一。蚕茧为乌镇特产之首,小湖羊皮、杭白菊享誉中外,近年大力发展猪、羊、鸭、淡水鱼等养殖业,获得极大成功。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2000年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其主要旅游景点有矛盾故居、古戏台、林家铺子等。 3、西塘,古名斜塘、平川。是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古镇布局依水而缘,桃红柳绿,小桥流水人家。西塘的水,巧妙地将河桥、街路、宅园融汇成景。镇上街河并行,桥路相接,通幽有径,有"绿意红情,春风夜月;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意境。西塘还有精美诱人的传统食品,如善酿酒、八珍糕、"六月红"河蟹、水豆腐烧卖、粽子、青团子、立夏塌饼、粉蒸肉等。西塘物富民丰,人杰地灵;西塘古建筑众多,文化氛围深厚;西塘景色优美,有数十处旅游名胜景点。 4、南浔,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濒太湖,东与吴江市交界。1991年,南浔名列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南浔镇巳被我国向联合国推荐为世界文化遗产。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南浔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风景优美。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和代表。20 03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其主要特产有绣花锦菜、香大头菜、臭豆腐干、桔红糕、双交面、熏豆茶等。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_齐奕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齐奕      摘 要:旅游度假区规划介于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包含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双重职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规范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缺乏对旅游度假区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指引,使得规划实施过程难免出现规划失效,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度假区面临城镇化趋势,旅游度假职能发展受限。本文探讨了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度假区控制指标体系应包含基本指标控制、旅游设施控制、城市风貌引导三个方面内容,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指标细分尝试提出控制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以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控规为例,阐述了通过多层次、多类型控制指标体系妥善处理山水城的融合,旅游度假功能的完善和休闲度假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旅游度假区控规编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武夷山;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    1 前言  旅游度假区是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大的旅游开发形式,是最小单元的旅游目的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开发区,集中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刘爱利,刘家明,刘敏,郑斌,2008)。我国旅游度假区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1992年开始建设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早期我国的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依据,通常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结合,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003年2月国家旅游总局发布《旅游规划通则》,其主体借鉴了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并界定了旅游区规划的层次及内容,首次规定了旅游区控规的具体内容和适宜程度。意味着旅游度假区规划第一次有针对性的规范指引。但《旅游规划通则》在具体控制指标体系方面与一般城市规划类似,主要包括针对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的一般性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缺乏对度假区的特色要素有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指标体系是控规中的核心内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针对旅游度假区而言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体现规划的实效性。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考虑度假区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诉求,在控规中建立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体系,有效引导其发展。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功能定位。根据旅游区的发展目标,旅游区的功能定位包括目标市场定位、接待功能定位、“旅游产品”档次定位和旅游区特色定位等。 (2)旅游区形象规划是在特色定位条件下的营销口号策划、风格选择及视觉体系规划。形象应反映主题,惟我独有的内容和形式、鲜明独特的个性和服务风格是提高旅游区吸引力、保持旅游地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修建性详细规划层次的形象规划主要是针对视觉形象而言,强化旅游吸引物体系的差异性、服务设施体系的地域性。对重点地段的吸引物场地及设施应在平面布局、立面、剖面等方面做一些意象性的设计,如果仅靠文字说明,其视觉形象是很难控制的。 (3)旅游项目规划要对旅游项目的活动方式及其组合进行具体安排。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托旅游资源进行规划;二是依托现代技术进行规划。前一种规划是在对旅游区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对人文资源进行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组织和活动秩序的编排,为游客创造特殊的旅游经历。这样的旅游项目丰富多彩、优势明显,就体验程度而言有观赏型、参与型两种类型,就项目性质而言有生态型、文化型两种类型。后一种规划则主要依托现代技术和资金,创造一系列“新、奇、特”的旅游项目,一般出现在主题游乐园。 (4)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是为旅游者的游憩、观光以外的活动提供服务所需的物质条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应根据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确定用地规模、建筑面积、空间布局、立面风格等要素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应配合游览线路的组织、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坚持特色原则及和谐统一的原则,并努力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目标,尽量应用环保技术、洁净能源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本土化材料技术、生态建筑技术,将建筑工程设施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5)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规划。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设施决定着旅游者进入旅游区的方式,规划应因地制宜地运用进而不入原则、安全可识别性原则、游旅结合原则、地方特色原则和自然美原则。在旅游区内,游览线路发挥着纽带功能,将各旅游项目、娱乐设施和服务点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每条游览线路应有效地组织第一印象场域、最后印象场域、光环效应场域、主题场域等,并根据旅游项目和环境的不同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文|王晓华(北京晓月旅游咨询有限公司010-640132087) 一、项目资源背景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的漫川镇接壤,南临汉江,北枕秦岭,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古城南北跨306米,东西宽约261.15米,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上津古城,东距十堰120公里,西北距西安250公里,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境内交通、通讯便利,省道郧漫路、上湖路、建设中的银武高速、西汉光缆及汉江最大的支流金钱河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政治发达,历史上曾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上津千百年来一直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民间传为“圣上渡口”和“最上的渡口”之意。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南通楚,北通秦,是武汉至西安的交通要道,南方商队至此要弃舟登陆,北方马队到这儿要乘船东进,因此古时此处舟楫云集,商队如潮,十分繁荣。南北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长达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数十次频繁的政权更替和繁多而残酷的战争,为上津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元贞观、城隍庙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教堂、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存完好)。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1.古城内民居建筑的残破:古城虽有着千年的历史,但随岁月的推移,古城的空间结构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古城的城楼、雉堞、护城河等急待保护性恢复。城内沿街多处具有民居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由于保护不到位,已经残破。2.与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随处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城内与古城文化和历史信息极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建筑随处可见,如:卫生院、小学、中学等。3.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旅游开发的滞后,目前古城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和管理体系,古城内、金钱河畔都未形成针对游客的旅游产品。另外,旅游六要素所涉及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 三、创意思路过程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一、规划概况 规划区范围和面积:东起乐东与三亚交界的石柱岭,南到海滨,西至望楼河,北靠九所镇区,规划控制范围面积约2470hm2。其中建设用地约1660.49hm2。 规划目标: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别具特色的热带海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社区。 总体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布局,形成“一带、两廊、四轴、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内容包括: 一带:滨海岸线形成的休闲旅游带。 两廊:由清塘河和抱套河等两条河流及沿河防护林带形成的景观廊道。 四轴:由东西向的滨海路,南北向的九龙大道——滨海路、九所公园——滨海路、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等四条道路形成的交通轴线。 五区:以望楼河、清塘河、鸭母溪、抱套河、石柱岭等自然地貌互相分隔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规划区内由西至东依次为西部的望楼港组团、北部的罗马组团、南部的龙栖组团、中部的抱套组团、东部的石柱岭组团。 规划区内总人口控制在6.80万人。 二、区域环境现状 (1)该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物SO 2、NO 2 、TSP、PM 10 浓度均符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望楼河、鸭母溪及抱套河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体已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环境现状质量已达不到相对应的水体功能,造成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河道内有大量的畜禽养殖;二是水体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等有很大的关系。 地表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 (3)地下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其中1#监测点氯化物、氨氮、硫酸盐、锰、总大肠菌群超标、2#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锰超标、3#监测点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造成以上几个监测因子超标的原因主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中国历史悠久,崇尚自然,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而中国自古便有注重人文的传统。“中国之宫室庭园,家屋居住,莫不有人文精神其内”。我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也正因此,许多甲盖天下的园林胜景,并不仅仅胜在湖光山色,更胜在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它们往往由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所以,我们在进行规划中应充分重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作用。 风景名胜,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凡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为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等级的划分及管辖 (1)风景名胜区等级的划分 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三级: ①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由市、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 ②省级风景名胜区 由市、县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备案。 ③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国务院审定公布。 (2)风景名胜区的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 ①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 ②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

旅游区控制性规划编制要求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4.1规划编制的依据、范围与技术指标 4.1.1规划编制的依据 在旅游区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参照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相关规划技术依据。 4.1.2规划范围的确定 根据旅游区实际情况,确定旅游设施与建筑重点布置的区块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范围。 4.1.3规划技术指标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性质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旅游综合环境质量控制三个方面。 土地使用性质控制须明确旅游区内各地块的利用功能、规模与具体位置,必须做到定性、定量、定位;定性即明确地块的使用方向,定量即确定旅游项目与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量,定位即确定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即限定建设地块的建筑规模与容量,以减少对旅游区内良好自然环境的破坏,使旅游区开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旅游综合环境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内外道路关系控制、环境景观控制、工程管线控制。 主要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建筑体量、尺度、色彩、风格、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等。 4.2规划文本的表达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主要以条例化、指标化、图则化的形式反映规划说明的各项控制指标与控制要求。 4.3规划图则的内容与要求 431规划图则的基本要素

规划图以地形图为底图,现状地形图比例为1/2000。规划图纸要标明项目名称、图名、图例、风玫瑰、比例尺、规划期限、规划日期、编制单位等内容。规划图纸应与规划内容相一致,要素表示必须明确无误。 4.3.2基本图件及要求 规划用地区位图:表示规划用地与周围环境、城市及主要交通干道的关系。规划用地现状图:展示现状地物要素,比例 1: 2000。 规划总平面图:标注各类建设项目与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设规模等,比例为1:2000~1: 5000。 道路交通规划图:表示旅游区内的路网结构,标注道路坐标、标高、道路断面形式,比例为 1: 2000~1: 5000。 绿化规划图:特色景观的展示与培育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比例为1:2000~1:5000。 工程管线规划图:标注各类工程管线的管径、平面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比例为1:2000~1: 5000。 土地利用规划图:标注土地使用性质与使用强度,包括使用密度与容积率,比例 为 1: 2000~1: 5000。 局部效果图:形象展示主要建筑与设施的空间关系。 4.3.3备选图件 旅游资源评价图、市场分析图、功能分区图、游览线路组织图、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图、景观分析图、景象构思图、环境小品示意图、建筑方案选样图等。 4.4规划附件的内容与要求 4.4.1规划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主要应反映以下内容: (一)旅游区现状 (二)规划依据、性质、范围 规划构思与空间布局

丽江古城大研镇 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 ——旅游策划方 案

【前言】: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该份策划方案通过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景点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旅游产品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营销规划来对丽江旅游进行策划。在此同时也发现丽江旅游上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通信、住宿、休闲娱乐场所、引导标识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满意度。丽江的城市规划现在落入我国千篇一律的那种城市建筑的老套旧窠,看不到建筑物与绿树、绿地和水潭相互掩映的那种园林城市之美,看不到丽江应该有的高山边地城市建筑独特的生态景观之美和

个性特征之美。而且城市周围的山林景观中,还有不少明显是过去开山炸石留下的难看疮疤,影响了丽江的市容。我觉得,丽江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名城,从空中鸟瞰,就要追求一种山水园林城市之美,一种人们飞临上空就心驰神往的效果。因此,今后在城市建筑中,空间的疏朗布局、绿树绿地、河流湖泊与建筑物的间距和相互辉映,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办公楼、宾馆酒店楼堂馆所等,都要在外观上体现一种本地建筑的特色。 目录 一、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景点现状分析 三、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 四、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五、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六、旅游产品规划

七、生态环境保护 八、营销规划 一、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规划目的:为了真正把丽江城打造成国际休闲度假、会议和商务旅游基地,实现休闲旅游向度假旅游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丽江高原和农业、文化原生态、多样性的资源优势,满足中高端旅游者对旅游的高要求 (二)指导思想:丽江旅游发展中定向时权式原生态旅游文化度假村建设的理念 (三)原则:提升丽江游客的档次,同时达到旅游中的保护,保护原则中的体验 二、景点现状分析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

樟树市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樟树閤皂山旅游区操纵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名称和规划范围 1、项目名称 樟树市閤皂山旅游区操纵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1)规划范围的原则:旅游区的界线范围,是依照旅游资源条件和区域旅游进展构想,确定合理的旅游区管辖范围而划定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是划定旅游区范围的要紧依据,首先考虑到以自然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单元为基础,同时,为方便于治理,适当参考行政界线,并尽量少包括村镇建成区。 (2)閤皂山旅游区的边界与面积:閤皂山旅游区规划范围为樟树市京九铁路线以东,含福地景区、梦湖景区(店下水库)和玉华景区三个景区,面积约6860公顷,以福地景区为规划重点。涉及到閤山乡(含閤山林场)、店下乡、店下水库治理局,共20 个行政村,总人口35275人。其界线范围为:北以京九铁路为界,东部与丰都市接壤,西南与新干县交界。 二、规划编制依据 1、《旅游进展规划治理方法》(国家旅游局);

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GB/T17775—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爱护区条例》; 1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11、《江西省旅游治理条例》; 12、《江西省旅游进展总体规划》; 1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打算纲要》; 14、《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进展的意见》(赣府(2003)60号); 15、《樟树市旅游业进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6、樟树市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等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依托閤皂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灵气,将閤皂山建设成为樟树市的龙头景区,全国一流的养生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疗养旅游的闻名旅游区。 2、旅游进展目标 全面构筑环境资源爱护系统、巡游服务系统和经济支持系统。 近期目标:到近期末(201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