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词的语义理据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复合词的理据分析【摘要】英语复合词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其内在的句法与语义关系非常复杂。
文章通过对其形态理据、语义理据、文化理据来进行分析,诠释其意义,旨在使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个复合词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复合词;构型;句法;理据分析英语复合词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十分普遍,复合法(compounding)是人们构拟新词,表达新概念的重要手段。
表面看来,复合词的构建十分简单,不过是自由词素的组合。
然而,复合词的语义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英语中有些复合词的词义是其构成词素之和,如handbag(手提包)、 blackboard(黑板)、humanresource(人力资源)等等;还有一些复合词我们无法从其字面上直接获得其词义,如egghead(知识分子)、greenhouse(温室)、pickpocket(扒手)。
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语言学也没有对复合词的词义构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我们认为英语复合词的构建是有其理据的。
本文拟从复合词的构型,句法,再到其理据对其进行分析。
一、复合词的构型和句法1. 复合词有十分严格的构词模式,复合词的第一个成分读主重音,而它的第二个成分通常确定复合词的新词性.因此,在blackbird中,第二个成分(bird)是名词,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合词仍然是一个名词,这个成分称为复合词的词头,复合词的词头基本上属于三类词类: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复合词的第一个成分也可以是其中的的任何一种,因此在英语里面主要有三种复合词模式: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
每一种模式又有种三种形式,1)复合名词:a.名词+名词=kitchen chair、 wheel-chair b. 动词+名词= rocking chair、 swivel chair c. 形容词+名词= highchair、 easy chair.2)复合动词:a. 名词+动词= to vacuum-clean、 to man-handle b. 动词+动词= to sleep-walk、 to blow-dry.c. 形容词+动词= to dry-clean、 to highlight.3)复合形容词: a. 名词+形容词= co lour-blind、 duty-free b. 动词+形容词= soaking wet、 stinking rich c. 形容词+形容词= dark-blue、 pale yellow.2. 复合词的内在句法。
英语新词的汉译理据与语用分析
李昌标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0)003
【摘要】英语新词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词语,以及原有词语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增添新义后形成的词语.随着英语新词的不断增加,新词汉译问题日益凸现.文章针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新词误译现象,从英语新词的构成特点、翻译理据和语用功能方面探讨英语新词的规范汉译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李昌标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英语新词构成及其汉译 [J], 武玉梅
2.超文本时期语言符号特征解析——以英语新词及其汉译为例 [J], 陈丞
3.英语新词及其汉译研究 [J], 韩庆果
4.英语新词的特点和汉译 [J], 王蓓
5.英语新词的汉译与语用关联 [J], 李昌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汉网络新词的形态理据性分析王进【摘要】Lexical motivation includes mainly four types:phonetic,semantic,morphological and characterized motivation.This paper aims at discovering the trend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ew words by analyzing them from a morphological motivation perspective.According to the examples of both languages,the results show that English has high motivation and Chinese are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its motivation because of being affected by English.%词汇的理据性主要有四:语音理据,语义理据,形态理据以及文字理据。
文章着重分析英汉新词词汇的形态理据性,旨在发现两种语言新词的发展趋势。
通过众多的实例证明,英语新词依然保持较高的理据性,而中文新词由于受英文影响,其理据性在逐渐增强。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3页(P147-149)【关键词】形态理据性;网络新词;英汉语【作者】王进【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成了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基本媒介,在科技、生活的高速推动下,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由于英特网的重要传播媒介作用,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周遭以及全世界发生的大小事件得以觉察、认识以及评判。
浅议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方式及语义特征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方式及语义特征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转写:网络英语新词最常见的构成方式是通过转写或变形来表达新的含义。
例如,将英文单词或短语的发音转写成中文音译,如“bilibili”、“douyin”等。
2. 混合:网络英语新词还经常采用混合的方式,将英语、中文、数字、符号等不同的语言元素进行结合,形成新的词汇。
例如,“666”表示赞扬或支持,结合了数字“6”的发音“liu”和西方文化中“6是好运”的概念。
3. 创造:网络英语新词也可以通过创造全新的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概念或情感。
这些新词通常是由网络用户自己创造或演变而来,如“躺平”、“佛系”、“doge”等。
网络英语新词的语义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幽默诙谐:网络英语新词往往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使得人们在交流中更加轻松愉快。
这些词汇通常带有一定的讽刺、调侃或夸张的成分。
2.多样化:由于网络英语的发展速度快,新词的产生也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各个领域和方面。
这些新词可以是表达网络文化、情感、社交互动等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时事、娱乐、科技等领域的。
3.短语化:网络英语新词通常是以短语的形式存在,便于快速传播和理解。
这些短语往往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可以在简短的语境中传递出具体的意义。
4.趋势性:网络英语新词的使用往往具有时效性和趋势性,随着网络社交的更新换代,一些新词可能会逐渐淡出人们的使用,而新的词汇会不断涌现。
总之,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方式和语义特征都是与网络社交互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它们直接反映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创造力、幽默感和时代关注点等。
浅析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英语词汇意义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分析:1. 同义词演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或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英语中的“nice”最初是指“愚蠢”,现在却表示“好的”或“友善的”。
2. 词义扩展:词语的原始意义逐渐扩展到包含更广泛的含义或概念。
这可能是因为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被赋予新的解释。
例如,英语中的“mouse”最初只指小鼠,而现在也可用于形容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3. 词义缩小:相反地,一个词的原始意义可以逐渐缩小,只指特定的对象或概念。
例如,英语中的“deer”最初是指各种动物,现在只用来指代鹿科的动物。
4. 词义转移:一个词的原始意义可以转移到不相关的领域或词语上。
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表达时使用了类比或隐喻。
例如,英语中的“mobile”最初是指“可移动的”,而如今也可用来形容智能手机。
词汇意义变化的原因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和社会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词语的意义也会随之变化。
新兴技术和社会变革会带来新的概念和需求,从而推动词汇意义的变化。
2.变化的语言使用情境:词语意义的变化可能与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相关。
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词语,会赋予其特定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语言使用的变化会导致词语意义的变化。
3.形式与意义的互动:词语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随着语言变化,词形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词语意义的变化,反之亦然。
总结起来,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原因主要包括同义词演化、词义扩展、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文化和社会变化、语言使用情境的变化以及形式与意义的互动引起的。
近五年英汉年度热词语义学对比研究在近五年的时间里,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了许多热词,这些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变化,语义也不断地被更新。
本文将对近五年英汉年度热词的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实际例子解释其意义变化与现象。
关于疫情及相关词汇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起,与疫情相关的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频繁出现,成为了热词。
在英文中,“Coronavirus”以及“COVID-19”是近年来最为热门的疫情相关词汇,在汉语中“新冠病毒”、“口罩”、“隔离”等等也成为常用的热词。
然而,在两种语言中这些词汇的语义略有差异。
例如,在英文中,较早出现的“Coronavirus ”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往往有所区别,比如“SARS-CoV-2”与“Coronavirus ”不完全等同,前者指的是新冠病毒的学名,而后者在早期语境中则包含了许多其他冠状病毒的呼吸道感染病例。
COVID-19则更为精准地指代了新冠肺炎这种新出现的病情。
在汉语中,新冠病毒这一词汇相对单一,通常代表COVID-19的常用称谓。
在口罩这一项目中,口罩在英文中往往包含了不同的呼吸道防疫用品,而在汉语中则主要指代了一次性和医用口罩。
关于技术及互联网词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与互联网相关的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热词。
例如,在英文中,“5G”、“cloud”、“hacker”等词汇在近年的热门列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汉语中“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也成为热词。
在语义方面,这些词汇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例如,“cloud”和“云计算”的语义类别基本相同,都指代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处理服务;“hacker”和“黑客”的语义基本相同,都指代网络安全攻击者和侵入者;“5G”和“5G网络”在两种语言中都指代第五代移动网络。
而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热词中,由于涉及到更为复杂和多样的概念,其语义差异则体现得更为明显。
英语中的新词语义演变趋势
英语中的新词语义演变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词语的含义会逐渐发生改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词语义演变趋势:
1. 借助新技术的新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通常会引发新的词汇。
这些新词语义通常与其相关的技术密切相关。
例如,“翻译”这个词最初是指人类进行语言翻译,但现在也可以指计算机进行语言翻译。
2. 变成俚语词
一些新词汇会被年轻人使用并在社交媒体上流行,最终演变成为俚语词汇。
这些新词汇的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具有口语化和轻松的性质。
例如,“bae”最初是指“before anyone else”(在任何人之前),但现在多用于表达爱意或称呼伴侣。
3. 混合成为新词
某些新词汇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合成的,通常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某种情况或概念。
这些词汇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也可能是其组成单词的组合意思。
例如,“mansplaining”由“man”和“explaining”组成,指的是男性在对女性所
知更少的领域进行自以为是的解释。
总的来说,英语中的新词语义演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们可能源于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化,或是一种新潮文化的出现。
英语新词构成的理据研究作者:秦洪庆王红梅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年第06期根据汪榕培的研究,每年伯恩哈特词典伴侣收入数据库的英语新词有大约1500到1600个。
可以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每天都会创造出新词。
这些新词的构成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
许多学者都持相似的观点,比如:庄和诚指出:“现代英语中出现的新词新语一般来说都是立意的,都是有理据的。
”赵艳芳也认为:“如果我们接受语言符号初期的任意性质,所有后来的发展都不是任意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新词的构成是有理据的。
那么新词的理据是什么呢?一、什么是理据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他认定“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是语言的“头等重要”的原则,是“第一个原则”。
由于索绪尔在语言学界的重要地位,他的话被视为金科玉律。
他的“任意性”后来被发挥到了几乎绝对的程度。
但他所说的另一段话却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
他说:“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索绪尔在对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述中,已经孕育了符号理据性的思想萌芽。
正是索绪尔本人提出了“可论证性”这一重要概念。
而且他把拟声词和感叹词归为“有理据”的。
他的理据概念不仅包含了音义联系,还包括了合成符号的“相对可论证”。
在索绪尔看来,理据指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还包括了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可以论证”或者说可以推导的联系。
但可惜索绪尔没有进一步进行论证,而且在他看来只有合成符号才是“可以论证”的。
我国对于理据的研究也源远流长,中国的语言学家对理据研究有很大贡献。
古代汉语训诂学的基本方法是“因声求义”、“以形求义”,就是由于音义之间和形义之间存在理据。
我国现代许多语言学家对理据进行了界定。
许余龙提出“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我们可以从这些表达形式中推断出词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词的理据性”。
英语中最新的十个单词的由来及释义英语中最新的十个单词的由来及释义1. Infortainment。
它是由information和entertainment两个单词组合并拼作而成,意为“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功能的异化。
在当今“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中,新闻的首要功能已经从“重要性”变成了娱乐,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2. Broadloid。
这个新词由Broadsheet(大报)和Tabloid(小报)两词合并而成。
可以翻译为“小型大报”。
所谓小型大报就是四开的小型报,但风格是严肃的大报。
源自英国,英国四张严肃大报已经或正准备实行大报小型化改革。
3. Glocalization。
它是由Globalization与localization两词合并而成。
可以译为“全球化下的本土化”,也有人将其译成“球土化”。
全球化和本土化是当今世界传媒业的两大潮流,对立冲突又相互交织在一起,是传媒业的一大奇观。
4. BloggingJournalism。
译成“博客”,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个人网页,利用网页向公众或特定的订户发布自己采集的新闻及发表自己的观点。
博客的出现是网络新闻告别传统新闻,真正走向独立的标志。
5. Podcast。
继“博客”之后,又出现了Podcast(播客)。
往往是指包括八卦杂烩、动漫游戏、个人体验等在内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在线视频。
6. Heroinware,可翻译为“*********电子游戏”。
由于高速宽带的普及,在线游戏(online game)也迅速蔓延。
许多医生和心理学家认为这类游戏有类似于毒品那样的“毒性”,使青少年沉溺其中,出现闭门不出、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等症状。
7. Cyberslacker是指在工作时间用因特网做私事的人(例如,看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在网上采购私人用品、收发私人邮件等),有人将其翻译成“计算机懒鬼”。
根据美国Surf Control公司和 SM公司共同进行的调查,全美国有1.2亿人回答在工作中曾用因特网做过私事。
进行。
认知语义学认为,新词的创造和理解是通过人们的生
活经验和对世界的认知实现的。
这种认知过程涉及到隐喻和
转喻等语言现象。
隐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通过将两个看似不
同但实际上有一定相似性的概念进行比较,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在计算机英语中,许多新词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产生的。
例如,“mouse”一词,原意是“老鼠”,但在计算机英语中,它被用来指代“鼠标”。
这是因为鼠标在计算机中的位置和
移动方式与老鼠在地面上的行为相似,因此产生了这个隐喻。
除了隐喻,转喻也是新词产生的重要机制。
转喻是指用一
个概念来替代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例如,“GUI”是“图形用户界面”的缩写,它是由“graphical”和“user interface”两个词组成的。
在这里,“graphical”转喻为图形,“user interface”转喻为用户
界面,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图形用户界面”这个新词。
另外,认知语义学还强调了新词产生的认知机制。
新词的
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表达新概念的需求。
这些新概念通常是
由于新技术、新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
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新词都是为了表达新的技术趋势和概念而创造
出来的。
的角度进行,涉及到隐喻、转喻等语言现象和新词产生的认知机制等方面。
这些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英语中的新词,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英语新词的由来及翻译一、新词的产生原因1. 政治的变化。
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英语也增添了不少新词。
如:(冷战)cold war,(军备竞赛) arm race, (静坐示威) sit-in, (女权运动)feminism等。
2. 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英语中也出现了不少新词。
比如:(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石油输出国)Organization of Petrol Exporting Countries, 以及与我们位生活息息相关的(自动取款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
3 .科技的发展。
尤其近几十年来,科技迅猛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问世,大量科技词汇不断涌现并频见于媒体为大众所熟知,如:(因特网)Internet, (电子邮件)E-mail, (万维网)WWW, (克隆)clone 等等。
4. 文化影响。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任何国家无一例外,因此英语中也有许多关于教育的新词。
比如:(广播、函授教育)distance education,(电视大学)Open University,(热线)hot line, (脱口秀) talk show 等等二、新词的发展途径新词产生的主要途径有创造新词,语义新词,外来词借入等。
1.创造新词。
即通过传统的构词法构成新的词汇。
其方法主要有词缀法、缩略法、拼缀法、类推法和合成法。
(1)词缀法(affixation)。
利用英语中的前缀和后缀构成新词。
前缀构词如:“微”micro →microwave 微波;“反”anti→antiparticle 反粒子;“超”super →superstar 超级明星。
后缀构词有: -phonic“声音的”periphonic多声道的, 一cide“杀”ecocide生态杀灭等等。
(2)缩略法(shortening)。
英语词汇理据
一、构词理据
构词理据主要通过词的构造来产生新的词汇,这种理据通常基于语言的形态学和语法规则。
例如,英语中有很多派生词,它们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来改变词义或词性。
例如,“unhappy”是通过添加否定前缀“un”来形成的,“happiness”是通过添加名词后缀“-ness”来形成的。
此外,合成词也是构词理据的一种表现,如“bedroom”、“notebook”等。
二、语义理据
语义理据是指词汇的意义与其所指的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这种理据通常基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
例如,“apple”这个词的语义理据就是指那种圆形的、红色的水果。
此外,一些比喻性的词汇也属于语义理据的范畴,如“lionhearted”、“lamblike”等。
三、文化理据
文化理据是指词汇的意义与其所处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种理据通常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传统习俗等。
例如,“turkey”这个词在美国文化中通常指代感恩节晚餐的主菜,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这种含义。
此外,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习语、俚语等也属于文化理据的范畴,如“the salt of the earth”、“to rain cats and dogs”等。
第20卷第3期2007年5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N I N G BO UN I V ERSI TY (L I B ERAL ARTS E D I TI O N ) Vol .20No .3May . 2007英语新词的汉译理据与语用分析李昌标(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英语新词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词语,以及原有词语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增添新义后形成的词语。
随着英语新词的不断增加,新词汉译问题日益凸现。
文章针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新词误译现象,从英语新词的构成特点、翻译理据和语用功能方面探讨英语新词的规范汉译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英语新词;构成特点;汉译理据;语用功能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07)03-0043-05 收稿日期:2007-01-15 作者简介:李昌标(1966-),男,湖北荆州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
一、引言B l oomfield 认为,一切语言都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变化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现象。
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构成要素,其显著特征就是新词语的不断增加。
根据汪榕培统计,“英语每年都能出现5000以上新词”。
\[1\](1)每当一个英语新词进入汉语时就尽可能有一个合适的汉语对应词。
从目前英语新词的翻译和定名来看,主要是由政府或行业部门对自然科学方面的术语进行审定,或者由新华社和《中国翻译》等权威刊物以及新词词典来确定。
\[2\]这些方法在命名时间上具有滞后性,不可能翻译日益增长的所有英语新词,因此,相当一部分新词由读者个体来完成。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少新词汉译翻译不准确、不得体,如un wedding cere mony 译成了“不结婚仪式”,其实是divorce cere mony (好说好散的离婚宴会仪式);furkid 译成了“毛孩”,令人匪夷所思,应该是a pet treated as if it were one ’s child (被当作孩子般对待的宠物)。
英语新词的语义理据分析作者:周颖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3期[摘要]英语新词的产生都有其理据性的依据。
本文对语义理据进行分类,并对英语新词进行归类分析。
英语新词的语义理据性不仅是一种心理联想,也与文化和历史因素有密切联系。
由此,希望本研究对词汇教学有帮助意义。
[关键词]新词语义理据心理联想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现代语言学鼻祖-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是指语言符号与客体的联系是任意的。
然而,英国语义学家乌尔曼在承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前提下,同时提出了词的理据性,指出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一定程度理据的词语。
语言的理据是相对其任意性而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
张志毅认为:“词的理据是指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即某事物为什么获得这个名词的原因。
它主要是研究词与事物命名特征之间的关系。
”英语中许多新词随着科技发展应运而生,大多英语新词都有理据性,正如王艾录所言,理据是一切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
由此,本文通过对近二三十年出现的英语新词进行语义性理据分析,对其研究将有助于外语学习,尤其是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语言理据分类及语义理据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曾从各个角度对词汇的理据性作出分类,本文根据词汇的音、形、意、词源对理据进行分类,即: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
其中,词的语义理据是指借助词的基本语义的引申和比喻取得的。
语义理据说明了词的理性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的联系。
词义理据分为旧词新意、类比、借代、隐喻、和委婉语。
通过对新词的理据分析,得出数据一、旧词新意语言忠实地反映时代精神,为了表达新的思想,新事物时,语言有三个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一是创造新词,二是外来语,再就是旧词新意。
我们研究新词的时候发现很多词汇,词形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它的词义或词性,所以词义的引申是一个产生新词的方式,也是最简便的方式。
英语新词的语义理据分析
[摘要]英语新词的产生都有其理据性的依据。
本文对语义理据进行分类,并对英语新词进行归类分析。
英语新词的语义理据性不仅是一种心理联想,也与文化和历史因素有密切联系。
由此,希望本研究对词汇教学有帮助意义。
[关键词]新词语义理据心理联想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现代语言学鼻祖-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是指语言符号与客体的联系是任意的。
然而,英国语义学家乌尔曼在承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前提下,同时提出了词的理据性,指出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一定程度理据的词语。
语言的理据是相对其任意性而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
张志毅认为:“词的理据是指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即某事物为什么获得这个名词的原因。
它主要是研究词与事物命名特征之间的关系。
”英语中许多新词随着科技发展应运而生,大多英语新词都有理据性,正如王艾录所言,理据是一切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
由此,本文通过对近二三十年出现的英语新词进行语义性理据分析,对其研究将有助于外语学习,尤其是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语言理据分类及语义理据
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曾从各个角度对词汇的理据性作出分类,本文根据词汇的音、形、意、词源对理据进行分类,即: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
其中,词的语义理据是指借助词的基本语义的引申和比喻取得的。
语义理据说明了词的理性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的联系。
词义理据分为旧词新意、类比、借代、隐喻、和委婉语。
通过对新词的理据分析,得出数据
一、旧词新意
语言忠实地反映时代精神,为了表达新的思想,新事物时,语言有三个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一是创造新词,二是外来语,再就是旧词新意。
我们研究新词的时候发现很多词汇,词形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它的词义或词性,所以词义的引申是一个产生新词的方式,也是最简便的方式。
“词义的变化无处不在,在鲜活的语言中,它确实是一种最基本的表现。
”例如Rave,名词,原意为‘疯狂的表现’,旧词新意为‘狂欢舞会’。
Plunge,动词,原意为‘猛推’,旧词新意为‘(价格)暴跌’
二、类比
类比(analogy)是仿照原有的词创造出相对应的同类词。
其中,根据相似性类比新词有:netizen(‘网民’),与citizen类比而来telethon(马拉松式的电视节目)和talkathon(马拉松式的谈话节目)均有Marathon(马拉松长跑)一词
类比得来;根据对比性类比新词,如:hard disk(硬盘)由soft disk(软盘)对比类比而来;根据颜色类比新词,如:Grey pound(老年人购买能力)由green pound (农产品价格)类比而来;根据合成词类比,通过在现有单词上加词缀,如:shareware(共享件)是在单词share添加由software中词缀-ware类比而来,shopaholic(购物狂)由shop添加-aholic词缀,类似的词汇有:chocoholic(巧克力爱好狂),workaholic(工作狂)
三、借代
借代(metonymy) 就是借用典型的事物来替代特定的概念。
通过借代的方法产生的新词并不少见,例如,brain drain(人才流失)中的brain用‘头脑’来代指‘高素质人才’,laptop(笔记本电脑),用可以放在膝上的电脑。
很显然,借代即不把要指称的事物直接说出,而用和它有密切不可分离关系的事物来表现。
四、隐喻
隐喻(metaphor) 根据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的通常和基本的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一种事物,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18 - 19 。
例如: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信息高速路)中superhighway(高速路)用来比喻远程交流网络中高速、高信息量的交流。
五、委婉语
委婉语是“以缓和、模糊或解释性的表达来替代生硬的真实性或令人不愉快的事实” 。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谈及低收入工作、档次低的坐席、平凡相貌或老年人时,人们也常用委婉语。
如,challenged(残疾的)同比disabled,handicapped 表达更加委婉。
总之,语义理据是一种心理联想,是在原有语素意义基础上引申、比喻出新意。
语义理据较形态理据更含蓄一些,词义表达不明显。
而且,很多词汇的语义理据还与文化、历史联系密切。
具有语义理据的词汇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在词汇的教与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多联想,从单词的基础含义学习引申意和比喻意。
另外,适当介绍一些词语的典故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或是联想单词的引申意和比喻意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志毅. 词的理据[J] .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 (3)
[2]Ullmann 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62
[3 ]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曹务堂:试论英语词义变化的原意及趋势[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4)
[5] Quirk, Randolph. The Use of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63: 123
[6]Fowler, H. W. 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 [K].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171
[7]陶振英:英语词汇主要的语义理据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 ,22 (4) :14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