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落枕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14
颈椎落枕怎么治疗方法颈椎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多发生在突然转动头部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情况下。
患者会感到颈部僵硬、疼痛,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那么,颈椎落枕该如何治疗呢?首先,对于轻度颈椎落枕,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患者可在家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低头工作或者玩手机。
可以使用颈椎枕头,保持颈部的自然生理曲度,减轻颈部的压力。
此外,可以进行适当的颈部按摩和热敷,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以免加重颈部的负担。
对于中度颈椎落枕,除了以上的保守治疗方法外,还可以考虑进行物理疗法。
比如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颈部的疼痛和僵硬感。
物理疗法能够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加速颈椎软组织的修复,对于缓解颈椎落枕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重度颈椎落枕,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注射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镇痛药、肌松药等缓解颈部疼痛和肌肉痉挛。
注射治疗则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则是针对严重的颈椎病变,如椎间盘突出等情况,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除了治疗方法外,预防颈椎落枕同样重要。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和放松颈部肌肉。
定期进行颈部的运动和锻炼,增强颈部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预防颈椎病变的发生。
总之,颈椎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对于不同程度的颈椎落枕,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物理疗法和专业治疗都是有效的手段。
同时,预防颈椎落枕同样重要,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预防颈椎病变的发生。
希望患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治疗落枕的最快方法
首先,治疗落枕的最快方法之一是热敷。
热敷可以帮助放松紧
张的颈部肌肉,缓解疼痛。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者热敷贴敷
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敷的
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其次,适当的颈部按摩也是治疗落枕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按
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
可以使用指腹轻
柔地按摩颈部,或者使用按摩器进行按摩。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
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大,以免造成颈部更大的伤害。
除了热敷和按摩,正确的姿势和适当的休息也是治疗落枕的关键。
在睡觉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枕头和睡姿非常重要。
枕头的高度
应该与个人的肩部宽度相适应,保持颈部的自然生理曲线。
睡觉时
不要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也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此外,长时间的固定姿势也容易导致落枕,因此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避免长时间的单一姿势。
最后,如果落枕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
医
生可以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治疗建议,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
同时,医生还可以针对个人的情况给予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加
速康复。
总之,治疗落枕的最快方法包括热敷、按摩、正确的姿势和适
当的休息,同时需要注意及时就医。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落枕的治疗,采取正确的方法,尽快恢复健康。
祝大家早日摆脱落枕的困扰,健
康快乐地生活!。
落枕穴位在哪?可以治疗落枕吗落枕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为落枕穴。
还可以按揉风池穴、天宗穴、肩井穴、后溪穴,落枕主要是睡觉时枕头垫不好所导致,所以平常睡觉时的睡姿很重要。
落枕穴的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上。
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主治症状:落枕穴的主治症状为:此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为落枕穴。
落枕穴:〖取穴方法〗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 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 寸处。
〖主治疾病〗落枕、手臂痛、胃痛。
〖操作〗直刺1--1.5 寸; 可灸。
〖解剖〗(1) 针刺层次:皮肤-- 皮下组织-- 三角肌-- 肱二头肌长头腱。
(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 深层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胸肩峰动脉分布。
落枕穴的作用有没有试过,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脖子扭不了了,再扭一下疼的龇牙咧嘴,多半都知道自己落枕了!有时一侧,有时双侧。
大多数人偶尔有落枕,也有部分人频繁落枕。
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人们常认为是睡觉时不小心受风或固定姿态时间过长,气血不周而产生的凝滞疼痛,这只是一部分外在的现象。
如果小肠经有恙,肩部的气血运行必会不畅,再加上外因的作用而产生肌肉僵痛,看似偶然的落枕其实是必然。
平时保持小肠经的通畅是可以避免落枕的发生的,而且一旦落枕可以点揉落枕穴和后溪穴来调理。
落枕时将食指立起来并按揉落枕穴会有痛点(在患侧还是健侧尚不规律),刚按揉时疼痛难当,点按的同时需配合晃动、扭转脖子,5 分钟后痛感会渐渐消失;再按揉后溪穴的痛点,也是边按揉边扭动脖子。
实践中,当两个穴位的痛感减轻后,脖子基本会恢复正常。
落枕症状中药、推拿按摩和家庭治疗要点落枕是卧枕姿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适及在一个姿势下睡眠过久,致使颈部一侧肌肉在伸展状态下过久而疲劳,气血凝滞,再受风寒侵袭而发病。
典型表现是早晨起床后,突感一侧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并可向同侧肩背及上臂扩散,或感觉皮肤麻木,但无红肿发热,头颈部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重者头颈部呈强迫体位,轻轻搬动就疼痛难忍。
中药+推拿按摩中药介质处方:舒筋活血腾药。
组成:四物汤加减。
当归、川芎、赤芍、生姜、秦艽、防风、甘草各50克,用纱布包分装成两袋,喷少许白酒,上锅蒸热后置于患处,20分钟后可以加手法治疗。
当归养血和血,赤芍和营活血,川芎行血之气而活血,血活则瘀能除,筋能舒,生姜温散,配秦艽、防风以祛风邪,加酒以增强药力,甘草以解毒。
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以祛瘀舒筋止痛。
推拿按摩可以点按肩井、天宗、曲池、合谷、落枕穴,每穴3分钟,均为患侧穴位;松解菱形肌、斜方肌;拿捏患侧的胸锁乳突肌,由上向下,反复进行5分钟,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按摩最好由专业人士操作,自行操作有风险。
家庭治疗1、注意睡姿。
选择适合自己的睡眠姿势。
多数人以为趴睡、侧卧时肩颈偏斜角度较大,容易落枕;仰卧让颈椎呈直线,可避免疼痛。
其实,侧卧、趴睡引发落枕的比率并不高,反倒因不良姿势发作者居多,如垂头、歪头、卧位或躺在沙发上看书和看电视造成的不适症状更多,就算仰睡可避免颈椎偏斜,但若没有仰睡习惯,还是有可能在睡着后仍回到原形。
2、选择合适枕头。
枕头的高度、软硬度要适中。
枕头高度的选择,应考虑个人体形,不论大人或小孩,最理想的枕头高度以一个拳头高为佳,在材质方面应避免过软或过硬。
3、注意颈部保护。
颈项部保暖,可适当做八段锦、护颈操、放风筝等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躺在沙发扶手上看书或看电视等。
落枕怎么办简单快速的有效办法推拿、艾灸、刮痧简单有效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落枕的时候,落枕时非常难受,脖子不敢扭动,很多人想用简单的方法快速缓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什么方法治疗落枕简单快速有效。
一、推拿治疗落枕治疗原则疏经活血,温经通络,理顺肌筋。
推拿方法1.揉法放松肩背部的肌肉。
2.滚法放松肩背部的肌肉。
3.指揉法放松肩胛内缘上部的肌肉。
4.指揉与拿捏颈项两旁的肌肉。
5.拇指推压颈部痛点。
6.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部肌肉,术者一遍托起下颌,一遍扶持后枕部,使颈略前屈,下颌内收。
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并缓慢左右旋转头部10-15次,以活动颈部小关节。
注意事项1. 推拿治疗本病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忌施用强刺激手法,防止发生意外。
2. 经常落枕的患者,睡觉时垫枕高低要适当,并注意颈部的保暖。
二、刮痧治疗落枕颈百劳位于项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大椎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处,左右计2穴。
阿是穴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悬钟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
肌肉强痛者加大椎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肌肉强痛者加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操作方法先在需要刮拭部位涂抹上甘油,然后刮颈部颈百劳、阿是穴,再刮拭手掌后溪,最后挂下肢悬钟穴。
以皮肤变成紫红色或出现痧点为度。
三、拔罐治疗落枕选穴大椎: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
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操作手法首先对肩外俞、列缺进行吸拔,使用油气罐,留罐10-20分钟,吸力不宜太强,以局部皮肤变成紫红色为度。
落枕的推拿治疗操作方法
落枕是指颈部肌肉受伤或过度拉伤而导致的疼痛和不适感。
推拿治疗可以帮助缓解落枕症状,并促进肌肉的恢复。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推拿治疗操作方法:
1. 准备:将受伤的肩颈区域暴露出来,可以先淋浴或热敷颈部肌肉,以放松肌肉。
2. 抓揪按摩:用双手指尖或掌根,轻轻抓住颈部肌肉,然后向上提拉,同时稍微转动手腕,以增加按摩的效果。
可以从颈后沿着颈椎骨轻轻按摩到颈侧肌肉。
3. 推拿按摩:用两手的指尖或掌心,沿颈椎骨的两侧,由下向上轻轻推拿。
可以从颈椎骨上方推到耳后,再回到起始点,重复多次。
4. 揉捏按摩:用双手的指尖或掌根,以小圆圈的方式揉捏颈部肌肉。
可以从颈后开始,一直按摩到颈侧肌肉。
5. 敲击按摩:用双手的掌根,轻轻敲击颈部肌肉。
可以从颈后沿着颈椎骨轻轻敲击到颈侧肌肉。
6. 绷拉按摩:用一只手扶住颈侧肌肉,另一只手稍微用力向下拉,以促进肌肉的拉伸和放松。
7. 结束:按摩结束后,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以加速肌肉的恢复和舒缓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应尽量避免用力过大或过快,以免对受伤的颈部肌肉造成二次伤害。
如果在推拿过程中感到异常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治疗。
此外,落枕的治疗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落枕推拿手法压旋屈伸推拿手法治疗落枕54例临床观察落枕推拿手法压旋屈伸推拿手法治疗落枕54例临床观察关键词落枕压旋屈伸推拿手法治疗落枕是颈肩部肌肉、肌腱及周围软组织急性损伤的总称。
临床上多发、常见,以患者晨起后颈、肩、背部范围内出现轻重不一的疼痛、酸胀及活动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近年来,笔者采用压旋屈伸推拿手法,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4例患者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其中20-29岁16例,30-39岁15例,40-49岁13例,50-59岁9例,60-62岁1例,平均年龄33岁;病程1-2天。
患者均诉:晨后,颈、肩、背部疼痛、酸胀,活动不利等。
体格检查显示:一般颈、肩、背部可触及椭圆型或条索状肌肉紧张区,压之明显疼痛、酸胀;颈项、肩背活动不同程度受限;头颈歪斜、屈颈缩肩或肩胛上提等;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依据临床表现均诊断为颈肩肌急性损伤,即落枕。
1,2推拿方法我们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颈肩肌急性损伤疾病的特点,设计用压旋屈伸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先用推理揉摩方法,放松伤区以外软组织、疏通颈项肩背的经络、促使气血运行、活利颈肩关节;然后使用伤点压理、被动旋转屈伸推拿手法,以期解除颈肩肌急性损伤所造成的肌痉挛、紧张和挛缩;最后再采用点按滚拿手法,来调理颈项筋肌组织的关系,达到治疗颈肩肌急性损伤的目的。
1,2,1推理揉摩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其身后,先用右手揉摩、理推颈项部伤区以外两侧肌群及上臂肌群;然后用双手掌推揉肩背部斜方肌、竖直肌等,重点使跨越颈肩背部的肩胛提肌、竖直肌、胸锁乳突肌、项韧带充分松解。
手法操作约10-12分钟。
1,2,2压旋屈伸手法:患者仍坐位,医者站于其身后,用右手拇指由轻及重下压损伤区的椭圆型或条索状之肌肉紧张点,以患者可耐受为宜;然后,用左手压扶患者头顶,嘱其颈项尽力屈曲,后向健侧最大限度旋转,接着向患侧最大限度旋转,而后嘱患者用力伸展头颈肩背,如此反复3次,医者会感觉拇指下椭圆型或条索状的结节逐渐消散,患者会感到疼痛和酸胀渐渐缓解或消失,头颈肩背屈伸旋转较前轻松或自如;最后,嘱患者停止头颈肩背活动、医者右手拇指缓慢放松。
落枕推拿手法是什么
落枕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基本上每个人都遇到过,不过它的出现会给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日常睡眠时应当注意一些姿势,那么落枕推拿的手法有哪些呢?
其实落枕和自己平时睡眠的一些姿势是有关系的,所以希望大家想要更好的去避免这种问题,那么就一定要注意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睡眠,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这种问题带来的影响。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
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
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
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落枕怎么办小妙招来帮忙落枕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一觉醒来,突然感觉脖子被牵扯住了,轻者一两天可自行恢复,重者好几天都缓不过来,甚至疼得寝食难安,非常影响日常生活。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落枕?落枕,又称“失枕”,经常入睡前并无症状,一旦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头不合适,造成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拉伸状态,局部气血失于调和,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出现肌肉痉挛、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等,晨起后感到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僵直感,严重者还会出现项背部酸痛。
二、落枕有哪些症状?1.入睡之前基本没有异样,但醒来之后,患者突然感到颈后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
如果身体从平躺变成直立,疼痛还会加剧,甚至会波及到肩膀和上背部。
2.颈项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无法自如转动,严重时低头和抬头都会变得很困难;有的患者头部会向病侧倾斜,当头部向病侧活动时疼痛加剧。
3.严重者可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低头或仰头时加剧。
4.有些患者颈部活动时可有响声。
5.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三、落枕的原因有哪些?1.睡觉姿势不当导致落枕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状态,比如喜欢蜷缩着睡,颈部长时间弯曲,又或因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度屈伸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气血运行不畅,引起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2.受风着凉导致落枕尤其是睡觉时颈肩部感受风寒,如盛夏贪凉,空调温度过低或直吹,使颈肩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出现局部肌肉僵硬疼痛,动作不利等。
3.其他原因颈部肌肉扭伤导致落枕长时间低头活动,如伏案工作、低头看书、刷手机,颈部肌肉和筋膜持续受力牵拉;又或者突然转身、抬头,都有可能造成颈部肌肉扭伤,到了晚上阴寒明显,更易气血凝滞,招致落枕。
四、落枕小妙招(一)运动法1.低头仰头在椅子上坐下,站直身体,低头,下巴贴着胸膛,抬头望天,停顿3秒后,又低下头,重复20次。
□文/李增图浙江省中山医院落枕怎么办落枕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颈部损伤之一,以颈部一侧或两侧疼痛、僵硬、屈伸受限、转动困难为主要症状。
有过落枕的人都知道,落枕不仅有颈部疼痛状态,而且严重时可以放射至头部、上背部及上臂部,受累肌肉会出现轻微肿胀,痉挛,触碰时有僵硬感等。
很多人会问,落枕到底是怎么造成的?是枕头不对还是睡姿不对?一般来说,肌肉扭伤、感受风寒、颈部外伤、有肩颈病史等,是造成落枕的主要原因。
如果因为这些原因造成落枕,首先要去医院检查确定落枕的程度,若没有实质性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恢复。
运动法低头仰头坐在椅子上,挺起胸部,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朝天上看。
停3秒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伸缩颈部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先将颈部尽量向上伸长,再将颈部尽量向下收缩,连续伸缩20次。
旋转颈部坐在椅子上,身体不动,先向左旋转颈部90度,再向右旋转颈部90度,连做20次。
揉穴法按揉落枕穴落枕穴在手背,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揉动按压100次,可以起到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于缓解落枕效果良好。
按揉落枕穴之后再活动颈部2~3分钟,效果加倍。
按揉曲池、手三里穴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成直角。
手三里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如果落枕后脖子往一侧动不了,可以试试一手按揉对侧的曲池或手三里穴(力度稍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同时脖子尽最大可能往患侧旋转,每次维持十秒左右。
慢慢地,你会发现脖子好像能转过去了。
冷敷法适用于单纯性急性损伤型落枕者,在落枕初期,可以取冰袋或一块冰,用毛巾包起来,敷在疼痛部位15分钟,以此来缓解落枕初期的疼痛。
热敷法适用于经常落枕或因为受凉导致落枕的情况。
除了用常规的热水袋、热毛巾热敷外,还可以采用陈醋热敷法。
取几块干净的棉布条放入盆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浸泡,捞出拧至九成干,放在落枕的疼痛处,再敷上50℃~60℃的热水袋,持续30分钟取下,慢慢活动颈部1分钟。
三穴两法治疗落枕松原市中医院1.项目简介推拿手法治疗落枕,具有简、便、验、廉,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优点。
其疗效显著、轻者1次、重者3—5次即可痊愈,适宜基层推广。
2.疾病简介2.1落枕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患者多以急性颈部肌肉僵硬、痠胀、疼痛、转侧不利为主要症状前来就诊。
典型姿势为:患者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向患侧活动功能障碍尤为明显。
本病发生多由于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时枕头过高或姿势不当,或颈部感受风寒及扭挫等原因使颈部气血凝滞、痹阻不通、不通则痛。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两季发病较高。
2.2诊断标准:(1)起病急,颈部活动受限明显,呈僵硬态,活动受限于一个方向上,强行使之活动,能加重症状。
(2)肌肉痉挛伴压痛:胸锁乳肌痉挛,其上肌张力增高感和压痛;斜方肌痉挛者,在锁骨外1/3处或肩井穴处或肩胛骨内侧缘有肌紧张感和压痛;肩胛提肌痉挛者,在上四个颈椎棘突和肩胛骨内上角处有肌紧张感和压痛。
2.3鉴别诊断:注意与颈椎病、颈椎脱位、颈椎骨折及椎管内占位性疾病等相鉴别,影像学可明确诊断。
3.推拿治疗3.1治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
3.2治法1.手法(2种)(1)拿法:捏而提起为之拿。
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称为拿法。
操作时指面着力,用劲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或拿住不放,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2)拇指按揉:拇指指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局部有痠胀感时,再做小幅度的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而又柔和。
2.穴位(3个)肩井、天宗、阿是穴。
定位:(1)肩井:肩峰与大椎穴连线的中点;(2)天宗: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3)阿是穴:以痛为腧。
3.操作(3步)(1)拿患侧肩井穴3分钟,以局部痠胀温热为度;(2)按揉阿是穴3—5分钟以局部松软舒适为度;(3)按揉天宗穴1—2分钟,并嘱患者缓缓转动头部10余次。
4.注意事项(1)要求治疗师必须诊断明确,入选病人符合推拿适应症,手法操作规范,患者能合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