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 格式:pdf
- 大小:718.98 KB
- 文档页数:7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图示季节,上海和南亚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 东南季风、西北季风B.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东南季风D.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答案】B【解析】2.(1)2002年至2014年()2.(2)据表中信息推断,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①有色金属冶炼业②信息服务产业③大型建材生产产业④生物医疗产业⑤商务会展产业A. 医疗条件改善,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B. 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C. 乙地迁入人口多,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 自然增长率低,两地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答案】B【解析】(1)该表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人口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2002年至2014年,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由21.29%下降至16.49%,这不是医疗条件改善造成的,因为医疗条件改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会增加,所以A错误;甲地劳动人口比重由77.79%提高到81.29%,可见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B正确;乙地老年人口比重由7.64%提升到9.33%,比重上升,C错误;两地劳动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由表中可看出,甲、乙两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有升有降,大部分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数提升,所以劳动人口抚养负担不可能加重,可能减轻,D错误。
故选B。
【答案】D中可以看出,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生物医疗产业、商务会展产业,而有色金属冶炼业、大型建材生产产业都是传统产业,此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故选D。
3.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低生育率前十位的省:京0.71,沪0.74,辽0.74,黑0.75,吉0.76,津0.91,浙1.02,藏1.05,苏1.05,陕1.05(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2024届新高考地理精英模拟卷【新课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高运输能力的运载方式。
多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交通网,能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下图示意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
据此完成下题。
1.影响城市群轨道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分布B.土地面积C.出行需求D.人口规模2.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 )A.高速铁路实现城市间的客货运输B.城际铁路满足城市群的对外联系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D.市郊铁路可以促进功能区发展3.轨道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②解决城市交通拥堵③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④提升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km2,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
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4.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影响阿拉斯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读某地地质构造图。
完成下面小题。
6.该河所在流域各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主要是( )A.J1-J4经历了海退B.C1-T3间气候变暖C.C1-C2经历还原环境D.C1-C2时期气候冷湿7.正确表示沿甲-丙干流部分河段的地质剖面图是( )A. B.C. D.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广州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大圆圈为经线圈,两个小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A 点经度为90°W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 、b 两条等太阳高度线上的太阳高度分别是( ) A .30°、60° B .60°、30°C .23°26、66°34′D .66°34′、23°26′2.关于图中C 、D 两点的正确说法是( )A.C 点的地方时为6点B.C 点物影朝西D.点在晨线上D.D 点在西半球 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如图所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日期,黑龙江的漠河出现“白夜”现象 B .此日之后,南极极昼范围越来越小C .6个月后,C 地日出时间为10时D .图中所示晨昏线为昏线4.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可能是( )A .7月1日B .1月1日C .10月1日D .4月1日人工增雨潜力指云系通过人工影响增加地面降水的能力。
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时,降水才能发展和持续,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因此把上升气流作为影响人工增雨潜力的前提条件。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高三 地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下图为地表甲、乙、丙、丁四点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在乙的东北B .乙在丙的西南C .丙在丁的东南D .丁在甲的西北2.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 .甲地地方时最晚B .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C .丙地距地心最远D .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因素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可能位于( )A .长白山区B .天山山区C .太行山区D .横断山区 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 .2月1日、晴天B .7月1日、阴天C .3月1日、多云D .12月1日、多云下图为G 区域位置(图中虚线范围)示意图。
雹灾是该区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对农作物危害很大。
图右为1951-2005年G 区域雹灾发生频率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内………………○………………装………………○………………订………………○………………线………………○5.G 区域( )A .为暖温带、半干旱区B .地势西高东低C .草原、沙地面积广阔D .河流多内流河 6.有关G 区域雹灾说法正确的是( ) A .雹灾高发期在夏末秋初,冬季发生频率低 B .春夏季节空气较容易发生剧烈的上升活动 C .减少雹灾发生的主要措施是建设水利工程 D .雹灾的发生频率与当月降水量没有相关性图(a )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刻地面SO2浓度等值线图,图(b )为等高线地形图。
【必考题】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A. 气候的干湿差异B. 地形的起伏差异C. 植被的分布差异D. 所有上述现象2.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潮汐现象D. 地震3.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广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4.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 气候和天气是同一个概念。
()6. 地球上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7.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______省。
8. 世界上海洋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洲。
9.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0.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1.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12. 描述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 论述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4. 讨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5.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16.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高原。
17.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洲。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8.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9. 描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20.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1. 论述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2. 讨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3.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及其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7月22日至8月7日,几位中学地理教师在澳大利亚旅行,行程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之后包车自驾一路向北参观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
图1左图为澳大利亚简图,图3右图为包车内部座位示意图,图2为7月27日某时刻,一位教师在乙地拍摄的海平面日照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某日几位地理教师于当地时间14:00-16:00自珀斯一路向北行驶时,推测图1所示车内四个座位中,避光效果最好的是( ) A .AB .BC .CD .D2.7月27日某时刻,一位教师在乙地拍摄了一幅海平面日照图(图2),请推断此时教师影子朝向( ) A .东北B .正西C .东南D .西北下图为北京时间9月20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此时,( )A .甲地气压是1012.5百帕B .呼和浩特云量比上海多C .北京风速小于长春D .上海气温高于广州4.此后一周内,赣北地区( ) A .迎来传统的霜降节气B .鄱阳湖畔日落西北方向C .将会经历一次寒潮天气D .户外活动可能受降雨影响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某月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3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1.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 1: 2B. 1: 5C. 5: 1D. 2: 1【答案】C【解析】1.5厘米=15毫米,比例尺=15: 3=5: 1,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5: 1.故选:C.2.(1)图示砾石景观常见于大河的()2.(2)下列地貌形态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是()A. 下游泥滩B. 中游凸岸C. 上游凹岸D. 入海口处【答案】B【解析】(1)图示砾石景观属于颗粒较大的沉积物景观,常见于流速较快的大河中游凸岸,凸岸是沉积岸,可能有砾石沉积形成,B对。
下游泥滩沉积物颗粒细小,砾石沉积很少,A错。
凹岸是侵蚀岸,没有沉积物堆积,C错。
入海口多是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景观,泥沙沉积物颗粒较细,砾石沉积很少,D错。
故选B。
【答案】C【解析】(2)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形成,A错误;移动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B错误;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图中砾石滩成因是外力沉积作用在河流凸岸形成。
冲积扇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成因相似,C正确;花岗岩风化球是风化作用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3.(1)白族民居中正房大多坐西向东,厢房在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
下面关于民居说法正确的是()3.(2)近年来,不少国内居民“逃离北上广”、“归隐山水间”,成为“大理新移民”,其成因主要是由于()A. 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季风,坐西朝东可接受更多水汽B. 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C. 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反射太阳光使正房保持凉爽D. 由于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房屋可依山傍水而建【答案】B【解析】(1)从图中的风向图可知,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苍山山顶夜晚降温速度快,气温低、高压高,洱海降温速度慢,气温高、气压低。
高三三模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D. 地球自转使得季节变化答案:C2. 以下哪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A. 海拔高度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D. 洋流答案:B3.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 中国B. 印度C. 英国D. 巴西答案:C4. 以下哪个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水稻种植区?A. 美国中西部B. 印度北部C. 泰国D. 澳大利亚答案:C5.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印度尼西亚答案:B6. 以下哪个湖泊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A. 贝加尔湖B. 里海C. 维多利亚湖D. 苏必利尔湖答案:A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伊朗D. 委内瑞拉答案:A8. 以下哪个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A. 纽约B. 巴黎C. 东京D. 悉尼答案:B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中国B. 南非C. 加拿大D. 澳大利亚答案:B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A. 美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澳大利亚答案:A11.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A. 中国B. 澳大利亚C. 巴西D. 印度答案:C12.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埃及答案:B1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A. 巴西B. 哥伦比亚C. 越南D. 印度尼西亚答案:A1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香蕉生产国?A. 厄瓜多尔B. 菲律宾C. 哥斯达黎加D. 印度答案:A1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A. 中国B. 印度C. 斯里兰卡D. 肯尼亚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一游客某日在湖北省某市(113°E,30°N)某广场拍摄到的一幅地理标志及其日影图(左图),地理标志图上的文字见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者是在地理标志的哪一方位拍摄()A.东B.南C.西D.北2.从图示信息看,拍摄者拍摄的时间大约是()A.7点B.10点C.13点D.15点3.若将此地理标志移至与该市同纬度的另一市的某广场,则地理标志上的指示牌()A.方向与距离均调整B.方向与距离均不调整C.方向调整,距离不调整D.方向不调整,距离调整4.2017年11月初,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喷发,下图为阿贡火山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贡火山所处的板块及其边界类型分别是()A.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C.欧亚板块生长边界D.欧亚板块消亡边界(2)此时阿贡火山的火山灰主要飘向为()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在汽车生产中传统的平台式生产是把各个零部件组装成整车。
模块化生产是新的汽车工业生产方式,是将汽车零部件先组装成模块,再将各模块组装成整车,各模块在不同车企之间能实现共享通用。
生产专业化、市场规模经济及消费者需求多样性共同推动了模块化生产的形成和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汽车工业生产方式向模块化生产转变会()A.缩短汽车生产周期B.减少车辆零件数量C.增加单车研发成本D.促进信息技术共享6.汽车模块供应商大多集中在整车厂附近布局主要是为了()A.获得政策支持B.快速响应需求C.扩大市场范围D.减少生产流程7.汽车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区域信息联系增强B.汽车模块技术革新C.交通运输成本降低D.原料来源渠道广泛氢能出行是北京冬奥会一大亮点。
国际氢能示范区是大兴区和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共建项目,旨在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环卫等服务领域的应用。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考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研究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下图所示),并发现中国的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处于图中阴影区间,反映区域( ) A .城镇化速度提升 B .城镇化速度降低 C .城镇化水平提升D .城镇化水平降低2.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可能使西南地区城镇化( )A .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镇吸引型B .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乡扩张型C .从城镇吸引型转为乡村流失型D .从城镇吸引型转为城乡收缩型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位于(164°E ,75°S )。
下图为一工作人员在某个日期拍摄的当地全天太阳运动轨迹。
完成下面小题。
3.该工作人员拍摄的日期可能在( )A .1月22日或11月22日B .3月21日或9月23日C .5月22日或7月22日D .6月22日或12月22日 4.出现上述现象期间,当太阳达最低点时( ) A .北京时间约为9:00B .太阳出现在正北的地平线附近C .与最高点的差值为30度D .其值不可能为5度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北麓,东、西、南三面环山,大体为开口朝北的“喇叭口”地形。
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可以
A. 短时间内缓解劳动力短缺
B.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得以解决
C. 利于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D. 大幅度提高出生率
2.小明在杭州某商场购买某品牌服饰,发现标签上的产地不再是“中国制造”,而是“越南
制造”,“缅甸制造”,这个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环境容量
B.资源供给
C.市场需求
D.工资水平
3.在黄土高原的多个小流域内,都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梁、峁、土
石山等之间的同一类地形单元里。
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6年9月,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
完成4、5题。
4.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5.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A.太阳辐射影响小
B. 太阳活动干扰小
C.天气变化影响小
D. 电磁环境比较好
下图表示世界上某地区某时间的等温线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第6题。
6.关于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时间和PQ间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约820千米
B.7月约720千米
C.1月约1100千米
D.7月约2200千米
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
完成7、8题。
7.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A. 人口数量增多
B. 生态环境改善
C. 社会经济发展
D. 用地规模扩大
8.关于新型城镇化过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B.城市景观完全取代乡村景观
C.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
D.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下图为2016年中国香港1月21日-28日天气状况的变化示意图。
完成9、10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