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朝鲜半岛核问题对中朝关系的影响研究随着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愈发严峻,中朝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朝鲜半岛核问题在长期困扰着国际社会,不仅关系到半岛地区的安全稳定,也牵扯到中朝两国的关系发展。
本文将围绕着朝鲜半岛核问题对中朝关系的影响展开探究。
一、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背景朝鲜半岛核问题是指朝鲜不断开展核武器项目所引发的半岛安全的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朝鲜就开始在核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到2006年已经进行了三次核试验。
这些行动不仅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质疑,也使得朝鲜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
受到制约的朝鲜为了确保国家安全,不断加强核威慑力量的建设,这也导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朝鲜半岛核问题。
二、朝鲜半岛核问题对中朝关系的影响1.对地缘政治的影响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持续导致了朝鲜地域上的战略重心发生变化。
中国与朝鲜同为邻国,而朝鲜半岛核问题不断扰乱了整个地区的国际秩序和安全。
因此,朝鲜半岛核问题直接影响到中朝两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的合作。
另外,朝鲜核问题的严重性也引起了韩国和日本的不安,其在地缘政治关系上的体现也就更为显著。
2.对中朝贸易的影响朝鲜半岛核问题使得中朝贸易的状况遭到了巨大波动。
在朝鲜半岛问题爆发以前,中朝经济之间的联系紧密。
相比之下,在发生朝核危机之后,中国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关系就日益恶化。
中朝贸易的实时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朝贸易额徘徊在220000万美元的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70%。
3.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朝鲜半岛核问题对中朝经济合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朝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是建立在友好互相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出现导致中朝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了挑战。
同时,朝鲜半岛核问题使得中朝之间的经济合作受到了限制和制约,中国也必须在经济援助、贸易、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谨慎行事。
三、中朝关系的缓和1.战略对话的开展中国在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时始终是推动通过战略对话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当朝鲜采取暴力行动时,中国也力图减轻半岛上的紧张局势。
(一)朝鲜为什么发展核武器1、朝鲜核问题的出现, 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冷战结束之后, 朝美之间互为敌国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长期以来, 朝鲜为防范美国的军事打击, 大力加强国防力量建设, 一直在进行先进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开发。
为防止朝鲜研发核武器, 美国1994年与朝方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
但美国并没有认真履行协议, 计划建设的轻水反应堆, 因资金不到位长期处于半停顿状态。
尤其是布什政府上台以来, 改变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朝接触政策, 奉行强硬的对朝遏制政策, 使朝鲜政府深感失望。
美国发生“9·11 ”事件后, 布什总统在200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将朝鲜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美国国防部2002年1月8日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评估》报告, 也将朝鲜列人美国可能对其实施核打击的七个国家之一。
随着美国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出台,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分别于2002年1月31日和3月13日指出, 布什的“邪恶轴心”论, 暴露了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危险企图;如果美国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的计划被证实, 朝鲜将不再受朝美《核框架协议》的约束, 并采取对应的实质性措施。
2002年10月3日至5日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朝时, 朝方向美方承认正在进行高浓缩铀核武器开发。
美国对此态度强硬, 坚称在朝鲜放弃其核计划前, 根本不会考虑与朝鲜进行对话, 更不会签署美朝互不侵犯条约, 并于2002年12月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从而引发了第二次朝核危机。
此外,美国还先后通过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发表声明, 对朝施压, 甚至拦截朝鲜外运导弹的船只, 要求朝鲜完全停止导弹的生产、试验和出口。
2002年10月2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半岛核问题的出现是美国推行对朝敌视政策,以核武器威胁朝鲜造成的。
为应对美国核威胁2、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朝鲜核开发问题总体上反应较为克制。
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现状和前景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也是多年来南北韩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形势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国际社会也在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问题。
本文将从朝鲜核问题的起因、现状和前景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朝鲜核问题的起因朝鲜核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朝鲜与美国爆发了一场争端,朝鲜认为美国对其进行了核攻击,促使其开始研发核武器以应对来自美国和其它反朝势力的威胁。
但是直到几十年后,朝鲜的核计划才开始引起世界的注意。
二、朝鲜核问题的现状朝鲜拥有核武器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其核计划进展和规模一直处于争议之中。
朝鲜宣称其拥有的不仅仅是核生产材料,而是已经具备了核武器发射的能力,而美国和其它国家则对此提出了质疑和否定,认为朝鲜的核计划并没有达到这一程度。
朝鲜政府还明确表示其核武器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则强调不会承认朝鲜的核武器地位,从而引发了朝鲜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目前,联合国对朝鲜实行了严厉的制裁,以惩罚朝鲜发展核程序,但这并没有使朝鲜放弃其核武器计划。
三、朝鲜核问题的前景因为朝鲜核武器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紧张和敏感,各方对于可能的解决方案也有所不同。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解决方案之一是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
然而,这种解决方案面临许多困难,因为朝鲜对于其核武器计划的态度变幻莫测,而有些人认为朝鲜不会放弃其核武器。
从另一方面来看,朝鲜的核计划对于安全局势造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因此,应对朝鲜核武器问题不是局限于地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这意味着解决朝鲜核问题需要有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协作,以应对共同的挑战。
四、结论虽然朝鲜核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难度,但是采取智慧和勇气的方法,国际社会可以找到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各方合作和积极沟通,通过正常的外交路径来推动解决问题的进程。
同时,通过采取包容性的政策来劝解朝鲜放弃核武器计划,或减缓核武器的威胁,最终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这是最优解。
朝鲜半岛核问题如何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国际安全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对整个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通过政治、外交、经济等多种手段,寻求一个全面、持久、和平的解决方案。
首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互信。
长期以来,朝美之间的敌对状态和互不信任是导致核问题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双方应通过坦诚的对话和实际行动,逐步消除彼此的疑虑。
例如,美国可以采取一些实质性的措施,如放松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以显示其解决问题的诚意;朝鲜则可以暂停核试验和导弹发射活动,为对话创造良好的氛围。
其次,通过多边外交努力推动和平解决是必不可少的。
六方会谈曾经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陷入停滞。
现在,应当重新激活并充分发挥六方会谈的作用,让相关各方能够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协商。
同时,积极推动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在经济方面,为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和发展机会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部分原因是出于对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担忧。
如果国际社会能够为朝鲜提供可靠的经济发展支持,帮助其改善民生,发展基础设施,那么朝鲜可能会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国际经济合作项目,吸引外资进入朝鲜,促进其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军事管控也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关各方应避免采取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军事行动,同时建立有效的军事互信机制。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军事热线、定期进行军事交流等方式,减少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此外,文化和民间交流也能够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促进朝鲜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增进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有助于打破隔阂,为政治解决创造良好的民意基础。
从长远来看,建立一个稳定、和平的朝鲜半岛安全机制是根本之策。
这需要明确各方的安全关切和利益诉求,制定一套符合各方利益的规则和制度,确保朝鲜半岛的长治久安。
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使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未来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变量很多,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恐怕并非易事。
美韩、日美的军演的确是在加紧战争准备,但也明确表示不会首先发动战争,不考虑用军事手段改变朝鲜的现状。
中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是以一贯之的,还是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还是希冀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
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但最终还要看朝鲜如何做出选择。
一、导论(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围绕朝核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
但是朝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核武器的呢?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1956年2月28日朝鲜同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和研究所协定》,从此苏联开始给朝鲜核技术开发以实际援助。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声明宣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朝鲜安全。
由此,双方在核问题上产生争端。
1993年3月,因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对其核设施的检查,朝鲜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出现第一次朝核危机。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从此以后,朝鲜核问题开始逐步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开始显露。
1991年初美国忙于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进行惩罚打响海湾战争时,朝鲜成功试射了中程导弹。
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发展感到担心,并加重了对朝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怀疑。
于是美国提出按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
朝鲜问题与东北亚安全第一章:朝鲜核问题简介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发展核武器、导弹技术所引起的国际紧张局势。
1992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
但2002年底,美国宣称朝鲜秘密开发核武器,导致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核计划持谨慎态度。
2006年、2009年、2013年和2016年,朝鲜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加剧了国际社会对朝鲜核问题的担忧。
第二章:朝鲜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1.朝鲜核问题引发的半岛紧张局势朝鲜核问题严重影响了朝鲜半岛的安全形势。
朝鲜不仅对韩国构成威胁,而且威胁日本、美国等国家。
朝鲜多次进行的导弹试射,导致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紧张,尤其是朝鲜半岛局势恶化,韩国和美国加强军事部署。
2.朝鲜核问题引发的地区裂痕朝鲜核问题进一步导致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与美国存在分歧,这导致美国对中国加强了经济制裁。
而美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军事部署也影响了中国的利益。
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对朝鲜的威胁也引起了对周边国家的担忧。
3.朝鲜核问题引发的全球影响朝鲜核问题不仅影响到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也引起了全球的担忧。
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技术威胁到地区以外的国家。
美国和其他国家对朝鲜的核计划进行了反制。
全球经济的稳定也受到影响,因为朝鲜和其盟友已经受到了联合国制裁。
第三章:解决朝鲜核问题的途径1.通过谈判解决朝鲜核问题谈判解决朝鲜核问题是最理想的选择。
多次进行六方会谈,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2021年4月,美国、韩国和日本在安全问题上达成了三方协议,这可能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种途径。
2.通过军事打击解决朝鲜核问题军事打击解决朝鲜核问题将是代价最高的选择。
军事打击可能引发朝鲜反击,对地区和国际安全都将产生严重影响。
3.通过经济制裁解决朝鲜核问题经济制裁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制裁措施必须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
第四章:结论通过全球各国的努力,朝鲜核问题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
朝鲜核问题
[摘要]:围绕着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已经举办了五轮,与会六方中的朝、美、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要寻找到解决朝核问题的出路,就必须对朝鲜选择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和目的有个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必须对美国可供其选择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中国也必须为本国利益和地区的和平和安全考虑,积极发挥自己独特的建设性的作用。
朝核问题一旦得到妥善、和平地解决,本地区的战略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朝鲜;美国;中国
要探讨朝核问题的解决途径,我们首先必须认识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和真正目的是什么,因为只有基于此才能判断朝鲜是否会弃核和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弃核。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可供美国选择的解决方案其实并不多,朝核问题的解决出路在于美国必须改变对朝一贯强硬和僵硬的政策。
在朝核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中国不是旁观者,中国拥有重大的战略利益。
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应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促使朝核问题朝着有利于我国和本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一、什么是朝鲜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二、朝鲜和核问题的背景
朝核问题总体来说是冷战结束后的遗留问题。
冷战时期,东北亚的大格局是北三角(中苏朝)和南三角(美日韩)两个阵营的对垒。
这两个阵营也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
虽然敌视,但由于势均力敌,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得以避免。
可是冷战结束后,东北亚的局势却产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北三角瓦解,另一方面南三角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这种加强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美韩同盟得到加强;第二,驻韩美军仍然存在;第三,美国对韩国实施核保护。
除此外,中俄外交的变化对朝鲜产生了巨大影响。
俄罗斯新生政权实行全面西化,在韩朝问题上一边倒地转为亲韩;中国也于1992年8月宣布与韩国建交。
来自同盟国家的后盾支援日渐瓦解了,敌对势力却越发强大。
朝鲜陷入了空前的孤立状态。
一个人在没有朋友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性格就会走向一个极端,而朝鲜正是如此,在如此不利于自身的孤立情况下,朝鲜自身并没有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外交方针,或者是像中国这样寻找发展强大自己国家的方法,而是走向了牛角尖,希望借由核武器来引起世界的重视和关注,希望借由核问题得到世界的尊重。
其实朝鲜核问题的强化和加剧并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他也有一个渐渐演变的发展过程。
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这个时期的核问题还处于一个蜜月时期。
1991年底,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韩国政府宣布韩国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国已经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
朝韩双方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这暂时看来是很好的发展,
可是在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进行了6次不定期核检查,进一步提出要进行强制性"特别-
检查",大有不找到"罪证"誓不罢休之势,令朝鲜大为光火。
1993年3月12日,朝鲜第一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引发第一次朝核危机。
有惊无险的是在1994年6月,美国与朝鲜政府达成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内容相对平衡公正,双方各有所得。
原则上,这次核危机得以解决。
在《框架协议》的签订后,朝鲜基本履行协议,但美国缺乏诚意。
终于,在一方没有很好的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下,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核第二次危机正式爆发。
在这关键的时刻,中国迎难而上,相继促成中、美、朝核三方会谈和中、朝、韩、美、日、俄六方会谈。
在六方会谈的帮助下其实朝鲜的核问题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的,可惜的是,事与愿违。
最终,六方会谈还是破裂了。
三、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和真实目的
正如许多学者所言,朝鲜坚持发展核武器,确实可以给它带来很多的好处。
比如,可以振奋国民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巩固现行政权体制,可以减轻不堪重负的军费开支,可以抵消韩国在经济和常规军事力量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威慑美国对朝鲜可能发动的军事入侵,因为迄今为止,美国还不曾对一个有核国家入侵过。
人们都相信,如果萨达姆手里有核武器,美国就不会攻打伊拉克。
最后,开发核武器还可以用作交易,不断地从美国、韩国等取得经济和能源上的补偿。
核武器一般被认为是大国的专利品,朝鲜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为何不顾一切坚持开发核武器呢?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几十年来对它采取的敌视和遏制政策使然,是冷战的残留在东北亚保存至今的产物。
早在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就威胁对朝鲜26个目标进行核打击,以阻止朝鲜军队及其盟军中国志愿军的前进。
从那以后,朝鲜就一直想拥有核武器,以作为对抗美国军事威胁的一种反制手段。
冷战结束后,朝鲜的安全处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由当初的苏、朝、中三方抗衡美、韩、日变成了独自面对美、日、韩的压力。
再加上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先是把朝鲜、伊朗和伊拉克等列为“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不久之后,美国更是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入侵伊拉克,直接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这一切促使朝鲜产生了通过继续开发核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决心。
在2006年10月3日宣布要进行核试验的声明中,朝鲜外交部称:“一个民族若没有可靠的威慑力量,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他们的国家就会遭到无情的侵犯,这是世界各地弱肉强食的流血事件留给人们的教训。
” [1]从以上材料我们看到,既然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是由于美国长期对其实行的武力威胁、经济封锁的敌视政策,既然发展核力量对朝鲜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可以断定,如果美国不改变其一贯的对朝政策,仍然采取威胁、恐吓和制裁的手段,朝鲜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的话,朝鲜是不可能弃核的,六方会谈也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因此解铃还得系铃人,美国对朝政策的根本改变是朝核问题解决的出路所在。
自冷战结束以来,朝鲜的处境极其艰难,人们的生活极其困苦。
这固然与其陈旧的体制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有关,但是恶劣的外部环境束缚了其进行变革的可能性。
在美国的威胁、封锁和敌视的政策之下,朝鲜很难像中国一样进行改革开放,或者像越南那样实行革新开放。
朝鲜不得不在意识形态上大力提防美国的颠覆政策,在军事上不得不把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先军”政治中去。
朝鲜一直在尝试进行经济改革的途径。
金正日等朝鲜领导人多次到中国学习和取经,并且还沿着邓小平的南行路线进行参观和访问。
朝鲜还在朝韩边界设立了开城工业园区,在中
朝边界开办了经济特区,一定程度上发挥国内市场机制作用,允许大批西方商人进入朝鲜进行经济开发活动。
朝鲜的变革一直在悄然进行,可是小布什政府却对此视而不见,反而加重了对朝鲜的威胁和敌视程度。
因此,发展核武器就成为朝鲜为保全自己和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政策的必然选择。
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明确地指出了美国对朝敌视政策是迫使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始作俑者。
2006年10月2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形容朝鲜进行核试验是“求救的呼喊”。
他认为平壤进行核试验是因为朝鲜没有从美国得到必需的安全保障。
他并且呼吁国际社会与朝鲜对话,反对制裁。
他说,过去的经验显示,制裁不会取得成效,对解决冲突没有任何好处[2]。
也有分析人士对朝鲜是否会弃核持极其悲观的态度。
美国外交协会副会长加里·萨莫尔认为,“朝鲜的最终愿望是拥有核武器,因此不可能完全弃核” [3]。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也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成功进行过核试验,就别想通过外交和制裁的手段劝说其弃核。
中共中央党校的张琏瑰教授认为拥有核武器是平壤不可逆转的战略决策[4]。
以上悲观论点的产生实际上是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朝鲜得不到安全保障。
试想,如果朝鲜能够通过六方会谈得到了完全的安全保障和合理的经济补偿,成为国际社会大家庭的一个正常国家的话,那它仍然坚持“拥核”对它会有什么好处呢?须知,这样的话,它将不仅失去得到的这一切,而且朝鲜作为落后的贫穷小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核武器只会使其经济雪上加霜。
坚持“拥核”还会使朝鲜在国际上众叛亲离,将更加孤立。
六方会谈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实现半岛无核化,同时有关国家的安全保障和适当的经济补偿应该得到满足”。
如果朝鲜的安全问题和经济补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仍然不弃核的话,它将面临参加六方会谈中的其他五方的共同反对,包括失去中、俄对它的支持,若如此,即使拥有核武器,朝鲜处境将变得更加危险。
所以朝核问题解决的关键不在于朝鲜是否会弃核,而在于美国是否会改变其对朝长期的强硬、敌视和僵化的政策。
四、中国的作用
在朝鲜核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中国始终是六方会谈的主办方,中国一直在会谈中尽到地主之宜,同时积极地参与斡旋各方,中国尽到的是一个大国应有的义务,表现出的是一个大国的度量。
韩国代表团团长宁昱淳称赞中国方面草拟的会谈文件充分反映了各方的立场。
可见中方所做的是充分照顾各方的利益。
这是中国人的几千来养成的处事风格,是美国人很难做到的。
如果没有一个大度的、头脑冷静的、处事客观理性的主办国来主持朝核问题,朝核问题是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果的,这种成果是双赢的,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策课网页:
中华网:
朝鲜中央新闻社的一则报道: http://zhi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