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与巴黎和会
- 格式:docx
- 大小:20.68 KB
- 文档页数:9
一、背景(一)中国与“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中国人觉得在欧洲打仗离中国很远,与我关系不大。
中国政府遂宣布中立,并照会各国,声明在战争中不参加任何一方。
交战国均表示承认中国为独立国。
不久,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在中国参战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协约国为拉中国参战,曾许诺“保证中国会取得大国的地位”。
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
中国宣布参战后并没有派兵到欧洲作战,但曾派遣华工前往法国和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为协约国集团战地效力,并且为协约国家提供了大批粮食等援助。
“中国参战后,协约国相继向中国保证,支持中国享有国际大国地位,并于9月8日对中国所提出的参战条件作了答复,同意:一、庚子赔款暂缓5年偿还(俄国只允暂缓一部分),不另加利息,并撤销对德奥的赔款;二、增加5%关税的原则,具体办法另行议定;三、天津周围20里内中国军队可以暂时驻扎,以防范德奥两国侨民的行动。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424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持续四年零三个月之后,以德奥集团的彻底失败告终。
(二)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希望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1897年,德国借“教案”事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次年3月6日,被迫与德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
除了赔偿数百万两白银外,条约还规定将青岛及胶州湾租借给德国99年,山东正式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成为战败国,其在中国的权益理应归还中国。
而且,中国在一战中对德宣战,是名副其实的战胜国,因此,自然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作为安排战后新秩序的巴黎和会成为中国收回山东的最佳场所。
中国朝野许多人士都期望通过巴黎和会废除几十年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战胜国的姿态在和会上一下子改变近八十年来受屈辱的历史。
1919年1月,中国派出以外交总长陆徵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
(三)日本力图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14年8月,日本政府以“承担日英同盟的义务”为借口,打着“保卫东亚和平”的幌子,宣布对德作战,并对德国的租借地发动了进攻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发言巴黎和会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国际会议,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期间在法国巴黎召开。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和平会议,巴黎和会旨在制定新的国际秩序、重划欧洲版图,并就各国间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进行协商与调解。
中国从一战开始就是协约国之一,以期通过参与巴黎和会来维护自身的领土利益和国家利益。
中国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议上发言,力图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与认同,下面是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发言内容。
尊敬的各位代表:首先,我代表中国谢谢各位国家对中国在一战期间的努力和牺牲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伟大国家,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袤的领土。
然而,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中国一直面临着外来势力的侵略和欺压,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痛苦。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土和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我们付出了300万以上的军民伤亡,我们的城市被摧毁,我们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我们是损失最大的协约国之一,但我们始终坚定地站在正义和公正的一边,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对国际和平与稳定承担着重要责任。
我们渴望通过参与巴黎和会,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和争取世界各国的支持。
中国希望通过巴黎和会,实现以下几点愿望:首先,我们坚持主权和平等原则,我们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尊重和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领土主权。
中国的领土包括台湾、澎湖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这些领土从来就没有脱离过中国的掌控。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侵犯中国的领土,我们希望国际社会能够一起来维护这些领土的主权和完整。
其次,中国希望通过巴黎和会来确保中国人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希望国际社会能够通过恰当的补偿来回报中国人民所受的苦难。
我们要求协约国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利益,将我们的合法权益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巴黎和会上的六位风云人物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缔结和约的分赃会议。
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与会的各国代表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各类工作人员1万多人,中国是战胜国,也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驻美公使顾维钧等5名“全权代表”参加。
和会涌现了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奥兰多、牧野、顾维钧等六位风云人物,其中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成了和会的主宰,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
老虎克里孟梭(1841—1929)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两度出任总理。
他的政治手腕狠毒,发言咄咄逼人,富有煽动性,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
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在和会上被推举为大会主席,为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他竭力主张肢解德国,要求德国偿付巨额赔款。
当其它国家提出异议时,他不是拍案反对,就是以退出会场相威胁,使会议多次陷入停顿和僵局。
但是法国的实力有限,“老虎”也不得不向自己的盟国作出一些让步。
狐狸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自由党领袖,第一流的资产阶级政客,曾任首相。
因其老谋深算、精明干练、语言犀利而荣膺“狐狸”之外号,列宁称他是“愚民部专家”。
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30年从政经验,在和会上任副主席。
这位机灵、矮小的威尔士人实在令人难以捉摸,他为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玩弄各种手段,使英国的企图基本得逞。
他还伙同法、美、日等国,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百灵鸟威尔逊(1856-1924)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民主党人,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小时候他被认为是一个迟钝的初学者,9岁时还不识字,且难于掌握基本算法。
但17岁以后通过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总统。
他本人也因博学多才,善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
从巴黎和会看顾维钧的早期外交思想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嘉定人。
中国近代著名职业外交家,曾任北洋政府驻美公使,外交总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驻联合国代表,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
1960年代退休后定居美国,直至逝世。
顾维钧早年受的西学教育和留美经历,使得他一直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主自由精神和爱国情感。
在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他主修国际法和外交学。
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他匆匆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到国内,任职于北洋政府总统府和外交部,担任秘书和参事。
1915年,时年28岁的顾维钧出任驻美公使。
他后来回忆说,他和时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的罗斯福是华盛顿最年轻的高级官员。
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在和会的第一次正式发言是在1919年1月28日的“十人会”上,发言者既是顾维钧。
在这次大会上对山东问题的完美阐述,可谓反映顾维钧早年外交思想的精彩论述。
在这次发言中,顾维钧先从“十人会”刚刚讨论过的太平洋岛屿问题入手,说道,对于关系几百万人的太平洋属岛问题,诸君彼此辩护甚力,而青岛问题关系到四亿人民,责任益形重要。
然后,他从山东的历史、人种、宗教、风俗、语言、国防诸方面,强调应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直接归还中国,而不依赖日本插手。
然后说道,所有中日在一战期间签订的换文密约,皆应因中国加入战团,而认为具有临时性质,希请大会决定是否应予承认。
在这里,我们应注意这样几点。
其一,顾维钧的学识使得他将山东在中国的重要性表述的淋漓尽致,使得其他与会国家注意到失去山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再者,对业已存在的中日密约,不提出无效,而是强调其具有临时性质。
这样,既避免中国无信于其它国家的印象出现,又强调这些条款是不平等的,是在特殊时期强加给中国的,希望各国认识到这些条款签署的时代背景。
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年轻的顾维钧显得老练而成熟。
在这次会议上,顾维钧的表现赢得了众多好评,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在场的威尔逊总统和劳合•乔治都说,这一发言是对中国观点的卓越论述。
顾维钧眼中的巴黎和会:弱国有外交的经典⼀役2019-07-15作为“近代中国第⼀位职业外交官”,顾维钧晚年时,有⼈曾问过他,搞了⼀辈⼦外交,最得意之举是什么?他毫不迟疑地答道:巴黎和会。
中国排位起风波1918年12⽉4⽇,年仅31岁的顾维钧,在众⼈的期盼下,登上了开赴巴黎的航船。
在那⾥,他将作为战胜国中国的全权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商谈对德国及其盟国停战的和平条件。
在回忆录⾥,他这样描述了⾃⼰对此⾏的期望:“即将召开的和会是⼀次⾮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这其中,主要包括收回战败国德国在中国⼭东占有的权益。
然⽽巴黎和会尚未开始,中国代表团就接到通知,原定给予中国的五个席位被减⾄两席。
在中国代表团的再三努⼒下,和会减⾄的两个席位可派代表轮流参加,中国代表团内部顿时风波骤起。
在顾维钧看来,陆徵祥是中国外交总长,⼜是代表团团长,理应排在第⼀位。
⽽王正廷博⼠,是陆徵祥拉来的南⽅军政府代表。
为显⽰中国⼀致对外,排在第⼆位也未尝不可。
驻英公使施肇基和外交部秘书长魏宸组都是外交界的前辈,⾃⼰排在第五位是⽐较合适的。
陆徵祥思考再三,将顾维钧的顺序调⾄第三位后,报给北京政府。
出⼈意料的是,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对此决定⼗分不满,他曾私下断⾔陆徵祥充其量也就是个⼤礼官式的⼈物,更何况⾝体极差。
⼀旦病了,代表团的领导权就会落⼊南⽅代表⼿中。
于是徐总统发来训令,将顾维钧排在第⼆位。
“⼗⼈会”上有理有利有节1919年1⽉27⽇中午,美国代表团顾问威廉⼠突然通报顾维钧,邀请中国代表团出席下午的“⼗⼈会”,即由操纵会议的英、法、美、⽇、意五⼤国各派两名代表参加的所谓最⾼会议。
之前,⽇本已提出由它继承德国在⼭东的权益,并公布了⼀战期间⽇本与英、法、意等国签订的关于⼭东问题的秘密协定。
当时,中国代表团并未对此做专门的准备,只好将时间推迟到28⽇,重担即刻落在最年轻的顾维钧⾝上。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人是谁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人是:顾维钧,陆征祥。
1、顾维钧
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北洋政府第十三位国家元首。
顾维钧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一战后,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顾维钧还为废除不平等条约采取了“联美制日”的策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2、陆征祥
陆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字子欣,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
毕业于广方言馆和同文馆,随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此后即一直在外交界服务,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
一战结束后,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顾维钧巴黎和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对于巴黎和会的一些看法
和想法。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深知这次和会对于世界的意义和影响。
因此,我将从几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巴黎和会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契机。
作为一场历史
性的盛会,巴黎和会将会议的主题定位在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上。
这不仅仅是对于环境问题的一次全球性讨论,更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共同发展的一个契机。
我们需要意识到,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共同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其次,我想谈一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立场和作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并承诺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们愿意与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巴黎和会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气候变化是
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
只有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找到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希望各国能够摒弃成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巴黎和会取得积极成果。
在这里,我代表中国代表团,郑重呼吁各国领导人和代表,共同努力,推动巴
黎和会取得成功。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根据电影《我的1919》改编)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让大家看一样东西。
(掏出金表)
(牧野发言:我的,我的怀表……)
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牧野发言:我抗议,这是盗窃,中国代表偷了我的怀表,这是公开的盗窃!无耻!极端的无耻!)
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们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自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拿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老劳工就达十四万,他们遍布战场的个个角落,他们和所有战胜国的军
人一样在流血,在牺牲,我想让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处,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基本的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不会得到安宁!
我的话完了,谢谢,谢谢!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顾维钧巴黎和会演讲稿尊敬的各位代表: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沉重而坚定。
我们来到巴黎,本是怀着对和平与正义的期待,然而,现实却让我们深感失望和愤怒。
回顾过去的岁月,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无数的生命消逝,无数的家庭破碎,无数的梦想被摧毁。
而我们,作为战争的受害者,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求一个公正的结局,一个能够让世界恢复和平与秩序的方案。
然而,我们所面临的,却是列强的自私与霸道。
他们在划分利益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我们这些弱小国家的诉求和权利。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和强权,试图主宰这个世界的命运。
就拿我们中国来说,我们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我们派出了大量的劳工,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的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我们的土地被战火蹂躏。
可是,当我们期待着能够在和平的谈判桌上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待遇时,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是列强对我们主权的肆意践踏,是对我们领土完整的无理侵犯!山东,这片富饶的土地,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承载着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祖先辛勤耕耘的地方。
然而,现在,有人却企图将它从我们的怀抱中夺走。
这是对我们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我们民族尊严的极大侮辱!我们坚决反对这种不公正的行为!我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家园被别人肆意瓜分,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背负着失去领土的耻辱!我们要求的,是公平,是正义!我们希望巴黎和会能够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能够按照国际法和公理来处理问题。
我们不希望看到强者欺凌弱者,不希望看到霸权主宰世界。
我们知道,追求公平和正义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但我们不会退缩,不会畏惧。
因为我们身后,是四万万同胞的支持和期望。
我们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民族的未来,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各位代表,今天我在这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希望你们能够听到,能够理解。
我们不是来乞求怜悯和施舍的,我们是来争取属于我们的权利和尊严的!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公平终将取代霸权。
谁说弱国无外交——顾维钧与巴黎和会夜深了,周遭的喧嚣渐渐隐退,世界仿佛安静地睡着了。
使馆里,顾维钧的房间依旧灯火通明,他坐在桌前,时而在纸上写写划划,时而对着面前成堆的文案皱起眉头。
明天将要在十人会议上代表中国发言,准备工作丝毫马虎不得。
而他可能不会想到,明天的发言将作为民国外交中最精彩的一笔被永久地记入史册。
事情要从1918年11月说起。
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翌年1月,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拟定对战败国的合约,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派顾维钧等代表出席和会。
最初国人对巴黎和会是充满希冀的,认为和会“将确定国际间之一切局面,解除国际间一切易生危险之要点,使国际间将开一新世元1”。
但实际上,巴黎和会只是列强的战后分赃会议,中国不仅没有在谈判桌上得到什么好处,反而陷入更大的困境。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有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祖,原国会参议院副议长王正廷,以及驻美公使顾维钧。
初到巴黎,五人就因为席位问题而产生争执。
最初拟定的陆、王、施、顾、魏的顺序被北京政府调整为陆、顾、王、施、魏,各位代表都对资质尚浅的顾维钧被提到第二位颇有微词,次序被降低的代表也都心存不满,陆还因此染病,这导致在会谈还没开始时,1《顾维钧回忆录》(一);164页中国代表团内部就产生了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通力合作,共同为国家争取利益的初衷。
由于这一插曲,其他四位代表在之后的和会中都不断推诿责任,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的首席代表。
在巴黎,顾维钧投入了国联问题的研究,整天按照预制的工作路线埋头于准备工作。
1919年1月27日下午,中国代表团突然接到通知,美、英、法、意、日五国人士组成的“十人会议”临时决定当日讨论山东问题,邀请中国代表一小时后赴会,阐明对山东问题的立场。
消息之突然不啻为一晴天霹雳,此前中国代表团并没有对此作充分准备,只得派出顾、王匆忙赴会。
会上,日本的牧野先发言,牧野态度非常傲慢,悍然声称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益应无条件让予日本,并展示了1919年初日本与英、法、俄、意四国达成的承认日本上述要求的秘密谅解。
紧接着,不让人有一点思考余地,克列孟梭把手向中国代表一指,问中国代表是否准备发言。
这当然是日本与英、法相互勾结,有意为中国代表团制造迅雷不及掩耳的困境。
顾维钧和王正廷商量后,由王正廷起立发言:“我们代表团的顾维钧博士将予以答复,但应当给予时间准备中国的声明。
”在威尔逊和蓝辛的支持下,克列孟梭这才宣布休会,明天上午复会,听取中国的立场。
次日下午,顾、王再度参加十人会议,顾维钧代表中国代表团进行了慷慨激昂的答辩,他从多个方面详实地论证了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在文化上,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在军事上,“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经济上,“人口既已稠密,竟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他国之侵入唯盘剥而已,非真正之殖民”2。
顾维钧的发言持续半个多小时,论辩又牢牢掌握主动权,尤其他这一段话“若竟割让中国人天赋之权利以为酬报,由此再酿日后纷争之种子,不但中国之不幸,也是世界之不幸。
中国全权深信和会于德国在山东租地及他项权利之处置,必能重视我国之政治独立及领土之无上权力”,更是震撼人心,引起强烈反响,而使牧野颇形窘迫。
顾维钧的演讲结束后,美、英、法三国巨头都和顾维钧握手祝贺,表示赞赏。
顾维钧在这次会议上的成功辩论,一时使舆论倒向中国一边,也使他成为巴黎的头号新闻人物。
此次发言,是中国代表团在整个巴黎和会期间最重要的发言,它迫使日本同意交还山东,迫使中日政府公布各项密约,为争取收回山东主权奠定了法理基础。
顾维钧的演讲曾一度赢得西方列强的同情,暂时扭转了中国方面的被动局面,顾维钧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杰出的外交家。
当时巴黎和会的讲台是被少数列强霸占的,顾维钧能在这样的讲台上一鸣惊人,除了他非凡的胆识外,更源于他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对国家主权、领土、文化完整性的守护。
在不少国人的眼中,顾维钧接受完整的美国教育,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穿西装结领带,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中国人,但是,顾维钧骨子里仍有着深深的国家情怀,拥有对国家满腔赤诚的热爱,这让他得以调动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在和会上给列强展示出一个毫不畏缩、从不屈服、拒不退让的伟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七),第264~267页。
大的中国形象。
顾维钧晚年时,有人曾问过他,搞了一辈子外交,最得意之举是什么?他毫不迟疑地答道,巴黎和会。
那人又问,当日国势羸弱,内乱频仍,外侮迭生,世界上没有人看得起中国,而你毫不自卑,勇气万分,不慌不忙,沉着发言,究竟凭何动机,凭何激发,而有此成就?他答:“这很简单,我满腔热诚,爱国情深,只想为国家做点事。
山东是我们的国土,德国是我们的敌国,敌国既败,应把从前在我领土内强夺去的权益归还我国,这是名正言顺之事。
我相信凡是有正义感的人,对我国只有同情,只有赞助;对日本的强词夺理只有驳斥,只有厌弃。
”顾维钧的话说的有理有节,有根有据,有其人,乃有其言3。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发展那么顺利。
4月16、17日,五国会议讨论山东向题,中国代表却被排斥在外。
美国在会上提议山东由和会共管,未获通过。
而后又退步让五国共管,日本表示反对。
这时,意大利对阜姆的领土要求被大国拒绝,一气之下宣布退出和会。
日本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在山东问题上态度立即强硬起来,并向和会施加压力,声称如不答应其要求,将效仿意大利,并且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在这种情况下,威尔逊迫于压力,满足了日本的要求。
美国对日本的妥协,使中国不得不单独承受东西方帝国主义的联合压力,遂使山东问题陷入更加复杂、严峻的境地。
紧接下来,在4月22日英、美、法三国会议上,美国总统威尔逊不顾美国国务卿蓝辛的劝告,接受了日本的立场,改变了原来同情中国的态度,决定牺牲中国。
最后,43高克《外交家与战争》,第22~24页月30日,和会最后一次会议对山东问题作出最后裁决,批准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所有特权。
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交涉完全失败了,顾维钧在和会上的努力付诸东流。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全国各界民众的强烈愤慨,人民一致反对和约签字,要求拒签的七千多份电报雪片似地从全国各地飞向代表团;数千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手持“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力”等标语;留法工人和学生也到代表团驻处抗议。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本就有拒签意向的顾维钧更是坚定了态度。
在临近签字的时候,陆征祥“旧病骤发”,住进医院,不再主持代表团工作,将签约一事推给了顾维钧,顾维钧就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局面下,承担起最后的、最艰苦的工作,一直到6月28日,在全国人民要求拒签和约运动的支持下,中国代表团终于“公同决定,不往签字4”,并对巴黎各报发表声明:“中国代表团为正义、为国家只有不签约,以待世界舆论之裁判”。
这一严正态度,令人扬眉吐气,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开创了一个敢于抗争的先例,冲破了“始争终让”的惯例,对以后的中国外交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
顾维钧也因此高翔于国际,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外交家。
纵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命运,可谓是跌宕起伏。
从最初的不利地位(只有两个全权代表席位),到后来在山东问题上暂时取得胜利,之后又在大国的操纵下丧失山东的主权,最后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这一系列结果,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
4中国代表团会议记录首先,是大的国际背景。
英法美日是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无论是军事还是科技实力,都是遥遥领先于别国,因此它们得以主导整个巴黎和会,在这样一种强权政治的背景下,谁实力强谁便有发言权,中国这样一个弱小的国家,尽管于情于理都占优,但不免会成为大国力量和利益博弈中的牺牲品。
大国总是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当本国利益与他国发生出冲突时,最先要确保的是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他国的利益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其次,顾维钧“联美抗日”的外交理念是不尽完美的。
他认识到美国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和日本在华的侵略扩张是相违背的,因此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牵制日本的势力。
但很显然,顾维钧对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缺乏必要认识,对之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中日交涉二十一条时,顾维钧就对美国的帮助寄予很大希望,结果希望落空;巴黎和会召开前,顾维钧又对威尔逊的“十四点”宣言深信不移,为此他满怀信心地组织人马研究巴黎和会上中国所提条件,结果会议还未正式开始,就已出现了失败的迹象,只有两个席位的代表名额就是证明。
然而顾维钧却认为“美国代表团一如既往,对此深表同情,他们向我保证,威尔逊总统将给予支持”。
事实上,《纽约论坛报》巴黎和会特派代表加拉格尔坦言,这两个席位是“豪斯上校向威尔逊建议才得来的”。
当美国自己的利益蒙受损失时,中国的任何境遇都是绝不会改变美国的意志的。
正基于此,当意大利退出和会而使情况发生变化时,威尔逊发现醉心追求的国联计划受到了挑战,日本乘机以退出国联相要挟。
为了他的国联计划,威尔逊决意向日本妥协。
不久,在英法美“三人会”上形成了山东间题决议,完全依从了日本人的要求,将山东的权益交给了日本。
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上谋求美国支持的愿望也就化成了泡影。
中国最终没能在山东问题上收回本属于自己的权益,但这并不能说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是完全失败的,如顾维钧自己所说,“山东问题经过巴黎和会之一番辩论,全世界皆知其曲直所在。
在我徐图补救之方,实属有利。
同时我国内人民,对此问题,均报一致看法,认为国际上对我太无公道,深感到有团结图强之必要,此种感想,我国青年爱国分子,报之更为深刻,其于我国前途影响所及,至今西方研究中国问题者,均认为十分重大,而有利我国民意之发展无穷。
”5同时,这也给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打下了扎实的法理基础,在两年后的华盛顿会议上,租借地、租界、关税自主等问题被一并讨论,中国也终于在那时得以收回山东的主权。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本是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也毫无发言权可言的,巴黎和会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但这并不表明,弱国就毫无外交可言,弱国也可以有外交,因为这场仗我们打赢了,我们没有把山东拱手让给日本!因为我们有顾维钧这样出色的外交家,我们有全国人民满腔的爱国热情,我们在和会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最大程度地对不利局面做出了抗争,最大限度地争取了自己的权益。
弱国也有外交,因为虽然国力弱,但我们的气势不弱;我们的人5袁道丰《顾维钧其人其事》,台湾商务印书馆,172~173页民不弱;我们的意志不弱!参考文献[1].高克. 外交家与战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2].顾维钧. 顾维钧外交演讲集[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3].宗民. 顾维钧在“九一八”[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4].顾维钧. 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M]. 中华书局, 1983.[5].虞宝棠, 丁佐发. 顾维钧与巴黎和会[J]. 历史档案,1991(2):112-117.[6].孙增德.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内争始末[J]. 文史天地,2015(3).[7].印少云. 从山东问题的交涉看顾维钧“联美制日”的外交策略[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26(2):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