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章三日破敌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9 KB
- 文档页数:4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
少为军卒,事梁太祖。
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梁、晋争天下为劲敌,独彦章心常轻晋王、谓人曰:亚次①斗鸡小儿耳,何足惧哉!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然晋人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
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问,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谋不见用。
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
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
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
翔日:事怠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
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日:三日。
左右皆失笑。
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
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
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
是时,段凝已有异志,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素刚,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
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
其破南城也,彦章与凝各为捷书以闻,凝遣人告岩等匿彦章书而上己书,末帝初疑其事,已而使者至军,独赐劳凝而不及彦章,军士皆失色。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其于忠义,盖天性也。
(节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注:①亚次: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小名。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能跣足履棘行百步履:踩踏.间遣使者招彦章间:中间.沿河以趋德胜趋:奔向.与凝协力倾之倾:搞垮.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王彦章忠义正直的一组是(分)()①少为军卒,事梁太祖②而谋不见用③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④阴遣人具舟于杨村⑤而嫉岩等所为,愤梁日削⑥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王彦章死节.......阅读附答案文言文,完成小题。
(10分)王彦章死节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率五百骑守捉①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
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注释】①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
【小题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彦章武人不知书【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3分)(1)活( ) (2)谢( ) (3)见()【小题3】说说“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的意思。
(2分)【小题4】选文记叙他“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5】选文主要表现了王章彦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答案【小题1】彦章/武人/不知书(划一处即可,1分)【小题1】(1)使……活下来(2)推辞(3)被(每小题1分,共3分)【小题1】哪有早晨侍候梁帝晚上却服侍晋王的道理,这样我活着有何脸面见天下的人呢!(2分)【小题1】用他自己的话说明他的忠义。
(2分)【小题1】表现了王彦章英勇善战、宁死不屈、爱国忠君的精神。
(2分)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引用自己的话来表明自己的忠义特征。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彦章画像记欧阳修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
郓州寿张人也。
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
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
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
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公既死而梁亦亡矣。
悲夫!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
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
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
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
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
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
此皆非也。
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
及破南城,果三日。
今国家罢兵四十年,一旦元昊反,败军杀将,连四五年,而攻守之计,至今未决。
予独持用奇取胜之议,而叹边将屡失其机。
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中予亦惑,不能自信。
及读公家传,至于德胜之捷,乃知古之名将,必于出奇,然后能胜。
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非拘牵常算之士可道也。
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
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
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
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
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
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选自《王彦章画像记》有删改)26.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窃有善善恶.恶之志恶:贬低B.欲自经..于帝前自经:自杀C.期.以三日破敌期:希望D.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审:周详2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彦章在梁朝时以有勇有谋闻名。
2012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 2013.1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5分)孔子赞赏的中庸骆玉明⑴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
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
⑵《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
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觉得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赎金。
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
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
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施上遭到了破坏。
更严重的是,这可能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⑶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现实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
中国前几十年很努力地宣扬“无私”的理念,“文革”中更发展到戏剧化的程度,结果是人人演戏,可信的道德就在这种表演中消失了。
⑷《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
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儿子很正直。
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
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
2013一模汇编之文言文一徐汇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
(17分)王彦章画像记欧阳修⑴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
郓州寿张人也。
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
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⑵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
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述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
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
公之攻德胜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
及破南城,果三日。
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
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⑷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
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
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
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
画已百余年矣,完之复可百年。
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
而予尤区区如此者,盖其希慕之至焉耳。
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
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分)①小人赵岩等用事..②窃有善善恶.恶之志③不能备.述公之事1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①求于.滑人②吾子淹久于.敝邑B. ①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②臣以.供养无主C. ①盖其.希慕之至焉耳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 ①又得公画像而拜焉.②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18.用“/”给第⑶段画曲线部分断句。
(2分)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⑴(公)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模拟测验高三语文第Ⅰ卷(共33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
2022 年初,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火”了,好评不断,________。
在春节期间作者梁晓声做客“学习强国”,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对于《人世间》的创作初衷,他想让“八零后”至“零零后”的年轻一代知道爷爷辈们是怎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__________。
他认为“改革开放不是嘉年华”,工人阶级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时代重压,改革开放的车轮从他们缓缓弯下的脊背上驶过,所以说工人阶级是无上光荣的,也是经历过时代阵痛的。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通过人物、时代成长,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梁晓声认为时代变迁不是断层,( )正如原著封面所题“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
”遵循着“光字片”周姓人家的命运轨迹,在五十年_________的时代进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民史诗,作品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时代”“好人”“奋斗”的价值追求,呈现了“中国故事”中的______,以及“最中国”的情感表达和广泛的文化认同、集体共识。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高潮迭起筚路蓝缕新旧嬗变市井气息B. 跌宕起伏砥砺前行沧海桑田家长里短C. 高潮迭起砥砺前行沧海桑田家长里短D. 跌宕起伏筚路蓝缕新旧嬗变市井气息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
B. 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
C.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
《欧阳文忠公集-王彦章画像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欧阳文忠公集-王彦章画像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
画记文言文答案【篇一:《张益州画像记》阅读答案及翻译】苏洵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
妖言流闻,京师震惊。
万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
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然。
公以亲辞。
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
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②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
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
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
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
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尔繄③以生,惟尔父母。
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④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
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
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
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也。
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
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
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
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
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
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威劫齐民劫:抢劫,掠夺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固:长久,久远c.重足屏息之民息:气息,出气d.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绳:管束,处置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子盗贼之法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b.孰为能处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c.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彦章画像记欧阳修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
郓州寿张人也。
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
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
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公既死而梁亦亡矣。
悲夫!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
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
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
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
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
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
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
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
此皆旧史无之。
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
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羸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
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
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
及破南城,果三日。
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
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今国家罢兵四十年,一旦元昊反,败军杀将,连四五年,而攻守之计,至今未决。
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议,而叹边将屡失其机。
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不能自信。
及读公《家传》,至于德胜之捷,乃知古之名将必出奇,然后能胜。
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
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非拘牵常算⑴之士可到也。
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
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
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
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
《旧五代史|王彦章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旧五代史|王彦章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
……龙德三年四月晦,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
五月,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
拜命之日,促装以赴滑台。
遂自杨村寨浮河而下,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攻南城,拔之,晋人遂弃北城,并军保杨刘。
彦章以舟师沿流而下,晋人尽弃北城,析屋木编筏,置步军于其上,与彦章各行一岸,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没,比及杨刘,凡百余战。
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
六月,晋王亲援其城,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
晋王乃于博州东岸筑垒,以应郓州。
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
会晋王以大兵来援,彦章乃退。
七月,晋王至杨刘,彦章军不利。
遂罢彦章兵权,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先是,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性复刚直,不能缄忍。
及授招讨之命,因谓所亲曰:“待我立功之后,回军之日,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
”赵、张闻之,私相谓曰:“我辈宁死于沙陀之手,不当为彦章所杀。
”因协力以倾之。
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竟退彦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国以之亡矣。
[注]德胜:即德胜渡,当时黄河上一处重要渡口。
杨刘:即杨刘镇,在今山东东阿东北古黄河南岸。
晋王:即李存勖,其父李克用被唐封为晋王,李存勖袭封。
1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促装以赴滑台促装:催促收拾行李B.析屋木编筏析:拆毁C.垂陷者数四垂:接近、快要D.彦章之军重壕复垒重:读chóng,重叠,一层层12.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③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④.举所佩玉决玦以示之者三A.两个“为”不同,两个“以”相同B.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不同C.两个“为”不同,两个“以”也不同D.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也相同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B.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C.因协力以倾之D.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王彦章听说后,急奔晋王大军而来,猛攻晋军营寨,从清晨到中午,快要把城攻下来B.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将把奸臣全部杀掉,来告谢天下C.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当时段凝用贿赂结交权要,为自己谋取兵权D.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一向与彦章关系不和睦,暗地里妒忌他成功,私下逗留观望,致使朝廷的军队不能获胜15.下面最能表现彦章善于作战的一项是A.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B.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C.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D.驰军而至,急攻其栅16.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彦章受命于危难之中,凭着自己的作战才能,挽狂澜于既倒,一下子扭转了颓势。
篇一:王彦章三日破敌阅读答案王彦章,字子明,是郓州寿张人.年轻时当过兵士,侍奉梁太祖.末帝即位,升为濮州刺史.梁、晋争夺天下成为强敌.晋军攻破澶州,虏获彦章妻子儿女,把他们送归太原,赐给他们房宅,供给的物质非常齐备,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斩杀晋军使者来断绝自己的后路.这时候,晋军已全部占有河北,用铁锁锁断德胜河口,在河的南北修筑两座城,号称为“夹寨”.而梁末帝昏庸,小人赵岩、张汉杰等人把持朝政,大臣老将大多被谗言离间,彦章虽然是招讨副使,但谋略不被采用.龙德三年夏天,晋夺取郓州,梁人非常惊恐.宰相敬翔见事情危急,把绳子放进靴中,入朝见末帝,哭泣道:“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无能,我的谋划无不采用.今强敌没有消灭,陛下不重视我的话,我不被重用,不如死去!”于是拿起绳子将要自杀.末帝使人阻止他,问他想说什么.敬翔说:“事情危急了,非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用段凝担任副职.末帝问打败敌人的日期,彦章回答说:“三天.”左右的人都哑然失笑.彦章受命出兵,奔驰两天到达滑州,置办酒宴,大会宾客,暗中派人在杨村准备船只,命令六百兵士都手拿巨斧,船上装着冶炼金属的工匠,准备火炭,顺流而下.彦章(与宾客)聚会饮酒,酒宴进行到一半,假装起身上厕所,带领数千精兵,沿着河岸奔向德胜.船上的兵士举起铁锁(用火)烧断了它,于是用巨斧斩断浮桥,而彦章带领军队急攻南城.浮桥被砍断(使北城之兵无法过河援助),南城于是被攻破,只用了三日.这时,段凝已经有了异心,与赵岩、张汉杰暗中勾结,彦章一向刚正,为梁一天天被削弱而感到愤恨,因而憎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他曾经对人说:“等我打败敌人回去,(将)诛杀奸臣来向天下人谢罪.”赵岩等人听到这话,很畏惧,与段凝合力排挤他.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召来彦章,让他把守东路.这时,梁的优胜兵力都交给了段凝,京城只有护驾兵五百骑,都是新捉来或招募来的兵,不可重用,就把他们交给彦章.彦章到达递坊,因为兵少而战败,彦章受重伤,战马跌倒,彦章被擒.晋庄宗喜爱他勇猛善战,想要保全他,让他活下去,派人劝慰并(把此意)告知彦章.彦章因伤卧病,躺着不能起身,仰头看着明宗,呼他的小名说:“你不是邈佶烈吗?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于是被杀,终年六十一岁.你自己慢慢找,我不知道你要啥,我就全翻译了篇二:王彦章三日破敌阅读答案分享: | |分类:2013-06-19 王彦章三日破敌译文的阅读答案 200 满意答案2013-06-19 王彦章,字子明,是郓州寿张人。
年轻时当过兵士,侍奉梁太祖。
末帝即位,升为濮州刺史。
梁、晋争夺天下成为强敌。
晋军攻破澶州,虏获彦章妻子儿女,把他们送归太原,赐给他们房宅,供给的物质非常齐备,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斩杀晋军使者来断绝自己的后路。
这时候,晋军已全部占有河北,用铁锁锁断德胜河口,在河的南北修筑两座城,号称为“夹寨”。
而梁末帝昏庸,小人赵岩、张汉杰等人把持朝政,大臣老将大多被谗言离间,彦章虽然是招讨副使,但谋略不被采用。
龙德三年夏天,晋夺取郓州,梁人非常惊恐。
宰相敬翔见事情危急,把绳子放进靴中,入朝见末帝,哭泣道:“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无能,我的谋划无不采用。
今强敌没有消灭,陛下不重视我的话,我不被重用,不如死去!”于是拿起绳子将要自杀。
末帝使人阻止他,问他想说什么。
敬翔说:“事情危急了,非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用段凝担任副职。
末帝问打败敌人的日期,彦章回答说:“三天。
”左右的人都哑然失笑。
彦章受命出兵,奔驰两天到达滑州,置办酒宴,大会宾客,暗中派人在杨村准备船只,命令六百兵士都手拿巨斧,船上装着冶炼金属的工匠,准备火炭,顺流而下。
彦章(与宾客)聚会饮酒,酒宴进行到一半,假装起身上厕所,带领数千精兵,沿着河岸奔向德胜。
船上的兵士举起铁锁(用火)烧断了它,于是用巨斧斩断浮桥,而彦章带领军队急攻南城。
浮桥被砍断(使北城之兵无法过河援助),南城于是被攻破,只用了三日。
这时,段凝已经有了异心,与赵岩、张汉杰暗中勾结,彦章一向刚正,为梁一天天被削弱而感到愤恨,因而憎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他曾经对人说:“等我打败敌人回去,(将)诛杀奸臣来向天下人谢罪。
”赵岩等人听到这话,很畏惧,与段凝合力排挤他。
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召来彦章,让他把守东路。
这时,梁的优胜兵力都交给了段凝,京城只有护驾兵五百骑,都是新捉来或招募来的兵,不可重用,就把他们交给彦章。
彦章到达递坊,因为兵少而战败,彦章受重伤,战马跌倒,彦章被擒。
晋庄宗喜爱他勇猛善战,想要保全他,让他活下去,派人劝慰并(把此意)告知彦章。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原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梁、晋争为天下劲敌.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时,晋已尽有河北,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末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即驰骑救之.比至,而南城已破矣.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乃罢彦章.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注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注: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参考译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他勇猛很有力气,能光着脚踩在荆棘上走一百步.梁、晋争夺天下,彼此成为劲敌.晋人俘获彦章的妻子儿女带回太原,赐给他们居住的宅第,供给的物资非常周全,(然后晋人)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将使者斩首而断绝了自己的退路.但是晋人惧怕彦章在梁国,决心招他归顺,(因此)更加厚待他的妻子儿女.这时,晋国已经全部占有黄河以北的地区,而梁末帝昏庸无能,奸邪的小人赵岩、张汉杰等当权,有名望的大臣老将多被他们的谗言所害.龙德三年夏,晋攻取郓州,梁人十分恐惧.宰相敬翔入朝见末帝,哭泣说:“如今强敌还没有消灭,陛下忽视我的意见,我不受重用,不如去死!”末帝问他想说什么话,敬翔说:“事情很紧急了,非用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让段凝担任副将.当时庄宗在魏“彦章骁勇善战,我常避开他的锋地,命朱守殷驻守夹寨,庄宗听说彦章担任招讨使,惊慌地说:芒,不是守殷所能抵挡得了的.”立即率军前去救援守殷.等庄宗赶到时,南城已被彦章攻破.这时段凝已对梁早有二心,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勾结窜通.彦章为梁的国力一天天地衰微感到愤怒,并痛恨赵岩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曾经对人说:“等我破贼之后返回,一定诛杀奸臣来向天下百姓谢罪.”赵岩等人听到后非常害怕,于是与段凝互相配合极力排挤、陷害彦章,(梁末帝)于是罢免了彦章的官职.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征召彦章命他率少量人马驻守注东路,彦章因兵少而战败,被晋人活捉.彦章是个武人没有读过书,经常用民间俗话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敬爱他骁勇善战,想保全他的性命,彦章推辞说:“我与陛下血战了十多年,如今兵败被俘走投无路,不处死我还等什么?况且我深受梁国的恩惠,不死就无法报答,哪有早上为梁效力而晚上又为晋效力的道理,这样我活着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于是彦章被杀,享年六十一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梁、晋争天下为劲敌,独彦章心常轻晋王、谓人曰:“亚次①斗鸡小儿耳,何足惧哉!”晋军攻破澶州,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人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时,晋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问,彦章虽为招讨副使,而谋不见用.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经.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翔日:“事怠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末帝问破敌之期,彦章对日:“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受命而出,驰两日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是时,段凝已有异志,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素刚,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其破南城也,彦章与凝各为捷书以闻,凝遣人告岩等匿彦章书而上己书,末帝初疑其事,已而使者至军,独赐劳凝而不及彦章,军士皆失色.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节选自《新五代史·死节传》)注:①亚次: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小名.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跣足履棘行百步履:踩踏b.间遣使者招彦章间:中间c.沿河以趋德胜趋:奔向d.与凝协力倾之倾:搞垮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王彦章忠义正直的一组是(3分)①少为军卒,事梁太祖②而谋不见用③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④阴遣人具舟于杨村⑤而嫉岩等所为,愤梁日削⑥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彦章为人骁悍勇猛有力,手持一杆铁枪,骑马奔驰冲杀,迅猛如飞.b.梁、晋争夺天下,彼此成为劲敌,惟独王彦章心里常常轻视晋王.他奉命出征时对末帝说:不过三日,便可击破晋军.c.晋军攻破澶州,俘获王彦章的妻子儿女带回太原,赐给他们住宅,供给的东西很齐备,是因为晋人想要招降他.d.攻破南城时,王彦章和段凝分别撰写捷报奏闻,赵岩等人隐瞒王彦章的捷报而上报段凝的,梁末帝立即派使者赏赐段凝.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5分)(2)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5分)参考答案:4、(3分)b,秘密;5、(3分)c,①②④与忠义正直无关.6、(3分)d,末帝初疑其事,并非“立即”.7、(1)(5分)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不贤,我的谋略无不被采用.(“以”、“不肖”、“所”、“用”各1分,句意1分.)(2)(5分)等到我攻破贼军回来,将诛杀奸臣来告知天下.(“俟”、“诛”、“以”、“谢”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年轻时当兵,侍奉梁太祖.王彦章为人骁悍勇猛有力,能赤脚踩在荆棘上走一百步.手持一杆铁枪,骑马奔驰冲杀,迅猛如飞,而没有别的人能举起他的铁枪,军中称他为王铁枪.梁、晋争夺天下,彼此成为劲敌,惟独王彦章心里常常轻视晋王,对人说:“亚次不过是斗鸡小儿罢了,哪里值得畏惧呢!”晋军攻破渲州,俘获王彦章的妻子儿女带回太原,赐给他们住宅,供给的东西很齐备,秘密派使臣招降王彦章,王彦章斩杀使臣自绝后路.但晋人害怕王彦章在梁,一定要招降他,对他的妻子儿女更好了.这时,晋已完全占据黄河以北,用铁锁截断德胜口,在黄河南、北两岸修筑两座城寨,号称“夹寨”.而梁末帝昏庸荒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专权,大臣老将多遭受谗言离间,王彦章虽任招讨副使,而谋略不被采用.龙德三年夏,晋攻占郓州,梁人十分恐惧,宰相敬翔眼看事情危急,把绳子藏在靴中,进宫见梁末帝,哭泣着说:“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不贤,我的谋略无不被采用.如今强敌还没有消灭,陛下忽视我的意见,我不受重用,不如去死!”于是拿出绳子准备自缢.梁末帝让人制止他,问他想说什么.敬翔说:“事情危急了,非王彦章不行!”梁末帝一是召王彦章任摺讨使,任命段凝为副使.梁末帝询问破敌的期限,王彦章同答说:“三天.”左右的人都忍不住笑了.王彦章接受任命出征,飞驰两天赶到滑州,摆酒大宴,暗中派人在杨村准备战船.命令六百身穿铠甲的士兵都手持大斧,载上锻铁的工匠.带上鼓风器和柴炭,顺水而下.王彦章聚集众人饮酒,酒喝到一半,假装起身更衣,率领几千精兵,沿河奔赴德胜口,船中的士兵挑起铁锁把它烧断,趁势用大斧砍断浮桥,而王彦章率兵猛攻南城,浮桥已断,南城于是被攻破,大概是三天吧.这时,段凝已有二心,和赵岩、张汉杰相勾结,王彦章素来刚烈,气愤梁一天天削弱,而痛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曾对人说:“等到我攻破贼军回来,将诛杀奸臣来告知天下.”赵岩等人听说后很害怕,和段凝协力想搞垮他.攻破南城时,王彦章和段凝分别撰写捷报奏闻,段凝派人告诉赵岩等人隐瞒王彦章的捷报而上报自己的,梁末帝开初还怀疑这事,不久使臣到军中,只是赏赐慰劳段凝而不赏赐王彦章,士兵们都大惊失色.王彦章是个武臣,没有读过书,常用俗语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对于忠义,大概是出自天性.篇四:王彦章三日破敌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