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袁世凯专权二、二次革命三、袁世凯称帝四、护国运动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56.00 KB
- 文档页数:22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①、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地主和买办联合专政的专制政权)。
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个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政府。
二、袁世凯专权——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外交:袁世凯“善后”大借款是以盐税、海关税为抵押,金额是2500万英镑。
主要用于内战,镇压国民党人。
三、二次革命1、原因:(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同盟会改组国民党的目的一是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
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宋教仁案”。
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3)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用于扩大个人势力。
2、过程:袁世凯在1913年罢免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然后派兵南下,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3、性质: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4、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三、袁世凯称帝1、袁世凯的复辟活动: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成终身总统有世袭的权利,从此中华民国名存实亡;1915年接受21条,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2、护国运动——①、原因:袁世凯的志国和复辟帝制。
②、孙中山的讨袁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
1916年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中国近代史·“袁世凯的统治”知识点解析1、袁世凯专权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2、二次革命背景: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目的:组成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
—袁刺宋。
概况:领导人: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政党——国民党领导。
失败:主观——国民党力量涣散;客观——北洋军强大。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袁世凯称帝:开始步伐——镇压二次革命后,强当大总统;过程:1913年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代之《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1915年底,改民国为帝国——1916年当皇帝。
4、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
1915年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5、护国运动:1915年孙中山《讨袁宣言》,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领导人:孙中山、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袁称帝胜利——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最终失败——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
回答下列有关北洋军阀统治方面的问题: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说它失败,实质指什么?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统治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立宪派、旧官僚的进攻;袁世凯掌握实权,玩弄权术。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对内专制独裁、镇压革命;对外出卖主权,投靠列强。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说明:反对称帝胜利,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未能改变中国现状,说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革命派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
2018长沙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三)
第9课北洋军阀的统治
知识点一袁世凯独裁
袁世凯独裁统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阀,削弱革命军的力量。
2、1912年8月,宋教仁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3、“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进攻国民党,南方国民党军队被打垮,孙中山流亡日本,袁世凯独裁统治正式确立。
知识点二袁世凯称帝
1、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以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2、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年底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1916年为“洪宪元年”。
3、护国运动:袁世凯卖国独裁,孙中山组织护国军讨袁,1916年3月,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运动结束。
知识点三军阀割据混战
北洋军阀:①直系:冯国璋(英美支持);②皖系:段祺瑞(日本支持);③奉系:张作霖(日本扶植)。
南方军阀:①滇系:唐继尧;②桂系:陆荣廷。
(都以英美为靠山) 军阀混战,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中国人民不得不进行反抗列强入侵和军阀统治的斗争。
第10课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倡导复古,激起进步人士向封建文化的挑战。
2、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称《新青年》),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推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提出两大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