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设备缺陷快速定级方法的研制
- 格式:pdf
- 大小:541.05 KB
- 文档页数:4
--输变电设备缺陷定级标准广西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缺陷定级设备划分 (2)6 变电一次设备缺陷定级 (2)6.1 电力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设备 (2)6.2 断路器的设备 (4)6.3 隔离开关的设备 (5)6.4 电力电容器组 (6)6.5 互感器、耦合电容器设备 (6)6.6 母线的设备缺陷(含绝缘子) (7)6.7 防雷设备缺陷(避雷器、避雷针、接地网) (7)6.8 干式电抗器、阻波器、干式消弧线圈 (8)6.9 GIS设备 (8)6.10 带电设备红外测温缺陷定级 (9)6.11 外绝缘污闪及瓷瓶损坏缺陷定级 (10)6.12 一次设备试验缺陷定级 (10)7 变电二次设备缺陷定级 (12)7.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2)7.2 故障录波及测距装置 (13)7.3 直流充电设备 (13)7.4 蓄电池组单元 (14)7.5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 (14)7.6 综合自动化系统(操作员工作站、继电保护工程师站、五防工作站、远动工作站、通信控制器、网络设备) (15)7.7 综合自动化系统测控装置单元 (16)7.8 RTU单元 (16)7.9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 (16)7.10 电气防误闭锁装置 (17)7.11 计量电测设备 (17)7.12 通信系统设备 (18)7.13 变电站低压380V交流电源 (19)8 架空线路设备缺陷定级 (19)8.1 架空线路紧急缺陷 (19)8.2 架空线路重大缺陷 (20)8.3 架空线路一般缺陷 (24)9 电力电缆设备缺陷定级 (26)9.1 电力电缆紧急缺陷 (26)9.2 电力电缆重大缺陷 (27)9.3 电力电缆一般缺陷 (27)前言为规范广西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等级划分,根据国家、行业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
环球市场/电力工程-130-GIS 设备缺陷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纪舜尧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摘要:所谓GIS 设备实际上就是一种封闭形式的组合电器,该种电器装置最早出现在我国1965年。
新时期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与成长较为迅速,对节约占地成本、电气性能以及电气设备等方面的参数要求不断提高,因而GIS 设备的应用也呈现出较高的优势特点。
如今我国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中广泛应用到了GIS 设备,在应用过程中要求较高的安装控制工艺水平,由于设备结构安装比较紧凑,因而很难发现一些缺陷与隐患问题,加剧了GIS 设备在电网运行中的风险。
本文针对GIS 设备缺陷分析及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GIS;设备缺陷分析;检测技术引言GIS 设备停电试验虽然能够发现部分缺陷,但停电试验电压较低,难以反应设备运行状态下的真实状况;并且高压设备的绝缘劣化是一个长期累积和发展的过程,停电试验难以及时发现该类潜伏性缺陷。
GIS 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能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及早发现设备内部局部放电及其它缺陷信号,判断GIS 内部缺陷信息及其严重程度,实现缺陷的精确定位,对故障提出预警,从而可以实现有计划的安排检修,减少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1 GIS 设备故障类型1.1 SF6气体泄漏故障SF6气体对于GIS 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一旦发生SF6气体的泄漏,就必然会导致GIS 设备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的工作,进而会对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转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GIS 设备发生SF6气体泄漏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GIS 设备的材料、加工、装配以及设计等环节存在着缺陷,二是密封材料由于长期使用而出现老化和破损的情况,从而导致SF6气体出现了泄漏。
为了预防SF6气体泄漏故障,供电企业应高度重视对GIS 设备材料质量的监测,并且还应保证加工、装配与设计环节符合规定的标准,同时还应定期检查GIS 设备的密封性能,一旦发生泄漏的情况就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是更换。
红外测温自动评定系统的研究红外测温技术能够简便、准确地捕捉输变电设备缺陷,随着电力系统状态检修工作的推进,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系统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并积累了大量有用的红外图谱数据。
红外图谱可直接应用于缺陷分析和设备状态评价,留档的红外图谱可用于数据分析比对和历史缺陷查证。
国家电网公司《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规定了定期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红外测温,并建立了设备红外图谱数据库。
一、关键技术研究针对设备及部位的组合,设置5 个规则阈值,并分别应用于温差判断法、热点温度判断法和相对温差判断法,将3 种判断方法分别获取的温度值进行运算,得出判定结论一。
同时,根据系统记录的前三次设备测量,通过计算每次设备测量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得到温差曲线,并根据曲线偏离判断得出判定结论二,综合判定两个结论,系统自动以较严重的结论作为设备缺陷的最终判定结果。
缺陷等级判定规则见表1所列。
表1 缺陷等级判定规则最大温差是指同一张红外图内多个分析区域最高温的最大温差。
热点温度是指同一张红外图内分析区域的最高温度。
环境参照体温度是指默认选取环境温度作为参照体温度。
相对温差是指2 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比的百分数。
相对温差δ为:δ=(r1-r2)/r1×100%=(R1-R2)/(R1-R0)×100%式中:r1和R1分别为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和R2分别为正常点的温升和温度,R0为环境参照体的温度。
同时,根据系统记录的前三次设备测量,通过计算每次设备测量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得到温差曲线,并根据曲线偏离判断得出判定结论,系统自动以较严重的结论作为设备缺陷的最终判定结果。
以电流为基准的温差曲线如图1、图2其中:APGPG=P-p’=(S-T)-[(S1-T1)+(S2-T2)+(S3-T3)]/3其中,P为温差,S为测量温度,T为环境温度,p’为前三次测量温度平均温差,S1T1、S2T2、S3T3分别为前三次的测量温度和环境温度。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为了加强设备缺陷管理,保持设备健康水平,应制定规范的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规定11.总则设备缺陷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准确地发现、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使设备缺陷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而制订本制度。
2.设备缺陷定义: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缺陷设备。
2.1设备零部件损坏、老化、缺少,技术性能不良,以致不能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或安全构成威胁者;2.2由于外界原因,形成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的现象;2.3按设备定级不能评为一类设备者。
3.设备缺陷的分类:3.1紧急缺陷(I类缺陷):己导致设备退出运行或随时可能导致事故需立即处理者;3.2重要缺陷(II类缺陷):缺陷比较严重,但在运行人员、试验人员的监视下,在短期内尚不致造成事故者;3.3一般缺陷(III类缺陷):对安全威胁不大,允许在下一个月度季度检修计划中予以消除者。
4.职责和分工:4.1变电所运行人员:4.1.1对当班发现的缺陷、其它专业人员发现并记录在各专业记录簿中的缺陷,都应录入生产MIS网缺陷记录。
4.1.2对缺陷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定出缺陷的性质、类别。
4.1.3对紧急缺陷、严重缺陷,应同时汇报变电工区和区调值班员。
220kV设备缺陷,如危及系统安全,需立即改变省调管辖设备的运行方式等紧急情况,变电值班员可先直接回报省调。
4.1.4对危及安全需做紧急处理的缺陷,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紧急处理,以防发展为事故。
4.1.5 缺陷消除前,负责运行监视,做好事故予想。
4.1.6当检修人员消缺完毕,应对消缺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工作负责人、值班负责人分别在缺陷记录上签名,作为该项缺陷己消除的依据。
4.1.7 每月末,将变电所未消缺的紧急缺陷、严重缺陷,汇总报变电工区。
4.2值班调度员:4.2.1对紧急缺陷、重大缺陷,应立即回报生产安全部及公司领导。
输变电设备缺陷分类参考标准变电站设备缺陷分类标准引言输变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输变电设备可能存在不同种类的缺陷。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对于及时识别和处理缺陷,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缺陷分类的目的输变电设备缺陷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识别缺陷类型:通过对设备缺陷的分类,可以准确识别出不同类型的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维修。
2. 制定维修策略:根据设备缺陷的分类,可以制定相应的维修策略,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
3. 比较统计分析:对不同设备缺陷的分类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可以为设备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帮助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 参考标准化:建立一套统一的缺陷分类标准,可以为设备制造商、企业管理者、设备运行人员等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行业内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缺陷分类的原则在制定输变电设备缺陷分类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包含全面:分类标准应包含输变电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类缺陷,覆盖各个设备的不同部位和环节。
2. 层次清晰:分类标准应按照设备的功能和结构特点进行层次划分,使得各个级别的缺陷分类之间具有明确的区分性。
3. 易于操作:分类标准的表述方式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同时,标准的使用不应受到设备类型和厂家的限制。
4. 可扩展性:分类标准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适应新设备类型和新技术的引入。
设备缺陷分类标准的结构输变电设备缺陷分类标准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层:设备大类第一层是设备大类层次,主要按照设备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划分,例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 第二层:设备子类第二层是设备子类层次,主要按照设备的具体类型和结构特点进行划分,例如:油浸式变压器、气体绝缘开关等。
#### 第三层:缺陷类型第三层是缺陷类型层次,主要按照设备缺陷的具体类型进行划分,例如:绝缘失效、接地故障等。
Classified Index: TM711U.D.C: 621.3Thesis for the Master DegreeStudy on Infrared Spectrogram Analysis forElectrical Equipment DefectsCandidate:Li LinSupervisor:Prof.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Speciality:Master of Engineering Electric EngineeringSchool: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ingDate of Defence:March, 2015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电力设备缺陷的红外图谱特征分析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华北电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据本人所知,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电力设备缺陷的红外图谱特征分析研究》系本人在华北电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华北电力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义发表。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电力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北电力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整个社会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了。
DOI :10.14182/ki.1001-2443.2022.06.004电力设备巡检缺陷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研究吕强1,王伟1,马国强1,张益明2,李晖3,王力4(1.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甘肃兰州730070;2.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兰州730050;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甘肃天水741099;4.兰州倚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71)摘要:电力设备具有点多、面广、长期暴露野外等特点,运行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外界环境因素包括风偏、鸟害、覆冰、雷击、山火等,其他因素还有设备老化、质量、设计、验收、运维等,单一因素或多个综合因素都可导致设备故障,进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设备运行。
随着无人机电力设备巡检的应用和发展,无人机巡检数据不断的积累,通过智能化处理手段,利用无人机巡检数据的获取电力设备缺陷信息,对巡检数据中存在的规律性、潜在性、趋势性问题和隐患进行自动判断识别,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综合应用,可以深入地判断电力设备健康状态水平,并为运维部门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电力设备;设备故障;无人机;缺陷信息;自动判断识别中图分类号:X8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22)06-0545-08在采用无人机巡检时,地面遥控设备能将无人机采集的巡检图像传输到地面,但由于受到无线传输带宽的限制,传输的巡检图像质量、分辨率均受到影响,不能全面地、清晰地实时研判电力设备的缺陷,需要将高分辨率的巡检图像记录下来,事后分析其存在的缺陷。
因此,当前无人机巡检的方式是利用图像采集装置快速将电力设备以连续图像方式拍摄记录下来,在无人机巡检时不进行过多的停留用以发现设备缺陷,而专注于采集并存储完整、清晰的电力设备图像,这样能有效提高无人机的巡检效率,而将采集的巡检图像在地面通过图像分析手段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1-2]。
由于无人机一次巡检采集了大量的、高分辨率巡检图像,对电网巡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地面人工巡检方式转换到采用计算机从巡检的图像上发现设备缺陷,是一种对巡检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且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
电气设备的缺陷定级及缺陷管理电气设备的缺陷定级及缺陷管理一、电气设备定级标准1、主变压器(包括消弧线圈)(1)一级设备①可以随时投入运行,能持续地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数值或上层油温不超过85℃。
②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合格。
③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分接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动作次数及检修周期未超过规定。
④冷却装置运行正常,散热器及风扇齐全。
⑤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流保护、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装置和信号装置完备,部件完好,动作可靠。
⑥一次回路设备绝缘及运行状况良好。
⑦变压器(消弧线圈)本身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
必要的标志、编号齐全。
⑧不漏油或稍有轻微的渗油,但外壳及套管无明显油迹。
⑨资料齐全,数据正确。
总体评价无严重缺陷,运行正常。
(2)二级设备①经常能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数值,或上层油温不超过95℃。
②线圈、套管试验符合规定,绝缘油的介损比规程规定稍有增大或呈微酸反应。
③线圈轻微变形。
④部件和零件齐全,分接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或接触电阻稍有变化,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⑤冷却装置有整组故障,但不影变压器出力。
⑥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
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完备,部件完好,动作可靠。
⑦一次回路设备运行正常。
⑧资料不齐,但可以分析主要数据,保证安全运行。
(3)三级设备达不到二类设备的标准或具有下列状况之一者①有严重缺陷,达不到铭牌出力。
②线圈或套管绝缘不良,因而需降低预防性耐压试验标准。
③线圈严重变形。
④漏油严重。
⑤部件、零件不全影响出力或安全运行。
⑥分接开关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良,接触电阻不合格。
⑦差动保护或过电流保护不可靠。
⑧有其他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
2、调相机(1)一级设备①能持续达到铭牌出力,并能随时投入运行。
②机组垂直方向振动(轴或轴承)达到”良”标准。
③部件、零件完整齐全;定子绕组没有油迹、磨损或变形,垫块、绑线或夹紧装置紧固;定子铁芯,转子锻件,套箍、槽楔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