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老年护理实践指南(2020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人骨质疏松要如何护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典型的骨骼疾病,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疾病的发展和发展,会增加骨脆性继而增加骨折发生几率。
骨质疏松症没有发病年龄限制,但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会导致骨折,继而造成老年人致残和致死。
1、正确认识骨质疏松1.1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是我国常见病,50岁以上人群,女性该病的患病率高达20.7% ,男性为 14.4%。
1.2症状发病初期患者无明显表现,随病情的进展和骨量的丢失,骨微结构被明显破坏,会导致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症状。
典型症状:(1)乏力:简单劳动后乏力加重。
(2)疼痛:腰背疼痛、全身骨痛疼痛较为常见,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会出现,夜间时疼痛会加重。
(3)脊柱变形:多见于骨质疏松严重患者,椎体压缩会导致骨折出现,身高变矮、脊柱畸形。
(4)骨折:轻微外力、简单运动便可造成送骨折,且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极易发生二次骨折。
其他症状:多数患者合并存在恐惧、焦虑心理,老年患者生活自主能力大幅下降。
1.3疾病分类临床将骨质疏松症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以及老年骨质疏松症(70岁以后)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且病因尚未明确)。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具体是指明确病因以及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所引起的骨质疏松。
1.4病因部分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以及雌激素因素和物理因素有关,以上因素联合作用,会减少骨形成、增加骨吸收。
主要病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会对骨髓大小、骨量、结构产生直接影响,父母骨质疏松会大幅增加子女的骨质疏松发病率。
(2)雌激素因素:雌激素会抑制骨吸收,是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尤其是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缺乏,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继而增加骨细胞数量、增强骨吸收功能。
(3)营养状况:钙磷比值合理时,会促进肠内钙吸收,但我国成人平均膳食钙磷比值为1:3.2,而高磷、低钙膳食方式会直接减少钙吸收。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制定和推广科学、规范的防治策略,我们特制定《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
二、定义与诊断2.1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2.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如腰背痛、身高缩短、骨折等)、骨密度测定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三、骨质疏松症的评估3.1 骨折风险评估采用工具如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确定治疗指征和治疗强度。
3.2 骨密度测定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进行骨密度测定,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四、治疗策略4.1 基础治疗4.1.1 生活方式干预- 均衡饮食:确保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
- 适量运动: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
4.1.2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每日推荐摄入量1000-1200mg。
- 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800-1000IU。
4.2 药物治疗4.2.1 抗骨质疏松药物- 抑制骨吸收药物:如二膦酸盐、降钙素等。
- 刺激骨形成药物:如雷洛昔芬、阿仑膦酸钠等。
4.2.2 骨折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移位较小的骨折。
-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
五、骨质疏松症的长期管理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监测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六、宣传教育加强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早期诊断意识。
七、总结《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为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骨折风险,有助于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日常活动护理指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点是骨密度降低,骨质变薄和骨折风险增加。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日常活动护理至关重要,既能预防骨折,又能维持骨骼健康。
本文将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一些日常活动护理指南,帮助他们保持骨骼的健康。
一、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饮食调理:1. 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通过食物或者补充剂的方式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常见的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鱼类等,而维生素D多来自阳光照射。
2. 限制摄入盐和咖啡因:高盐和过多的咖啡因摄入会促进钙的排出,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
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减少食盐和咖啡因的摄入,尽量选择低盐食品和咖啡的代替品。
3.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构成骨骼组织的重要成分,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骨骼的健康。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二、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式,能够提高骨骼的负荷和稳定性。
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天可进行适量的散步。
2.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跳舞等,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
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周可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3. 强度训练:强度训练包括举重、拉力带训练等,能够增加骨骼和肌肉的力量。
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周可进行2-3次的强度训练,每次15-20分钟。
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除了饮食和体育锻炼,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猛烈运动和高风险活动:猛烈运动和高风险活动会增加骨折的风险,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此类活动。
例如,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跳跃和跑步,避免滑雪等高风险运动。
2020年AACEACE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2020年AACE/ACE临床实践指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概要)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骨折风险、治疗、诊断免责声明:XXX的医学实践指南是系统地制定的声明,以协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医疗决策的具体临床条件。
本文的大部分内容是基于文献综述。
在不确定的领域,应用专业判断。
这些准则是一份工作文件,反映了出版时该领域的状况。
由于专业领域的迅速变化是无法预料的,因此需要定期修订。
我们鼓励医疗专业人员结合他们最好的临床判断来使用这些信息。
所提出的建议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
医生应用这些指南的任何决定都必须考虑到当地的资源和病人的具体情况。
缩写:25(OH)D:25羟化维生素D XXX:XXXClinical Chemistry:临床化学AACE:XXXXXX:XXXAFF:非典型股骨骨折ASBMR:美国骨骼和矿物研究协会XXX:最佳证据等级BMD:骨矿物质密度BMI:体重指数BTM:骨代谢指标XXX:完整血细胞计数CI:置信区间CPG:临床实践指南CTX:C-末端端肽Ⅰ型胶原D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EL:证据等级XXX:XXX1.引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与骨折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本指南旨在提供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信息,并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指导。
2.诊断鉴别诊断是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应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和骨矿物质密度(BMD)。
骨矿物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之一。
根据BMD的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三类。
骨折风险的评估应包括基础骨折风险和临床因素。
3.治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
应根据患者的骨折风险和患者的偏好来选择治疗方案。
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和运动。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剂和促骨形成剂。
4.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与骨折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1. 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听起来就像个老年人的专属标签,但其实谁都可能中招,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朋友。
它就像一个隐形的小偷,悄悄把我们的骨头变得脆弱,没事儿的时候就像鸡蛋一样,轻轻一碰就碎。
哎呀,要是我们能多点儿了解,早早预防,那可就好得多了。
2. 骨质疏松的护理措施2.1 健康饮食首先,咱们得从饮食入手。
多吃些钙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豆腐和深绿色蔬菜,像是菠菜和西兰花。
记住,补钙可不是一次两次就完事儿的,得坚持,每天都给自己补充点儿。
再说了,吃东西的时候别只盯着好吃的,要考虑营养,毕竟健康可是最重要的“美味”。
当然,维生素D也不能少,它可是钙吸收的小帮手。
阳光下的散步,晒晒太阳,让身体自然合成维生素D,简直是免费的养生法。
好吧,别老待在空调房,偶尔出门走走,心情也能变得更好。
多接触大自然,心情愉悦,骨头也会高兴。
2.2 适量运动再来说说运动。
运动不光能让你肌肉结实,还能让骨头更强壮。
你以为就得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其实,散步、骑自行车、游泳都很好。
每天动一动,活动活动筋骨,别让自己变成“沙发土豆”。
还有,要记得拉伸和做一些负重练习,增强骨密度。
总之,动起来,生活才有意思!3. 健康指导3.1 定期检查定期去医院检查骨密度,这可是个好习惯。
你可别想着“我才不老,没事儿的”,检查就像定期给汽车保养,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医生的建议可不能忽视,听听专业人士的话,别让骨头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叛变。
3.2 注意生活习惯说到生活习惯,烟酒可得戒掉。
烟雾缭绕的环境对骨头可没好处,酒精也是个坏小子,喝多了对身体的影响可大着呢。
还有,别总熬夜,早睡早起才能让身体更健康,骨头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生活作息规律,不仅有利于身体,还能让你精神百倍,真是一举两得。
4. 总结总之,骨质疏松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只要我们多加注意,从饮食、运动、检查到生活习惯,逐步改善,完全可以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就像老话说的:“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慢慢改变,终会收获健康的身体。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老年护理实践指南(2020年版)第1章常见老年综合征护理一、衰弱二、认知障碍三、睡眠障碍四、视听障碍五、头晕与晕厥六、谵妄七、慢性疼痛八、营养不良九、尿失禁十、便秘十一、跌倒十二、压力性损伤第2章常见老年疾病护理一、高血压二、冠心病三、急性心肌梗死四、心力衰竭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六、肺炎七、呼吸衰竭八、脑卒中九、帕金森氏病十、糖尿病十一、胃食管反流病十二、尿路感染十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十四、骨质疏松十五、贫血十六、类风湿性关节炎十七、白内障十八、瘙痒症第3章常见老年心理问题护理一、焦虑二、抑郁三、孤独第4章常用老年护理技术一、体温测量二、脉搏、呼吸测量三、无创血压测量四、有创血压监测五、心电监测六、皮下注射七、肌内注射八、静脉采血九、血糖监测十、静脉留置针穿刺十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十二、氧气吸入十三、家庭氧疗十四、雾化吸入十五、有效排痰十六、口咽通气管放置十七、人工气道固定十八、气管插管护理十九、吸痰二十、留置胃管二十一、鼻饲二十二、胃造瘘护理二十三、肠造口护理二十四、留置导尿二十五、尿管维护二十六、灌肠二十七、肛管排气二十八、糖尿病足护理二十九、尿标本采集三十、粪便标本采集三十一、痰标本采集三十二、伤口换药三十三、口服给药三十四、皮肤给药三十五、眼内给药三十六、耳内给药三十七、鼻腔给药三十八、口腔给药三十九、阴道给药四十、阴道冲洗四十一、直肠给药四十二、冷敷疗法四十三、热敷疗法四十四、助行器使用四十五、轮椅使用四十六、膈下腹部冲击法四十七、心肺复苏四十八、非同步电除颤第5章老年康复护理一、个人卫生清洁训练二、穿衣训练三、进食训练四、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五、床上运动六、关节活动度训练七、转移训练八、平衡训练九、步行训练十、言语训练十一、认知训练十二、心肺功能训练十三、骨盆底肌群训练十四、肠道功能训练第6章老年安宁疗护一、老年临终舒适照护二、老年临终哀伤辅导第7章居家照护者指导与支持一、居家照护能力评估与指导二、居家照护者沟通技能指导三、居家照护者压力疏解与社会支持附录表A—P(供参考使用)附录A Fried衰弱评估方法附录B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附录C 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附录D 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附录E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ale,NRS)附录F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附录G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附录H 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附录I 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表(St Thomas’s Risk Assessment tool, STRATIFY )附录J Braden压疮评估量表附录K Norton压疮评估量表附录L Waterlow压疮评估量表附录M 压力性损伤分类附录N 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15)附录O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附录P 洼田饮水试验第1章常见老年综合征护理老年综合征是指老年患者由多种疾病或多种原因造成的同一种临床表现或问题的症候群。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一)护理评估1.评估既往史及家族遗传史。
2.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跌倒(坠床)危险,有无畸形。
3.评估生活方式体力活动,饮食习惯,是否吸烟、酗酒。
(二)身体状况1.骨痛和肌无力是较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负重。
2.身长缩短骨质疏松非常严重时,可因椎体骨密度减少导致脊椎椎体压缩变形,身长平均缩短3-6cm ,严重者伴驼背。
3.骨折骨折为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活动受限、寿命缩短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如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等。
(三)护理措施1.生活环境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预防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2.休息与活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制订不同的活动计划。
对能运动的老人,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加和保持骨量;对因为疼痛活动受限的老人,指导老人维持关节的功能位,每天进行关节的活动训练,同时进行肌肉的等长等张收缩训练,以保持肌肉的张力。
3.营养与饮食给予富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乳制品、大豆、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蛋、肝、鱼肝油等。
4.日常照护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协助完成基础护理和日常生活照顾。
5.疼痛护理骨质疏松引起疼痛通过卧床休息可显著减轻疼痛。
休息时宜卧宜卧硬板床,枕头不可过高,在腰下垫一薄枕。
也可通过洗热水浴、按摩、擦背以促进肌肉放松减轻疼痛。
对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6.预防并发症为老人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或装束,防止跌倒和损伤,预防因骨质疏松继发的病理性骨折。
7.用药护理根据不同病因,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8.健康指导(1)健康教育 1)运动指导指导老人每日适当运动和进行户外日光照晒。
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及措施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会导致骨头变得脆弱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护理问题是关键,包括如何防止骨折、如何缓解疼痛、如何改善身体姿势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疼痛: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头变得脆弱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
骨折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身体变形: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变形,如驼背、身高缩短等,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压力。
功能障碍: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
情绪问题:骨质疏松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护理人员的关注和帮助。
二、骨质疏松的护理措施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
患者应该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绿叶蔬菜等。
锻炼方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姿势,预防骨折。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等。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如钙片、维生素D、抗骨吸收药物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安全措施:患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等危险行为,防止骨折。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预防骨骼疾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Dr.lps官方商城)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骨质疏松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身体姿势、预防骨折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安全措施和遵医嘱用药。
通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骨质疏松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十四、骨质疏松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用药史、跌倒史、月经史、烟酒史及家族史。
2.评估疼痛的性状、部位、时间及与活动的关系。
3.评估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的情况,以及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情况。
4.了解骨密度等辅助检查结果。
5.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给予牛奶、鱼虾、鸡蛋、豆制品及蔬菜等高钙、高蛋白质及高纤维素饮食。
2.协助适量锻炼、户外运动和增加日照,保持正确姿态。
3.采取措施减少夜间起床,预防跌倒(详见第1章十一跌倒)。
4.做好疼痛护理(详见第1章七慢性疼痛护理)。
5.遵医嘱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等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6.疑似可能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者,及时告知医生。
7.定期随访居家老年患者。
(三)指导要点。
1.告知疾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2.告知其避免喝浓茶及碳酸饮料,戒烟酒。
3.指导居家老年患者进行每周3~5次的有氧运动、力量运动及肌腱牵张运动。