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40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结构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企业或者厂商,它们生产的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还不足以让消费者认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产品。
不同的厂商在定价和广告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自主决策权。
本文将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理论。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家爱德华·张伯伦。
他提出了“产品差异化”理论,认为厂商可以通过差异化产品来建立自己的市场份额。
假设市场上有两家厂商生产相同类型的产品,但它们的产品在质量、外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此情况下,消费者会认为这些产品不完全是替代品,而是更倾向于选择它们中的一个。
由于差异化产品的获利能力较高,厂商之间会采取一系列竞争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乔治·阿克洛夫的“信号模型”。
他们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通过价格和广告等手段来传递有关产品质量和特性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消费者,并建立品牌忠诚度。
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差异化并不仅仅局限于实际的产品特性,还包括企业的声誉、服务质量等方面。
通过传递这些信息,企业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其产品。
此外,不完全竞争市场还存在着厂商之间的“市场影响力”。
相比于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决策来影响市场价格和产量。
当市场上的一个企业在定价或产量上做出调整时,其他企业也会相应地做出反应。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市场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从而形成市场的动态变化。
厂商在进行定价决策时需要考虑其他企业的反应,这使得不完全竞争市场更加复杂而有趣。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例如,汽车制造业、酒店业、航空业等行业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品差异和市场影响力。
汽车制造商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品牌形象来吸引消费者,航空公司通过舒适的座椅和高质量的服务来争夺旅客。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分析市场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市场中,买卖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进行交易。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并不完全是竞争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结构。
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对不完全竞争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在某个行业中,存在市场份额分布的不均衡情况,导致市场上存在少数生产厂商或销售商拥有不对称的市场能力,从而影响其产品定价能力和市场竞争状况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存在市场供求失衡而导致企业间互相影响、价格上涨等情况。
同时由于企业之间的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价能力减弱,其售出的产品价格往往高于生产成本。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市场结构不均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具有市场能力的企业往往是少数,其他企业很难通过增加产量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的市场结构使得市场上的企业很难完全竞争,从而导致市场的非完全竞争。
2.产品的不同由于市场份额分布的不均衡和产品竞争的不完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之间往往有明显的差异,这使得市场中消费者有多种选择。
3.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一个企业的行为将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
比如,一个企业如果减少产品价格,将会对其他企业的价格造成影响,导致市场供求失衡。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模型1.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模型可以通过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和产量问题。
该模型将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结合起来,在这种方式下来制定价格、制定产量,从而实现市场的平衡。
2.价格领导者模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少数企业具有市场能力,那么,这些市场能力较强的企业就往往会制定价格,而其他企业则需要根据这些市场领导者制定的价格进行制定自身的产品价格。
3.量价联动模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会相互影响,同一产品的变化对市场上的其他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让学生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分类。
2. 完全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4. 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5. 不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特点、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问题和政策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微观经济学》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选取典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
3. 投影仪、PPT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类、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就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现实问题和政策进行讨论。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案例,思考不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案例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深入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营机制。
3. 鼓励学生参加经济学相关的竞赛和研讨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市场均衡理论市场竞争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是由市场上各个企业的竞争行为所引起的。
在市场竞争中,一般假定所有企业均为完全竞争型,即每个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均被视为同质产品,在市场上的一般价格也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但事实上,市场往往并非完全竞争型,而是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这也就使得市场均衡理论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变。
本文将对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市场均衡理论进行探讨。
一、市场垄断和竞争市场垄断是指一家企业在市场上拥有重要的市场控制权,能够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化。
而市场竞争则相反,它是由多个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同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竞争而形成的。
市场垄断和竞争是两种市场结构,其中竞争型市场是最为理想的市场形态之一。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市场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它包括一些市场垄断型企业和一些中小型企业共同参与的市场。
由于市场存在一些市场垄断型企业,它们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不同,这也对市场均衡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在市场上为了达到买卖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市场价格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状态。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均衡点是由市场上所有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同质产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市场均衡的确定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市场垄断型企业来说,它们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与市场上其他企业的产品存在某种不同,拥有不同的品质、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这就使得货物的替代性降低,价格的形成变得更加复杂。
市场垄断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价格,在保证自身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到市场上其他企业的价格影响,以及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三、市场均衡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均衡理论的核心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差异理论和价格设置理论。
价格差异理论认为价格的形成与不同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不同的价格差异。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1.不完全竞争市场:除了完全竞争市场外,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性质的市场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分类: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2.垄断市场:整个市场只有唯一的厂商的市场组织。
特征:它的产品无相近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无潜在竞争者,有完全的价格决定权。
3.自然垄断:有些行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达到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巨大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产量只有一个企业生产出来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且可满足市场需求。
行业内总会出现某厂商凭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先达到这一规模,从而垄断整个行业,形成自然垄断。
4.垄断厂商需求曲线:由于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垄断厂商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总收益曲线呈倒U型。
(画图)6.价格歧视:为获得更大利润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
7.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保留价格)出售。
厂商占有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8.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收取不同价格。
厂商部分占有消费者剩余。
9.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垄断厂商根据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划分不同市场,定价/产量原则:MR1=MR2=MC ; P1/P2=(1-1/ed2)/(1-1/ed1)10.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生产、销售由差别的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非常相近的替代品,且厂商进入、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垄断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存在比较多,厂商有一定的定价权。
11.生产集团: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相近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
12.虚构的产品差别:以消费者的主观和想象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如:广告,商标造成的产品差别。
西方经济学-市场结构理论(二):不完全竞争市场(总分:19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2,分数:22.00)1.按照古诺模型的假设,如果某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企业数目增加,则______。
∙ A.每个企业的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B.每个企业的产量增加,价格上升∙ C.行业总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D.行业总产量增加,价格上升(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设市场上有n家企业,所有企业的成本函数形式相同:c i=bq i+c,i=1,2,…,n。
市场需求函数为q=a-p。
则可以计算得:[*]。
因此,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每个企业的产量q i下降,市场价格p下降,行业总产量q增加。
2.某垄断企业所生产产品的需求曲线为q=200-p,生产每单位产品只需要投入一个劳动力,不需要其他任何成本。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劳动者联盟,只能按照劳动者联盟提出的工资雇佣劳动力。
劳动者联盟希望所有被雇佣劳动力的工资总额最大化,垄断企业则希望自身利润最大化。
据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
∙ A.产品价格为100∙ B.产品数量为100∙ C.工资率为100∙ D.雇佣劳动数量为150(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设工资率为w,产品价格为p,产品产量和劳动力雇佣数量均为q。
企业利润为π=pq-wq=(200-q-w)q,根据一阶条件[*]有,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100-0.5w。
工资总额为wq=w(100-0.5w),工资最大化的条件为[*],解得w=100。
从而q=50,p=150。
选项C正确。
3.在价格领导制中,支配厂商以外的中小厂商在出售他们所愿意出售的一切产量以后,市场需求量与中小产量的差额由支配厂商来补足,说明支配厂商定价时______。
∙ A.没有考虑中小厂商利益,而只考虑自己利益,因而只能让中小厂商先售卖∙ B.支配厂商首先考虑的是中小厂商利益,因此让他们先出售∙ C.支配厂商既考虑自己利润极大,又考虑中小厂商能得到合理利润∙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支配型厂商价格领导制中,某一在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大厂商和一群小厂商同时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