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格式:docx
- 大小:13.97 KB
- 文档页数: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答:之所以将中国共产党成立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是因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这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发起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之所以屡遭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
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给饱受侵略欺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从此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胜利,极大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使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变化。
自此之后,世界上许多被压迫国家和民族获得独立和
解放,并兴起社会主义运动高潮。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回望过去,百年征程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了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党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开辟新的历史伟业。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上:军阀黑暗统治,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激化。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两不相容。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盲从,切中时弊。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而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偏心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民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偏重于对国民性的改造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3、偏向于片面的观察问题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持有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的原因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中国产生了什么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
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十分混乱,各地分裂,互
相抗争,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此时,一位叫做商鞅的政治家出现了,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即“开天辟地”。
他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以统一国家,消除分裂,恢复和平。
商鞅的政治思想得到了当时的诸侯国的普遍支持,他们纷纷接受了他的政治制度,并将其称为“开天辟地”。
在商鞅的领导下,各诸侯国结成一个联盟,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消除
分裂,恢复和平。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它使中国从一个分裂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中国从一个混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稳定的国家,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发达的国家。
它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它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
它为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它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7.交流红船精神的传承:一页小船,开启了红船
精神,红船精神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前行。
凝
望着这一页小小的红船,老师不禁想到了焦裕禄,因
为他艰苦奋斗、一心为民,还想到了雷锋,因为他一
辈子做好事、无私奉献,同学们,你们想到了谁?
设计意图:以漫画视频《党的诞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一大”召开的不容易,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从而引出“红船”及“红船精神”的内涵。
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传承“红船精神”的中华儿女,从抽象到具体感悟“红船精神”的内涵。
环节四:激发少年梦想
教师活动
1.说梦想:少先队员们,在红船精神的感召之下,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2.结语:同学们,愿你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学生活动:
1.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设计意图:通过说梦想、诵梦想环节激发学生争做红船精神的传承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将“红船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6.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新文化运动(一)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科学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陈独秀:1879.10.9-1942.5.27 清末秀才。
参加反清活动,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
1915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蔡元培:1858-1940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1904年创立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年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迁到北京改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 -----《敬告青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痛陈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号召青年们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一次思想上的革命。
胡适:1891-1962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文学革命,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图为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1881-1936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初,任《新青年》编辑,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礼教。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陈独秀认为,要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必须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封建迷信;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科学。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是由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开始的。
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大事变”?答案: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党)的成立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开天辟地的大大事变”。
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深远,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重要性的几个关键方面,以支持这一观点:1. 结束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长期统治着社会,导致了社会不平等、政治腐败和民众苦难。
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为社会的平等和公平创造了条件。
2. 反抗外部侵略:党的成立发生在20世纪初,这个时期正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最艰难时期。
党在反抗外部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成立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来抵抗外部压迫。
3. 推动了社会变革: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党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工业和提高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等一系列政策,改善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4. 为农民和工人争取权益:在党的领导下,农民和工人等劳动阶层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党推动了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问题。
党也支持了工人运动,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和工作条件。
5. 建立了现代化的国家: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发展了工业和基础设施,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从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6. 为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基础:党的成立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
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念,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国有企业的建设和农村集体化。
7. 统一了国家:党的成立促成了中国的统一。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统一了国家。
这为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8. 影响国际格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中国,还影响了国际格局。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成就,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注目。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公元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标志性的年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绝不是偶然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必须把视野放到更长远的历史中去,透过风云变幻和波澜壮阔,看清历史的趋势,明晰历史的必然。
(一)
1840年,一个民族屈辱记忆深刻的年份,被称为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对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地位和社会性质,使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因而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任务。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近代以来历史大背景。
从1840年到1905年的66年中,中国的上空一直笼罩着西方列强侵
略战争的硝烟。
比较大的战争有:1840年到1842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到1885年法国侵略中国的战争,1894年到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等。
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列强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与侵略战争始终紧密相伴的,是妥协和退让,是割地和赔款。
英国割去了香港,日本占领了台湾,沙皇俄国攫夺了中国东北西北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
侵略战争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让清政府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仅此一项,中国就损失白银十几亿两。
而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不过8000多万两。
在国内,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占有60%~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的贫民和雇农,却没有或有很少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近代中国革命理所当然面临两大根本任务: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推翻他们对中国的统治;反对封建主义,推翻他们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
事实上,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掠攫夺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的同时,中国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风起云涌。
同时一批先进中国人率先醒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驱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也产生了一批主张改良革新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掀起变法维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