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袁世凯成功称帝的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主持人:大家好!在课前我们已对辛亥革命成败问题进行了分组合作探究,大家的观点不一,所谓理越辨越明,今天我们选出了八名代表组成两个正方和反方两个代表队,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请代表入场。
(掌声鼓励一下)正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因为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方二辨:我们认为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否取得成功,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否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看看辛亥革命吧。
他推翻了帝制,等于砍掉封建制的头,使整个封建统治群龙无首。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中华民国,破除了很多陈规陋习。
如:等级制度、官场礼仪、尊卑身份以及缠脚、蓄辫、服饰。
所以他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反方二辨:我方一辨已经声明: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标准是要看: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落入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何许人也,他是大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集体代理人。
我们并不否认辛亥革命多少触动了旧的体制和观念,但绝对谈不上完成了这个任务。
南京临时政府号称“民国”,实际情形怎么样呢?这是个真实的事情,描述的清朝江苏巡抚、民国都督程德全的革命经过,民国政府内部充斥着旧官僚、立宪派,他们伺机而动,“民国”仅仅是块招牌而已,革命潜伏着危机。
正方三辨:我方辨友已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我方的观点。
下面,我从事实方面近一步论证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一:对方辨友声称“民国“是招牌,请问:既然民国是招牌,为什么袁世凯当上临时统之后不立刻扯下这块招牌,而要小心翼翼的等到四年之后才敢称帝呢?二、大量的事实说明,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他们号召人们剪掉辫子,放开小脚,废除跪礼,不再称呼“老爷”、“大人”。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1.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
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
人们便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
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 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D. 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2.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依据学者观点, “觉醒”应该始于( )。
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义和团运动3.《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康有为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他的目的是()A. 大力传播孔子儒家思想B. 鼓励民众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 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D. 为袁世凯称帝提供理论依据4.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 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C.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 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5.1898年,义和团运动得到了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
这主要是因为它()A. 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B. 以打击西方侵略者为主C. 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D. 顽强抗击八国联军入侵6.“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900元……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款项用于履行此项条约内容。
这里的条约指的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7.下表是“克林德碑”的相关信息,其变化说明()A.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B. 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D. 维护民族尊严与正义的基础是国家实力8.1901年前后,梁启超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史学具有“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的弊端,提出新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得公理公例”等观点,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2017政治小论文范文第1篇:政治小论文范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大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由社会发展滞后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突破性转变,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心中充满无限骄傲与自豪时,又是否清醒的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呢?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产品都比较单一,没有自己的技术品牌,面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行,同行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飘零不定。
美国《财富》杂志此前评选出的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内地仅有11家企业"榜上有名",而且多数属于电力、石油、银行等国家垄断性行业,不具备自己的品牌;在2016年公布的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大陆仅一个品牌入选。
然而,"MadeinChina"却已深入世界每个角落,并逐渐占据了各个生活场所。
所谓的"中国制造"指的是通过为别国的品牌、用别国的技术、替别国公司做加工而赚取微薄的收入和利润,还有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别国的。
但随着科技水品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了。
在中国制造迫切需要确立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创造"。
毕竟,仅仅是制造而没有创新,制造就没有生命力。
中国之所以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就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所以要摆脱"不发达"阶段,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就必须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关于名⼈爱国的5篇励志⼩故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化”。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关于5篇爱国⼩故事,我们⼀起来看看吧! 爱国故事1 抗⽇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特务头⼦宣铁吾过⽣⽇,硬邀请国画⼤师齐⽩⽯(1863—1957年)赴宴作画。
齐⽩⽯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
转眼之间,⼀只⽔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赞不绝⼝,宣铁吾喜形于⾊。
不料,齐⽩⽯笔锋轻轻⼀挥,在画上题了⼀⾏字——“横⾏到⼏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去。
⼀个汉奸求画,齐⽩⽯画了⼀个涂着⽩⿐⼦,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诗: 乌纱⽩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何处有⼼肝? 1937年,⽇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为了不受敌⼈利⽤,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贴出告⽰,上书:“中外官长要买⽩⽯之画者,⽤代表⼈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民家,官⼊民家,主⼈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 齐⽩⽯还嫌不够,⼜画了⼀幅画来表明⾃⼰的⼼迹。
画⾯很特殊,⼀般⼈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头或荷径上,窥伺着⽔⾯上的鱼⼉;齐⽩⽯却⼀反常态,不去画⽔⾯上的鱼,⽽画深⽔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齐⽩⽯闭门谢客,⾃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本⼈⽐作翡翠,意义深藏,发⼈深思。
爱国故事2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以张⾃忠命名的街道。
因为张⾃忠是为国捐躯的将军,是“抗战军⼈之魂”。
张⾃忠经常教育部下:军⼈只有以必死的决⼼去战胜敌⼈,才能对得起国家和⾃⼰的良⼼。
1940年5⽉,国民党军三⼗三集团军总司令张⾃忠率军在湖北襄樊⼀带抗战。
⼤洪⼭⼀战,他们消灭了1000多名⽇寇。
⽇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
张⾃忠和⼠兵们坚决抵抗,他⼿举步枪⾼喊:“弟兄们,⼀定把敌⼈消灭!”⼀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天没吃东西。
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史料分析题 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盟会的纲领中没有明确提出的是( )。
A.土地问题B.推翻清政府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反对帝国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同盟会的纲领。
同盟会的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并未涉及反帝的问题。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2.辛亥革命时期,当时社会上各种主张盛行,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A.实业救国B.民主共和观念C.收回利权D.以俄为师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的种种主张,其中不包括“以俄为师”。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3.华兴会的创立者是( )。
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陶成章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革命团体。
华兴会是黄兴在1904年创立的。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4.1908年安庆新军起义是( )领导的。
A.秋瑾B.黄兴C.孙中山D.熊成基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革命起义。
1907年徐锡麟领导安庆起义失败后,1908年熊成基又再次领导安庆新军起义,失败后逃往东京。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5.1904年由吕大森、刘静庵等人在武昌组成的,以“革命排满”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是( )。
A.军国民教育会B.光复会C.日知会D.科学补习所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革命团体。
科学补习所是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04年由吕大森、刘静庵等人在武昌组成,以“革命排满”为宗旨。
成立不久即与华兴会取得联系,借研究科学为名,在学校和新军中进行活动。
知识模块:中国近现代史6.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中,其中改良派的重要阵地是( )。
A.《民报》B.《新民丛报》C.《新华报》D.《天义报》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北洋政府北洋政府时期是指1912年-1928年,这个时期是充满争议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转型期。
北洋派在这段时间里政治格局占优势地位,因而得名。
虽然说北洋政府时期是军阀混战的时期,有很多方面原因,从根本上看是革命的后果,三权分立就是要经历这一腐败的时期但是要靠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断净化,二是军阀为了本身的私利而争夺。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其可堪称最接近民主的政府,北洋政府时期也是思想最自由的时期,而他第一个骄人的成绩就是外交成就。
他并没有让官僚担任从事外交而是大胆选用欧美留学,深知国际法律的年轻人担纲外交事务,如为外交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顾维钧,这也体现了袁世凯的善于用人。
也正是这些外交人才的努力才使中国赶快摆脱弱国外交颓势,更具开放性。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国对外蒙古领土完整作出重要贡献。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北洋政府成为中国收回主权时代的开端。
北洋政府最大成就当属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化大师都出自于这个时期,就连国共两党的精英都出自这一时期,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遍地英雄下夕烟”,正是描述这个时代的特征。
民主氛围为思想自由提供保障,极大推动了新民主运动的发展。
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涌现一帮人才如蔡元培,李大钊等。
舆论环境相对的宽松,存在着大量的独立媒体,国民自由空间的扩大,为社会精英和广大人才的参加公共事业创造了条件。
并且当时的结社自由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最充分的时期,可以充分表达意见,成为中国数千年来第一次高度民主时期。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领域。
北洋政府时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要得益于当时的经济政策的开放性,建立了市场经济。
袁世凯请了张謇等一批经验丰富的企业家管理中国经济实现了财政平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因此从不夸张的角度来说,中国近代化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北洋政府很好得完成了中国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型。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1前提,我们必须认识到,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这是一个逆来顺受的阶级,却起义反抗了,可见,他们陷入了多么水深火热的境地,甚至于绝望,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并不想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更无心推翻封建王朝,他们只求一口饱饭,一方安稳。
3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但是,在中国,农民阶级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所以,虽然农民阶级不能作为领导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却必然以主力军的身份参与革命,这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发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了成功的验证。
4其次,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如果按照正常的社会发展路线,成为领导阶级的应该是这个阶级,可是,我们前面提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些决定了它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又有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这些局限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它所领导的一系列运动都失败了。
5中国新生资产阶级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有著一些根本的不同。
后者是在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强行诞生的,取得统治权之后曾任意驱使本国的政治和军事权力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使国家成为资本扩张的工具。
而中国资产阶级则是由强大的国家政权出于改革的需要一手创造出来的,本质上是国家的一个经济工具,只能依附在中国庞大的官僚系统的羽翼之下。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912—1927年)【课标目标】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通过了解民国初年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的变化,认识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新课导入】北洋军阀是产生于清末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袁世凯逝后,各领导人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分裂割据。
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府的实权相继由皖系、直系、奉系控制。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从1912年起至1928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1)经过:(学生自主阅读)①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解说: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辞位”,和平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帝制。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次没有血流成河的改朝换代,这次成功的政治妥协可以说是袁世凯促成的,它避免了战争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
历史地看,在百年前的那次历史剧变中,能够出来“收摊子”的非袁世凯莫属。
这也是革命党人一再向袁世凯伸出橄榄枝,举他为总统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只有袁世凯有资格、有能力出面收拾局面。
(《袁世凯全集》主编骆宝善)②1913年8月,镇压中国国民党激进派发动的“二次革命”。
解说: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1913年2月,中国首次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国会选举。
由同盟会为骨干组成的国民党获得议席最多,预备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京沪车站遇刺,两天后去世。
凶手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获,陈其美势力称搜出与国务总理赵秉钧的通讯。
当时种种证据,都指向袁世凯有可能是暗杀背后的策动者。
孙中山于事发后即从日本返回中国,于上海开会,主张讨伐袁世凯。
但国民党内意见不一,部分领导人(如黄兴)倾向使用和平手法,在不破坏临时约法之下以法律方法抗争。
小论袁世凯成功称帝的原因
历史C 李晋
在辛亥革命中,袁世凯可以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革命党的支持直接导致了清帝的退位,而他的称帝也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而后长期的军阀混战。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袁世凯的成功称帝呢?我认为,这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共同组成的。
1、军事原因
袁世凯,是当时实力最强,装备最好,人数最多的北洋新军的统帅,也就是说他拥有着当时无人能比的军事实力。
而这也是袁世凯在孙中山进行二次革命的时候,能够镇压的原因。
强大的军事实力,使所有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人都对他有所忌惮,这是他成功称帝的重要因素
2、社会原因
在辛亥革命时期,清朝刚刚灭亡不久,封建帝制的残余思想还一直在社会上流传,而且当时袁世凯在中国的声望绝对不在孙中山之下,加之由于二次革命孙中山先生战败流亡国外,国民党被解散,一些维护封建帝制的势力就把袁世凯当成了推崇的对象,可以说当时的社会原因也导致了袁世凯的称帝。
3、国际原因
袁世凯以割让主权签订《二十一条》等方式争取了如日本一批列强的支持,加之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无暇东顾,英美俄等国为了称帝后能够从袁世凯初获得好处,纷纷表示“中立”或给予支持,并没有过多干预,所以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导致了袁世凯成功称帝。
4、政党与资产阶级专政方面的原因
虽然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但是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的实施,加之孙中山为了拉拢袁世凯,将大总统的地位和权力交给了袁世凯,更何况当时用于分权的国会由于宋教仁案没能成功组成,袁世凯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军权、政权和民心。
从另一方面讲,革命派的革命纲领并没有完全深入民心和正确执行,在一些地方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甚至被理解为“排满兴汉”,一些封建势力就在国民党四分五裂之时制造舆论,为袁世凯的成功称帝制造了机会。
总而言之,袁世凯的成功称帝,与当时的军事、社会、国际、政党与资产阶级专政四方面原因是分不开的。
不管怎么说,历史已经成为了历史,而这仅仅是我个人一点小小的看法,还期待着大家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