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第5.2章 物证分析与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230.50 KB
- 文档页数:15
1、事故致因理论(1)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由于事故,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遗传即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控制不足(管理)、基本原因(起源论)、直接原因(征兆)、事故(接触)、伤害损失(管理)。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3)轨迹交叉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系列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系列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这种观点被称作轨迹交叉论。
2、防治能量转移的措施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积、防止能量释放、缓慢释放能量、开辟能量泄放渠道、在能量上设置屏蔽、在人与能量之间加屏蔽、在被保护的人、物上加屏蔽、提高阈值,提高承受能量转移的能力、治疗或修理、恢复。
3、事故分析方法(1)事故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步骤:熟悉分析系统、确定分析对象和要分析的对象事件、确定分析的边界、确定系统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的安全目标值、调查原因事件、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确定分析的深度、编制事故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论。
(2)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出发,按每一事件的后继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之一的原则,逐步向事故方面发展,直至分析出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为止,从而展示事故或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事件树分析步骤:确定初始事件、判定安全功能、发展事件树和简化事件树。
(3)故障假设/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将故障假设与安全检查表分析两者组合在一起的分析方法,由熟悉工艺过程的人员所组成的分析组进行。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事故的发生往往不仅仅意味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对相关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冲击。
因此,准确地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事故调查是确定事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的过程。
它涉及到广泛的专业领域,包括工程、法律、医学和环境科学等。
调查人员需要进行勘查、收集证据,以及访问目击者和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进步使得事故调查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首先,现场勘查是事故调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调查人员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包括拍摄照片、采集样本、测量物理量等。
在这个过程中,调查人员可以利用高科技设备,如测距仪、红外热像仪等,来获取更精确的数据。
另外,如今还出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实际场景来重现事故现场,以便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
其次,证据收集也是事故调查的重要一环。
证据可以是物理证据,如残骸、碎片和遗留的材料等;也可以是文书证据,如记录、报告和证明文件等。
调查人员需要对这些证据进行详细的搜集、鉴定和分析,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过程。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证据的收集更加方便,如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系统和通信记录等,可以为事故调查提供更多的信息。
第三,调查人员需要与目击者和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询问。
他们可以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的信息。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调查人员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的信息。
比如,文本分析和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帮助调查人员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记录目击者的描述和证词。
事故分析是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对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旨在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找出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首先,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比如,故障树分析可以用来找出多个因素共同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事件树分析可以用来评估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