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急救护理学教案

(完整word版)急救护理学教案

(完整word版)急救护理学教案
(完整word版)急救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3.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4.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救死扶伤的职业奉献精神。

目录

一、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四、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

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难点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一、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于19世纪50时代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南丁格尔率领护土战地救护伤病员死亡率从42%就下降到2%,体现院外救护的重要性。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患者伴有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进而出现呼吸衰竭,而将这些危重患者集中起来,辅以“铁肺”治疗,配合相应的特殊护理技术,在当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

(3)20世纪60年代,现代监护和急救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

(4)20世纪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

(5)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要求急救车装备必要的仪器,国际间统一紧急呼救电话号码及交流急救经验等。

(6)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确立麻醉、内科、外科和儿科设立危重症医学专业。此后,急危重症护理在国际上迅猛发展,并在社会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事业的发展

(1)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伤员进行战地救护和转运。

(2)20世纪50年在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

(3)20世纪70年代建设心脏监护病房。

(4)20世纪80年代各大医院相继成立急救中心。

(5)1980年10月要求根据条件加强急救工作。

(6)1981年《中国急救医学》创刊。

(7)1983年卫生部颁布了“城市医院急诊室(科)的建设方案”,许多医院相继成立了急诊科、监护病房。

(8)1986年11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

(9)1986年12 月,中华医学会“急救医学专科学会”成立。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得到日臻完善和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一)院前急救

(二)急诊科救护

(三)重症监护病房救护

(四)灾难救护

(五)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

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病房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

1. 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

2. 配备足够的具有必要救护设备的急救运输工具。

3. 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专业救护人员。

4. 大力普及社会急救技术。

5. 组建合理的急救网络。

四、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 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

2. 具备熟练的急救技能。

3. 具备全科专业素质。

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5.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小结

1.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和发展。

2.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病房救护、灾难救护、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

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病房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与管理。

4.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第二章院前急救

学习目标

1.掌握院前急救的现场评估、救护措施和院前急救原则。

2.熟悉院前急救的任务和紧急呼救方法。

3.了解院前急救重要性和特点。

4.学会对伤病员在院前进行现场救护和呼救以及安全转运伤病员。

5.具有急救意识、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院前急救的原则。

2.院前急救护理流程。

难点

1.院前急救现场评估要点。

2.院前急救现场救护措施。

概念

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症伤病员在进入医院以前所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伤病员现场的医疗救护、运送及途中监护等环节。

广义是指第一目击者或医疗人员在伤病现场对伤员进行的初步急救,为赢取时间、延续生命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狭义是指从事急救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为急、危、重症伤病员进行现场救护、分诊分流、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

第一节院前急救护理概述

(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1.从医疗角度看

院前急救是整个EMSS的一个子系统,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地转送伤病员,可以赢得抢救时机。一改过去在医院等患者的传统急救医疗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的“无治疗期”。

2.从社会救灾角度看

院前急救也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挽救伤员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为后续院内救治打下良好基础。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

由于院前急救所肩负的任务、对院前急救提出的要求及院外急救所抢救的对象、环境、条件与在医院急诊科的情况大不相同,使得院前急救具有随机性、紧迫性和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等特点。

(三)院前急救的任务

1.承担日常呼救患者的急救处理。

2.承担突发意外事故、灾难或战争时医疗救护任务。

3.提供大型集会或活动、某些特殊情况如贵宾来访时的急救医疗保障。

4.面向社区群众和服务行业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普及和教育工作。

(四)院前急救的原则

先排险后施救,急救与呼救并重

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

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护后转送

急救白金10分钟

在紧急情况下,从紧急事件发生到最初的10分钟左右是急救或处置的关键时间,在此段时间内进行急救处理可以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和(或)提高抢救成功率,这一时间段叫做“急救白金10分钟”(emergency platinum 10minutes ,EP10M)。

第二节院前急救护理流程

一、现场评估

(1)现场安全评估

(2)危重病情评估:①意识、②瞳孔、③气道、④呼吸、⑤循环。

二、紧急呼救

(一)快速启动EMSS

(二)电话呼救时说明内容

电话呼救时应说明伤病员性别、年龄和目前最危急的情况(呼吸、脉搏消失、大出血、昏迷、呼吸困难等),事件发生详细地址(周围明显地标)和现场情况最后要说明呼救人有效电话号码及姓名,便于急救医务人员与呼救人随时保持联系。

国内外常用急救电话

紧急事件发生时,为了尽早启动EMSS系统,各国均设有统一的、易于记忆的专门急救呼叫电话:美国为“911”;法国为“15”;日本“119”。我国1986年将“120”定为医疗急救电话。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建立了“999”急救电话,我国香港地区急救电话也为“999”。

三、现场救护措施

(一)体位安置

1.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仰卧位。

2.意识不清有呼吸和心跳者--侧卧位。

3.特殊病情体位要求。

(二)检伤与分类

1.检伤

2.伤员分类

3.伤员分区安置

(三)安全松解或脱去伤病员衣物

1.脱上衣法

2.脱长裤法

3.脱鞋袜法

4.脱除头盔法

(四)维持循环功能

(五)维持呼吸功能

(六)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七)保护脊柱,避免瘫痪

(八)紧急对症处理

四、转运及途中监护

转运包括搬运与运输。快速、安全的转运,使伤病员得到进一步救治,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危重患者,应先畅通气道、行心肺脑复苏、控制大出血、固定骨折后再转运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做到医疗监护运输,做为医疗运输工具,除运输之外,还必须成为途中监护急救的场所,才能使伤病员安全到达目的地。

(一)搬运

搬运是指把伤病员从发病现场搬至担架,从担架搬至救护车、船艇、飞机等,然后再搬下,送到医院内。搬运是急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搬运伤病员时应根据伤病员病情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最常用的搬运方法是担架搬运及徒手搬运。搬运不当可能会导致伤病员二次伤害,产生恶劣后果。

(二)转送与途中监护

由于现场救护条件有限,在伤病员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安全地将病员就近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尽早接受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正确、稳妥、迅速转运伤病员对患者的抢救、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如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引发严重后果。

1.根据不同的运输工具和伤情安置合适体位。

2.在运送前要评估道路状况。

3.密切观察伤病员的意识、呼吸、脉搏、瞳孔、血压、面色以及主要伤情的变化。

4.转运途中要加强生命支持。

5.做好转运途中抢救、监护、观察等有关医护文件记录。

6.加强转运途中心理护理。

7.做好伤病员的交接。

小结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1.现场评估。2.紧急呼救。3.现场救护措施。4.转运及途中监护。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及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急救绿色通道、急诊分诊的概念,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2.熟悉急诊科的任务、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诊科的设置原则及护患沟通。

3.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工作制度。

4.学会对急诊患者接诊、预检分诊、处理及急危重患者急诊抢救护理工作。

5.具有急救意识、应变能力和良好地沟通协调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急诊分诊、急救绿色通道的概念;急诊分诊的方法和技巧,急诊分诊的分区和分级;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急救绿色通道的管理要求。

难点

分诊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一、急诊科的设置

(一)急诊科(室)人员组成

1.急诊科人员组成:

(1)规模较大的医院设立急诊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2)有固定的急诊医生、护士,且不少于在岗医生护士的75%。

(3)人员梯队合理,急诊护士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4)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护士与病床比为(2.5~3):1。

2. 急诊室人员组成。

3. 急救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二)急诊科的布局与设备设置

1.急诊科布局原则

(1)医院急诊科独立设置或相对独立成区,位于医院的一侧或前部。

(2)标志醒目,路标明显,夜间有路灯指示。

(3)面积与全院总床位数及急诊就诊总人数比例合理。

(4)独立的进出口,方便车辆出入;门厅宽敞,方便担架、患者、家属、工作人员的流动。

(5)设施与合理的布局、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良好的急救环境。

2.基础设施与布局

(1)预检分诊处(台):设在急诊科入口处最醒目的位置。

(2)抢救室 :设在靠近急诊室进门处,有充足的照明。

(3)诊察室:按各专科特点备齐急诊所用器械和抢救用品。

(4)清创室和急诊手术室:与抢救室、外科诊疗室相邻。

(5)治疗室和处置室 :设在靠近护士站或各诊察室中央。

(6)急诊观察室 :留观时间一般3~5天,不得超过7天。

(7)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抢救室位置相近。

(8)隔离室。

(9)洗胃室。

3.辅助设施与布局

(1)急诊医技部门:急诊药房、急诊X线检查室、急诊检验室、急诊超声室、急诊CT室等。

(2)辅助支持部门:急诊挂号室、急诊收费处、后勤服务处及保安等部门。

二、急诊科的任务

1.接收紧急就诊的各种患者。

2.接收院外救护转送的伤病员。

3.承担灾害、事故的急救工作。

4.开展急救护理的科研、教育的培训工作。

三、急诊护理工作特点:1.急。2.忙。3.杂。4.乱。

四、急诊科的护理管理

(一)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素质要求

1. 医德高尚思想素质

2. 业务娴熟业务素质:(1)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2)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3)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4)高度的责任心。(5)敏锐的观察力。

3. 身心健康身体和心理素质

4. 团队精神

(二)急诊科的工作质量要求

1.急诊护理组织管理系统组织保障。

2.稳定的急诊护理专业队伍人员保障。

3.明确的各级护士职责。

4.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度保障。

5.优化的急诊工作流程救治、抢救、转归。

6.完善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物资保障。

7.具有法律效应的医护记录。

8.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节急诊科护理工作

一、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一)急诊接诊

1.热情接待急诊科就诊的急诊患者。

2.将患者按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3.保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二)急诊分诊

急诊分诊是指对来院急诊的就诊患者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按轻、重、缓、急安排救治程序及隶属专科就诊。时间一般应在2~5分钟内完成。急诊患者信息登记。

1.分诊方法

(1)病情评估

1)诱导问诊:通过询问患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得到患者主诉、发病的经过及当前的病情。

PQRST公式:用于疼痛患者的评估。

P(诱因)、Q(性质)、R(放射)、S(程度)、T(时间)

2)护理体检。

3)辅助检查。

(2)初步判断

依据病情评估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病种及其程度。(3)合理分诊

依据患者初步判断的病种及其严重程度,按轻、重、缓、急安排救治程序及隶属专科就诊。

2.分诊技巧——SOAPIE公式:

S(主观资料)、O(客观资料)、A(估计)、P(计划)、I(实施)、E(评价)。

3.病情分类(4类)

I类:危急症,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必须立即紧急救治,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危及生命。

Ⅱ类:急重症,有潜在性威胁生命的可能,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需要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

Ⅲ类:亚紧急,一般急诊,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没有严重的并发症。

Ⅳ类:非紧急,可等候,也可到门诊诊治。

(三)急诊处理:

1.急危重患者处理。

2.对一般患者处理。

3.传染病患者处理。

4.成批伤病员处理。

5.特殊患者处理。

6.患者转运处理。

7.清洁、消毒处理。

8.处理记录。

二、急救绿色通道

(一)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

(二)急救绿色通道的流程

(三)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

(四)急救绿色通道的管理要求

1.流程通畅、通讯方便。

2.抢救优先、标志醒目。

3.配置合理、培训规范。

4.分诊准确、救治及时。

5.首诊负责、无缝衔接。

6.分区救治、分级管理。(①先进行抢救,然后再办理各手续。②医生到达之前,护士可酌情给予急救处理: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吸痰、止血。③协助医生做好各种紧急抢救工作。)

7.规范文书、医护一致。

8.定期评价、持续改进。

三、护患沟通

(一)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

1.恐惧感。

2.急躁感。

3.陌生感。

4.无助感。

(二)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小结

1.本章介绍了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护理工作流程,急诊分诊的分区和分级,急救绿色通道的概念及要求,护患沟通。

2.重点是掌握急诊分诊、急救绿色通道的概念,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急诊分诊的方法和技巧,急诊分诊的分区和分级,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护理工作流程。

3.难点是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诊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

第四章重症监护

学习目标

1.掌握ICU的收治程序、收治对象及感染管理;肠内及场外营养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各系统功能监测的方法、指标值的临床意义与护理监测重点。

2.熟悉ICU监护内容及分级;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各监护技术的目的与临床意义。

3.了解ICU的模式及人员配备;危重症患者的代谢特点;各项监护技术的监测要点。

4.学会按照ICU的管理要求对患者实施监护及护理;综合分析监测指标评估患者功能状态的能力。

5.具有ICU护理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能体谅患者病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ICU的收治程序、收治对象及感染管理。

2.肠内及肠外营养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3.各系统功能监测的方法、指标值的临床意义与护理监测重点。

难点

1.肠内及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防护。

2.准确监测各项系统的方法。

第一节 ICU的设置与管理

概念

重症监护病房(ICU)又称加强监护病房,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一、ICU的设置

(一)ICU的模式:

1.综合ICU。

2.专科ICU。

3.部分综合ICU。

(二)ICU的病房设置:

1.床位。

2.位置与布局。

3.仪器设备设置。

(三)ICU人员配备:

1.ICU专职医师。

2.ICU专职护士。

3.其他相关人员。

二、ICU的管理

(一)ICU患者收治程序与对象

1.收治程序:接到通知→准备床单元→交接患者→评估患者→建立护理记录单→严密监测。

2.收治对象

(二)监护内容及分级

1.监护的内容:心率、心电图、动脉血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血常规、电解质、动脉血气、肝肾功能、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等项目。

2.监测分级

(三)探视管理

探视时间和频度以不影响正常医疗护理工作为宜,每次探视不超过两人,可以安排每天下午30分钟,如4:00-4:30之间探视;也可以安排隔天探视,如每周的周五、周日下午3:00-4:30探视。

(四) ICU的感染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在成功救治许多危重患者的同时,因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复杂,感染患者相对集中,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及病原体的医源性传播等原因,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是普通病房的5~10倍。因此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1.患者管理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诊治,对疑似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隔离于负压病房,以避免交叉感染。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安置于正压病房。对各类感染患者应分组护理,固定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2.工作人员管理限制人员出入,严格执行更衣、换鞋制度,医护人员进入ICU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口罩、洗手,外出必须更衣或穿外出衣。接触特殊感染患者或处置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均应按标准预防要求进行隔离预防。洗手是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正确使用手套。

3.环境管理定期对病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两次,每次15 ~30 分钟;卫生工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悬挂晾干:湿式拖擦地面每日两次,擦拭床单元、仪器设备表面及物体表面每日1次,遇到污染时,随时擦拭。多重耐药菌感染或院内感染暴发期间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1次。每日定时进行空气消毒,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学监测。室内禁止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4.物品管理规范使用一次性物品,定期对非一次性物品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医疗用品尽可能一人一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患者出院后进行终末处理,降低交叉感染。

5.医疗操作流程管理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各种引流管应保持通畅及密闭,每日对导管进行评估,尽早拔管。做好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肺部护理及口腔护理,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6.医疗废物及排泄物管理及时处理医疗废物与排泄物,处理时做好自我防护,锐器使用后放入利器盒,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医疗废物按要求分

类收集,规范处理。

7.感染监测成立ICU院内感染质量控制小组,设置负责院内感染的联系医生和护t,对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耐药状况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医院内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巡视和监督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第二节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一、危重症患者的代谢特点

1.糖原分解加强,糖异生活跃形成高血糖。

2.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肌肉组织释放氨基酸。

3.脂肪动员、分解代谢增强。

4.严重创伤或感染可导致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二、营养状态的评估

(一)营养状态的测定方法

1.人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BMI、皮褶厚度、上臂围的测量等。

(1)体重与身高。

(2)皮褶厚度。

(3)上臂围和上臂肌围。

2.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1)蛋白质测定

(2)细胞免疫功能评定

3.综合营养评定

(二)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评估

1.能量需要量评估。

2.蛋白质需要量评估。

三、营养支持方式

营养支持是指经口、肠内管饲及肠外等方式提供营养,目的是提供适当营养以支有体所需,减少合并症,促进康复等。根据营养素补充途径不同,临床营养支持分为服外省与肠内营养两种方法。

(一)肠外营养

1.适应证

2.禁忌证

3.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输入途径

4.供给方式

5.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

(1)机械性并发症。

(2)感染性并发症。

(3)代谢性并发症。

(二)肠内营养

1.适应证

2.禁忌证

3.输注途径

(1)口服途径

(2)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

(3)胃造口途径

(4)空肠造口途径

4.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持续白持续输注到胃肠道的方式。

5.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1)感染性并发症

(2)机械性并发症:①黏膜损伤。②喂养管堵塞。③喂养管脱出。

(3)胃肠道并发症:①恶心、呕吐与腹胀。②腹泻。

(4)代谢性并发症。

第三节 1CU常用监测技术

一、循环系统功能监测

(一)心电监护

心电图(ECG)是一种反映心脏电活动的有效无创监测方法,心电监测一直被列为循环系统常规的监测手段,适用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各类休克、严重电解质紊乱、各类大手术等危重患者。

1.心电监护的目的

(1)监护心律失常。

(2)监护心肌损害。

(3)监护电解质紊乱。

(4)监护治疗效果。

2.心电监护方法

(1)心电监护的种类:①心电监护系统。②动态心电图监护仪。③遥控心电图监护仪。

(2)心电导联连接及其选择

(二)血压监护

动脉血压是血流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的动力。它能直接反映心室后负荷、心肌耗氧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差为30~40mmHg。

1.测量方法

(1)无创血压监护

(2)有创血压监护

2.血压监护的临床意义

(1)收缩压重要性在于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保证脏器的供血。

(2)舒张压重要性在于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3)脉压与每搏输出量和血容量有关。大量心包积液或者血容量不足时,脉压缩小。

(4)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反映脏器组织灌注水平。

血流动力学监护

(三)中心静脉压(CVP)监护

CVP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能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状态。在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极为广泛,既可以中心静脉测压,又可以输注血制品、静脉营养液等。

1.正常值 5~12cmH

O (考点)

2

2.适应证

3.临床意义

4.测量方法

5.注意事项

(四)肺动脉楔压(PAWP)监测

1.正常值12~18mmHg。

2.适应证

3.临床意义

二、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一)呼吸运动监护

1.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为10~18次1分。可能发生呼吸功能障碍。

2.常见的异常呼吸类型

(1)哮喘性呼吸。

(2)急促式呼吸。

(3)不规则呼吸。

(4)叹息式呼吸。

(6)鼾音呼吸。

(7)点头式呼吸。

(8)潮式呼吸。

(二)呼吸功能监护

1.肺功能监护

(1)潮气量(VT)。

(2)肺活量(VC)。

(3)功能残气量(FRC)。

(4)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5)时间肺活量(TVC}。

(6)死腔通气量(VD)。

2.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护

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rCO2)监护

三、动脉血气分析斤监测

1.血pH值:正常值为7.35~7.45,平均值为7.40,

pH值<7.35为酸中毒,pH值>7.45为碱中毒。

2.动脉血PaCO2:

≥50mmHg为诊断Ⅱ型呼吸衰竭的实验。

正常值为35~45mmHg,PaCO

2

3.动脉血PaO2

(1)正常值为80~100 mmHg。

60~80 mmHg。

(2)轻度缺氧PaO

2

40~60 mmHg。

(3)中度缺氧PaO

2

(4)重度缺氧PaO

<40 mmHg。

2

<60 mmHg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实验室依据。

(5)临床上以PaO

2

4.动脉血HCO3 (AB和SB)

(1)SB正常值为22~27mmol/L。

(2)AB正常值为22~27mmol/L。

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正常值为96%~100%。

6.剩余碱(BE):正常值±3mmol/L,正常值±3mmol/L。

(二)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

1.心理因素

2.采血量及肝素浓度。

3.采血时机。

4.标本送检时间。

四、消化系统功能监测

(一)肝功能监测

1.病原学监测监测甲、乙、丙、丁及戊型肝炎病毒。

2.血清酶监测正常人体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U/L,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U/L,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活性随之升高。

3.蛋白质代谢监测: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的监测。

4.黄疸监测。

5.凝血功能监测。

6.血氨检测。

(二)胃肠功能监测

1.胃肠粘膜内pH值监测:正常pHi 值为7.35~7.45。

2.胃内残留液量监测,有以下指标之一应考虑胃潴留:

①饭后4小时仍有300ml液体存于胃内。

②口服硫酸钡餐4小时后仍有60%以上在胃内。

③禁食过夜后仍有200ml以上胃内容残留。

五、泌尿系统功能监测

(一)尿量监测

1.尿量变化是肾功能改变最直接指标。

2.当l小时尿量少于30ml时,多为肾血流灌注不足,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不足。

3.当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表示有一定程度肾功能损害。

4.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是肾衰竭的诊断依据之一。

(二)肾小球功能监测

1.血尿素氮(BUN):

(1)正常值:2.9~6.4mmol/L。

(2)临床意义。

2.血肌酐:

(1)正常值:58~106μmol/L。

(2)临床意义。

(三)肾浓缩-稀释功能监测

1.正常值:昼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为3~4:1;夜间12h尿量应少于750ml;最高的一次尿比重应在1.020以上;最高与最低尿比重之差应大于0.009。

2.临床意义:夜间尿量超过750ml常为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昼间各份尿量接近,最高尿比重低于1.018,则表示肾脏浓缩功能不全。尿比重如固定在1.010左右,见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等的晚期,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损害严重。

六、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一)颅内压的监测

1.颅内压值

(1)正常成人平卧时颅内压为10~15mmHg。

(2)颅内压15~20mmHg为轻度增高。

(3)颅内压20~40mmHg为中度增高。

(4)颅内压>40mmHg为重度增高。

2.适应症。

3.临床意义

(二)脑电图、脑血流图

1.脑电图监测:

(1)脑电活动变化可以反映脑部本身疾病。

(2)估计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3)对某些颅外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脑血流图监测:

(1)脑电阻(REG)检查对判断脑血管和脑功能状态有一定临床意义。

(2)多普勒超声彩色显像血流测定直接反映病变部位及程度。

七、体温监测

(一)临床意义

(二)监护方法与监测内容

1.正常体温:

(1)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

(2)腋窝温度为36~37℃。

(3)直肠温度为36.5~37.5℃。

2.测温部位

(1)直肠温度。

(2)食管温度。

(3)鼻咽温度。

(4)耳膜温度。

(5)口腔和腋下温度。

3.皮肤温度与中心温度差

小结

1.掌握ICU的收治程序、收治对象及感染管理;肠内及肠外营养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各系统功能监测的方法、指标值的临床意义与护理监测重点。

2.熟悉ICU监护内容及分级;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的适应证;各监护技术的目的与临床意义。

3.了解ICU的模式及人员配备;危重症患者的代谢特点;个监护技术的监测要点。

4.能按照ICU的管理要求对患者实施监护及护理;综合分析监测指标评估患者功能状态的能力。

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标

1.掌握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脑复苏主要措施。

2.熟悉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效果判断、注意事项以及进一步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

3.了解心搏骤停的病因、脑复苏的结果。

4.学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5.具有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的的急救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脑复苏主要措施。

难点

高级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脑复苏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在严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跳动而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引起全身缺血缺氧。

(一)心搏骤停的病因

1.心源性原因

心源性原因是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

2.非心源性原因

非心源性原因是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二)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或伴有全身短暂性抽搐。

2.瞳孔散大、固定。

3.面色苍白或发绀、听诊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4.无效呼吸或呼吸停止。

(三)心搏骤停的判断

1.心搏骤停时,出现较早而且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专业急救人员可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进行判断;非专业急救人员通过意识,呼吸判断。

2.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1)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简称室颤

(2)心室停搏(ventricular asystole)

(3)无脉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

急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急救护理学》 一、填空题 1.院前急救最佳时间在伤后小时,较佳急救期在伤后小时,延期急救在伤后小时. 急 留。 9.现场止血时,头顶部出血可压迫止血,颜面部出血可压迫 止血,头后部出血可压迫 止血。 10.使用止血带时,应每分钟放松一次,时间为

分钟。 11.有机磷农药“1605”中毒不能用溶液洗胃,敌百 虫中毒不能用溶液洗胃。 12.正常人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舌下温度 为,腋窝温度为,直肠温度 于 超 18.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PaO2低于 为低氧血症。 19.心博停止时,可记录到的心电图变化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0.心肺复苏的三大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 21.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22.心脏骤停时间达_____ 即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_____即出现脑损害不可逆。 23.心肺复苏时,基础生命支持中的A、B、C即指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等。 24.胸外按压时,按压与呼吸之比是_____ ;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 象 伴 血压急 因有、、、。 3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监测的指标有、、、、 、。 31.根据引起休克的原因,可将其分 为、、、

、、。 32.休克可分为、、三期。 33.休克最适宜的体位是。 34.意识障碍依程度可分为、、、 分 儿童 分 径 40.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轻度中毒其胆碱酯酶活性为、中度中毒其胆碱酯酶活性为、重度中毒其胆碱酯酶活性为。 41.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轻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中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重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

初识Word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集锦苏教版上)

初识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激趣)。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 二、新授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Word”。出现Word 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 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 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

样也可以启动Word 。 练一练 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 。 议一议 哪种启动方法好? 2.认识Word 窗口 师:Word 窗口和Windows 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 练一练 1.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称。 2.说出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小明发现这个窗口中还有这样的两行特殊的小按钮:

这是工具栏,上面一行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操作。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工具栏。 师: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师边说边出示各图标按钮的名称。) 打开打印剪切粘贴撤消 新建保存打印预览复制恢复 有了这些知识,小明写了一篇英文日记。 出示: 练一练 请你按照小明的输入内容,输入在Word窗口中。 3.退出Word 师:我们已经完成了日记的输入内容,那么如何退出Word? [演示] (1)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退出(X)”命令。 (2)如果是新输入文件,计算机会弹出如下对话框,询问是否保存文件。 (3)如果文件需要保存,单击“是(Y)”按钮,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4)在“文件名(N)”框中输入新的文件名,在这里以“小明的日记”为文件名,单击“保存(S)”按钮。

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编号:AQ-BH-00998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Safety knowledge of Phys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备注: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活动,实现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杜绝重特大事故,使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授课时间]:2008年5月26日 [授课课题]:《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授课班级]:06级石油化工班 [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操作时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实验室安全用电、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等知识; 3、掌握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救护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实验室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教学难点]:细心操作,遇事冷静,认真分析,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

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些内容在先行的化学实验课中均已反复地作了介绍。本节主要结合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介绍安全用电、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等知识。 二、讲授新课 1.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下表列出了不同强度交流电通过人体时的反应情况。 表一不同电流强度时的人体反应 电流强度 1~10 10~25 25~100 100以上 人体反应

急救护理学

《急救护理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编写负责人:李蓉琼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适用层次:大专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二00四年3月

《急救护理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编写:李蓉琼、曹钰 审稿(签字): 审批:(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李继平、李晓玲 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急救护理学》(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3月)以及课程学习光盘,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护理专科学生学习。 第一部分课程的学习目标及总体要求 【课程目标】 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 1.熟悉急救护理学的范畴和意义。 2.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及原则。 3.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4.了解急诊重症监护技术及护理。 5.掌握心肺脑复苏程序及复苏后监测。 6.熟悉休克的分类与急救护理。 7.了解创伤的分类与评分。 8.掌握创伤的现场急救措施。 9.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监护方法及防治措施。 10.掌握急性中毒的机制、急救原则及救护措施。 11.熟悉中暑的病因及救护措施。 12.掌握淹溺的病理生理及救护措施。 13.熟悉触电的发病机理与救护措施。 14.掌握昏迷的病因及急救护理。 15.熟悉高血压、高血糖、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病诱因及急救护理。 16.熟悉各种急救技术。 【课程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熟悉常用急救技术。 【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期末理论测验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试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类型。内 容涉及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分为及格成绩。 【主讲教师】 李蓉琼:本科、讲师,课程负责人。 曹钰:急诊医学硕士,讲师。 第二部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掌握院外的现场急救原则。 3.熟悉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4.了解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教学内容】 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院外急救的含义及环节。 3.院外现场救护的原则。 4.抢险救灾、战地救护的概念和方法。 5.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 6.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急救网络形式。 重点: 1.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院外急救的环节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 现场救护原则①立即使患者脱离险区;②先救命后治病;③争分夺秒,就地抢救; ④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⑤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 2.危重病救护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接受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患者,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以及继发于各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研究范围①危重患者的监护与治疗;②ICU人员、设备的配备与管理;③ICU的技术。 3.抢险救灾的工作程序①寻找并救护伤病员;②检伤分类,根据不同伤情给予不

急救护理_学课程

《急救护理学》课程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性意见》,制定《急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 课 程 代 码 2023 适用专业《急救护理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护理学核心课程之一,因此适用于本院护理专业。 授 课时数本课程课时总计48学时,为必修课程,依据专业需求可用选

执 医学系专任教师: 笔 人 制 定 2014年9月 日 期 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急诊医学和急诊护理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急诊护理工作是全部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前哨,为此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急诊护理学课程。 本课程秉持“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吸取欧美等国家先进的急救护理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特有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们在国内急诊护理学教学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 二.课程概况 急诊医学在医学发展中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急诊护理学是在急诊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中诞生的,她是急诊医学与

护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我校护理学院的建立,急诊护理学学科也经历了由无到有,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 为加快急诊医学学科建设,1992年中国医科大学在国内首次与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合作开展了《急诊住院医师培训项目》,CMB资助该项目80万美元,拟在五年内完成。该项目培训内容包括医学本科生、护生的急救医学课程计划;急诊医师培训计划;急诊护士的培训计划;急救医学的普及性教育计划。随着项目的进行,CMB又后续提供资助资金20万美金,使该项目资助资金达到共计100万美元。在该项目资金的资助下,我科先后派出8名医护人员赴美国学习急诊医学实践模式进行师资培训。学成回国后在临床率先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急救分区模式,同时配备了高级心肺复苏全套先进的急诊教学设备及计算机、复印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办公仪器设备,使我校急救医学教研室和急救护理教研室成为国内拥有一流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教学条件的教研室。此外CMB还同时资助40万美元用于我校附属第一院中毒防治控制中心的建设,在全国医院医疗卫生系统中亦属首创。这两个项目为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急诊教学设备、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环境。 同年由于护理学院的建立发展,把急救护理学课程纳入必修课成为必然,我科于1992年开始承担本科层次的急救

物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守则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541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物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守则标准版本

物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守则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热爱实验室工作,全力准备好各项实验,经常保养各类仪器、设备,记载好各种项目。 二、认真做好“五防”(防毒、防锈、防尘、防腐、防潮)和“三防”(防火、防盗、放触电事故),实验室内应备有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三、主动与物理教师联系,演示实验需在三至五天前填写登记单,并提前与任课教师一起做一遍,学生实验需在一周期填写登记单,以便提前作好实验安排。

四、严格各项制度,以利于实验室工作的管理: (1)认真做好仪器采购的申请制度; (2)通过实验记载与小黑板登记,做好仪器的借用制度; (3)兄弟学校借用仪器,凭单位介绍信(经我校有交领导批准),本校教工借用器材,也应填写借用单,并在一周内归还; (4)实验时,学生损坏仪器需赔偿,由实验室通知学生和会计室,并由实验室留底入账; (5)教师与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验中损坏的一般仪器,要执行仪器报损制度,认真填写报损单; (6)每半年统一清点仪器,认真遵守仪器的报废和申购制度; (7)要求每个进行实验的学生认真遵守《实验室学生守则》;

(8)离开实验室,应认真仔细地检查电源总开关、自来水笼头和门窗是否全部关闭完好。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Word基本操作全套教案

Word基本操作---文字编辑和页面设置教学设想:通过两个课堂练习,介绍Word软件中文字编辑操作和页面设置。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Word软件的操作界面,掌握菜单命令的选择。 2、了解Word中字体的概念,掌握文字编辑方法。 3、了解Word中段落的概念,掌握页面设置方法。 4、尝试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和图片。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回忆Word常用操作并进行练习。 教学重点:对操作练习要求的正确理解,了解Word软件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习题的下载、安装不熟练,对题目的理解模糊。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任务驱动法 本课重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性。难点在于对题目要求的准确理解并选择适当的操作步骤,检验自己操作是否正确。 【学法指导】 对于学法指导,主要是(1)在老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练习完成指定的任务,强调对题目要求或考核目标的正确理解。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理解习题的要求,不能老师说一步做一步,老师不说自己就不能做。 导言: 教师边演示边进行讲解: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看字处理软件

word200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报纸、书籍、板报)。偏重介绍文字编辑和页面设置方面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字处理软件Word——编辑文字、设置页面。 新授课: 1、WORD字处理软件功能 教师边演示边进行讲解:同学们!Word字处理软件不仅可以让我们快捷方便地输入和编写文字,而且可以让我们对文档方便快捷的进行各种编辑和设置。 通过观察后你认为Word2000有哪些主要功能?生……?? 老师小结: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改、设置、插入、排版、打印等功能。 今天我们学习Word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进一步了解Word的字处理功能。 2、演示教学word3练习 打开WORD文件夹下的weiruan.doc文件,完成下列操作: 1.将文章中所有的“Microsoft”替换为“微软” 2.将页面设置为B5,左边距1.5厘米,右边距1.2厘米 3.在文章右上角插入横排文本框,并输入文字:正当竞争有利于IT 发展! 3、演示教学word4练习 1、将word文件夹下的n1.doc中全文字体设为宋体、四号字;添加

急救护理学课程复习资料

《急救护理学》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院前急救最佳时间在伤后______小时,较佳急救期在伤后______小时,延期急救在伤后______小时。 2.现场伤员标记第I急救区为______色,代表伤情______;第II急救区为______色,代表伤情______; 第III急救区为______色,代表伤情______;第IV急救区为______色,代表伤情______。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急诊科护理人员编制按床位与医师之比为____;床位与护士之比为_____,监护床位与护士之比为____。 6.急诊科的任务包括______。 7.气管内插管每次吸痰时间成人不超过______秒,儿童不超过______秒。 8.普通气管插管保留一般不超过______小时,经鼻插管可保留______。 9.现场止血时,头顶部出血可压迫______止血,颜面部出血可压迫______止血,头后部出血可压迫______ 止血。 10.使用止血带时,应每______分钟放松一次,时间为______分钟。 11.有机磷农药“1605”中毒不能用______溶液洗胃,敌百虫中毒不能用______溶液洗胃。 12.正常人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舌下温度为______,腋窝温度为______,直肠温度为 ______。昼夜可稍有波动,清晨稍低,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______。 13.心排血量(CO)正常值为______。 14.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______,24小时尿量少于______为少尿,少于______为无尿,多于______为多尿。 每小时尿量少于______,为肾血液灌注不足,是全身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15.正常人昼夜尿量比为______,夜尿量不超过______,尿比重波动在______之间。 16.正常成人平卧位颅内压为______,6~8岁以下的儿童为______。 17.正常人血液pH值为______,pH降低时为______,反之则为______。 18.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______。PaO2低于______为低氧血症。 19.心博停止时,可记录到的心电图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0.心肺复苏的三大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1.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 22.心脏骤停时间达______即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______即出现脑损害不可逆。 23.心肺复苏时,基础生命支持中的A、B、C即指______、______、______等。 24.胸外按压时,按压与呼吸之比是______;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 25.临床上将重症肌无力危象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6.临床上常见危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超高热危象指高热同时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高血压危象只由于某些诱因,外周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达______,收 缩压达______,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 2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监测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引起休克的原因,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休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期。 33.休克最适宜的体位是______。 34.意识障碍依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临床上根据昏迷程度可将昏迷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6.硬膜外腔压力正常成人为______,儿童为______。 37.气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8.毒物的吸收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急救护理学教案--休克

★编号: 07(第7次课) ★课题:第六章休克(Shock) ★课时:2学时 ★重点难点:院外急救的原则、各种急救技术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目的: 掌握:休克的病因、分类、临床观察、病情判断、救治原则和护理重点。 熟悉:休克病理生理与临床的联系。 了解: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定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以致重要器官微循环灌流急 剧降低,从而引起组织代谢及器官功能严重障碍的一种全身性的危急综合症。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搏出量和完善的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 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的障碍,细胞代谢及体液的变化,以及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病程分三期: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 主要临床表现:神志烦躁或淡漠、面色苍白或紫绀、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和酸中毒。 二、休克病因 1、血容量不足 2、创伤

3、感染 4、过敏 5、心源性因素 6、内分泌性因素 7、神经源性因素 三、休克分类 1、按病因分类 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内分 泌性休克、伴血流阻塞的休克 2、按病理生理学分类 低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阻塞性休克、分布性休克 3、血流动力学分型 低动力型休克(低排高阻或冷休克)、高动力型休克(高排低阻型或暖休克)。 四、休克的病理生理 1、休克早期 机制: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微动脉、微静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灌入毛细血管网的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 锐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血管紧张素Ⅱ增加→毛细血管收缩。 儿茶酚胺释放→血栓素 (收缩血管、促血小板聚积)的量大于前列环素(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积)→毛细血管收缩。 特点:毛细血管持续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外周阻力增加。微循环处于缺血 状态,灌注减少。 临床表现:去甲肾上腺素使网状上行系统活动增强→烦躁不安;交感兴奋→泌

信息技术word教案全集

初识 Word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编辑文章. 【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自学法。 【教学手段】 1.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练习 4.新建Word文档 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 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插入文字 (1)自学插入文字的方法,注意移动光标的两种方法。 (2)在日记中“接力赛”的“赛”字前面插入“比”字。 (3)在日记中插入文字“气温:25℃”。 (4)小结插入文字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插入文字和特殊字符的方法。 7.删除文字 (1)自学删除文字的方法。(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删除“日记”中的“秋季”和“星期五”两词。(3)小结删除文字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删除文字的方法。 8.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 (1)自学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2)在“日记”中插入日期和时间。 (3)小结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自动插入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9.撤消和恢复操作 布置任务:学习画图程序时我们曾使用撤消操作修改画错的一笔,Word中不仅有撤消操作还有恢复操作,试一试撤消和恢复操作的作用是什么?撤消和恢复操作可以进行多少次?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撤消和恢复操作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10.保存文档 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 11.退出Word 如果退出Word,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 启动Word,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 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置作业用Word写一篇日记. 【教学反思】

《急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试题一)讲课教案

《急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试题一)

《急救护理学》期末考试题(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型事故基本信息的录入不包括(B) A.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当天天气 C.事故发生的地点 D.事故发生的原因 E.事故伤亡人数 2.心脏骤停的患者,在进行胸外近压时,频率诮为(B) A.80次/分 B.100次/分 C.60次/分 D.115次/分 E.120次/分 3.下列关于空中转运途中的救护,说法错误的是(D) A.注意缓解伤员出现的应激状态 B.密切观察伤员体腔压力的变化 C.观察固定患肢的血管神经情况 D.合并脑水肿的伤员应头朝机尾 E.合并呼吸障碍的伤员头朝机尾 4.脑水肿患者血压稳定后可抬高床头(B) A.5°~15°

B.15°~30° C.45° D.60°~75° E.45°~90° 5.下列哪种毒物中毒可使病人口腔中有蛋臭味(C) A.有机磷农药 B.乙醇 C.硫化氢类 D.氨 E.甲醇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甲膜切开术的适应征(D) A.严重面部损伤而无法实施经口或鼻气管插管 B.脊髓可疑损伤而无法进行有效通气 C.化学物质吸入性损伤 D.12岁以下儿童 E.过敏性反应 7.下列何种情况属于成人中度烧伤(B) A.2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B.3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C.烧伤总面积在30%~49% D.3度烧伤面积在10%~19% E.烧伤总面积超过50%

8.心源性休克最为多见的病因是(E) A.心肌炎 B.心肌病 C.严重心律失常 D.心脏压塞 E.急性心肌梗死 9.高热惊厥主要见于哪个年龄段的小儿(A) A.6个月~4岁 B.1个朋~1岁 C.4~6岁 D.6~8岁 E.3~5岁 10.急诊科救护属于EMSS的第几个环节(B) A.第一个环节 B.第二个环节 C.第三个环节 D.第四个环节 E.第五个环节 11.阿托品化可引起(A) A.瞳孔扩大 B.瞳孔缩小 C.流涎

信息技术教案Word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信息技术教案Word篇 第1课初识Word(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

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 二、新授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Word”。出现Word 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 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 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 。 练一练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 。 议一议哪种启动方法好? 2.认识Word 窗口 师:Word 窗口和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 练一练

1.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称。 课堂作业 议一议你能用几种方法关闭“Word ”窗口?

第2课走进word(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word全套教案

[word全套教案] [教学目得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得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得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得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激趣)。漂亮不漂亮?它们就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 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得Word 做得。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 二、新授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得“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 “Microsoft Word”。出现Word 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 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 得快捷方式得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 。 练一练通过双击桌面上得快捷图标启动Word 。 这就就是Word 得快捷方式图

议一议哪种启动方法好? 2.认识Word 窗口 师:Word 窗口与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您能记住窗口中得哪些名称呢?练一练 1.说出下面窗口中得各部分名称。 2.说出窗口中各部分得功能。 小明发现这个窗口中还有这样得两行特殊得小按钮: 这就是工具栏,上面一行就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就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得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得操作。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工具栏。 师: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得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师边说边出示各图标按钮得名称。) 打开打印剪切粘贴撤消 新建保存打印预览复制恢复 有了这些知识,小明写了一篇英文日记。 出示: 练一练 请您按照小明得输入内容,输入在Word窗口中。 3.退出Word 师:我们已经完成了日记得输入内容,那么如何退出Word? [演示] (1)单击“文件(F)”菜单中得“退出(X)”命令。 (2)如果就是新输入文件,计算机会弹出如下对话框,询问就是否保存文件。 (3)如果文件需要保存,单击“就是(Y)”按钮,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4)在“文件名(N)”框中输入新得文件名,在这里以“小明得日记”为文件名,单击“保存(S)”按钮。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技术适用专业:护理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1.课程设置概述 1.1课程性质 《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观察和救护能力,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该课程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并为后期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院内、外常见急诊的救护知识、救护技能,体验急诊救护工作中的良好工作态度。 1.2课程设计思路和学时安排(主要包括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活动设计的目的、课时安排说明) 急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护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以单项技能训练为轴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对护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特别是不能适应护生在实习期间对急救和危重症监护技能应用的需求。因此, 我们对中职护生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教材选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急救护理技术》,30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4学时。 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模块一为院外救护,涵盖了5个工作任务,即紧急救护、现场评估、心肺脑复苏、现场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模块二为院内急诊室救护,涵盖了3个工作任务,即接收急诊病人、预检分诊、急诊处理;模块三为重症监护,涵盖了3个工作任务,即ICU患者的接诊、ICU监护、ICU生命支持;模块四为综合急救护理技能,即中毒患者的救护;中暑及冻僵患者的救护;淹溺及触电患者的救护。这项教学结构的改革,除包含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三环节,即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ICU监护外,更重要的是体现患者经发病现场的急救处理后,送入医院急诊科的救护,然后转入ICU病房进行监护,是一个完整的救护过程,护生在思想上易于接受。EMSS的三环节即三大教学情境(4个模块),引出急救护理中最常见的14个工作任务,用具体的工作任务导入要完成该急救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培养护生职业能力过程中渗透相关的急救理念,必要时拓展一些前沿知识。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案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案[授课课题]:《物理实验室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操作时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实验室安全用电、安全防护等知识; 3、掌握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救护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实验室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教学难点]:细心操作,遇事冷静,认真分析,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物理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火灾、触电、利器伤害、中毒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是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到达物理实验室之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1.防火灾 平时要有防火的安全意识,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有焦臭味(如电线过热、短路,酒精撒出来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了),要立即找出发生原因,并及时处置消除;若有明火发生,立即查清产生原因,分别进行处理。(如电器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扑灭;酒精撒出来了引发明火要用湿布盖灭)。同时同学们要保持冷静,根据情况必要时有序撤离教室并且要防止因拥挤

发生踩踏伤害事件发生。如有烧伤情况,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送校医室或求120抢救。 2.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防止触电 (1)随时检查用电器安全情况,如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2)不涉及学生用电时,课前注意关闭学生用电电源开关。学生实验用36v以下的电源,决不送220v的交流电。需用220v的交流电时,实验前注意向学生交待用电安全。实验中注意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制止非安全的操作情况。一旦发生触电情况,立即断开电源;视情况进行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报告校医室或120急救。 (3)教育学生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用电器。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 一旦发生触电情况,立即断开电源;视情况进行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报告校医室或120急救。 (2)防止引起火灾

急救护理技术电子教案

急救护理技术电子教案

急救护理技术 第一章绪论 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科学和护理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一节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急诊医学的发源地:美国 2、急诊医学的产生前提: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传染病下降,心脑血管意外等增加。 ?社会城市化:人均占有小汽车量急剧增加,交通事业飞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 ?社区医学发展,人们就医方式改变。 急救护理学始于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土前往前线医院救护,使死亡率明显下降,达到2%左右。说明有效的抢救及急救护理技术对伤病员的救护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病人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而辅以“铁肺”治疗,配合特殊护理技术,效果良好,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

病房”。到了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建立。 我国急救护理事业在早期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 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将外科手术后病人,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入病房。以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急诊医学发展情况 ?1980年10月,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十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哈尔滨、长春、重庆和西安)急救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这是建国后正式颁发的第一个急救文件。 ?1980年成立中国急诊医学研究会。加强了急诊医务人员的联系和学术交流。 1986年12月,中华医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标志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开创了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迅速,在全国各城市普遍设立了“120”急救专线电话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医疗急救电话“120”、公安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以及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等系统的联动机制,一些发达城市还积极探索海、陆、空立体求援新模式。

《急救护理学》课程作业

《急救护理学》课程作业一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即院前救护、急诊室救治、重症监护治疗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2.急救护理学 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 3. 院外急救 指各种遭受危机生命的急危重症病人自发病或受伤开始至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 4. 重症监护病房(ICU) 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类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对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护,有力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病人能度过危险期,为康复奠定基础,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疗率。 5. 心脏骤停 又称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脏有效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导致循环中断,及时,正确和有效的现场复苏是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6. 脑死亡 是指大脑皮质和脑干电活动完全停止,无自主呼吸,神经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直线,此三联征持续24h以上可宣布脑死亡 7. 生存链 第一目击者、急救调度、急救服务人员、急救医生和护士作为团队,共同为抢救生命进行的有序工作。 8. 预检分诊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 9. 基础生命支持

亦称基础复苏。其目的是迅速恢复循环和呼吸,维持重要器官供血与供氧,维持基础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复苏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基础生命支持包括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识别、气道阻塞的处理、建立气道、人工呼吸和循环。 10. 心肺脑复苏 是通过机械生理和药物学方法来恢复心搏呼吸停止病人生命体征的急救医疗措施,是急诊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1. 心肺复苏 仅是特定治疗前的保守治疗,是脑复苏的开始,其目的是迅速恢复有效通气和循环,维持脑组织灌注,最终完全恢复脑功能 二.填空题 1. 院外急救具有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院外急救的原则有先排险后施救、先重伤后轻伤、先施救后运送、 急救和呼救并重和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3.在检伤与分类中必须采取边检伤边分类和边抢救同时并举的原则。 4.现场救护的“生存链”包括早期通路、早期心肺 苏、早期出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5.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心搏骤停可分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电机械分离,心搏停止四种类型,其中以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6. 7.诊断心搏骤停的依据中,最可靠而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并伴有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8.完整的心肺脑复苏(CPCR) 9.BLS等环节。 10. 舌向后坠是造成心搏骤停病人呼吸遭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11.心肺复苏时常用的呼吸支持方法包 括、、、 、、和 等。 12.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如急救者只人工呼吸,那么通气频率应 为次/分。婴儿人工呼吸的频率为次/分,8岁以下的儿童为次/分。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初中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1、为了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仪器不得借给个人使用。 2、教师确因教学需要较长时间借用仪器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办好借用手续,限期归还,方能借出。贵重仪器和损耗物品不得外借。 3、危险药品严禁外借、挪用,以杜绝事故发生,如有丢失,应立即报告一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4、学期结束时,借出仪器一律归还,借用仪器如有损坏或遗失,须照章赔偿。 5、如有违反规定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有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分管这项工作。 2、教学仪器、药品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仪器的存放按国家教委对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顺序,科学存放。对贵重仪器必须重点保管,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要严加管理、专柜存放,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3、实验室教学仪器要建立完善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做到帐帐相等,帐物相符,各种资料及说明书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教师上实验课所需仪器、药品必须提前填好实验记录册,用后及时归还。 5、教学仪器借用、领取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和报废,都要按规定处理。 6、对于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要予以追究。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模范地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构造,使用与维修技术,保持仪器完好率,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3、每学期清点仪器一次。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 4、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 5、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6、注意安全、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7、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药品的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