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用机械种庄稼 雯子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13.12 MB
- 文档页数:29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农业机械及其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农业机械介绍: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
3. 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
难点: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意义及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农业机械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操作农业机械,亲身体验。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农业机械化概念、意义及常见农业机械的图片和操作视频。
2. 农业机械模型或实物: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手套等。
4. 教学场地:足够宽敞的场地,以便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演示和实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 讲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结合课件,讲解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介绍常见农业机械:展示课件中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农业机械的图片和操作视频,讲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4. 演示农业机械操作:在教学场地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
5. 学生分组实践:让学生分组操作农业机械,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农业机械化场景的图画。
2. 写一篇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短文,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概念、意义及自己操作农业机械的体验。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专家或农民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人教版七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用机器种庄稼[课程标准]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2-7.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材分析]主要介绍了高度机械化成为美国中部平原上的农业特色,以及在这一特色下的人们生活情况。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对比,明确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不同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促使学生去探索居住在平原条件下其他人们的生活特色,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色和经营上的重要特色——高度机械化,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明确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2]通过对国外先进农业科技的学习,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又要明确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可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点和经营上的重要特色——高度机械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①对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所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分析。
②形成因地制宜、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区域特色选择发展道路的观念。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结论。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探究。
让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相互探讨,共同解决,从而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受、体验、认识,参与教学过程。
这样既突出重点,解决了难点,又使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学生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培养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也穿插了一些讨论法、讲述法以及设问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认识和能力。
[学与教的过程][导入]教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知识渊博,视野开阔。
人文地理七年级上3.1.2用机械种庄稼教学设计课题用机械种庄稼单元三学科人文地理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知道美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美国中部大平原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难点对比泰国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居民特色、精神生活等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美国农业部(USDA)2020年7月3日周五公布的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9/20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9.2亿蒲式耳(一蒲式耳等于27.216公斤)提出问题:为什么美国小麦的产量会如此之大呢?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利用时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
讲授新课展示: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读图,并自主学习:1.结合右图,请你说说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从半球位置、所处大洲、海陆位置等)总结: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的中部,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学生自主学习,得出问题的答案。
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2.找一找美国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和河流?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相对于他们的位置?总结: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
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3.美国中部平原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南部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总结: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集中于夏季。
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承转:农业的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热量,便利的灌溉水源。
结合美国的自然条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4.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哪些?5.美国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属于何种耕地类型?不同国家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也不同,结合美国中部大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地形图。
合作探究:6.比较美国中部大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在自然条件上有哪些异同?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得出中部平原的位置及气候类型。
《用机械种庄稼》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材分析】主要介绍了高度机械化成为美国大平原上的农业特色,以及在这一特色下的人们生活情况。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与对比,明确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不同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促使学生去探索居住在平原地区其他人的生活特色,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色和经营上的重要特色──高度机械化,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明确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2.通过对国外先进农业科技的学习,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又要明确人类活动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可得到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美国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特点和经营上的重要特色──高度机械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①对美国大平原的商品性农业所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分析。
②初步形成因地制宜、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区域特色选择发展道路的观念。
【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在上次课中,我们讲过平原是我们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我们也了解了不是所有的平原都有相同的景观,那在上次课中,我们认识了水网密布的湄公河平原。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认识湄公河平原的过程中,我们所了解的知识点,同学们还记得吗?我已经罗列了一份表格,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份表格。
这就是我们上次课所认识的湄公河平原,那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另一个平原。
PPT显示图片[教师]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有个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美国大平原带给我们的另一番景象吧。
【新课内容】用机械种庄稼一、美国的位置以及美国大平原的自然环境1.美国在世界的位置:美国位于什么半球,有几部分国土?学生回答:北美洲,北半球,西半球。
有三部分国土2.美国的纬度位置:看美国穿过的纬线,可以看出美国处于中纬度。
《用机械种庄稼》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机械在摩登农业中的重要性;2.掌握农业机械的种类和功能;3.了解机械种庄稼的流程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教学内容:1.农业机械的分类和功能介绍;2.机械种庄稼的流程和方法;3.实地观摩农业机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业机械的分类和功能介绍,机械种庄稼的流程和方法;难点:机械种庄稼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1.农业机械的图片、视频资料;2.田间实地观摩的安排;3.相关实验器械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农业机械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讲解:介绍农业机械的分类和功能,详细诠释机械种庄稼的流程和方法。
3.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摩,让他们亲自操作农业机械,体验机械种庄稼的过程。
4.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观摩和实践的体会,加深对农业机械的理解。
六、教学评判:1.观摩记录:要求学生记录观摩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想;2.实践评判: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判;3.教室表现:综合思量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七、拓展延伸:1.安排学生自行寻找农业机械的资料,进行专题展示;2.组织学生参与农业机械展览或比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认识。
八、教学反思:1.及时总结学生的进修情况,调整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息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3.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用机械种庄稼》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农业机械的重要性,掌握机械种庄稼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为未来的农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成为未来农业领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