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格式:pptx
- 大小:47.20 MB
- 文档页数:22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本课与第8课的总体结构相近,主要呈现了不同时期特别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制度与基层教化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特征。
本课内容包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宗教伦理与教化”三个子目。
结合“学习聚焦”栏目中的表述“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独立,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可以看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一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征,其二则是强调宗教伦理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通过进一步的概括和梳理,不难发现,本课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与之前《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内容有紧密的联系,不论是要了解罗马法的发展过程,还是中古时期欧洲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状况,都需要对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有基本的认识。
此外,本课两部分内容之间也有着极为密切的逻辑关联,即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是受到宗教深刻影响的,表现在法律精神、司法观念等诸多方面。
还需关注的是,本课与第2课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由于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多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两者相辅相成,本课应更多聚焦在西方国家的法律框架与条文程序等具体内容上。
从考古发现可知,欧洲在公元前7世纪已出现早期成文法。
从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到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期间,罗马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罗马法不仅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成为近代欧洲法律制度的源头。
中古时期,具有习惯法特征的“日耳曼法”以及具有宗教特征的教会法成为欧洲一些国家主要采用的成文法,这与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等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11世纪后,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罗马法得以复兴并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